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水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芸 吕宪国 杨青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选择典型采样地点,对湿地水、排水沟水、降水、保护区河流水样进行测试,分析水样中主要离子含量(HCO3-、Cl-、NO3-、SO42-、Ca2+、Mg2+、K+、Na+)、重金属元素含量(Cu、Zn、Fe、Mn)和营养元素含量(N... 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为研究基地,选择典型采样地点,对湿地水、排水沟水、降水、保护区河流水样进行测试,分析水样中主要离子含量(HCO3-、Cl-、NO3-、SO42-、Ca2+、Mg2+、K+、Na+)、重金属元素含量(Cu、Zn、Fe、Mn)和营养元素含量(N、P、K)及其有效性。研究湿地水化学的一般性质以及湿地排水后湿地水中化学元素的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Mg型和HCO3--Ca.Na型,重金属序列为Fe>Mn>Cu>Zn>Pb、Cr。排水中丧失大量的化学元素,这是湿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水化学性质 退化 H值 离子含量 重金属元素含量 营养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水化学——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志军 孟齐 刘炯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4-623,共10页
煤泥水可称为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煤泥水系统则是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深入了解选煤厂的循环煤泥水系统,提出了选煤水化学的概念,并通过介绍循环煤泥水系统的物质组成、无机盐类矿物的溶解、煤中无机硫的氧化、金属离子的水... 煤泥水可称为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煤泥水系统则是选煤厂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深入了解选煤厂的循环煤泥水系统,提出了选煤水化学的概念,并通过介绍循环煤泥水系统的物质组成、无机盐类矿物的溶解、煤中无机硫的氧化、金属离子的水解与聚合、煤泥水的酸碱反应、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全面解析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煤中矿物组成是影响水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循环煤泥水系统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包括离子组成与含量、煤泥水的酸碱体系、离子的存在形式。黏土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对水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金属阳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式包括静电吸附、羟基络合吸附、沉淀吸附,并从理论角度分析金属离子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形态,同时其吸附过程也受pH的影响,最终使煤泥水中高价金属离子含量减少。通过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模拟分别对各个反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多种反应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上多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决定了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化学性质研究是实现高效选煤的基础,得出不同煤样和水质环境条件下的水化学性质变化规律,实现水化学性质的精准调控,可以有效改善煤泥浮选和煤泥水沉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 煤泥 水化学性质 金属离子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水化学——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志军 庄丽 刘炯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5-1693,共9页
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煤泥浮选需要煤颗粒与杂质颗粒在矿浆中充分分散,而煤泥水澄清需要颗粒有效凝聚。为解决浮选环节和澄清环节所需颗粒间分散-凝聚状态相矛盾的问题,以及所需水化学环境相矛盾的问题,以... 煤泥水的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煤泥浮选需要煤颗粒与杂质颗粒在矿浆中充分分散,而煤泥水澄清需要颗粒有效凝聚。为解决浮选环节和澄清环节所需颗粒间分散-凝聚状态相矛盾的问题,以及所需水化学环境相矛盾的问题,以煤与高岭石颗粒为例,通过Zeta电位分布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力,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水化学性质对颗粒间作用行为的影响。金属离子对颗粒Zeta电位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Ca^(2+)使煤和高岭石颗粒各自的Zeta电位分布变窄,使同种颗粒间发生凝聚;Ca^(2+)浓度由1 mmol/L增大到5 mmol/L时,煤与高岭石混合颗粒的Zeta电位分布由双峰变为单峰,煤与高岭石颗粒发生凝聚。Ca^(2+)可以促进煤与高岭石颗粒间发生同类和异类凝聚,Na^(+)对颗粒间凝聚行为的影响较小。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测量颗粒间作用力,发现随着Ca^(2+)浓度的增加,煤与高岭石颗粒间的作用斥力和作用范围逐渐减小,颗粒越来越容易发生凝聚,当Ca^(2+)浓度增大到5 mmol/L时,煤和高岭石颗粒间出现引力;而Na^(+)对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微弱。不同pH条件下颗粒间作用力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减小,煤与高岭石之间的作用力由斥力转变为引力。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煤颗粒间作用力的测定,发现煤颗粒间存在较强的疏水引力,同时表明,煤颗粒易发生同类凝聚,煤泥水澄清环节需重点考虑煤与黏土矿物颗粒、黏土矿物与黏土矿物颗粒的凝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化学 循环煤泥系统 水化学性质 颗粒间相互作用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关键水化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孙瑞刚 李连香 +2 位作者 程先军 田克军 李晓琴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为进一步认清河北省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性质,在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取样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化学特征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成因分析等手段阐明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关键水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文安县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 