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技术及其在防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1
作者 林柏泉 吕有厂 +1 位作者 李宝玉 翟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9-963,共5页
分析了煤层巷道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提出了整体卸压理念,开发了高压磨料射流割缝防突技术并且在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具有突出或冲击危险的煤层,可以使钻孔之间相互沟通,造出缝隙,使煤体得到充分... 分析了煤层巷道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提出了整体卸压理念,开发了高压磨料射流割缝防突技术并且在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具有突出或冲击危险的煤层,可以使钻孔之间相互沟通,造出缝隙,使煤体得到充分卸压、煤体中的瓦斯得到排放和应力得到解除,为掘进工作提供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割缝技术 掘进 防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割缝开采低渗透煤层气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巨鹏 李成全 潘一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95,i024,共4页
文章首次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力割缝技术开采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的计算研究,指出地应力是煤层气运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给出了煤层气赋存和运移特征及地应力对煤层气运移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层气开采水力割缝平面应... 文章首次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力割缝技术开采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的计算研究,指出地应力是煤层气运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给出了煤层气赋存和运移特征及地应力对煤层气运移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层气开采水力割缝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钻井前后、水力割缝前后近井地带的地应力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范围。钻井后近井地带应力平均降低60%,但井口周边产生了应力集中区,应力场以井孔为中心向井身周边呈辐射状向外递减,应力降影响范围为300~450mm。水力割缝后井周区域应力场变化显著,近井地带应力平均降低84.5%,且沿两侧割缝末端连线方向应力降影响最为明显,影响范围以此向外辐射达3000mm,为钻井孔径的20倍,同时在割缝末端产生了应力集中区,并向背离割缝方向扩散,使得沿割缝方向产生大量裂缝,从而打通割理和裂隙,缩短渗透路径,继而提高煤层气产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力割缝技术可达到使近井地带充分卸压的目的。在现场实践中,此方法对利用定量化指标评估水力割缝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井地带 水力割缝技术 低渗透 钻井 井身 井口 煤层气 应力降 区域应力场 煤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水力割缝降低原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巨鹏 潘一山 李成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112-113,共4页
低渗透油田增产增注问题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胜利某低渗透油井水力割缝的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并对钻井和水力割缝后井筒及近井地带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定量化的X、Y、Z向应力在割缝... 低渗透油田增产增注问题一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胜利某低渗透油井水力割缝的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并对钻井和水力割缝后井筒及近井地带的应力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定量化的X、Y、Z向应力在割缝后的应力降范围和分布规律,指出割缝方向是决定水力割缝效果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地下15 0 0m深处,通过水力割缝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井筒及近井地带的地应力,从而达到解堵及增产增注的目的。其计算结果与实际采油经验基本吻合,说明所建模型是合理的。该数值模拟方法对现场科学评价水力割缝的效果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力割缝技术 三维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应力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