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酿酒高粱品种性质与水化动力学的相关性
1
作者 王红梅 李哲 +7 位作者 李令 李姝 贾俊杰 汪茜 胡永芯 王松涛 沈才洪 钟小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4,共8页
为探究酿酒高粱内在性质对水化过程的影响,以实现对不同品种高粱泡粮过程水分的预测,本实验对23个不同品种酿酒高粱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在40℃恒温浸泡下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对高粱的水化动力学特性(初始吸水速率和平衡水分含量... 为探究酿酒高粱内在性质对水化过程的影响,以实现对不同品种高粱泡粮过程水分的预测,本实验对23个不同品种酿酒高粱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在40℃恒温浸泡下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对高粱的水化动力学特性(初始吸水速率和平衡水分含量)与高粱的理化性质(种皮厚度、硬度、比表面积、蛋白质、脂肪、单宁、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高粱的水化动力学性质与比表面积、硬度、脂肪、单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相关。建立输入层为籽粒硬度、比表面积、脂肪、单宁、直链淀粉、初始水分含量、浸泡时间,隐含节点数为10,输出层为高粱浸泡过程水分含量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为训练函数,选择tansig-purelin为网络传递函数,经过有限次训练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其水分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均方误差为0.02。本研究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预测不同品种酿酒高粱在泡粮过程中的水分含量,可为泡粮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和精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高粱 理化性质 水化动力学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含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体系的水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浪 鲍蓉 +1 位作者 戴健 雷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3-178,共6页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是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满足水泥可持续生产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考虑煅烧黏土和石灰石矿物掺合料的稀释效应、成核作用和火山灰反应等影响作用,提出了一种评估LC^(3)混凝土化...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是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满足水泥可持续生产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通过考虑煅烧黏土和石灰石矿物掺合料的稀释效应、成核作用和火山灰反应等影响作用,提出了一种评估LC^(3)混凝土化学和力学性能的水化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掺量情况下LC^(3)胶凝体系的累计水化热、氢氧化钙含量和结合水总量。通过将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LC^(3)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进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LC^(3)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程度与掺量成正比,而氢氧化钙含量、结合水总量和累计水化热与之成反比,LC^(3)材料用于水泥辅助胶凝材料时的推荐掺量为2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煅烧黏土-水泥(LC^(3)) 水化动力学 胶凝体系 矿物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水泥水化动力学简化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姚武 王伟 魏永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5,共5页
为了更加清晰地阐明水灰比对硅酸盐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了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模型(Tomosawa模型,T模型),并将其简化为由传质过程、相界面反应和扩散过程所组成的简化T模型.结合化学结合水法测定水化程度,应用T模型及简化T模型... 为了更加清晰地阐明水灰比对硅酸盐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了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模型(Tomosawa模型,T模型),并将其简化为由传质过程、相界面反应和扩散过程所组成的简化T模型.结合化学结合水法测定水化程度,应用T模型及简化T模型对两种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的水化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受水灰比的影响各异,其中与传质过程相关的参数几乎不受水灰比的影响;与相界面反应相关的参数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小;而与扩散系数相关的参数受水灰比影响显著.简化T模型可以较好地分段模拟水化速率随水化程度变化的总体趋势,且该趋势不受水灰比影响,但是相界面反应控制向扩散过程控制转变时的临界水化程度受到水灰比的影响,且随水灰比增加,临界水化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水化动力学 水灰比 水化程度 水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冠立 孙遥 林金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采用XRD和等温微量热法测试计算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水化速率变化模式与铝酸钙、硅酸盐水泥类似。水化过程分为加速期、减速期和衰减期:在加速期,水化... 采用XRD和等温微量热法测试计算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水化速率变化模式与铝酸钙、硅酸盐水泥类似。水化过程分为加速期、减速期和衰减期:在加速期,水化反应受成核反应控制,属自催化反应;从减速期开始,水化物在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物薄膜,水化反应阻力加大,速率减缓;进入衰减期,水化反应完全受扩散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钡硫铝酸盐水泥 水化动力学 水化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砖粉粒径对水泥水化动力学与微结构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其俊 马婷 +4 位作者 张同生 郭奕群 陈灿峰 吴正德 韦江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3,共11页
