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1
作者 贾雪如 温润 +1 位作者 崔运花 李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2,共10页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瞬间吸附性能,并与市面上现有的吸油面巾纸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刺不会破坏木棉的空腔结构,且5种样品均具有很好的疏水亲油性;当木棉/棉混合比为7/3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31.28)和保油率(94.69%)最高,且油液主要会附着在纤维表面、纤维与纤维间隙及纤维空腔中;此外,当木棉与棉的混合比为5/5时,0.5 s内的平均吸附速率最大(1.569 g/s)。研究表明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具有很好的吸油保油性能,为后续开发绿色环保木棉基吸油面巾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棉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油液吸附 吸油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相关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小萍 张寅江 +1 位作者 靳向煜 吴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开发新一代的抑菌生物医用材料,采用壳聚糖、粘胶纤维混合制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对不同面密度、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柔软性、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和抑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 为开发新一代的抑菌生物医用材料,采用壳聚糖、粘胶纤维混合制备新型水刺非织造布。对不同面密度、不同配比的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柔软性、吸水性、透气透湿性和抑菌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粘胶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性能,其断裂强力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柔软性、吸水透气性却呈下降趋势;壳聚糖纤维含量较多的水刺非织造布柔软性好,吸水透气佳,抑菌效果显著,但强力却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粘胶 水刺非织造布 配比 性能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亚 程博闻 +1 位作者 庄伟 李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0,共6页
从原料的选择、输网速度和水刺压力等方面分析研究面密度为35 g/m2的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制备性能优异的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通过对纤维原料的分析,选用1.67 dtex×38 mm的竹浆粘胶... 从原料的选择、输网速度和水刺压力等方面分析研究面密度为35 g/m2的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制备性能优异的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通过对纤维原料的分析,选用1.67 dtex×38 mm的竹浆粘胶纤维为加工原料。对拉伸断裂强度、撕裂强力及外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输网帘速度为90 m/min,水刺头1~5水压分别为2、8、14、10、12 MPa时,制备的竹浆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粘胶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加工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纺比芳纶、芳砜纶隔热层水刺非织造布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楼利琴 励宏 黄锐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开发轻薄型耐高温阻燃消防服隔热层水刺非织造布,分析了芳纶1313、芳纶1414和芳砜纶不同混纺比水刺非织造布的耐高温阻燃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刚柔性、回潮率、耐洗涤性能等。结果表明:纯芳砜纶水刺非织造布强力较差;混纺水刺非... 为开发轻薄型耐高温阻燃消防服隔热层水刺非织造布,分析了芳纶1313、芳纶1414和芳砜纶不同混纺比水刺非织造布的耐高温阻燃性能、力学性能、透气性、刚柔性、回潮率、耐洗涤性能等。结果表明:纯芳砜纶水刺非织造布强力较差;混纺水刺非织造布,随着芳砜纶含量增大,阻燃性能变好,高温处理后水刺非织造布尺寸稳定性好。各水刺非织造布纵横向断裂强力随温度升高,总体呈升高趋势,断裂伸长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现象,总体呈震荡型下降,经各项综合性能分析,3#水刺非织造布为最佳配比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1313 芳纶1414 芳砜纶 水刺非织造布 耐高温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水刺非织造布在线发泡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辛长征 盛杰侦 +1 位作者 杨秀琴 王延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6-31,共6页
采用由增稠剂、复合发泡剂、稳定剂、渗透剂、染料等制成的发泡体系,对纤维素基水刺法非织造布进行在线泡沫染色。分别从增稠剂、复合发泡剂、稳定剂、渗透剂、泡沫染色前非织造布含湿量等方面对发泡体系发泡比和半衰期的影响进行定量... 采用由增稠剂、复合发泡剂、稳定剂、渗透剂、染料等制成的发泡体系,对纤维素基水刺法非织造布进行在线泡沫染色。分别从增稠剂、复合发泡剂、稳定剂、渗透剂、泡沫染色前非织造布含湿量等方面对发泡体系发泡比和半衰期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增稠剂质量浓度为7.2~8.4 g/L,发泡剂Ⅰ与发泡剂Ⅱ质量比为1.0~1.2,稳定剂质量浓度为0.6~1.0 g/L,渗透剂用量为7.3~8.3 mL/L,上染前非织造布含湿率≤80%时,可得到配伍性和发泡性较好的发泡体系;泡沫染色产品的K/S值为4.66,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基水刺非织造布 复合发泡剂 增稠剂 稳定剂 渗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功能膜的制备及防水透湿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璐 高涵超 +5 位作者 王春红 王晓云 左祺 王利剑 赵润 高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开发具有一定防水透湿功能的绿色环保可降解医用防护材料,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首先,采用水刺工艺将汉麻、棉纤维混合制备非织造布,然后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汉麻/棉水刺非织造... 