为进一步认清河北省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性质,在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取样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化学特征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水化学成因分析等手段阐明文安县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关键水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文安县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0.56~4.19 mg/L,总体分布是中北部偏高;其关键水化学特征是pH值7.7~8.7、总碱度高于211 mg/L、总硬度低于90 mg/L,水化学类型为典型的Na-HCO3型;在文安县地下水环境条件下,总碱度、碳酸氢根以及钠离子是促进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关键水化学因素;当2.0 mg/L<F-< 3.5 mg/L时,地下水中Ca2+与F-有拮抗作用.通过氯碱指数和饱和指数分析可知,研究区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和氟矿物的溶解-沉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安县 高氟地下 分布特征 水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昭通喀斯特区天然水水化学性质及地质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永林 雒昆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5,共8页
为研究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喀斯特区天然水水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成因,采集9组河水样和27组裂隙水样,运用Piper三线图、阴阳离子比例法及饱和指数法,分析了昭通喀斯特区河水及裂隙水的水化学性质及主要地质因素。结果表明:昭通河水与裂隙水中... 为研究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喀斯特区天然水水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成因,采集9组河水样和27组裂隙水样,运用Piper三线图、阴阳离子比例法及饱和指数法,分析了昭通喀斯特区河水及裂隙水的水化学性质及主要地质因素。结果表明:昭通河水与裂隙水中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HCO_3^-(67.3%和70.0%)与Ca^(2+)(60.0%和72.1%);昭通81.6%天然水TH主要在75.0~300.0 mg/L之间。昭通天然水中含F-量(均值0.1 mg/L)远低于中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值(1.0 mg/L)。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含水层中发育的裂隙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_3和Ca·Mg-HCO_3。含水层岩性控制着昭通裂隙水化学性质。昭通氟中毒区可在碳酸盐岩且岩性较为单一的含水层中找到优质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昭通 喀斯特 天然 水化学性质 氟中毒 地质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水化学性质影响差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瑞一 张乾柱 +1 位作者 李玉秀 苏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68,共5页
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水化学性质及碳循环的影响,对重庆交通大学李子湖8个监测点的水温、pH、电导率(EC)、溶解氧(DO)及总溶解固体(TDS)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对水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西岸分布的挺水植物以... 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水化学性质及碳循环的影响,对重庆交通大学李子湖8个监测点的水温、pH、电导率(EC)、溶解氧(DO)及总溶解固体(TDS)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对水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西岸分布的挺水植物以大气中CO2为主要碳源,挺水植物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藻类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西岸光合作用的影响弱于东岸;结合湖水稳定碳同位素(δ^13CDIC)分析,从上游到下游,东岸DO和pH逐渐降低而溶解无机碳(DIC)浓度逐渐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有机质分解硝化耗氧以及大气中CO2进入水体造成的;而西岸挺水植物生长在加剧了碳酸盐溶蚀的同时,也阻碍了大气中CO2进入水体,几种作用的相互影响导致西岸湖水δ^13CDIC沿程逐渐偏正但DIC浓度沿程变化不大。两岸水化学性质变化特征的差异说明不同植物类型对水化学性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性质 碳循环 生植物 光合作用 δ^13CDIC 李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山杨林水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静霞 杨新兵 朱辰光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8年第1期23-28,共6页
以位于和平林场的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水环境为研究目标,以大量分布的山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 以位于和平林场的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水环境为研究目标,以大量分布的山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别使用消解比色法、水杨酸法、过硫酸盐氧化法、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结果表明:(1)林外雨中COD和TN、TP含量相对较低,但是NH3-N含量较高,达到1.94mg/L;(2)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穿透雨)COD含量增加了3 800%,NH3-N、TN、TP含量分别减少24%、81%、42%;(3)树干径流较林外雨COD、NH3-N、TN、TP含量分别增加了5 700%、17%、12%、33%;(4)地表径流COD、TN、TP含量较林外雨分别增加了6 600%、127%、42%,NH3-N含量减少了62%;(5)水化学性质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林外雨0.65、穿透雨0.53、树干径流0.98、地表径流1.35,降雨对森林的化学淋溶作用较大,经淋溶作用后穿透雨、树干径流及地表径流中的NH3-N、TN、TP净淋溶量出现了负值。研究分析得知,山杨林降低了雨水中氨氮的含量,对水化学环境起到了净化的作用,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径流 水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典型林分水化学性质研究
