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合电子还原降解水中PFA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烨 包一翔 +3 位作者 胡嘉敏 吴敏 钟金魁 李井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7-893,共17页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近年来受到全球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很强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显著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风险,但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作用有限,这对现有水处理系统具有很大挑战.水合电子(e_(aq)-)是一种... 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是近年来受到全球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很强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显著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风险,但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其降解作用有限,这对现有水处理系统具有很大挑战.水合电子(e_(aq)-)是一种强还原性物质,对PFAS具有强亲和力.紫外-亚硫酸盐,紫外-碘化钾等多种光生水合电子技术可引发C-C,C-F键断裂,实现PFAS的降解.本文基于对光生水合电子还原降解水中PFAS技术包括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技术优缺点等多个方面的分析与总结,阐述了水质参数(pH值,溶解氧,共存物质,温度等)及PFAS分子结构(碳原子数,官能团,杂原子等)对PFAS降解效率和路径的影响,展望了相关基础研究与技术工程应用的主要挑战与发展方向,为实现水中PFAS高效降解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电子 PFAS 还原降解 机理 展望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致氯生水合电子对全氟辛酸的降解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睿 张超杰 +1 位作者 张庚 周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9-1508,共10页
研究了185 nm紫外光激发氯离子生成的水合电子还原降解全氟辛酸(PFOA)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氯离子、紫外光和绝氧环境是保证PFOA高效降解的必要条件;当PFOA的浓度为0.03 mmol/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氯离子与PFOA摩尔浓度比(cCl-/cP... 研究了185 nm紫外光激发氯离子生成的水合电子还原降解全氟辛酸(PFOA)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氯离子、紫外光和绝氧环境是保证PFOA高效降解的必要条件;当PFOA的浓度为0.03 mmol/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氯离子与PFOA摩尔浓度比(cCl-/cPFOA)为10.0,溶液初始p H值为10.0,体系温度为25℃.该条件下反应23 h后PFOA的降解率和脱氟率分别达到99.6%和65.0%.PFOA在该体系中0~8 h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6.3×10-3min-1.PFOA在该体系中降解的主要产物有氟离子、短链全氟羧酸、甲酸和乙酸.PFOA的降解有2种途径:(1)氯离子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水合电子,水合电子进攻PFOA,造成C—F键及C—C键的断裂;(2)具有较高能量的185 nm紫外光光解PFOA,发生脱羧反应,并通过水解作用逐步脱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水合电子 氯离子 185 nm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降解对叔丁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彦霖 诸秀芬 +1 位作者 赵建夫 董文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23-2328,共6页
采用电子束辐照水溶液的方法产生水合电子(e_(aq)^-),研究了e_(aq)^-与对叔丁基酚(4-t-BP)的反应,结果表明还原性的e_(aq)^-不能降解4-t-BP.同时,采用254nm紫外光辐照H_2O_2来产生羟基自由基(·OH),研究了UV//H_2O_2体系对4-t-BP的... 采用电子束辐照水溶液的方法产生水合电子(e_(aq)^-),研究了e_(aq)^-与对叔丁基酚(4-t-BP)的反应,结果表明还原性的e_(aq)^-不能降解4-t-BP.同时,采用254nm紫外光辐照H_2O_2来产生羟基自由基(·OH),研究了UV//H_2O_2体系对4-t-BP的降解效果,考察了4-t-BP初始浓度,H2O2的添加浓度,溶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4-t-BP初始浓度越低,H2O2的浓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溶液p H=6时是反应的最佳p H值.采用HPLC结合GC-MS的分析方法对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酚二聚体和对苯二酚等3种主要中间产物,归纳总结了4-t-BP与·OH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水合电子 254nm紫外光 光降解 对叔丁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水处理还原剂水合电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顾玉蓉 董文艺 刘彤宙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水合电子作为一种高效的还原剂,在水处理中具有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水合电子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检测技术,以及自然界和实验室中水合电子的产生途径,并详细论述了其在水处理中降解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最后,对... 水合电子作为一种高效的还原剂,在水处理中具有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结合国内外文献,介绍了水合电子的结构、理化性质和检测技术,以及自然界和实验室中水合电子的产生途径,并详细论述了其在水处理中降解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水合电子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电子 还原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化合物与水合电子水相反应速率常数的QSAR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珊珊 李田田 +5 位作者 王晶 胡雅君 张会霞 赵淑娴 赵元慧 李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5-1013,共9页
