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液浓度对膜孔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程东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99,106,共6页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肥液膜孔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揭示了土壤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肥液膜孔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揭示了土壤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经验模型;提出了由清水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和肥液浓度分别推求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的理论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模型精度较高;随肥液浓度的增大,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相同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也增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点源入渗 肥液浓度 水分运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任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88,共6页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 通过清水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单向交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及土壤含水量分布。提出了土壤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建立了不同肥液浓度膜孔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经验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型精度较高;肥液浓度越大,相同时间的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相同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单向交汇入渗 肥液浓度 水分运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亚林 唐晨晰 +3 位作者 刘新健 杨忠勇 夏栋 燕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256,共11页
为探究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构建土壤水分二维运动模型,借助HYDRUS—2D软件求解,并利用土箱试验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在15°、30°、45°三种坡度,0.2 m、0.25 m、0.3 m三种滴头间距和0.183 cm^... 为探究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构建土壤水分二维运动模型,借助HYDRUS—2D软件求解,并利用土箱试验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在15°、30°、45°三种坡度,0.2 m、0.25 m、0.3 m三种滴头间距和0.183 cm^(3)/cm^(3)、0.218 cm^(3)/cm^(3)、0.363 cm^(3)/cm^(3)三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多点入渗湿润锋动态变化、湿润体含水率分布及灌溉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坡度影响下,湿润锋更倾向于向坡下运移;布置间距的增加会降低湿润锋的运移速率,推荐的布置间距为0.25 m,初始含水率的增加使湿润锋形态更不规则;在沿坡面方向上土壤含水率略有减小,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率变化不大,压力补偿灌水器适用于坡地地下滴灌系统;灌溉均匀度在0.9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生态修复 地下滴灌 坡度 滴头间距 水分运移特性 砂壤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