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书箴
董兆乾
+2 位作者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经度断面上,绕极深层水和锋面的不同特征与南极绕极流越洋输运和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经向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绕极流的越洋输运是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之间以及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水交换的主要动力因素,对形成绕极深层水的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印度洋
绕极深层水
水团性质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9-2010年冬季南海东北部中尺度过程观测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长建
庄伟
+1 位作者
夏华永
杜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根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域2009-2010年冬季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发现西北太平洋水在上层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其对南海东北部上层水体温盐性质的影响自东向西呈减弱趋势,影响范围可达114°E附近。入侵过程中受东北部海域反气旋式涡旋...
根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域2009-2010年冬季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发现西北太平洋水在上层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其对南海东北部上层水体温盐性质的影响自东向西呈减弱趋势,影响范围可达114°E附近。入侵过程中受东北部海域反气旋式涡旋(观测期间,其中心位于20.75°N,118°E附近)的影响,海水的垂向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涡旋中心区域,上层暖水深厚,混合层和盐度极大值层显著深于周边海域。该暖涡在地转流场、航载ADCP观测海流及卫星高度计资料中均得到了证实。暖涡的存在还显著影响了海水化学要素的空间分布,暖涡引起的海水辐聚将上层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体向下输运,使次表层的暖涡中心呈现高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水团性质
暖涡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书箴
董兆乾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印度洋的南极水团
锋区和环流及其年际变化研究(40376009)
+5 种基金
南极普里兹湾水团和环流特征与冰架相互作用过程研究(40231013)
南大洋海冰区碳循环的研究(49836010)
国家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南极普里兹湾和东南印度洋的水团和锋区研究(2003DIB4J135)
南极普里兹湾海洋学环境和变异观测研究(2005DIB3J1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大洋水团
环流变化及其气候效应(2006BAC06B02)
文摘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经度断面上,绕极深层水和锋面的不同特征与南极绕极流越洋输运和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经向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绕极流的越洋输运是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之间以及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水交换的主要动力因素,对形成绕极深层水的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南印度洋
绕极深层水
水团性质
空间分布
Keywords
southern Indian Ocean
Circumpolar Deep Water
water mass property
spati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731.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28.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9-2010年冬季南海东北部中尺度过程观测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长建
庄伟
夏华永
杜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6,共9页
基金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南海北部坡折带水体环境调查与研究项目(908-01-BC10)
南海北部环流的动力学诊断分析项目(0871)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BR-04)
NSFC-广东联合基金(U1033003)
863项目(2008AA09A402)
文摘
根据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域2009-2010年冬季航次的CTD调查资料,发现西北太平洋水在上层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其对南海东北部上层水体温盐性质的影响自东向西呈减弱趋势,影响范围可达114°E附近。入侵过程中受东北部海域反气旋式涡旋(观测期间,其中心位于20.75°N,118°E附近)的影响,海水的垂向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涡旋中心区域,上层暖水深厚,混合层和盐度极大值层显著深于周边海域。该暖涡在地转流场、航载ADCP观测海流及卫星高度计资料中均得到了证实。暖涡的存在还显著影响了海水化学要素的空间分布,暖涡引起的海水辐聚将上层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体向下输运,使次表层的暖涡中心呈现高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水团性质
暖涡
溶解氧
Keywords
northeast South China Sea
water mass properties
warm eddy
dissolved oxygen
分类号
P72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
蒲书箴
董兆乾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9-2010年冬季南海东北部中尺度过程观测
刘长建
庄伟
夏华永
杜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