为开发具有一定防水透湿功能的绿色环保可降解医用防护材料,制备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微孔膜/汉麻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首先,采用水刺工艺将汉麻、棉纤维混合制备非织造布,然后利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在汉麻/棉水刺非织造材料上制备PBAT微孔膜。对不同铸膜液浓度、不同预蒸发时间、不同膜厚度微孔膜/水刺非织造布复合膜的平均孔径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复合膜的最优工艺。探究了覆膜前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孔径、接触角、耐静水压和透湿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BAT微孔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铸膜液浓度为14.34%、预蒸发时间为44.63 s、膜厚度为0.16 mm。使用最优工艺制备的复合膜力学性能与耐静水压均大于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和透湿量均小于水刺非织造材料,接触角略小于水刺非织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微孔膜 透湿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谱的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含水率估算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汉明 王翔宇 刘凤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估算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含水率,测试了不同体积分数与不同含水率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介电谱,分析了干燥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体积分数以及非织造布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对其介电常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单位质量醋酸酯非织造布介电常数变化率与含水... 为估算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含水率,测试了不同体积分数与不同含水率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介电谱,分析了干燥醋酸酯非织造布的体积分数以及非织造布中水分的体积分数对其介电常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单位质量醋酸酯非织造布介电常数变化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干燥状态下醋酸酯的介电常数对电场频率不敏感,醋酸酯的体积分数与其介电常数都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非织造布-水两相集合体中水分的体积分数与其介电常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在电场频率为1 Hz和1×106 Hz时含水率与其介电常数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试样的含水率与其单位质量介电常数变化率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酯水刺非织造布 介电谱 三段烘燥法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方法对水刺非织造布强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49,共4页
采用3种方法提高水刺非织造布强力。第1种方法是对水刺布分别做在线和离线浸胶整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强力均得到显著增加,但后者增强效果更好;第2种方法是分别加入黏合纤维和粗涤纶纤维,并与纯涤纶纤维水刺布的强伸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 采用3种方法提高水刺非织造布强力。第1种方法是对水刺布分别做在线和离线浸胶整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强力均得到显著增加,但后者增强效果更好;第2种方法是分别加入黏合纤维和粗涤纶纤维,并与纯涤纶纤维水刺布的强伸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增强效果不显著,但能提高布面光洁度;第3种方法是对水刺布进行轧压整理,在较高压力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轧压整理不但能改进水刺布的强力,还使其密度和柔软度都得到提高。根据本文结果可按照产品最终用途合理选择浸胶、加入黏合纤维以及轧压方法来提高水刺非织造布的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强力 浸胶整理 粘合纤维 轧压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芸 应伟伟 +4 位作者 从明芳 陈冬芝 张红霞 施淑波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明确其适用范围,采用芳纶1313为原料制备水刺非织造布,探索性地研究了高温(200~260℃)或酸碱处理(浓度为5%~40%)对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酸碱处理后... 为了更好地提高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明确其适用范围,采用芳纶1313为原料制备水刺非织造布,探索性地研究了高温(200~260℃)或酸碱处理(浓度为5%~40%)对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酸碱处理后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的表面会略显疏松;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酸碱浓度的增加,芳纶水刺非织造布的厚度和面密度的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纵向拉伸断裂强力呈上升趋势,260℃时为132N,比原样提高了61%。而横向的拉伸断裂强力则先减小后增大,260℃时最大为275N,其值比原样增加了51%;随着碱浓度或酸浓度的增大,横向和纵向断裂强力基本上呈S型变化,经酸处理后试样的断裂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表明芳纶水刺非织造布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且与酸环境相比,更适用于碱环境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水刺非织造布 高温 酸处理 碱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双向拉伸开纤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雯瑾 殷保璞 +2 位作者 吴海波 郭晓彤 靳向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对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进行处理,研究该拉伸方法对分裂型纤维开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拉伸法可以有效提高分裂型纤维的开纤率;拉伸负荷越大、拉伸速度越快,则纤维平均直径越小,开纤率越高;经小负荷双向拉伸... 