随着城镇化和旧城改造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与堆存量日益增长,废弃黏土砖占建筑废弃物总量的50%~70%。有研究发现:再生砖粉具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潜力,但会导致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为探究粒径对再生砖粉活... 随着城镇化和旧城改造进程的推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与堆存量日益增长,废弃黏土砖占建筑废弃物总量的50%~70%。有研究发现:再生砖粉具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潜力,但会导致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为探究粒径对再生砖粉活性与水泥水化动力学的影响,文中采用高能球磨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再生砖粉,表征了再生砖粉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化活性,分析了再生砖粉粒径对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体系水化过程、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获取体系的水化动力学参数,实现水化进程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随再生砖粉粒径的减小,硅铝矿物晶格畸变的程度变大、表面结合能降低,导致其水化活性提高;水化早期再生砖粉主要起物理填充作用,可加速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体系的早期水化,提高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相边界反应→扩散过程转变时的水化程度;随再生砖粉粒径的减小,火山灰反应的开始时间提前且程度增高,最终使掺入30%小粒径再生砖粉水泥的后期强度超过纯水泥的强度,为再生砖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高效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粒径 水化动力学 抗压强度 微结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铝酸钙的水化特点及水化动力学 被引量:3
6
作者 耿辰晓 刘娟红 宋少民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用微热量热仪测定水化放热速率研究了氯铝酸钙的水化特点及水化动力学。发现氯铝酸钙水化迅速 。
关键词 氯铝酸钙 水化特点 水化动力学 新型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掺矿物外加剂水泥体系水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党晗菲 龙广成 +3 位作者 马聪 李袁媛 马昆林 谢友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7-914,共8页
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温度下含多种胶凝组份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特性,采用等温量热和水化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分别研究掺粉煤灰、矿粉、膨胀剂、纳米硅和黏度改性剂等矿物外加剂水泥复合胶凝体系在5,10,20和30℃下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并... 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温度下含多种胶凝组份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特性,采用等温量热和水化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分别研究掺粉煤灰、矿粉、膨胀剂、纳米硅和黏度改性剂等矿物外加剂水泥复合胶凝体系在5,10,20和30℃下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并基于Cahn动力学模型计算水化产物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讨论温度和矿物外加剂对相应水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外加剂的掺入,降低了胶凝体系水化放热峰值,增大了水化产物的成核速率,促进了水化放热速率峰值提早出现,膨胀剂和纳米二氧化硅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温度升高明显增大了体系水化产物的成核速率与生长速率,且对多元复合胶凝体系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体系 温度 水化放热速率 水化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温度下SAP对水泥浆体水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贺炯煌 龙广成 +2 位作者 常智杨 杨智涵 谢友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3-229,共7页
养护温度会影响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也会影响高吸水树脂(SAP)的吸水与释水行为,同时水泥浆体中SAP的吸水与释水行为也会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动力学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关于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SAP对水泥浆体水化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还不多... 养护温度会影响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也会影响高吸水树脂(SAP)的吸水与释水行为,同时水泥浆体中SAP的吸水与释水行为也会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动力学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关于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SAP对水泥浆体水化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还不多。为了更好地掌握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SAP对早期水泥浆体的水化动力学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20℃、40℃及60℃下不同粒径的SAP对高水灰比(0.42)和低水灰比(0.30)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40℃下,与高水灰比浆体相比,SAP对低水灰比水泥浆体水化的影响更大。在60℃下,掺SAP会推迟水泥浆体水化放热峰值的出现时间,但会增大水化放热峰值。通过水化动力学分析发现,SAP对水泥浆体水化动力学的作用受养护温度、水灰比以及SAP的粒径等因素的影响。可见,养护温度和SAP对水泥浆体水化动力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水化 水化动力学 养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剂在复合胶凝体系中的水化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蓟 张佳 +2 位作者 陈飞翔 王伟光 明鑫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2期79-85,共7页
