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同盆地孔隙地下水化学场的分带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苏春利
王焰新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9,共7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同盆地2004年孔隙地下水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发现,盆地内孔隙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以盆地中部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特点,且与盆地水动力分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到中部冲湖积平原,地下水依次经历了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相应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型、HCO3.SO4型和HCO3.SO4.Cl型。与中深层孔隙水相比,浅层孔隙水由于水位埋深浅,蒸发浓缩强烈,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组分的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水化学类型也相对复杂。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呈好转趋势,深层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
关键词
孔隙地下水
水化学类型
水化学分带性
大同盆地
-
Keywords
groundwater in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hydrochemical types
hydrochemical zonality
Datong Basin
-
分类号
P642.131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青藏高原盐湖硼矿沉积特征与地球化学约束条件
- 2
-
-
作者
向鸿潞
樊启顺
李庆宽
陈天源
杨浩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84-3095,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编号U21A2018)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盐湖资源变化与远景评价”专题(编号2019QZKK0805)
青海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编号2021-ZJ-932)联合资助的成果。
-
文摘
硼是我国战略性关键非金属矿产,广泛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盐湖型硼矿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是我国最主要、最具开采前景的硼矿类型。青藏高原富硼盐湖由南至北呈现水化学分带性和硼矿类型差异性,然而,不同区带富硼盐湖的对比研究仍然薄弱。本文系统对比总结青藏高原碳酸盐型(Ⅰ区)、硫酸钠亚型-硫酸镁亚型(Ⅱ区)和硫酸镁亚型-氯化物型(Ⅲ区)盐湖的固体硼矿沉积特征及富硼卤水地球化学参数,获得主要结论如下:①硼酸盐矿物多沉积于碎屑物之上,呈现交互多层沉积特征,表明硼矿的沉积需要有淡咸水补给或水文环境的改变,符合“稀释成盐”硼矿理论;②硼砂及钠硼解石的沉积均有大量芒硝共生,柱硼镁石及库水硼镁石的沉积多有大量含镁碳酸盐矿物(水菱镁矿、白云石)伴生,指示硼砂、钠硼解石沉积于高Na^(+)水体,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沉积自高Mg^(2+)水体;③Ⅰ、Ⅱ、Ⅲ区盐湖硼矿析出条件具有相似性,表现为卤水p H值大于8,B含量大于400 mg/L,但在TDS、Mg和Na含量上,不同盐湖存在差异;④不同硼矿主要含B、Na、Mg化学元素组成,Ⅰ、Ⅱ、Ⅲ区B×10-Na-Mg三角当量图表明各区硼矿沉积时Na、B当量值分别在0.2~0.6、0.4~0.7范围,而Mg当量值有一定差异,Ⅰ区<0.1,Ⅱ、Ⅲ区在0.1~0.4范围。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水化学分带
硼矿
沉积特征
地球化学参数
-
Keywords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ifferent types of salt lake zones
borate deposit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geochemical parameters
-
分类号
P619.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山西延河泉域方解石溶解及沉淀速度分带
- 3
-
-
作者
李振拴
-
机构
山西煤田水文地质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0-44,共5页
-
文摘
研究了方解石理论溶蚀速度的基本原理及溶解、沉淀动力学理论;采用水质资料计算了延河泉域内各水样点的溶解或沉淀速度,并对其进行了分带。
-
关键词
溶解
沉积
方解石
水化学分带
-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有机-无机联合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
被引量:29
- 4
-
-
作者
杨建
刘基
靳德武
王强民
-
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86-2894,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4)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HJT-16-30.10)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2018XAYMS03)
-
文摘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在随地下水运移过程中,不同含水层水中DOM含量、类别、荧光强度等均存在较明显差异,因此结合无机水化学,开展了有机-无机联合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无机组分浓度分布具有垂向分带性,利用pH、矿化度(TDS),HCO3,SO4等无机指标,可以判别浅部含水层和深部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差异; DOM进入含水层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强烈,其浓度(TOC含量和UV254)变化快、差异大,可以识别地表水与第四系水的水化学特征;第四系与白垩系含水层,以及覆岩破坏范围内的细分含水层,水中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含量非常接近,而荧光指纹技术灵敏度高,可以根据3DEEM光谱图分析DOM类型和荧光峰强度等差异,区分相邻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差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作为特殊的地质环境体,其内部水体中DOM相对丰富,其DOM含量和荧光指纹特征与奥灰水差异显著。将有机-无机联合开展不同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分析,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水源,为矿井突水事故发生时快速判别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有机-无机联合
水源判别
水化学分带
矿化度
荧光指纹技术
-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water sources determination
hydrochemical zoning
TDS
fluo-rescence fingerprint technology
-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