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湖南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重要性时空分布特征
1
作者 谢红娟 杨彩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讨湖南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旨在为湖南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估及制定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DEM高程、土壤质地分布3个因子,采用NPP定量指标评估模型,通过ArcGIS开... [目的]探讨湖南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旨在为湖南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估及制定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DEM高程、土壤质地分布3个因子,采用NPP定量指标评估模型,通过ArcGIS开展了湖南省2000,2005,2010,2015,2020年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①湖南省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4.39~334.52 g/(m^(2)·a)(以C计)之间,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呈现中间较高且向四周递减的变化趋势;海拔高程介于-12~2081 m之间,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西部区域起伏较大,东部区域相对平缓;坡度介于3.3°~76.7°之间,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土壤可蚀性值介于0.011~1.411之间,土壤可蚀性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趋势,由中心区域向四周扩散并提高。②湖南省2000—2020年水土保持量介于8.75~185.97 t/hm^(2)之间,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以一般重要区和重要区为主,一般重要区面积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重要区面积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极重要区面积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土保持服务功能随时间由一般重要区、极重要区向重要区过渡。[结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上升趋势,是导致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分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沛显 刘莹 +1 位作者 李铁男 李恩重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7-369,共13页
[目的]基于生态优先视角构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组成,探究区域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核算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为维持区域生态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文连通... [目的]基于生态优先视角构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组成,探究区域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核算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为维持区域生态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文连通与水体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WAT模型对牡丹江市进行主流域与子流域划分,考虑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通过InVEST模型对2002,2012和2022年各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进行定量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使用Geoda软件在格网尺度下对土壤保持等功能进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各项服务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及其时序变化,最终结合数值与权重核算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释降水、DEM等因素对各项服务功能的贡献。[结果]牡丹江市土壤保持与水土保持碳汇成协同关系,水质净化与水土保持碳汇、土壤保持均呈权衡关系,研究时段内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各年均值为0.327 5,0.325 6和0.332 7,呈先微降后上升趋势。[结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较研究初期得到提升,绥芬河水系区域均值表现优于其他区域,牡丹江水系区域对总量贡献上最大,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特性受降水、地形、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InVEST模型 权衡与协同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道路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燕 王海军 +3 位作者 张长印 赵永军 宋晓强 贾国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31,共5页
[目的]对生产运营期因油田道路占压和硬化损失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生产运营期石油天然气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征标准提供测算依据。[方法]采用国内外较为常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方法,选取陕西省志丹县境内油田为研究对... [目的]对生产运营期因油田道路占压和硬化损失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生产运营期石油天然气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征标准提供测算依据。[方法]采用国内外较为常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方法,选取陕西省志丹县境内油田为研究对象,测算生产运营期内油田道路造成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损失量。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等于固持土壤、水源涵养、固碳供氧、防风固沙等价值之和。[结果]初步估算,生产运营期油田道路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损失量,每口井每年约为1 827元。按照油田道路占油田总面积30%~50%的比例进行折算,则石油、天然气项目在生产运营期造成的年度水土保持功能损失值为3 654~6 090元/井。[结论]现行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按年度计征的方式和征收标准(每口井不超过2 800元)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 石油开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研究
4
作者 蓝雪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82-87,共6页
2016年宁波市城镇化率达71.1%,规划到2020年达75%以上。因此,“十三五”仍是宁波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江河源头区、水源地和城镇重要生态屏障等生态敏感区域的水土流失籍此产... 2016年宁波市城镇化率达71.1%,规划到2020年达75%以上。因此,“十三五”仍是宁波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进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将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江河源头区、水源地和城镇重要生态屏障等生态敏感区域的水土流失籍此产生的面源污染将严重削弱水源涵养能力,威胁城镇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城镇空间扩展对低丘缓坡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土流失会严重制约城镇化的进程,威胁人居环境安全。一方面根据宁波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考虑地形坡度及降水等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根据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采用叠图分析法,综合考虑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等制约宁波市城镇化进程的社会经济因素,确定四明山区、白溪水源地和天童-东钱湖区域为宁波市“十三五”期间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四明山区应严格控制花卉苗木种植规模,并划定禁止开发区、水源涵养林区和花卉经济林区,分别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涵养林,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各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白溪水源地采取季节封禁和相应的育林技术措施治理疏林地、灌丛地、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天童-东钱湖区域采取林草恢复等措施治理工矿用地和山体开挖裸露面、疏林地,并结合坡改梯、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湿地、人居环境整治等方式保护和恢复现有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治理区域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