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年总目次
- 1
-
-
-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6期48-49,共2页
-
-
关键词
水保局
保司
沟壑治理
土壤侵蚀模数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监测
土石方平衡
坡耕地
堰塞湖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蓄水保土
小流域治理
应用技术
黑土区
目次
2010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报告
- 2
-
-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1955年第5期5-8,共4页
-
文摘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间,为了总结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研究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方向、方法,我们召开了陕、甘、晋三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是三省和专区的代表及一部分保持水土有经验的农民、劳模、科学研究工作人员。
-
关键词
修梯田
互助合作
依靠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地埂
邱陵
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簸箕
冲刷量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赣、闽、浙三省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3
-
-
作者
祁延年
马湘泳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1981年第2期4-12,共9页
-
文摘
赣、闽、浙三省境内山地与丘陵的面积很大,约占三省总面积的70%左右。这里本是自然条件优越,山青水秀的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使许多山丘地区山林遭破坏,变成光山秃岭,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其中又有一部分地区由于地形、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三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5,000多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赣南、闽东南和浙中丘陵等地(图1) 。
-
关键词
水土流失地区
水平梯田
坡耕地
崩岗
生物措施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紫色页岩
侵蚀量
坡面径流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武警固原支队义务植树起表率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贾仁安
李江宁
-
出处
《国土绿化》
2004年第4期22-22,共1页
-
-
关键词
义务植树
武警
鱼鳞坑
水利技术防蚀
-
分类号
S73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沟壑治理的实践及体会
- 5
-
-
作者
陈更发
-
机构
江西省上饶地区农林垦殖局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82年第3期-,共2页
-
文摘
沟壑治理,我区在1964年以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全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54万亩,其中严重流失面积350万亩,重点分布在广丰、上饶、玉山、贵溪等县。每年植树造林,都是在轻度流失的荒山荒地上,而对严重流失区、冲刷沟、崩岗之类的沟壑就无从着手。这样长年累月,经风化、侵蚀、人为破坏等,使冲刷沟越来越深,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十几年来,我们经过了多种试验,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已经基本认识和掌握了沟壑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理成果。
-
关键词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沟壑治理
生物措施
崩岗
拦沙坝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专业户园地
- 6
-
-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86年第4期-,共5页
-
文摘
(10)……五、适当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用于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培育、引进优良品种,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农业机具的供应,加速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8)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认真进行国土开发和整治的研究及实施规划。“七五”期间,要密切结合经济建设,有重点进行大江大河的治理以及地区的综合开发。在一切生产建设中,都必须遵守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关法律与规定,十分注意有效保护和节约使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尤其要注意逐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大力种草、种树,逐步改变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和控制某些地区的沙化倾向。要把这些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
关键词
谷坊
拱型
水资源问题
水利技术防蚀
专业户
水保站
林信成
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林
承包面积
承包治理
园地
北方地区
荒坡
非农业占用耕地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简讯
- 7
-
-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86年第4期-,共3页
-
文摘
经省政府批准,山西省沙棘基地建设协调组于1月16至17日在太原召开了沙棘综合加工会议,有关地县领导同志、沙棘制品工厂厂长和有关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沙棘基地建设协调组组长郭裕怀副省长到会讲了话。 会议首先学习了水电部钱正英部长“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
-
关键词
水保局
治理开发
黄土高原
沙棘资源
小流域治理
水保科研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局
崩岗
水土流失面积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水土保持工作几项试验研究的成果
- 8
-
-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1955年第5期35-36,共2页
-
文摘
西北黄河工程局天水、庆阳、绥德各站先后建立了综合性的坡地试验场三处,共有场地八千一百多亩,以植树、种草、地埂、梯田、合理轮作、改良耕作、封沟育草及修建土坝、谷坊等试验研究项目为主。
-
关键词
地埂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天水
甘肃
洋槐
刺槐
绿荫林木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駁斥右派分子的謬論
- 9
-
-
作者
仝允杲
-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1957年第11期8-9,共2页
-
文摘
当全國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大肆叫嚣否定我們的社会主义建設成績的时候,他們之中就有一些人对于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大喊“失敗了”或“劳民伤財”等謬論來互相呼应,以誣蔑党在水土保持工作上的領導,打击廣大人民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積極性,从而破坏偉大的治黄事業和山区建設。用心是十分惡毒的。我們必須予以坚決的回击。水土保持是根治黄河水害开發黄河水利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改造黄土区域農業生產的最有效方法。
-
关键词
水土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黄河流域
水利技术防蚀
谷坊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修地边埂水簸箕和蓄水堰的经验
- 10
-
-
作者
朱光远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1955年第5期66-66,共1页
-
文摘
庆阳水土保持站,经几年的工作,在修地边埂、水簸箕、道路蓄水堰等方面初步取得了几点经验,兹介绍如下:一、地边埂:(1)在修筑时要根据地形。地形高的做低一点(但不得低于三公寸),地形低的可高一点,使埂近似水平。(2)地埂所沿的地形有高低的变化,为避免水从高的地方向低处汇流冲毁地埂。
-
关键词
水簸箕
水利技术防蚀
陷穴
公寸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蚨蜞窝治理崩口的经验
- 11
-
-
-
机构
广东省五华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59年第9期29-29,共1页
-
文摘
满山苍翠清水长流的蚨蜞窝,在封建统治时期,却是个水土流失严重的苦地方。在五、六十年前的一条小侵蚀沟,逐年扩大到面积构为14亩的严重的崩口。每逢下雨,水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向下游,山坑河床日益淤高,形成河高田低,黄泥水不断冲入农田,致使下游坑内农田,有的逐渐被冲成了沙坝,有的则因河高田低,排水不良,逐年减产。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堵截流沙,缓和流速,减少冲刷,逐渐稳定崩口,以达到制止水土流失,发展生产的目的,这里的人们从1953年开始,就根据崩口沟底的坡度,在沟口及淘底中部各建筑谷坊一座,开始向崩口进军了。但是,经过一年的观察,虽然暂时拦截了流沙,但仍有很大的流失,谷坊很快地就给淤满了。接着。
-
关键词
谷坊
建筑
流沙
水土
水利技术防蚀
泥沙
植物措施
崩口
生物措施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山坡披新装 荒沟变粮仓
- 12
-
-
-
机构
山西省洪洞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59年第9期28-29,共2页
-
文摘
白龙管理区,背靠荒山秃岭,面临汾河干滩,沟壑交错,陷穴棋布,是一个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这里原有耕地8,837亩,由于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逐年缩小,只剩下6,800多亩可耕地,平均亩产七、八十斤,群众说“靠山吃山山无林,靠河吃河河常空(干),”为了谋生,人们多到附近地方煤窑搞生产,放弃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和山区治理工作。
-
关键词
山坡
缺口
白龙
荒山
群众
地埂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陷穴
粮仓
山区治理
耕地面积
沟壑
地貌
干滩
麦根
取土
水窑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罗田县石桥铺人民公社水土保持的经验
- 13
-
-
作者
建山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63年第2期42-44,共3页
-
文摘
罗田县石桥铺人民公社是我省水土保持的一个典型公社。这个公社在党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援下,于长期和穷山恶水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辉煌的成绩,也积累极为丰富的经验。兹就本人调查了解和掌握的一些材料,扼要总结如下: 流不尽的泥沙,受不尽的灾难 这个公社位于浠水河上游,四周高山峻嶺,中间是丘陵河畈。地质属花岗片麻岩,
-
关键词
谷坊
水利技术防蚀
石桥
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拦沙
河田
治沟
沟道治理
罗田县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