8
作者 胡静霞 杨新兵 钟良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5,共7页
为改善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和平林场)森林水环境,以当地典型森林类型(山杨林、云杉林、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 为改善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赛区(和平林场)森林水环境,以当地典型森林类型(山杨林、云杉林、白桦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降雨分配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对降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分别使用消解比色法、水杨酸法、过硫酸盐氧化法、消解抗坏血酸法测定。结果表明:(1)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穿透雨)4个林分COD、TN含量较林外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NH_3-N、TP含量呈减少的趋势;(2)树干径流中4个林分COD、NH_3-N、TN、TP含量较林外雨整体上均呈增加趋势;(3)4个林分的地表径流中COD、TN、TP含量较林外雨呈增加趋势;NH_3-N含量呈减少趋势;(4)水化学性质综合变化指数分别为林外雨0.65、山杨林0.95,云杉林2.09,白桦林1.30,华北落叶松林2.32。降雨对森林的化学淋溶作用较大,经淋溶作用后穿透雨、树干径流及地表径流中的NH_3-N、TN、TP净淋溶量出现了负值。森林降低了雨水中氨氮的含量,对水化学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径流 水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北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对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高东燕 孟婧莹 吴春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9,共3页
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环河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数据,以地下水中六大离子(K++Na+、Ca2+、Mg2+、Cl-、SO24-及HCO3-)和TDS为变量,应用对应分析法对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66个样本点被分为3个区,Ⅰ区... 结合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环河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数据,以地下水中六大离子(K++Na+、Ca2+、Mg2+、Cl-、SO24-及HCO3-)和TDS为变量,应用对应分析法对环河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66个样本点被分为3个区,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多为SO24-、SO24--Cl-型,Ⅱ区多为HCO3--SO24--Cl-型,Ⅲ区多为HCO3-、HCO3--SO24-、HCO3--Cl-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地质 水化学性质 对应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油田地下水化学场的形成与分布
10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2 位作者 朱蓉 蔡希源 高瑞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9-719,共1页
影响沉积盆地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因素较多,如大气水下渗淡化作用、泥岩压实排水淡化作用/渗滤浓缩作用和粘土矿物脱水淡化作用等,它们对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作用垂向上具有阶段性,平面上具有选择性。前者导致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垂直分... 影响沉积盆地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因素较多,如大气水下渗淡化作用、泥岩压实排水淡化作用/渗滤浓缩作用和粘土矿物脱水淡化作用等,它们对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作用垂向上具有阶段性,平面上具有选择性。前者导致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垂直分带性,结合松辽盆地实际情况,从浅到深可以划分出:①大气水下渗淡化带;②近地表蒸发浓缩带;③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C1)-压滤浓缩带(C2);④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⑤渗滤浓缩带等五个水化学剖面单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松辽盆地 地下 水化学性质 油田 浓缩作用 粘土矿物 泥岩压实 垂直分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明珠 王卓微 +6 位作者 黎坤 陈建耀 高磊 李绍恒 资惠宇 黄晓旭 邓玉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9-1546,共8页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数已经超过1 500万,因此,其供水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虽然广州市目前供水主要来源于东江、西江和北江,但是水污染等问题使得其供水能力较为脆弱,而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了解其水质及影响因素为重... 广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数已经超过1 500万,因此,其供水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虽然广州市目前供水主要来源于东江、西江和北江,但是水污染等问题使得其供水能力较为脆弱,而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了解其水质及影响因素为重中之重。为了解广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概况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分别于2014年12月(旱季)和2015年7月(雨季)各采集72个浅层地下水水样,分析水中pH、TDS和主要的七大离子含量;运用GIS的相关技术方法分析水化学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水化学类型区域进行划分;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季节性差异不显著,但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Na^+和Cl^-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最大。