通过等温量热法测试了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讨论了膨胀剂对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胶凝体系水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胶凝体系第三放热峰主要由矿渣粉火山灰反应所致。钙质膨胀剂的... 通过等温量热法测试了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基于Krstulovic-Dabic模型,讨论了膨胀剂对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胶凝体系水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胶凝体系第三放热峰主要由矿渣粉火山灰反应所致。钙质膨胀剂的掺入会提高复合胶凝体系加速期水化速率及水化放热量,延缓矿渣粉火山灰反应进程;镁质膨胀剂亦延缓了火山灰反应,但程度要弱。各组复合胶凝体系均符合Krstulovic-Dabic模型提出的NG-I-D水化历程,但矿物掺合料的存在影响了Ⅰ阶段的模拟精度;膨胀剂的掺入降低了复合胶凝体系的反应级数n及反应速率常数K1′、K2′,同时缩短了NG阶段,延长了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剂 复合胶凝体系 水化 火山灰反应 水化动力学 Krstulovic-Dabic模型 热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算法的水泥水化动力学多元方法研究
10
作者 胡超 刘东泽 +1 位作者 韩丁 逄焕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5,432,共7页
为合理确定水化动力学分析的参数和实现研究手段多样化,文章提出一种参数识别迭代算法,并探讨了获取水化热数据的数值试验和替代水化热法的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ed electron,BSE)图像识别。针对Krstulovic水化动力学模型,通过迭代算... 为合理确定水化动力学分析的参数和实现研究手段多样化,文章提出一种参数识别迭代算法,并探讨了获取水化热数据的数值试验和替代水化热法的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ed electron,BSE)图像识别。针对Krstulovic水化动力学模型,通过迭代算法得出各水化阶段的控制时间,为参数识别提供有效的数据区间;使用COMSOL软件建立与绝热温升试验工况一致的数值仿真试验,并将获得的水化温度曲线和最大水化放热量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识别不同水化时期水泥浆体BSE图像中水化产物的面积比,作为水化程度来确定水泥水化指数函数方程,并与试验数据对比来评价该方程的预估精度。依据迭代算法获取了合理的水化动力学参数,其生成的水化速率曲线与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水泥水化数值仿真试验可以用来预测绝热情况下水泥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能替代绝热温升试验;依据BSE图像中水化产物面积比获得的水化指数函数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较好,能替代传统水化热法进行水化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动力学 水化方程参数 迭代算法 数值仿真 背散射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镁矿氨法制备氢氧化镁及活性氧化镁水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娜娜 李会杰 +5 位作者 仇龙 于亚杰 王禹博 王东意 李雪 刘云义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菱镁矿轻烧粉和盐酸为原料,采用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煅烧热分解法制备氧化镁晶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水化时间、水化温度及氧化镁活性对其水化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TG-DTG)分析对所得氧化镁... 以菱镁矿轻烧粉和盐酸为原料,采用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煅烧热分解法制备氧化镁晶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水化时间、水化温度及氧化镁活性对其水化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TG-DTG)分析对所得氧化镁产品进行表征,选用柠檬酸法测定氧化镁活性。结果表明:升高煅烧温度,氧化镁的活性降低;氧化镁水化速率与其活性、水化温度及水化时间成正比关系;氧化镁的水化反应符合简单的级数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控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氢氧化镁 活性氧化镁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磷渣-水泥复合体系水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虎成 苏英 +3 位作者 王迎斌 马梦阳 贺行洋 曾三海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6期1-5,17,共6页
为了研究超细磷渣-水泥体系的水化过程,测试了普通磷渣、9μm、4μm和2μm超细磷渣-水泥体系的胶砂抗压强度、电阻率和水化热,并根据水化热研究了其水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磷渣粒径越小,其活性指数越高;当磷渣粒径为2μm,掺量为30%时,28 ... 为了研究超细磷渣-水泥体系的水化过程,测试了普通磷渣、9μm、4μm和2μm超细磷渣-水泥体系的胶砂抗压强度、电阻率和水化热,并根据水化热研究了其水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磷渣粒径越小,其活性指数越高;当磷渣粒径为2μm,掺量为30%时,28 d活性指数可达125.3%;掺入磷渣会抑制水泥的水化,但随着磷渣粒径的减小,其水化速率逐渐增加,电阻率逐渐增大;磷渣掺量越多,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阶段反应历程越长,相边界反应Ⅰ阶段反应历程越短;磷渣粒径越小,复合胶凝材料在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相边界反应Ⅰ和扩散D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常数K_(1)′、K_(2)′、K_(3)′均呈现增大的趋势,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过程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超细化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及其水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崔雯雯 董晓强 +5 位作者 刘晓勇 赵睿阳 贺高乐 张蒙 周磊 武学文 《岩土力学》 2025年第3期867-880,共14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混凝土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研究者探索新的替代材料。