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蒲书箴 董兆乾 +2 位作者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经度断面上,绕极深层水和锋面的不同特征与南极绕极流越洋输运和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经向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绕极流的越洋输运是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之间以及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水交换的主要动力因素,对形成绕极深层水的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印度洋 绕极深层水 水团性质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冬季南海东北部中尺度过程观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长建 庄伟 +1 位作者 夏华永 杜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根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域2009-2010年冬季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发现西北太平洋水在上层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其对南海东北部上层水体温盐性质的影响自东向西呈减弱趋势,影响范围可达114°E附近。入侵过程中受东北部海域反气旋式涡旋... 根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域2009-2010年冬季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发现西北太平洋水在上层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其对南海东北部上层水体温盐性质的影响自东向西呈减弱趋势,影响范围可达114°E附近。入侵过程中受东北部海域反气旋式涡旋(观测期间,其中心位于20.75°N,118°E附近)的影响,海水的垂向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涡旋中心区域,上层暖水深厚,混合层和盐度极大值层显著深于周边海域。该暖涡在地转流场、航载ADCP观测海流及卫星高度计资料中均得到了证实。暖涡的存在还显著影响了海水化学要素的空间分布,暖涡引起的海水辐聚将上层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体向下输运,使次表层的暖涡中心呈现高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水团性质 暖涡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