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协同水化机理 被引量:17
1
作者 南雪丽 杨旭 +2 位作者 张宇 唐维斌 张富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6-374,共9页
通过胶砂强度试验及X射线衍射仪(XRD)、热失重分析(TG-DTG)、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微观测试技术,对不同配合比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及其水化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的n(CaO+MgO)/n(SiO2+Al2O3... 通过胶砂强度试验及X射线衍射仪(XRD)、热失重分析(TG-DTG)、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微观测试技术,对不同配合比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水化产物及其水化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的n(CaO+MgO)/n(SiO2+Al2O3)=0.90时,其水化后期有较多的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凝胶生成,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力学性能表现最优,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20.20、7.25 MPa;pH值的变化反映出协同水化效应的关键在于钢渣活性矿物的溶解和矿渣的二次火山灰反应,钢渣和矿渣的最佳配合比可以保证水化程度有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高炉矿渣 胶凝材料 协同水化效应 水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碱激发钢渣-矿渣胶凝材料的性能与水化机理
2
作者 王国辰 胡长明 +3 位作者 武智鹏 李靓 樊恒辉 何小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7-104,共8页
为积极推动中国“双碳”战略目标和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电石渣、转炉钢渣、高炉矿渣三种工业固废制备新型全固废胶凝材料。通过开展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电石渣掺量与转炉钢渣/高炉矿渣质量比对胶凝材料工作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为积极推动中国“双碳”战略目标和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采用电石渣、转炉钢渣、高炉矿渣三种工业固废制备新型全固废胶凝材料。通过开展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电石渣掺量与转炉钢渣/高炉矿渣质量比对胶凝材料工作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红外吸收性质和水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电石渣掺量一定时,随转炉钢渣/高炉矿渣质量比增加,浆体初凝时间延长,流动度和析水率增大,结石率减小;转炉钢渣/高炉矿渣质量比一定时,随电石渣掺量增加,浆体初凝时间缩短,流动度和析水率减小,结石率增大。该全固废胶凝体系中电石渣存在最优掺量,转炉钢渣与高炉矿渣之间存在最优质量比,当电石渣掺量为20%、转炉钢渣/高炉矿渣质量比为2∶8时,试件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 MPa、16 MPa和32.1 MPa。电石渣、转炉钢渣与高炉矿渣在浆液水化反应过程中可以起互补作用,电石渣中的Ca(OH)_(2)快速水化产生Ca^(2+)与OH^(-),提供反应所需的碱性环境,生成C-S-H凝胶,填充孔隙,从而使结构更密实,力学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废胶凝材料 电石渣碱激发 水化协同 微观结构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水化制备水硬性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朝巍 范基骏 +1 位作者 孙中华 李理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05-408,411,共5页
按钢渣、矿渣和粉煤灰以5∶3∶2的比例组成复合废渣,在改性水玻璃等激发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得到的浆体28 d抗压强度高达53.56 MPa,凝结时间及安定性均合格。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子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等对浆体中的水化产物进... 按钢渣、矿渣和粉煤灰以5∶3∶2的比例组成复合废渣,在改性水玻璃等激发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得到的浆体28 d抗压强度高达53.56 MPa,凝结时间及安定性均合格。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子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等对浆体中的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协同水化作用下,水化产物中存在网络状的水化硅酸钙(C-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硬性材料 改性水玻璃 水化硅酸钙 协同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粉与超细铁尾矿粉在无熟料固结体中的协同水化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安树好 刘娟红 +1 位作者 张月月 李康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3-122,共10页
超细铁尾矿粉表面非晶态铝硅酸盐矿物成分具有水化活性,能够形成较高强度的无熟料固结体,但存在早期水化速率快、后期强度低的缺点。本工作考察了掺入矿渣粉对超细铁尾矿基无熟料固结体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硬化浆体中水化产物... 超细铁尾矿粉表面非晶态铝硅酸盐矿物成分具有水化活性,能够形成较高强度的无熟料固结体,但存在早期水化速率快、后期强度低的缺点。本工作考察了掺入矿渣粉对超细铁尾矿基无熟料固结体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硬化浆体中水化产物的形貌、种类及含量的差异,并研究了二者在无熟料固结过程中的协同水化硬化机制。结果表明:磨细铁尾矿粉和矿渣粉质量比在1∶1时无熟料固结体28 d可以获得78 MPa以上的强度,XRD、TG-DSC分析结果及SEM微观形貌显示铁尾矿粉和矿渣粉的水化产物一致,均为铝掺杂水化硅酸钙(C-(A)-S-H)和钙矾石(AFt),固结体中AFt的生成量早期与矿渣粉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后期受体系中SO_(3)含量的控制,固结体的线性膨胀率与AFt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矿渣粉和铁尾矿粉复配可以明显改善试样硬化体的孔结构,二者比例在1∶1时孔径分布最优。本研究证实了矿渣粉与超细铁尾矿粉在无熟料固结过程中有明显的水化协同效应,超细铁尾矿粉表面非晶态成分的早期水化产物对硬化浆体早期起到固结和填充效应,矿渣粉的持续水化补充了后期新的水化产物,二者在水化过程中的协同机制增加了体系中水化产物的生成量,改善了浆体的孔结构,提高了密实度,使固结体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铁尾矿粉 矿渣粉 无熟料固结体 非晶态成分 协同水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料-硅锰渣-石灰石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莹 唐勇 +4 位作者 潘伟东 沈惠明 陈霞 卢忠远 李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4-1803,共10页
