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村镇污水效能研究——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启雅 王林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2439,共9页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周期为6h,系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5.40,0.91,5.59与0.47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的去除与硝化作用发生在系统的非饱水层,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是有机物代谢主要的功能微生物,Nitrospirae是主要的硝化功能菌.饱水层的功能微生物Chloroflexi降解玉米芯为反硝化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并且携带高丰度的反硝化关键功能基因促进了饱水层的反硝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村镇生活污水的提质增效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改进型CRI系统强化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 水力负荷周期 村镇生活污水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江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49-54,共6页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还要通过一段调试运行才能确定,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为此,笔者研究了CRI与RI系统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水力负荷周期调整对CRI系统运行的各方面影响,分别从防止NH4 N穿透和保证系统NH4 N充分硝化两个角度,提出了水力负荷周期中淹水时间和落干时间确定新方法,并通过松岗试验实例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周期 人工快渗 穿透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周期对人工快渗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永华 张金炳 +1 位作者 殷淑华 钟佐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8-71,共4页
以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采取2种明显不同的水力负荷周期运行,人工快渗系统对洗浴污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别,通过缩短水力负荷周期,提高了人工快渗系统的复氧效率... 以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采取2种明显不同的水力负荷周期运行,人工快渗系统对洗浴污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别,通过缩短水力负荷周期,提高了人工快渗系统的复氧效率,增大了水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快渗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浴污水 天然砂 快速渗滤 水力负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渗滤系统水力负荷周期和水力负荷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东 安乐 +1 位作者 张巍 晁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2-364,共3页
利用室内模拟装置,对地下渗滤系统的水力负荷周期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周期为24、12 h时,系统对CODCr去除效果较好,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74%;6、12 h时,氨氮去除效果好,平均... 利用室内模拟装置,对地下渗滤系统的水力负荷周期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周期为24、12 h时,系统对CODCr去除效果较好,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74%;6、12 h时,氨氮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6%、99.2%;综合考虑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选择12 h为最佳周期。推荐合适水力负荷为0.08 m3/(m2·d),此时,CODCr、氨氮出水浓度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1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周期 水力负荷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法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永杏 董红敏 +2 位作者 尚斌 陶秀萍 朱志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7-331,共5页
小城镇污水既是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低成本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是农业生态安全和工程节水的急需。研究采用人工快速渗滤方法处理小城镇污水,在湿干比一定(湿干比1∶3)的条件下设3种填料比... 小城镇污水既是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低成本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是农业生态安全和工程节水的急需。研究采用人工快速渗滤方法处理小城镇污水,在湿干比一定(湿干比1∶3)的条件下设3种填料比[V(土)∶V(砂)=1∶1、2∶1和3∶1)和3种不同水力负荷周期[短周期(0.5 d进水,1.5 d落干)、中周期(1 d进水,3 d落干)和长周期(3 d进水,9 d落干)]进行交叉试验。跟踪测定处理后水中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系统的COD和总磷去除效果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3.19%和54.86%。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影响较大,在长水力负荷周期条件下去除效率高,总磷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小。系统对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效率偏低,两者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6.67%和40.67%,均在长周期条件下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法 土砂比 水力负荷周期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运行参数的优化
6
作者 康爱彬 董玉龙 陈鸿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65-13667,13690,共4页
[目的]进一步优化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方法]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从水力负荷、湿干比以及水力负荷周期等方面,通过模拟柱试验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结果]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1... [目的]进一步优化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方法]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从水力负荷、湿干比以及水力负荷周期等方面,通过模拟柱试验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结果]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1.0m/d,湿干比为1∶5,水力负荷周期为4 h,出水COD、NH4-N的浓度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碳源不足是影响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脱氮效率较低的主要限制因子。缩短水力负荷周期,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复氧效率,提高系统对COD、NH4-N的好氧生物降解效率。[结论]该研究为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 高氨氮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湿干比 水力负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