基于水合电子(eaq^-)的高级还原技术(ARPs)是一种有效地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有机物与水合电子反应的速率常数(keaq-)是评价高级还原处理体系中有机物去除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化学品种类繁多,通过实验方法一一获取keaq-是... 基于水合电子(eaq^-)的高级还原技术(ARPs)是一种有效地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有机物与水合电子反应的速率常数(keaq-)是评价高级还原处理体系中有机物去除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化学品种类繁多,通过实验方法一一获取keaq-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预测keaq-的方法,填补现有数据的缺失.本研究搜集整理了94种芳香族化合物的keaq-实验值,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分别构建了预测化合物的keaq-线性和非线性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两个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拟合度(Radj,tr^2> 0.800)、稳健性(Qext^2=0.782)和预测能力(Qext^2> 0.790).机理分析表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ELUMO)和偶极矩加权的来自扩增边缘邻接处的最大特征值(SpMADAEA(dm))是影响有机物同eaq^-反应活性的重要参数,此外,keaq-还与化合物的键级和极化率有关.元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吸电子官能团的芳香化合物比含供电子基团的化合物倾向于与eaq^-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化合物 水合电子(e^-aq) 反应速率常数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亚硫酸盐体系降解抗病毒药物的效能与机制
6
作者 顾玉蓉 阚晓东 +2 位作者 董紫君 张毅 韩琦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0,共8页
利巴韦林(RBV)作为典型抗病毒药物,使用量激增,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能极为有限,导致其向外界水环境释放,引起水生态安全隐患。考察了真空紫外(VUV)/亚硫酸盐体系对RBV的降解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VUV/亚硫酸盐体系可以高效降解RB... 利巴韦林(RBV)作为典型抗病毒药物,使用量激增,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能极为有限,导致其向外界水环境释放,引起水生态安全隐患。考察了真空紫外(VUV)/亚硫酸盐体系对RBV的降解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VUV/亚硫酸盐体系可以高效降解RBV。当亚硫酸盐投加量为10 mmol/L,溶液pH=9,紫外光辐照度为4800μW/cm^(2)时,初始浓度为41.0μmol/L的RBV经VUV/亚硫酸盐体系反应180 min,降解率超过95%,RBV降解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0135 min^(-1)。相较于单独VUV体系,VUV/亚硫酸盐体系中RBV降解率的提升主要由强还原物种水合电子(e_(aq)^(-))增加引起。RBV降解速率随紫外光辐照度和溶液pH的升高而加快,随RBV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慢。共存离子Br^(-)、HCO_(3)^(-)和有机物HA均会抑制VUV/亚硫酸盐体系对RBV的降解。RBV在VUV/亚硫酸盐体系中存在3条降解路径,主要涉及酰胺键的断裂、羧基的形成及脱羧、呋喃核糖上羟甲基的氧化、醚键和碳氮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抗病毒药物 真空紫外 亚硫酸盐 水合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玛津的电子束辐照降解 被引量:1
7
作者 毛雯 吴明红 +2 位作者 彭诚 程航 徐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4-932,共9页
西玛津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三嗪类除草剂,对人体存在毒性作用.西玛津在地表水中被检测出,因此有必要去除水体中的西玛津.由于传统方法难以将西玛津的三嗪环打开,因而无法矿化.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西玛津,结果显示1 mg/L西玛津溶液在4 ... 西玛津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三嗪类除草剂,对人体存在毒性作用.西玛津在地表水中被检测出,因此有必要去除水体中的西玛津.由于传统方法难以将西玛津的三嗪环打开,因而无法矿化.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西玛津,结果显示1 mg/L西玛津溶液在4 kGy剂量辐照后的降解率高达99.0%,表明电子束可以有效降解西玛津,并且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酸性条件(pH=5)和2 mmol/L H2O2均极大促进西玛津的降解,自由基淬灭剂对西玛津降解的影响和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变化,表明羟基和水合电子在西玛津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到的产物,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玛津 电子 羟基 水合电子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对水体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恺乐 韦文博 张新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7,共8页
