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牧草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荣华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186-191,共6页
民国时期,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通过培育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牧草品种,实现了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的发展。该实验区先后从西北本地、中国其他地方以及国外收集大量的牧草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驯化和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适... 民国时期,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通过培育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牧草品种,实现了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的发展。该实验区先后从西北本地、中国其他地方以及国外收集大量的牧草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驯化和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适宜西北环境的牧草品种,并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农户合作,进行推广。虽然牧草品种的推广成效十分有限,但是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以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天水水土保持实验 牧草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对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促进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桂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20世纪早期,西方植物采集者梅耶、植物学考察者史密斯、林学家罗德民和肖记述了华北毁林垦荒的严重后果。森林破坏不仅导致土壤侵蚀加速和土壤肥力下降,而且导致连年的洪涝灾害。他们的文章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罗德民在山西、... 20世纪早期,西方植物采集者梅耶、植物学考察者史密斯、林学家罗德民和肖记述了华北毁林垦荒的严重后果。森林破坏不仅导致土壤侵蚀加速和土壤肥力下降,而且导致连年的洪涝灾害。他们的文章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罗德民在山西、陕西和河南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受上述学者工作的巨大影响,我国学者开始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实验、水源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带的建设规划工作,1945年成立了中国水土保持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西方学者 中国 水土保持事业 促进作用 罗德民 梅耶 史密斯 水土保持协会 水土保持实验 水源林保护 “三北”防护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