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对分裂型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进行处理,研究该拉伸方法对分裂型纤维开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拉伸法可以有效提高分裂型纤维的开纤率;拉伸负荷越大、拉伸速度越快,则纤维平均直径越小,开纤率越高;经小负荷双向拉伸处理后,非织造布材料强力有所降低,但当拉伸负荷较大时,处理后的非织造布强力明显提高.双向拉伸开纤方法适用于交叉铺网的水刺非织造布,与化学开纤法相比,不但纤维损伤小,而且工艺简单、无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 分裂型纤维 开纤 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刺非织造布刚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颖 陈汝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BP神经网络为工具,研究影响水刺非织造布的刚柔性因素,并针对影响刚柔性的主要因素———材料配比和铺网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处理实验数据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将数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用计算机模拟的方... 以BP神经网络为工具,研究影响水刺非织造布的刚柔性因素,并针对影响刚柔性的主要因素———材料配比和铺网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处理实验数据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将数据补充完整,然后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选出最优的工艺参数.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刺非织造布 刚柔性 计算机模拟 预测 最优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刺非织造布专用涤纶短纤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连顺 王洪 靳向煜 《现代纺织技术》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分析了普通棉型涤纶短纤维、水刺专用一般亲水涤纶短纤维、水刺专用高亲水涤纶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亲水处理对水刺专用涤纶短纤维的表面形态、摩擦性能、比电阻、吸湿性能等有较大的改善,介绍了3种涤纶短纤维在水刺非织造布产... 分析了普通棉型涤纶短纤维、水刺专用一般亲水涤纶短纤维、水刺专用高亲水涤纶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表明亲水处理对水刺专用涤纶短纤维的表面形态、摩擦性能、比电阻、吸湿性能等有较大的改善,介绍了3种涤纶短纤维在水刺非织造布产品中的应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涤纶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低碳节能冷堆处理工艺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婷 张如全 +2 位作者 唐子杰 涂虎 胡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推动纺织行业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满足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前提下,以碱氧浓度、冷堆时间、双氧水活化剂浓度及不同处理方法为主要分析点,对全棉水刺非织造布采用冷堆脱漂工艺处理,分析其对质量损失率、吸水量、白度及残余液pH... 为推动纺织行业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满足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前提下,以碱氧浓度、冷堆时间、双氧水活化剂浓度及不同处理方法为主要分析点,对全棉水刺非织造布采用冷堆脱漂工艺处理,分析其对质量损失率、吸水量、白度及残余液pH值、化学需氧量(COD)等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上对形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活性室温冷堆比碱氧冷堆时间可缩短4 h,温度比高温碱氧降低60℃,且白度比高温碱氧仅减少0.41%,残余液pH值与泡沫高度满足要求,COD值比高温碱氧处理仅高出104 mg/L;在一定程度上冷堆脱漂工艺可代替高温碱氧处理工艺,具有低碳节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脱漂 冷堆 绿色低碳 双氧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等离子体冷堆脱脂漂白工艺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骏韬 孙婷 +5 位作者 涂虎 胡敏 张如全 孙雷 罗霞 纪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141,共10页
为解决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冷堆脱脂漂白处理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等离子体冷堆脱脂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冷堆时间对... 为解决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冷堆脱脂漂白处理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等离子体冷堆脱脂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冷堆时间对材料白度、断裂强力、吸水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去除非织造布表面棉籽壳等异物杂质并在布面留下孔洞,经冷堆处理后孔洞得到一定消除;等离子体处理可减少棉纤维表面脂类物质,增加羟基含量,提高棉纤维的亲水性;经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2 kW、等离子体处理时间11 s、冷堆时间6.5 h,经过此条件处理的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白度可达到75.8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等离子体技术 冷堆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 脱脂漂白工艺 法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从明芳 田伟 祝成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非织造布的均匀性和透湿性能,并且分析了孔隙率和涤粘成分对涤粘水刺非织造布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刺非织造布均匀性均较好;涤粘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系数,先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非织造布的均匀性和透湿性能,并且分析了孔隙率和涤粘成分对涤粘水刺非织造布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刺非织造布均匀性均较好;涤粘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湿系数,先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后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粘 水刺非织造布 均匀性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16