近年来,基于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因对一些难降解污染物表现出高降解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阐述了UV/SO_(3)^(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反应机理,概述了UV/SO_(3)^(2−)工艺的影响因素,介绍了UV/SO_(3)^(2−... 近年来,基于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因对一些难降解污染物表现出高降解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阐述了UV/SO_(3)^(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反应机理,概述了UV/SO_(3)^(2−)工艺的影响因素,介绍了UV/SO_(3)^(2−)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基于UV/SO_(3)^(2−)工艺的改进方法,并对UV/SO_(3)^(2−)工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UV/SO_(3)^(2−)工艺在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表现优异,水合电子(eaq−)是UV/SO_(3)^(2−)体系降解污染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活性物种,UV光源、SO_(3)^(2−)浓度、溶解氧、pH和水体中共存物质是影响UV/SO_(3)^(2−)工艺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亚硫酸盐 高级还原 水合电子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四磺酸钠水溶液激光闪光光解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海霞 潘沪湘 +2 位作者 吴彦霖 赵建丰 董文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7-962,共6页
采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355nm激光作用下芘四磺酸钠(PyTS)水溶液的光化学反应机理及其产生水合电子的动力学行为.研究首次发现PyTS水溶液激发单线态(PyTS1*)在260nm、激发三线态(PyTS3*)在300nm及阴离子自由基(PyTS-?)... 采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355nm激光作用下芘四磺酸钠(PyTS)水溶液的光化学反应机理及其产生水合电子的动力学行为.研究首次发现PyTS水溶液激发单线态(PyTS1*)在260nm、激发三线态(PyTS3*)在300nm及阴离子自由基(PyTS-?)在330nm处的特征吸收峰;分析了生成的水合电子(e-aq)的主要反应途径包括自猝灭反应及与PyTS的反应,得到水合电子与PyTS反应的准一级速率常数为2.7′105s-1;并计算得到在此实验条件下,PyTS水溶液经双光子吸收产生的水合电子量子产率为3.2′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闪光光解 自由基 水合电子 量子产率 瞬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水凝胶法制备金属-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文明 李布青 远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0-595,共6页
利用水凝胶的高吸水性和内部交联网络提供的纳米空间 ,并利用γ 射线产生的还原性粒子 (H·和e-aq)来还原被吸进P(AA/DMMC)水凝胶中的银离子以及PAM水凝胶中的银离子和二价铜离子 ,制得Ag P(AA/DMMC) ,Ag PAM和Cu2 O PAM纳米复合材... 利用水凝胶的高吸水性和内部交联网络提供的纳米空间 ,并利用γ 射线产生的还原性粒子 (H·和e-aq)来还原被吸进P(AA/DMMC)水凝胶中的银离子以及PAM水凝胶中的银离子和二价铜离子 ,制得Ag P(AA/DMMC) ,Ag PAM和Cu2 O PAM纳米复合材料 .TEM分析表明 :银原子在P(AA/DMMC)和在PAM凝胶网络内都聚集成纳米粒子 ,且粒径分布很窄 ;银粒子在凝胶中分布均匀 ;XRD分析表明 :纳米银在非离子型水凝胶PAM中的晶型为非晶 ,但在 40 0℃通氮气下处理 4h后 ,转变为立方晶型 .在离子型水凝胶聚 (AA/DMMC)中 ,银粒子的晶型受络合剂的影响 ,不加为非晶 ,反之为立方晶型 .XRD和TEM分析也表明 :复合在PAM中的C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辐射水凝胶法 氧化亚铜 水合电子 金属-聚合物 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OH,~·H和e_(aq)^-与2-氯酚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文博 王淑惠 +1 位作者 姚思德 侯惠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96-1900,共5页
利用脉冲电子束辐解水产生· OH自由基、· H及水合电子 (e- aq) ,研究了这些活性粒子在多种条件下与水相中 2 -氯酚的微观反应机理 ,对其瞬态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峰做了归属 ,并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物种的生长、衰减等行为 .研究表... 利用脉冲电子束辐解水产生· OH自由基、· H及水合电子 (e- aq) ,研究了这些活性粒子在多种条件下与水相中 2 -氯酚的微观反应机理 ,对其瞬态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峰做了归属 ,并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物种的生长、衰减等行为 .研究表明 ,· OH自由基与 2 -氯酚在碱性条件下可直接反应生成邻氯代酚氧自由基 ,速率常数为 1 .0× 1 0 9L· mol- 1 · s- 1 ,也有部分· OH自由基与 2 -氯酚反应先生成 OH-加合物 ,再进一步消除水分子生成邻氯代酚氧基 ;在酸性条件下要经过 OH-加合物 .· H则与 2 -氯酚反应生成 H-加合物 ;e- aq可直接从 2 -氯酚分子夺氯 ,在近中性和碱性环境中 ,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1 .2 5× 1 0 9L· mol- 1 ·s- 1 和 6.3×1 0 8L·mol- 1· s-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q^- 反应机理 2-氯酚 脉冲辐解 瞬态吸收光谱 自由基 氢自由基 污染物 降解 水合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亚硫酸钠体系对2,4,6-三溴酚的脱溴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 程婷 +4 位作者 陈晨 王津南 陈刚 邓琴 王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4,共6页
