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
1
作者 韩珍 赵龙山 +2 位作者 戴全厚 唐丽霞 杨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29-31,34,共4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肩负的时代重任,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备从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提出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科研反哺教学、以竞赛为导向进行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本科生 人才培养 能力提升 新时代 贵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1 位作者 丁贵杰 史东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生态文明 西南岩溶区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发启 王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9,63,共5页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回顾和总结了教学改革的历史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依据课程间的关系及社会需求,给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16门基础课、5门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和12门方向选修课可...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回顾和总结了教学改革的历史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依据课程间的关系及社会需求,给出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16门基础课、5门专业基础课、2门专业课和12门方向选修课可作为该体系构建的基本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清亮 石铁玉 付秋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276-278,共3页
随着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介绍了该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水土保持理念3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环... 随着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介绍了该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水土保持理念3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两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机遇,最后提出了专业的发展对策,即实行课程体系改革,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环境 课程体系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鲁向晖 吴丁丁 +2 位作者 杨文利 刘佳丽 程洪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实施完成教育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实施完成教育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现状与特点,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探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和制定过程,并明确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卓越工程师 通用标准 培养目标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燕青 《福建林业》 2016年第5期46-48,共3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是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学现状,从更新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是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学现状,从更新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管理,考虑学科交叉和多学科结合的实验设计,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将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验教学结合,培养卓越的人才等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索
7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地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地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及现行本科生就业领域,从学历升造型、公司就业型、政府管理机构就业型和自我发展主导型等培养模式入手,分别提出了科研创新培养、生产应用培养、社会服务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等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模式
8
作者 史东梅 江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104-108,共5页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环境和培养阶段,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应坚持创新型、多元化培养理念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途径,坚持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分类培养的理念,分别从研究型课...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环境和培养阶段,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应坚持创新型、多元化培养理念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途径,坚持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分类培养的理念,分别从研究型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科研活动、职业发展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高素质的创新型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行业管理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端组会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9
作者 毕华兴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81-83,共3页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进入国家一级学科目录的大好形势下,从分析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出发,综述了云端组会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采取云端组会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既可应对...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进入国家一级学科目录的大好形势下,从分析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出发,综述了云端组会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采取云端组会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既可应对特殊时期,也可为同类学科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组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研究生培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近20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我国硕士学位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俏 刘仁 +1 位作者 张扬 陈伏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年第3期8-14,19,共8页
为进一步探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学位论文选题等提供依据,以CNKI数据库2003~2018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CMFD)为数据源... 为进一步探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学位论文选题等提供依据,以CNKI数据库2003~2018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CMFD)为数据源,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绘制学科知识图谱,首次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时间发展特征、研究前沿发展与研究热点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②目前国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黄土高原”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另外“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是该领域近2年主要研究热点;③在研究前沿演进以“土壤侵蚀”为起点,正围绕着“现象-修复-应用”的研究路径演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呈现出从宏观、被动的研究转向区域、多维问题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加强实践应用性,把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友进 戴全厚 彭旭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7期68-71,共4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其毕业后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而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其毕业后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而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培养体系和校外实习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立足地方发展的需求,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体系,根据高校自身条件适当增加“以赛促学”和“校企协同”等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本科 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1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J002-J002,共1页
关键词 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方向 科技成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国家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龙区间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玮 孙彭成 +2 位作者 肖培青 李琼芳 焦鹏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159,共8页
[目的]揭示河龙区间不同地貌区下典型流域的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明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其径流年内分配均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龙区间风沙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秃尾河、三川河及延河流域,在收集各流域1960-2019年径流观... [目的]揭示河龙区间不同地貌区下典型流域的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明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其径流年内分配均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龙区间风沙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秃尾河、三川河及延河流域,在收集各流域1960-2019年径流观测和水土保持措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基尼系数指标,量化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分析了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演变趋势与空间差异,探究了河龙区间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特征。[结果](1)1960-2019年,3个典型流域径流量极显著减少,秃尾河、三川河和延河的年径流量减少幅度分别为-0.05亿m^(3)/a,-0.03亿m^(3)/a,-0.02亿m^(3)/a;(2)3个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显著差异,风沙区的秃尾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最为均匀,土石山区次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延河流域年内分配最不均匀,各流域的径流基尼系数分别为0.2,0.35,0.6;(3)不同地貌区径流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径流年内分配趋向均匀;(4)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梯田和淤地坝建设与径流基尼系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调节径流年内分配,促进河川径流年内分配更加均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径流年内分配 基尼系数 河龙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毕华兴 余新晓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学"已经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资源环境类、生态类、地学类、农学类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对水土保持相关专业学生水土保持相关基础知识的不足和缺陷...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学"已经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资源环境类、生态类、地学类、农学类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对水土保持相关专业学生水土保持相关基础知识的不足和缺陷,如何将繁重的"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并重点突出的讲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专业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保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国雄 吴发启 周米京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通过座谈、问卷等调查形式,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内容及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通过座谈、问卷等调查形式,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内容及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较合理,基本能满足社会实践需要,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但实际工作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调查意见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压缩了6门课程,增加了主要课程学时设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特色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16
作者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中文版。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刊号为:CN 61-1094/X,ISSN 1000-288X,约360页/期。目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中文版。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刊号为:CN 61-1094/X,ISSN 1000-288X,约360页/期。目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和《中日科技振兴机构中文数据库》等收编。入选《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_3级)》和《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_1级)》。《水土保持通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紧密跟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及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发展动向,全方位报道本学科和地学、农学、林学、水利、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边缘及交叉研究领域的学术、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阶段性成果,积极推动本学科快速发展,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刊设有试验研究、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和综合研究3个固定栏目,以及专家论坛、专家介绍、研究进展、新书推荐等非固定栏目。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朋友惠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书推荐 主管单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振兴 阶段性成果 全方位报道 科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启事
17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共1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双月刊,公开发行,2004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双月刊,公开发行,2004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 2018年保持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八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启事
18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共1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双月刊,公开发行,2004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双月刊,公开发行,2004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 2018年保持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八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简则
19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1征稿范围本刊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 1征稿范围本刊是由西南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面向全国组稿。主要刊登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及林产化学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科研成果。本刊对于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等国家基金项目支撑的学术论文,实行优稿优酬政策,优先刊登,稿酬从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金项目 科研成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林木遗传育种 森林生物学 森林保护 森林经理 森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1征稿范围为保持学科特色,本刊重点接收以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森林保护学、自然保护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 1征稿范围为保持学科特色,本刊重点接收以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树木生理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森林保护学、自然保护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其他学科在林学上的应用等为研究对象、以长期实验或观测为依据的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树木生理学 森林生态学 森林保护学 森林植物学 森林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