由于广州市东北地区土壤层较薄,对酸雨的缓冲能力较弱,并且作为流域内的主要补给区,其pH值较低,pH总体呈现出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趋势;TDS主要受到海水的影响呈现出与pH相似的分布趋势,另外,农耕地覆盖下和脆弱性较高地区的地下水中的TDS含量相对较高。广州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_3为主,沿海区域和中心城区由于海水入侵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水化学类型向Na+K-Cl+SO_4型转变。根据差异性分析结果,土地利用方式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较为分散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而由于行政功能划分不同造成的各土地利用方式在不同行政区的比例差异却会对地下水化学性质造成显著的影响。K^+与SO_4^(2-)在浅层地下水中的含量与农耕用地面积存在正相关关系,Na+则主要与城镇用地面积相关,Cl^-同时受农耕用地和城镇用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浅层地下 时空分布 水化学性质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水腐蚀与结垢研究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白海涛 高俊哲 +3 位作者 孙玉倩 温欣 刘壮 陈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577-10587,共11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备受瞩目。然而,地热水腐蚀和结垢问题一直是地热能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腐蚀会导致管道泄漏,造成昂贵的维修费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备受瞩目。然而,地热水腐蚀和结垢问题一直是地热能开发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腐蚀会导致管道泄漏,造成昂贵的维修费用,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结垢物则会阻碍水的流动或降低传热效率,导致能源成本增加。因此,了解地热水的腐蚀特性和结垢组成对于选择适当的抗腐蚀材料和维护技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地热能利用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阐述在地热水开发中腐蚀和结垢的特点,梳理地热水的水质特征及腐蚀结垢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地热井管网腐蚀的几个重要因素(高温、CO_(2)、溶解氧、Cl^(-)、H_(2) S)造成管道的腐蚀和结垢的特性,总结腐蚀和结垢的机理,以期为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腐蚀 结垢 水化学性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铜锣峡背斜地热水资源的形成与水力联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彤 刘之葵 陈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8,共8页
铜锣峡背斜有富集程度较好的"地热田",该区域地层岩性以三叠系海陆交替相碳酸盐岩为主,热储构造完整,地表岩溶形态发育较好,横向沟谷切割浅,封闭好,汇水面积大,具备良好的地热水赋存基本条件。对该背斜地下热水同位素δD和δ... 铜锣峡背斜有富集程度较好的"地热田",该区域地层岩性以三叠系海陆交替相碳酸盐岩为主,热储构造完整,地表岩溶形态发育较好,横向沟谷切割浅,封闭好,汇水面积大,具备良好的地热水赋存基本条件。对该背斜地下热水同位素δD和δ18O的测定表明,地热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水化学分析表明,铜锣峡背斜地下热水主要属于SO4-Ca·Mg型的低温中性偏弱碱性水,水化学性质基本稳定,且含有可溶性偏硅酸、氟以及微量的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性物质。对整个铜锣峡背斜东西翼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推断该背斜横向统景温泉区的热水系统水力联系相对较微弱,纵向上水力联系则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锣峡背斜 热储构造 同位素 水化学性质 力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滦入津地区氟的分布及其对引水的影响
14
作者 徐南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6年第1期61-68,共8页
引滦入津工程流经天津市郊区的高氟区,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氟将会对引水产生怎样的影响,引水在尔王庄水库停留一段时间,水库周围的土壤及下垫面对水质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1982和1983两年的调研,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研究。
关键词 引滦入津工程 库周围 高氟区 天津市区 于桥 尔王庄 氟含量 下垫面 水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Fe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昭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3-44,共2页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Fe元素的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含水介质的成份、上覆岩土的性质、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和矿化度、有机质以及地下水酸碱度的关系。
关键词 地下 质分析 水化学性质 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池塘高pH值水质调控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金树 周庆华 《河北渔业》 2012年第11期26-27,共2页
1高pH值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pH值是海水化学性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海水的pH值与水生物代谢活动有关。在甲壳类动物中,pH值是影响渗透压调节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池塘水质pH值一旦高达9以上,将加剧水质氨氮的毒性,对虾蟹苗种会造成严... 1高pH值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pH值是海水化学性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海水的pH值与水生物代谢活动有关。在甲壳类动物中,pH值是影响渗透压调节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池塘水质pH值一旦高达9以上,将加剧水质氨氮的毒性,对虾蟹苗种会造成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质调控技术 高PH值 综合性指标 水化学性质 甲壳类动物 产养殖 代谢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沉积-成岩环境意义 被引量:50
17
作者 谢渊 王剑 +4 位作者 李令喜 谢正温 邓国仕 李明辉 江新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104,共12页