研究了紫外/亚硫酸钠(UV/SO32-)体系对2,4,6-三溴酚(2,4,6-TBP)的脱溴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还原体系2,4,6-TBP的脱溴过程、降解机理及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SO32-还原体系对2,4,6-TBP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UV体系;亚硫酸钠浓度、pH... 研究了紫外/亚硫酸钠(UV/SO32-)体系对2,4,6-三溴酚(2,4,6-TBP)的脱溴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还原体系2,4,6-TBP的脱溴过程、降解机理及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SO32-还原体系对2,4,6-TBP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UV体系;亚硫酸钠浓度、pH与反应温度均对还原体系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影响显著。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升高、pH上升及反应温度提高,UV/SO32-体系2,4,6-TBP的降解效果逐渐增加。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描述不同亚硫酸钠浓度与反应温度时还原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水合电子捕获剂的添加可有效抑制2,4,6-TBP的脱溴反应;UV/SO32-体系污染物还原降解速率与溴离子产生率均高于单独UV体系。还原体系中2,4,6-TBP在水合电子作用下逐级脱溴降解为低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有机化合物 2 4 6-三溴酚 水合电子 UV/SO32-还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长和官能团对全氟有机酸降解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玉蓉 李旭 +2 位作者 朱佳 董紫君 李娴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52-2959,共8页
考察了碳链长度和官能团对高强UV/SO3^2-体系降解全氟有机酸的影响,选取典型全氟有机酸PFOA和PFOS,探明其降解机制.结果表明,高强UV/SO3^2-体系可高效降解5种全氟有机酸.全氟有机酸的降解速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官能团对全氟有... 考察了碳链长度和官能团对高强UV/SO3^2-体系降解全氟有机酸的影响,选取典型全氟有机酸PFOA和PFOS,探明其降解机制.结果表明,高强UV/SO3^2-体系可高效降解5种全氟有机酸.全氟有机酸的降解速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官能团对全氟有机酸的降解有重要影响,全氟羧酸在体系中的降解速率显著快于全氟磺酸.全氟羧酸是从与羧基相连的α碳上的氟原子开始,通过逐步脱CF2单元的形式生成短链全氟羧酸进行降解.全氟磺酸主要有三条降解路径:脱磺酸基、α位脱氟以及中心C—C键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有机酸 UV/SO32- 水合电子 碳链长度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SO_(3)^(2-)体系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胜兰 刘义青 付永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179,共8页
UV/SO_(3)^(2-)是一种新型的高级还原技术,能够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水合电子(eaq-)并高效还原降解目标污染物。该文介绍了UV/SO_(3)^(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基本原理,概述了紫外光波长及强度、溶液pH、SO_(3)^(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 UV/SO_(3)^(2-)是一种新型的高级还原技术,能够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水合电子(eaq-)并高效还原降解目标污染物。该文介绍了UV/SO_(3)^(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基本原理,概述了紫外光波长及强度、溶液pH、SO_(3)^(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解氧、常见共存物质等因素对UV/SO_(3)^(2-)体系降解污染物效率的影响,分析了该工艺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有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亚硫酸盐 水合电子 高级还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SO_3^(2-)体系还原降解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洲 何海洋 +2 位作者 董学林 方晓青 胡核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0-730,共11页
