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槐林下植被的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谱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江华 李登武 +2 位作者 刘国彬 李小利 侯禧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95-99,112,共6页
为探讨刺槐生长对当地地带性植被生长的影响,2006年8—9月对位于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不同林龄的刺槐林下植被进行群落调查,分析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谱特征。刺槐林下植被的演替具有与撂荒地自然演替... 为探讨刺槐生长对当地地带性植被生长的影响,2006年8—9月对位于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不同林龄的刺槐林下植被进行群落调查,分析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谱特征。刺槐林下植被的演替具有与撂荒地自然演替类似的进程,与撂荒演替不同的是,阳生性的白羊草在刺槐林下始终未形成优势种群。尽管刺槐生长过度消耗土壤水分,土壤旱化趋势明显,植被却由旱生型向中生型转变,从物种组成的角度看并没有明显的旱生倾向。随着刺槐林龄的增加,林下植被逐渐形成2个明显的层片,即以多年生半灌木蒿类为主的地上芽植物层片和以多年生丛生性禾草为主的地面芽植物层片。结果表明,刺槐的生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林下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选择刺槐作为本区域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群落结构 水分生态类型 生活型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植物的生态及分布区型结构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李建东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0-20,共11页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穿越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约 12 9万 hm2的范围 ,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兴安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 4个植物区系相汇集的区域 ,在全区所设的 36个调查样地中 ,共有 16 2种植物 ,隶属于 36个科 ,6个株...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穿越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约 12 9万 hm2的范围 ,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兴安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 4个植物区系相汇集的区域 ,在全区所设的 36个调查样地中 ,共有 16 2种植物 ,隶属于 36个科 ,6个株生长型 ,5个根生长型 ,6个生活型 ,5个水分生态类型 ,15个分布区型和 6个经济价值类型。其中 ,菊科种类最多 ,占 2 4 .1% ,豆科和禾本科分别占 11.1%和 10 .5 % ;株生长型结构以分枝型种类最多 ,占 31% ,直立型和丛生型分别为 2 2 %和 2 0 % ;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 ,占 5 4 % ,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分别为 2 3%和 19% ;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 ,占 4 2 % ,地下芽植物次之 ,占 2 6 % ,地面 -地下芽植物占 9% ;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 ,占 5 8% ,中旱生型次之 ,占 2 5 % ;分布区型结构以蒙古 -东北 -兴安 -华北分布区型的种类最多 ,占 2 6 % ,东北 -华北分布区型次之 ,占 17% ;经济价值类型结构以中、低等质量的种类最多 ,所占比重高达 5 0 % ,而优、良牧草种类只占 2 2 %。松嫩平原羊草草甸具有温带草本群落的植株和根系的特点 ,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 ,中生生境条件 ,复杂的分布区型结构和多样的经济价值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羊草草甸 植物 分布区型 株生长型 根生长型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被子植物的生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维 努尔买买提 +2 位作者 焦子伟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6,共11页
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所设的289个调查样方中,共有被子植物193种,隶属49个科,6个植株生长型,4个根系生长型,6个Raunkiaer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7.1%,其次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占11.4%和7.3%;... 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所设的289个调查样方中,共有被子植物193种,隶属49个科,6个植株生长型,4个根系生长型,6个Raunkiaer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7.1%,其次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占11.4%和7.3%;植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3.7%,其次丛生型和半莲座丛型分别为28.0%和14.5%;根系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种类最多,占69.9%,其次根茎型和刷状根型分别为19.7%和8.8%;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3.2%,其次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分别为23.3%和21.2%;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73.1%,中旱生型次之,占10.9%;饲用价类型结构以优、良质量的种类最多,达到67.3%,劣质和有毒或不可食的种类仅占11.4%。保护区的被子植物组成具有温带植物群落的植株和根系的特点,及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和中生土壤水分条件特征,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生长型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饲用价值类型 结构型谱 野核桃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盐生植被类型划分及区系组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恒刚 布和 刘书润 《四川草原》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盐生植物群落可以按植物类型划分,也可以按植物耐盐性来划分。如按耐盐性划分可分为5个类型。盐生植被的区系组成可分为分类群、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盐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
关键词 内蒙古 盐生植被 类型划分 区系组成 耐盐性 分类群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盐分生态类型 区系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草原区系分析
5
作者 张烨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以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浩特南的羊草草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羊草草原的植物种类从科、属、种三个分类等级进行区系统计分析,对该区系物种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 以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浩特南的羊草草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羊草草原的植物种类从科、属、种三个分类等级进行区系统计分析,对该区系物种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区系地理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植物为主,植物的地理成分是温带热带广布、温带分布、北温带分布、北温带-南温带间断分布,植物区系属于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植物区系 物种组成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尼特右旗草原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6