赤泥等工业副产品被认为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固废材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机制仍不明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混凝土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研究者探索新的替代材料。赤泥等工业副产品被认为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固废材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机制仍不明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和等温量热法对含赤泥、钢渣、粉煤灰和磷石膏的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可分为结晶成核、相边界反应和扩散3个阶段,其中结晶成核阶段的反应速率最高。钢渣和磷石膏能加速水化反应,改善材料的孔隙结构,而粉煤灰虽反应较慢,但同样有助于最终促进孔隙结构的改善。统计结果显示,早期水化放热量与7 d抗压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材料初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化动力学 低场核磁共振 等温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水化热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长森 胡志超 +3 位作者 王旭 诸华军 杨旭 顾薛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105-14109,共5页
为了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水化的影响,通过水化热和水化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的硅烷偶联剂对地聚合物水化进程的影响,并结合SEM-EDS对地聚合物早期水化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 为了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水化的影响,通过水化热和水化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的硅烷偶联剂对地聚合物水化进程的影响,并结合SEM-EDS对地聚合物早期水化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地聚合物的凝结时间延长。掺入硅烷偶联剂后地聚合物在加速期水化放热加快,进入减速期后未掺硅烷偶联剂的地聚合物的放热速率比掺入硅烷偶联剂的快,此时期硅烷偶联剂抑制地聚合物的水化进程。硅烷偶联剂的掺入对地聚合物的累积水化放热量影响不大,所有试样的累积水化放热量基本相同,相差在2%以内。结合水化动力学参数发现,水化过程大致分为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在加速期,水化反应被化学催化反应控制,掺入硅烷偶联剂的体系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水化速率加快;在减速期,水化产物在颗粒表面形成薄膜,反应阻力加大,水化速率减缓;稳定期则由扩散机制控制反应过程。结合SEM-EDS图发现,硅烷偶联剂的掺入未改变地聚合物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但能起到桥接作用,使地聚合物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偏高岭土 水化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粉-水泥复合体系水化热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志扬 王圣文 +2 位作者 吕兴栋 李响 蒋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了研究钢渣粉对水泥水化的影响,通过水化热和水化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钢渣粉掺量及细度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及反应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泥相比,细钢渣粉缩短诱导期,粗钢渣粉延长诱导期;细钢渣掺量为15%时,加速期缩短,细钢渣掺量超... 为了研究钢渣粉对水泥水化的影响,通过水化热和水化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钢渣粉掺量及细度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及反应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泥相比,细钢渣粉缩短诱导期,粗钢渣粉延长诱导期;细钢渣掺量为15%时,加速期缩短,细钢渣掺量超过15%时,加速期延长;钢渣比表面积增大或掺量增加,第3放热峰提前;总放热量随钢渣掺量增加而降低,随比表面积增大而提高;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控制加速期,钢渣粉掺入会降低反应阻力,且反应阻力随着钢渣粉掺量的增加,先降低后略微增大;粗钢渣粉-水泥复合体系的反应阻力大于细钢渣粉-水泥复合体系;稳定期反应进程受扩散控制,扩散阻力随着掺量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钢渣粉比表面积增大,扩散阻力增大。研究成果为钢渣粉-水泥复合体系水化动力学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粉-水泥复合体系 钢渣粉掺量 细度 水化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反应动力学的深水固井井筒温度与压力耦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雪瑞 孙宝江 +5 位作者 刘书杰 李中 刘正礼 王志远 李昊 高永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9-818,共10页
针对深水固井候凝期间水泥浆温度、压力与水化反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基于水泥浆水化反应动力学建立深水固井候凝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利用差分法进行耦合数值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现场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水... 针对深水固井候凝期间水泥浆温度、压力与水化反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基于水泥浆水化反应动力学建立深水固井候凝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利用差分法进行耦合数值求解,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现场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考虑水化反应、温度、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新建立的固井井筒温度压力耦合模型计算精度在5.6%以内,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结合深水井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候凝期间井筒温度、压力、水化度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浆温度在水化热作用下会迅速升高;随着水泥浆胶凝强度的发展,水泥浆的孔隙压力会逐渐降低,甚至低于地层压力,从而引发气窜;瞬态变化的温度和压力会影响水泥浆水化反应速率,井筒深部的水泥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更快的水化反应速率;对于深水固井作业来说,泥线附近的低温环境会延长水泥浆的候凝时间,导致固井工作周期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固井 水化反应动力学 温度场 压力场 耦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下水化学动力学方法确定数值模拟初始渗透系数——以新疆三塘湖煤田奥依托浪岗为例
