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溉方式下木薯根区水分空间分布及耗水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昌智 赵海雄 罗兴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7,32,共7页
设置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木薯根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耗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滴灌灌水集中,土壤水分在根区剖面以根际为中心对称分布;小管出流水分沿支管出口方向入渗,形成斜向下迁移的态势;微... 设置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木薯根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其耗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滴灌灌水集中,土壤水分在根区剖面以根际为中心对称分布;小管出流水分沿支管出口方向入渗,形成斜向下迁移的态势;微喷灌喷洒均匀,根区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2)滴灌能有效抑制木薯棵间蒸发,降低水分消耗,提高块根产量,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微喷灌湿润面大,棵间蒸发量较高,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小管出流土壤水分散失量最高,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综上所述,滴灌对木薯的节水增产效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灌溉方式 水分空间分布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下栗钙土田土壤水分浸润与释水特征
2
作者 韩云杰 宋晋辉 +3 位作者 张立峰 高伏龙 卢海涛 张继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5,136,共9页
为明确冀西北地区滴灌条件下栗钙土农田土壤水分的运移特征与对作物生产的有效性。本试验在中壤质和砂壤质栗钙土田分别设置5、10、15、20和25 mm滴灌量处理,监测不同滴灌量下土壤湿润体形态特征、分析土体可供作物利用的释水量。结果表... 为明确冀西北地区滴灌条件下栗钙土农田土壤水分的运移特征与对作物生产的有效性。本试验在中壤质和砂壤质栗钙土田分别设置5、10、15、20和25 mm滴灌量处理,监测不同滴灌量下土壤湿润体形态特征、分析土体可供作物利用的释水量。结果表明:两种栗钙土下滴灌水分均呈现以滴灌点为中心,径向与纵向递减的双向非均匀分布特征。在较低滴灌量下土体湿润剖面呈“半球状”;中壤质栗钙土田超过15 mm后,湿润剖面呈“水盂状”;砂壤质栗钙土田在较低滴灌量时就以“水盂状”润湿土壤。对湿润体水分空间分布与可供水数量的模拟分析,明确了不同滴灌量下,表征“水盂状”湿润体相对含水率加权平均值的位点,以及期望相对含水量下限时,一定土层厚度的释水量。研究结果可为冀西北地区依水调根、促进根-水耦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量 栗钙土 湿润体特征 水分空间分布 释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