发展低熟料高标号胶凝材料是水泥工业碳达峰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对水泥混合材特性利用及多种混合材协同作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四川地区工业固废硅锰渣和地域资源丰富的石灰石为主要混合材,配制了熟料-硅锰渣-石灰石复合胶... 发展低熟料高标号胶凝材料是水泥工业碳达峰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对水泥混合材特性利用及多种混合材协同作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四川地区工业固废硅锰渣和地域资源丰富的石灰石为主要混合材,配制了熟料-硅锰渣-石灰石复合胶凝材料,研究了复合胶凝材料性能及水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熟料-硅锰渣-石灰石复合胶凝材料工作性良好,后期力学性能增强,且石灰石粉的成核诱导水化效应可有效改善单独使用硅锰渣胶凝材料体系凝结时间延长和早期强度过低问题。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石灰石粉的早期成核诱导水化效应和硅锰渣后期水化活性均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硅锰渣和石灰石粉能够协同参与胶凝材料体系水化,消耗铝相生成水化碳铝酸盐相,增加水化产物总量,同时也能阻止AFt向AFm转变,有利于体系力学性能稳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锰渣 石灰石粉 复合胶凝材料 协同水化作用 水化碳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基钻孔护壁堵漏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胜 汪靖扉 +3 位作者 陈礼仪 张川 万宇豪 刘建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73-78,共6页
针对复杂地层钻探护壁堵漏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种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基护壁堵漏材料。首先,分别对掺加外加剂的硅酸盐复合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比例对两种不同系列的水泥进行复合,对复合浆液... 针对复杂地层钻探护壁堵漏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种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基护壁堵漏材料。首先,分别对掺加外加剂的硅酸盐复合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比例对两种不同系列的水泥进行复合,对复合浆液的流动度、可泵期、凝结时间以及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展试验研究;并结合水化热与扫描电镜分析对其水化硬化过程进行探讨,揭示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水泥的水化协同效应。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协同效应可为解决松散破碎、陡倾宽缝以及动水冲蚀等复杂地层的护壁堵漏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层钻探 护壁堵漏 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 水化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kel-molybdenum alloy electrodeposited on nickel substrates for optimize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cidic electrolytes
7
作者 WANG Haibo WU Zelin +6 位作者 WEN Hui ZHAO Zhiyong WANG Chenbo LU Tongyu GUO Yuxuan WANG Congwei WANG Juny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10期1509-1518,共10页
The utilization of nickel-based catalysts as alternatives to expensive platinum-based(Pt-based)material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cidic electrolyte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 The utilization of nickel-based catalysts as alternatives to expensive platinum-based(Pt-based)material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cidic electrolyte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for enabling cost-effectiv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However,the unsatisfied cyclic sta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limit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In this work,nickel-molybdenum(Ni-Mo)alloy catalys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including electrodeposition,thermal annealing,and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Owing to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molybdenum trinickelide(Ni_(3)Mo)and molybdenum dioxide(MoO_(2))in Ni-Mo alloy,the catalyst display superior overall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A low overpotential of 86 mV at 10 mA/cm^(2)and a Tafel slope of 74.0 mV/dec in 0.5 mol/L H_(2)SO_(4)solution can be achieved.Notably,remarkable stability with negligibl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even after 100 h could be maintained.This work presents a novel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non-precious metal electrocatalysts for acidic water elect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kel-molybdenum alloy acid electrolysis of wate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synergistic effect electr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