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国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牧草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荣华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186-191,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5H004)
-
文摘
民国时期,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通过培育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牧草品种,实现了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的发展。该实验区先后从西北本地、中国其他地方以及国外收集大量的牧草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驯化和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适宜西北环境的牧草品种,并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农户合作,进行推广。虽然牧草品种的推广成效十分有限,但是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以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
牧草品种
选育
-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对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促进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罗桂环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20世纪早期,西方植物采集者梅耶、植物学考察者史密斯、林学家罗德民和肖记述了华北毁林垦荒的严重后果。森林破坏不仅导致土壤侵蚀加速和土壤肥力下降,而且导致连年的洪涝灾害。他们的文章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罗德民在山西、陕西和河南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受上述学者工作的巨大影响,我国学者开始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持实验、水源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带的建设规划工作,1945年成立了中国水土保持协会。
-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西方学者
中国
水土保持事业
促进作用
罗德民
梅耶
史密斯
水土保持协会
水土保持实验
水源林保护
“三北”防护林带
-
Keywords
former part of 20th centur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stern scholars
China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