作者 张弘 贾利娟 +5 位作者 白嘎力 李鑫 李强 李景波 李俊梅 伟乐斯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尼特右旗草原种子植物的种类、生长型、水分生态类型及饲用价值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29科66属79种,种类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占25.32%,多年生草本和一、二年生草本分别...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尼特右旗草原种子植物的种类、生长型、水分生态类型及饲用价值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29科66属79种,种类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占25.32%,多年生草本和一、二年生草本分别占51.90%和22.78%。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旱生型种类最多,占45.57%,中生型和中旱生型植物分别占16.46%和15.19%。按照饲用价值划分,优良占24.05%,良好、一般和差分别占18.99%、29.11%、16.46%,毒草占11.39%。苏尼特右旗草原生态环境脆弱,植被具有明显旱生特征,组成种类少,应继续加强草地管理,合理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类 生长型 水分生态类型 饲用价值 苏尼特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月份动态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晓荣 程瑞梅 +4 位作者 唐万鹏 肖文发 潘磊 史玉虎 封晓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07-3117,共11页
干湿交替往往导致土壤种子库产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着地上植被的自然恢复和生长。采用垂直空间梯度代替水淹时间梯度,研究了消落带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月份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消落带内不同土地环境类型土壤种子库具有不同的月份变化趋势... 干湿交替往往导致土壤种子库产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着地上植被的自然恢复和生长。采用垂直空间梯度代替水淹时间梯度,研究了消落带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月份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消落带内不同土地环境类型土壤种子库具有不同的月份变化趋势,分别是采伐迹地土壤种子库密度逐渐增加,弃耕地则逐渐降低。随着垂直空间梯度的升高,5、7、9月份消落带土壤种子库密度都表现为逐渐增加,说明水淹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土壤种子的储存。不同月份共同出现的优势物种包括地果、黄鹌菜、具芒碎米莎草、毛马唐、婆婆纳、匍茎通泉草、鼠曲草、水田碎米荠、雾水葛、细穗腹水草、香附子、一年蓬、知风草、苎麻,这些物种构成了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各月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生活型非常接近,主要以1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相对缺少乔灌木,且生活型百分比例在不同海拔梯度存在差异。结合土壤种子库物种水分生态功能,将其划分为湿生植物、湿中生植物、中生植物、旱中生植物,发现其主要以中生植物为主,高海拔区段旱中生植物比例相对较高,低海拔区段湿中生植物比例相对较高,而湿生植物比例则变化较小,水淹导致种子库植物呈现向中生和湿中生植物类型的变化趋势。消落带土壤种子库植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不同海拔区段植物变异性较高,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的物种,植被群落明显处于演替早期。研究认为,消落带水淹初期,土壤生境、物种组成以及种子储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仅依靠土壤种子库进行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是不现实的,必须要给予更多的人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水淹初期 土壤种子库 水分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山脉乌拉山段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杏花 蓝登明 +1 位作者 左合君 郭建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5-1253,共9页
通过对阴山山脉乌拉山段种子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统计、排序,从科、属、种3个分类等级上对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内蒙古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山有野生种子植物67科,227属... 通过对阴山山脉乌拉山段种子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统计、排序,从科、属、种3个分类等级上对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内蒙古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山有野生种子植物67科,227属,42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7种;双子叶植物58科,187属,345种;单子叶植物6科,35属,74种;(2)从地理成分来看,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从水分生态类型看,中生植物是该区的主要成分,旱生植物在本区系也占有相当比重,说明该地区水分条件较差,在气候区上属于半干旱地区;(3)与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分析表明,乌拉山植物区系与九峰山、大青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与狼山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地理成分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晓莉 安树青 +3 位作者 李国旗 陈兴龙 王云静 李瑾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2-239,共8页
就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特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中 ,植物群落退化的趋势为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 +油蒿群落→油蒿群落→沙地以及油蒿群落→油蒿 +牛心朴子群落→牛心朴子群落→沙地 .... 就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特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中 ,植物群落退化的趋势为本氏针茅群落→本氏针茅 +油蒿群落→油蒿群落→沙地以及油蒿群落→油蒿 +牛心朴子群落→牛心朴子群落→沙地 .退化阶段植被区系组成的变化表现为物种数和密度先降后升的过程 ,本氏针茅群落→油蒿群落→牛心朴子群落密度的变化幅度为 51.98→ 31.12→ 6 2 .76 (ind .(tus.) /m2 ) ,种数为 15→ 12→ 17种 ;生活型谱变化不明显 ,说明植被的退化主要是群落中优势种的衰退造成的 ;生物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为 2 18.1→74 8.72→ 155.6 (g/m2 )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表现为中旱生植物逐渐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组成 生活型谱 生物量 水分生态类型 鄂尔多斯草地 荒漠化 植物群落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的植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娜尔·阿汗 赵玉 +2 位作者 张维 杨允菲 李建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1-227,共7页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调查样方中,共有64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6个株生长型,3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各占14.0%,豆科占12.5%;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9.0%,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 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调查样方中,共有64种植物,隶属于29个科,6个株生长型,3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5个水分生态类型。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各占14.0%,豆科占12.5%;株生长型结构以直立型种类最多,占39.0%,分枝型和丛生型分别为25.0%和22.0%;根生长型结构以直根型的种类最多,占50.0%,刷状根型和根茎型各占25.0%;生活型结构以地下芽植物最多,占42.0%,地面芽植物次之,占33.0%,一年生植物占12.5%;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57.8%,中旱生型和中湿生型分别为14.0%和12.5%。