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阮伏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S1期53-57,共5页
本文对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侵蚀是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的结果,所以保持水土也只有通过土地的合理利用取得。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是以农户为单元,充分合理的利... 本文对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侵蚀是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的结果,所以保持水土也只有通过土地的合理利用取得。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是以农户为单元,充分合理的利用其所拥有的各种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要自始至终参加水土保持措施和规划制定过程,制订措施要把保持水土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背景 指导思想 基本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荣 杨桂红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2期29-30,38,共3页
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土壤侵蚀。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求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应突出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益的多重... 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土壤侵蚀。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求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应突出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益的多重性。搞水土保持型农业,要深入调查收集资料,恰当地确定水土保持意识,按照水土流失单元并考虑经济单元进行合理规划,并在组织实施中加强科学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土壤侵蚀 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水土保持生态农业问题
3
作者 沈英浩 杨桂红 《农业与技术》 2009年第2期10-12,共3页
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土壤侵蚀。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求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应突出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益的多重... 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土壤侵蚀。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以求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在水土流失地区建立生态农业,应突出水土保持作用,体现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益的多重性。搞水土保持型农业,要深入调查收集资料,恰当地确定水土保持意识,按照水土流失单元并考虑经济单元进行合理规划,并在组织实施中加强科学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良 李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94-99,104,共7页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性指数、经济活性指数、保护性指数、稳定性指数和社会接受性指数分别为69.5、56.8、62.5、86.8和52.8;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4,离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经验及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汤瑛芳 王保福 梁伟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意义及经验,提出该区水土保持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注重发展灌木林。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经验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小平 汪有涛 +2 位作者 白岗栓 王继军 侯喜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9-163,共5页
简述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其建设原则。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应以水土保持为前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地适林,搞好植被建设;加强梯田、淤地坝建设,扩大杂粮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同时应加强果园建设与管护,加强畜牧建... 简述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其建设原则。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应以水土保持为前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地适林,搞好植被建设;加强梯田、淤地坝建设,扩大杂粮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同时应加强果园建设与管护,加强畜牧建设,稳定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建立商品性果树、畜牧和设施蔬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植被 基本农田 果树 畜牧业 设施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模式(英文) 被引量:9
7
作者 党小虎 刘国彬 薛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80,共9页
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生态退化是黄土丘陵区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探索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8个小流域以及延安中尺度水... 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生态退化是黄土丘陵区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探索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8个小流域以及延安中尺度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区为基础,回顾了黄土丘陵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研究和实践。为了评价这些试验示范模式的环境与社会经济效应,采用了参与式评估方法研究了这些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不同尺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良中扮演了非常主要的角色,也为未来黄土高原生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同时,本文有助于增强这种共识,即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态重建是能够扭转当前生态持续退化的现状而实现可持续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中国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山峡谷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及典型模式应用
8
作者 朱婉菁 王克勤 +1 位作者 马建刚 赵洋毅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4期6707-6718,共12页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川滇生态屏障区和长江生态区,生态环境脆弱却又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坡耕地面积占比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即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山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归纳总结当前西南高山峡谷区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差异产生的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种植型、生态养殖型、农林牧复合型、观光旅游型和创新性综合开发型,梳理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具体措施和主要分布地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且通过阐述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并对“等高反坡阶”整地和“截流+集蓄+光伏灌溉”一体化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两种技术措施的原理、布设措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以使山区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山区中具有广阔的推广条件和应用前景,能为山区坡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提出今后应加强其它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研究,完善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为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高山峡谷区 坡面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分析了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关系及其途径 ,关键在于努力提高系统生产力 ,促进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合理结构的重建。在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 分析了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关系及其途径 ,关键在于努力提高系统生产力 ,促进系统功能的恢复与合理结构的重建。在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的过程中重建生态 ;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格局 ,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发展集水农业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积极发展畜牧业。图 1,参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区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可持续发展 系统生产力 资源利用 集水农业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琳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241-242,248,共3页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提出坡耕地水土流失是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 ,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 ,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改草生态与富民增...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提出坡耕地水土流失是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 ,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 ,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改草生态与富民增收并举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木的固沟减蚀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21,共页
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其沟谷部位陡峭、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虽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具有林草发展优势,林木生长快,其生长量比相对干旱的梁、峁和坡面快很多,因而发展林木,郁闭快,经济、生态效益好, 沟谷部位水土流失量大,洪水为高含沙... 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其沟谷部位陡峭、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虽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具有林草发展优势,林木生长快,其生长量比相对干旱的梁、峁和坡面快很多,因而发展林木,郁闭快,经济、生态效益好, 沟谷部位水土流失量大,洪水为高含沙水流,下切、冲刷严重,而林木及草减缓流速,削减洪峰、洪量,固土作用大,能起到显著的减沙效果,人工林治理的杨家沟,其林地面积为流域面积的40%,因主要集中沟谷,而减沙效果达92.6%之多;而且在特大暴雨中能同样发挥减沙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提出在综合治理的同时,平行不悖的在沟谷营造速生密植林,这样能更快、更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提高经济效益,有利治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沟 减沙效益 沟谷林 高含沙水流 南小河沟 沟壑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减沙作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