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非均匀分布条件下土壤CO_2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艳华 徐俊增 +2 位作者 卫琦 杨士红 吕玉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了研究水分非均匀分布条件下旱地土壤CO2的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SI、SDI12、SDI15及SDI18共4个处理的CO2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总体上CO2排放通量平均值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但仅SI处理与SDI18之间的差异具... 为了研究水分非均匀分布条件下旱地土壤CO2的排放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SI、SDI12、SDI15及SDI18共4个处理的CO2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总体上CO2排放通量平均值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但仅SI处理与SDI18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2次灌水后SDI处理土壤CO2排放较高的WFPS范围分别是25.9%~33.8%和31.5%~33.0%,低于SI处理出现高峰排放的WFPS分别为47%和34.1%;由于温度的影响第2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总体上高于第1次灌水后,但第1次灌水后CO2排放通量与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第2次灌水后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可能存在过高温度下的土壤呼吸抑制。此外降雨发生时空气湿度的增加对微生物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各处理降雨后出现了短期的CO2排放通量的小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非均匀分布 CO2通量 排放规律 土壤充水孔隙度 灌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下CO_2的日排放特征
2
作者 徐俊增 张庆 +3 位作者 王艳华 王飞 孙勇 卫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9,132,共6页
以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灌水(SI)和不同深度的地下灌水(SDI12、SDI15和SDI18)实现了不同的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研究了不同水分分布下的旱地土壤CO2日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的CO2排放呈现相同的日变化规律,但不同处理间... 以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灌水(SI)和不同深度的地下灌水(SDI12、SDI15和SDI18)实现了不同的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研究了不同水分分布下的旱地土壤CO2日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的CO2排放呈现相同的日变化规律,但不同处理间排放量存在差异;两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均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且SI处理在初次灌水后的排放通量显著大于SDI15和SDI18处理,而第二次灌水后各处理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性。各处理在两次灌水后同一观测日内,其0-12 cm土层的土壤水分WFPS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为:SI〉SDI12〉SDI15〉SDI18和SI〈SDI12〈SDI15〈SDI18。对同一处理来说,其土壤0-12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在不同观测日均呈现出逐渐递减趋势,相应的初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而第二次灌水后SI和SDI12处理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SDI15和SDI18则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此外,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灌水后的CO2排放,发现季节温度变化是影响CO2日排放重要因素,CO2的排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过高时,CO2的排放随温度升高出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垂直均匀分布 CO2排放通量 日变化 土壤充水孔隙度 灌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