作者 张轩宁 吴改红 +1 位作者 刘淑强 王彩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3,共6页
为优选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粘胶纤维原料,拓宽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选取4种不同类型粘胶纤维制成水刺非织造布,研究分析粘胶纤维原料和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性能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精公司高速粘胶水刺非织造... 为优选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粘胶纤维原料,拓宽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选取4种不同类型粘胶纤维制成水刺非织造布,研究分析粘胶纤维原料和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性能以及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精公司高速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纵横向强力比为3.27,透气性为713.5 mm/s,材料力学性能与透气性能优异,在医用材料领域前景广阔;兰精公司普通粘胶纤维的干、湿态初始模量分别为0.23、0.17 cN/dtex,产品手感柔软,适用于湿巾等生活用纸行业;三友集团和赛得利公司普通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水性分别达到811.4%和810.2%,具备良好的吸液性,可广泛应用于面膜等护肤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粘胶 普通粘胶 水刺非织造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散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惠芳 王璐 +1 位作者 张锐 祝成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16,21,共5页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工艺参数对水刺非织造材料散湿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水刺非织造布湿质量与时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散湿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进一步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初始散湿速率和... 以涤粘水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刺工艺参数对水刺非织造材料散湿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水刺非织造布湿质量与时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散湿过程特征参数的提取,进一步分析了水刺非织造布初始散湿速率和散湿加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时,湿质量和时间之间主要呈现线性关系,经过一定时间后,两者呈指数递减关系;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水刺非织造布的散湿性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孔隙率是影响初始散湿速率的主要因素,厚度是影响散湿加速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涤粘非织造 散湿性 孔隙率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孔结构非织造布的弹性回复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寅江 徐小萍 +1 位作者 靳向煜 张志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6,共5页
介绍水刺非织造布在受力拉伸状态下纤维间的几种机械缠结形态,认为水刺孔的变形回复和纤维自身弹性影响水刺布的弹性回复性能;同时用数学模型论证了纤维间最常见的U形缠结方式,且纤维间满足T1=T0eμθ,在相同的水刺压力条件下,静摩擦因... 介绍水刺非织造布在受力拉伸状态下纤维间的几种机械缠结形态,认为水刺孔的变形回复和纤维自身弹性影响水刺布的弹性回复性能;同时用数学模型论证了纤维间最常见的U形缠结方式,且纤维间满足T1=T0eμθ,在相同的水刺压力条件下,静摩擦因数μ和纤维的包覆角度θ越大,纤维缠结越好,整个纤网越稳定,纤网结构引起的回弹性效果好;最后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想网孔建模,探讨网孔横纵向拉伸形变量的大小关系,得出纤网中纤维排列影响水刺布的弹性回复性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非织造布 机械缠结 U形缠结 网孔模型 弹性回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奖名单出炉
19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59,共1页
今年共有3人获得2018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分别为:东华大学副教授陈烨的“聚丙烯腈长丝及导电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东华大学系主任、副教授蒋金华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金属网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业用纺织品”,郑州... 今年共有3人获得2018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分别为:东华大学副教授陈烨的“聚丙烯腈长丝及导电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东华大学系主任、副教授蒋金华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金属网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产业用纺织品”,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非织造布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汤水利的“宽幅高产水刺法非织造布成套装备”。此外,江南大学副教授俞科静的“大丝束碳纤维展宽布的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8个项目获得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非织造 科技奖 麻纺织 工程技术 出炉 名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