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理念下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凤平 宋妍 黄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水利行业研发经费、水利类专利授权量等9个指标;协调维度包括水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之比等5个指标;绿色维度包括再生水利用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5个指标;开放维度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水利技术标准国际认可度等5个指标;共享维度包括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资源共享政策完善度等6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水利新质生产力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纾困点、动力源与突破口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凤平 郝思宇 +1 位作者 宋妍 黄蕊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着重探讨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主要发展困境、存在的发展动力以及如何着力突破等问题,以科技、效能、质量、绿色四个维度为主线,分析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需要面对的主要纾困点...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着重探讨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主要发展困境、存在的发展动力以及如何着力突破等问题,以科技、效能、质量、绿色四个维度为主线,分析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需要面对的主要纾困点;分析科技维度中的“智慧水利建设+数字技术应用”、效能维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质量维度中的“国家水网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绿色维度中的“倡导多元共治+绿色金融政策”等对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提出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水利智能化水平、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以加强标准执行保障工程质量和供水安全、以推进绿色施工和完善监测网站为突破口,化解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智慧水利建设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
3
作者 门宝辉 李国娇 +1 位作者 文滢 李安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4,共8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重要着力点,摸清目前的水平及发展措施是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是量化当前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定...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重要着力点,摸清目前的水平及发展措施是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是量化当前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能确定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用CRITIC法对指标客观赋权,结合综合评价法计算2012—2021年我国的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并根据LMDI乘法分解法分析驱动因素的贡献度。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我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基本处于“中”和“中高”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状态层提升速度最快,响应层基本处于“中”水平;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项目投资力度,以增大科技项目成果数量、增加生态环境补水量、提升服务器存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评价指标体系 PSR框架 CRITIC法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璇 郑垂勇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其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以及它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得出新质生产... 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其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以及它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得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路径,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六大特征和五大发展重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水利产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优化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演进 量发展 水利新质生产力 水利行业 科技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程飞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及形态变革、水资源管理创新与制度建设、市场协同与风险管理、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以及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8个核心维度;指出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路径包括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和制度设计、提升水利产业的“含新量”、健全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长效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资和融资渠道及强化水利项目的监测和环境评估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基础设施 耐心资本 水利新质生产力 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卓媛 黄宇云 +2 位作者 夏函 周利 王艺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169,共8页
为定量衡量区域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梳理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为准则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熵权-TOPSIS的评价模型,并量化了区域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等级。利用评价模... 为定量衡量区域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梳理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为准则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熵权-TOPSIS的评价模型,并量化了区域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等级。利用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及其11个省市开展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从中等提升至中高等;东部地区的水利新质生产力总体高于中西部地区,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11个省市的政策导向、经济规模、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科技生产力 数字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挑战与制度回应
7
作者 贾宸妍 晋海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共9页
为推动现代水利行业革新,需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法治保障是核心内驱力。法治在培育新质水利劳动者、革新新质水利生产资料、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引发了多重... 为推动现代水利行业革新,需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法治保障是核心内驱力。法治在培育新质水利劳动者、革新新质水利生产资料、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引发了多重法治挑战,主要体现在水利新兴领域立法不足、执法整体效能低下、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水利市场主体守法意识淡薄等方面。应健全动态水利立法体系,构建水利智慧执法配套制度,创新流域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守法激励机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回应法治挑战。通过将法治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既能保障水利新质生产力在法治保障下高效高质发展,又能为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筑牢制度根基,最终实现水安全、水生态与水利经济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法治保障 制度构建 技术创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53
8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提出了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支撑体系五部分组成的水利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阐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工程、技术、制度和管理支撑四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内涵解读 理论框架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研究框架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13
9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详细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与水利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与联系、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及关键表现,系统性总结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核心要素及结构关系。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在水资源领域的应...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详细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与水利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与联系、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及关键表现,系统性总结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核心要素及结构关系。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优化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政策设计、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水利产业体系及建立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量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亚锋 周晓晓 +2 位作者 王红瑞 刘祎萌 李欣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水利事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及其发展的障碍因子诊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4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水利事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及其发展的障碍因子诊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4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模型)对我国2021年31个省份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识别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广东、江苏、浙江等东南部沿海省份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藏、青海等西北部省份的相对较低;准则层障碍度排序为高科技>绿色>高质量>高效能;水利工业企业专利是制约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RAGA-PP模型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岩 杨世鹏 +2 位作者 陈薇伟 范云娇 芦磊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6,138,共7页
为测度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更好地促进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水利新质劳动者、水利新质劳动对象和水利新质劳动资料构建了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其2006—2022年间的发展... 为测度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和驱动因素,更好地促进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水利新质劳动者、水利新质劳动对象和水利新质劳动资料构建了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其2006—2022年间的发展水平,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模型、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其时空演化,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利新质生产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0.143上升至2022年的0.324;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心整体上呈现向南移动的趋势;水利企业专利数、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数等指标是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熵权法 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水利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时空动态演化与障碍因子分析
12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赵荣钦 李中轩 尹义星 孟怡雯 《人民黄河》 2025年第9期128-137,144,共11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事业的高效稳定发展,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2年水利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基于MATLAB、ArcGIS10.8和基尼系数分析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事业的高效稳定发展,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3—2022年水利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基于MATLAB、ArcGIS10.8和基尼系数分析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新质生产力均呈波动增长态势,河南增幅最大,山西增幅最小;其中新劳动者综合评价指数河南增幅最大、青海增幅最小;新劳动对象综合评价指数青海增幅最大,山西增幅最小;新劳动资料综合评价指数宁夏增幅最大,甘肃增幅最小。2)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呈波动减小趋势;水利新质生产力呈东北—西南聚集格局,重心整体呈现向南迁移趋势(2021—2022年向东北迁移);上游、中下游区域内基尼系数和上游—中下游区域间基尼系数分别呈倒N形、M形和倒N形波动减小趋势,区域内分异贡献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区域间分异贡献率。3)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显著,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分别为水利部门从业人数、教育支出占比、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万元GDP用水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年末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企业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时空演化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