17
作者 谢秋芳 赵新生 +2 位作者 封丽华 李升 李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132-134,136,共4页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求水文地质参数是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理论相结合,计算水中矿物离子活度αi与饱和指数βj,建立渗透系数K与αi、βj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求出两点间的平均渗透系数K。搜集了新...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求水文地质参数是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理论相结合,计算水中矿物离子活度αi与饱和指数βj,建立渗透系数K与αi、βj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求出两点间的平均渗透系数K。搜集了新疆三塘湖煤田奥依托浪岗地区26个水化学资料,计算出αi、βj及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j,求得两点之间的平均K值,并与抽水试验获得点上的K值对比,综合分析出研究区各点对应的K值,为此研究区数值模拟初始渗透系数K值提供面状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动力学 数值模拟 初始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化学动力学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晋玉 张强 许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1-604,共4页
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的确定问题是制约渗流计算精确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透参数的方法如几何形态法、现场测试法和反馈分析法等都各有局限。笔者试图将化学动力学理论引入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分析计算中,研究一种... 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的确定问题是制约渗流计算精确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求解裂隙-岩溶介质渗透参数的方法如几何形态法、现场测试法和反馈分析法等都各有局限。笔者试图将化学动力学理论引入裂隙-岩溶介质渗流参数分析计算中,研究一种有效的适合岩溶地区裂隙岩体渗流运动特点的间接参数求解方法。工程实践证明:用水化学动力学方法求解碳酸盐岩裂隙渗流参数是可行的,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溶介质 渗流参数求解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砖粉掺量对水泥水化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婷 张同生 +5 位作者 陈培鑫 郭奕群 陈灿峰 吴正德 韦江雄 余其俊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942-952,共11页
再生砖粉具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潜力,但会导致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再生砖粉高效利用的关键在于其水化过程的调控。研究了不同掺量下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浆体在25和60℃下的水化动力学特性,阐明了再生砖粉掺量对再生砖粉-硅... 再生砖粉具有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的潜力,但会导致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再生砖粉高效利用的关键在于其水化过程的调控。研究了不同掺量下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浆体在25和60℃下的水化动力学特性,阐明了再生砖粉掺量对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揭示了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水化温度为25℃时,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均随再生砖粉掺量增加而线性减小,60℃时降幅减小;25℃时再生砖粉-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为成核结晶生长→相界面反应→扩散过程控制(NG→I→D),随着再生砖粉掺量增加,NG阶段与I阶段反应速率减小,D阶段反应速率增大,发生水化阶段转变的时间前移;60℃环境下水化加速,相界面反应速率提高,水化过程主要为NG→D;再生砖粉会导致浆体的孔隙率提高,有害孔数量增多,进而显著降低了砂浆强度,随再生砖粉掺量提高,砂浆强度降低幅度增大,而砂浆力学性能的降低幅度会随水化龄期增长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掺量 水化动力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钠对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浆体水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鹏飞 余熠 +4 位作者 石研然 蒋林华 储洪强 徐菲 徐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9,共7页
为了研究葡萄糖酸钠对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浆体水化行为的影响,采用等温量热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热重测试研究了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进程、水化产物种类与含量的变化;并采用相边界成核与生长模型探究了葡萄糖酸钠作用下大掺量石灰石粉... 为了研究葡萄糖酸钠对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浆体水化行为的影响,采用等温量热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热重测试研究了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进程、水化产物种类与含量的变化;并采用相边界成核与生长模型探究了葡萄糖酸钠作用下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水化产物成核与生长机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能够延缓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的水化,减少水化产物的生成,从而降低其水化程度;另外,葡萄糖酸钠能够降低水化产物早期成核与生长的速率,减小水化产物早期在相边界成核与生长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钠 大掺量石灰石粉 水化进程 水化产物 水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