系统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沉积、成岩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砂岩、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以I+C+I/S型、I+C型为主,具有高伊利石含量,较高绿泥石、伊/蒙混层矿物含量的粘土矿物组成特点;其中泥质岩粘土... 系统地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沉积、成岩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砂岩、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以I+C+I/S型、I+C型为主,具有高伊利石含量,较高绿泥石、伊/蒙混层矿物含量的粘土矿物组成特点;其中泥质岩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碎屑成因,次为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粘土矿物,而砂岩粘土矿物兼有陆源碎屑成因和沉积成岩过程自生成因的特征;白垩系沉积时气候总体特征为干旱—半干旱,但局部时段发生干—湿气候波动而处于短暂的湿热气候环境;白垩系沉积物源富含长石等硅酸盐矿物,沉积物质主要自北、南、西向盆地内部搬运沉积;白垩系沉积和埋藏成岩过程中水介质整体上具有盐度较高,偏碱性,富K+、Fe2+、Mg2+的特点,且总体上盆地南部水介质中的这些指标都高于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白垩系 粘土矿物 古气候 物源 沉积-成岩环境水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组成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志飞 刘吉夫 +2 位作者 郭兰兰 李娇旸 贾怡如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9,共7页
土体液化是地球表面众多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发生的关键机制,而土体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矿物学性质对土体液化特性影响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组成变化和粘土矿物与孔隙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方面对土体液化特... 土体液化是地球表面众多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发生的关键机制,而土体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矿物学性质对土体液化特性影响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组成变化和粘土矿物与孔隙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方面对土体液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着循环、静态液化研究程度不匹配,孔隙水性质与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指出研究粘土矿物与土体液化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提高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液化 界限含 塑性 孔隙水化学性质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ented backfill technology based on phosphorous gypsum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新民 赵彬 张钦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85-291,共7页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rous gypsum, proportion and cemented mechanism of slurry with gypsum as aggregate were studied to remove the harms of gypsum pile, combining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of excessive ...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phosphorous gypsum, proportion and cemented mechanism of slurry with gypsum as aggregate were studied to remove the harms of gypsum pile, combining with difficult problems of excessive mined-out gobs, enormous ore body under roadway and low recovery ratio of Yongshaba Mine, Kaiyang Phosphor Mine Group,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n appropriate backfill system and craflwork were designed, using shattering milling method to crush gypsum, double-axles mixing and strong activation mixing way to mix slurry, cemented slurry and mullock backfill alternately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ypsum is fit for backfilling afterwards by adding fly ash, though it is not an ideal aggregate for fine granule and coagulate retardation. The suggested dosage (the mass ratio of cement to fly ash to gypsum) is 1:1:6-1:1:8 with mass fraction of solid materials 60%-63%. Slurry is transported in suspend state with non-plastic strength, and then in concretion state after backfilling. The application to mine shows the technology is feasible, and gypsum utilization ratio is up to 100%. Transportation and backfill effect is very good for paste-like slurry and drenching cemented slurry into mullock,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ecovery ratio are 2.0 MPa and 82.6%, respectively, with the maximum subsidence of surface only 1.307 mm. Furthermore, the investment of system is about 7 × 10^6 yuan (RMB), only 1/10 of that of traditional paste backfil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ous gypsum self-flowing transportation cemented backfill cemented mechanism backfill system and craf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