以上结论表明,伊犁河谷湿地镰叶锦鸡儿群落具有中温带群落植株和根系特点,典型的中温带地下芽植物气候特征和中生生境条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叶锦鸡儿群落 株生长型 根生长型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大勇 白云鹏 +2 位作者 赵玉晶 董艳红 李建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种,隶属17科28属、11种分布区型、3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生活型.其中常见科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最多,占45.45%;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分布区型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种类最多,占36.36%,具有4个分布区型相汇聚的特征.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种类为主,其余为旱生和中旱生种类,旱化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榆 群落结构 生活型 分布区型 水分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山种子植物区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韦安泰 郭建英 +3 位作者 赵杏花 王利兵 杨占平 张忠旺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对阿尔山地区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78科,298属和512种;其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过渡性,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多年生的中生植物占有优势,为典型的森林草原植物群落... 对阿尔山地区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78科,298属和512种;其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混杂且具有过渡性,具有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多年生的中生植物占有优势,为典型的森林草原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山 种子植物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区系地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熔岩台地苔藓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丛明旸 徐跃跃 唐录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5,共9页
采用样方法对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熔岩台地内16个样点80个样方的苔藓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对该区域苔藓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分布区类型、生境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和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 采用样方法对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熔岩台地内16个样点80个样方的苔藓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对该区域苔藓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分布区类型、生境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和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1726份,含34科69属115种,其中,藓类植物门(Bryophyta)有26科57属95种,苔类植物门(Marchntiophyta)有8科12属20种;优势科(含6种及以上)有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等8个,优势属(含3种及以上)有青藓属(Brachythecium Bruch&Schimp.)、匐灯藓属(Plagiomnium T.J.Kop.)和绢藓属(Entodon Müll.Hal.)等9个,优势种(重要值在2.0%以上)有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提灯藓(Mnium hornum Hedw.)和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Hedw.)T.J.Kop.〕等9个。该区域苔藓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其中,北温带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48.7%),东亚分布型次之(24.3%),中国特有分布型占有一定比例(7.0%)。统计结果表明:72.2%的苔藓植物种类生长在岩石上,且80.0%的苔藓植物种类属于中生型。该区域不同环境中苔藓植物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在熔岩台地与镜泊湖间区域最高,在熔岩台地边缘最低;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则恰好相反。综上所述,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火山熔岩台地苔藓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较高,优势类群的抗旱性和抗寒性均较强;并且,该区域苔藓植物主要生长在岩石上,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北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火山熔岩台地 优势类群 分布区类型 生境类型 水分生态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杏花 孙长乐 +1 位作者 郭璐 左合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该研究以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统计、排序,并对该区系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及种的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 该研究以查阅文献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调查、统计、排序,并对该区系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水分生态类型、生活型及种的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856种,分别隶属于87科,345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11种;被子植物84科,340属,845种。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共559种,占区系总种数的65.30%;旱生植物213种,占区系总种数的24.88%。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区系总种数的88.67%。区系中种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既反映出保护区植物地域性强的特征,也反映出该区域生境类型多样、植物丰富度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水分生态类型 生活型 地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热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嫣辞 鲍雅静 +6 位作者 李政海 张靖 梁杰 吕娜 叶佳琦 刘翀 徐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蒙辽农牧交错区的61种植物进行热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功能群热值的变化,以期为农牧交错区草地能量固定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61种植物的热值平均值为17.14KJ·g^(-1)。不同生活型功能群比... 本研究通过对蒙辽农牧交错区的61种植物进行热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功能群热值的变化,以期为农牧交错区草地能量固定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61种植物的热值平均值为17.14KJ·g^(-1)。不同生活型功能群比较,一二年生草本热值显著低于多年生禾草和灌木,与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均无显著差异。多年生禾草、灌木、多年生杂类草和半灌木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生态功能群之间的热值均无显著差异。旱中生植物的热值平均值略低于其他组。百合科(Liliaceae)、豆科(Leguminosac)、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之间热值无显著差异,藜科(Chenapodiaceae)热值显著低于其他科。植物热值与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辽农牧交错区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