采用水合电子(e-aq)的还原技术降解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结果表明,不同体系PFOS降解的脱氟率如下:SO_3^(2-)/N_2<UV/N_2<UV/SO_3^(2-)/O2<UV/SO_3^(2-)/Air<UV/SO_3^(2-)/N_2,通过刃天青荧光探针实验证实与体系e-aq的... 采用水合电子(e-aq)的还原技术降解水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结果表明,不同体系PFOS降解的脱氟率如下:SO_3^(2-)/N_2<UV/N_2<UV/SO_3^(2-)/O2<UV/SO_3^(2-)/Air<UV/SO_3^(2-)/N_2,通过刃天青荧光探针实验证实与体系e-aq的生成量有关.PFOS降解的脱氟动力学满足PEK模型,其快反应与慢反应分别对应于PFOS支链异构体与直链异构体的降解.增加SO_3^(2-)浓度可提高PFOS的脱氟率,碱性条件下的脱氟效果明显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此外,反应温度的提升可进一步提高PFOS的脱氟率.通过对中间产物的监测表明,除了端基断裂和氟原子直接脱除的方式外,PFOS亦可通过中间C—C键断裂的方式发生降解,从而使得短链全氟丙酸(PFPr A)和全氟丁酸(PFBA)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紫外引发 亚硫酸盐 水合电子 还原降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光解SO_3^(2-)高效还原降解全氟辛烷磺酸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洲 周茜 方晓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51,共7页
为消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真空紫外(VUV)光解SO_3^(2-)产生水合电子(e_(aq))还原降解PFOS。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10.59,PFOS为20.0μmol/L,SO_3^(2-)为10.0mmol/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PFOS的脱氟率为53... 为消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真空紫外(VUV)光解SO_3^(2-)产生水合电子(e_(aq))还原降解PFOS。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10.59,PFOS为20.0μmol/L,SO_3^(2-)为10.0mmol/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PFOS的脱氟率为53.5%,高于相同条件下紫外光解SO_3^(2-)体系(40.2%),通过刃天青探针实验证实与体系e_(aq)的生成量有关。动力学分析表明,PFOS脱氟满足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其快反应与慢反应分别对应于PFOS支链与直链异构体的降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监测发现,PFOS降解主要中间产物为短链全氟羧酸(PFCAs),且全氟丙酸(PFPrA)和全氟丁酸(PFBA)浓度较高,表明PFOS在e_(aq)的进攻下除了直接脱除α位氟原子及发生端基断裂外,还能通过中间碳碳键断裂的方式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真空紫外光解 SO3^2- 水合电子 还原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亚硫酸盐体系高效降解磷酸氯喹
17
作者 顾玉蓉 赵倩雯 +1 位作者 董紫君 黄欣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7,175,共7页
磷酸氯喹(CQP)作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CQP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水生态安全隐患。该文考察了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探究了典型水质参数对体系降解CQP的影响规律,并借助降解... 磷酸氯喹(CQP)作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CQP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水生态安全隐患。该文考察了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对CQP的降解效能,探究了典型水质参数对体系降解CQP的影响规律,并借助降解产物分析推断了CQP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紫外/亚硫酸盐体系可以高效降解CQP,初始浓度为10 mg/L的CQP经紫外光照45 s,降解率可达到100%,表观速率常数为0.1657 s^(-1)。紫外光强、亚硫酸盐投量及溶液pH的提高有助于反应体系对CQP的处理效果,而天然有机物的存在会抑制CQP的降解。CQP在紫外/亚硫酸盐体系中主要存在2条降解路径,均为侧链的取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紫外 亚硫酸盐 抗病毒药物 水合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高级还原技术去除水中硝态氮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宏辞 吴磊 《绿色科技》 2023年第4期73-77,86,共6页
世界范围内水体中硝态氮污染日益严峻,已经威胁到饮用水质量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近年来利用水合电子(e_(aq)^(-))和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还原水中硝态氮的均相高级还原技术,以其较高的脱氮效率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硝态氮的去... 世界范围内水体中硝态氮污染日益严峻,已经威胁到饮用水质量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近年来利用水合电子(e_(aq)^(-))和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还原水中硝态氮的均相高级还原技术,以其较高的脱氮效率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硝态氮的去除技术。鉴于此,分析了均相高级还原体系还原水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包括去除效果、反应原理和自由基生成规律,分析了各体系的优点和不足,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建议。结果显示:多种均相高级还原体系均可通过产生自由基快速还原水中的硝态氮,但仍存在能耗高、有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提出了未来高级还原技术的发展应聚焦加快自由基生成速率、减少二次污染和通过改良光源以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还原技术 硝酸盐 化学反硝化 水合电子 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