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李文娇 刘红梅 +4 位作者 赵建宁 修伟明 张贵龙 皇甫超河 杨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460-6469,共10页
为了解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氮沉降增加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分别设置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g... 为了解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对氮沉降增加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分别设置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g/m2(N200)和30.0 g/m2(N300)(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添加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几种常见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和水分的添加降低了草原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且氮素和水分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水分添加的条件下,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小;在无水分添加的条件下,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2)不同植物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不同,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羊草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贝加尔针茅、羽茅、糙隐子草、寸草苔和冷蒿先增加后减少,呈单峰曲线;星毛委陵菜、牧马豆、扁蓄豆和线叶菊地上生物量则逐渐减少。而且氮素和水分对贝加尔针茅、羽茅、扁蓄豆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添加 水分添加 植物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贝加尔针茅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水分添加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白春利 阿拉塔 +3 位作者 陈海军 单玉梅 额尔敦花 王明玖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5月初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自由放牧区和禁牧围封区进行了添加氮素、添加水分、添加氮素和水分三种处理,并于当年6月、8月、10月分别在各处理区对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株丛数、植... 为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5月初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自由放牧区和禁牧围封区进行了添加氮素、添加水分、添加氮素和水分三种处理,并于当年6月、8月、10月分别在各处理区对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株丛数、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添加氮素对群落特征、群落α多样性和群落地上生物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添加水分显著增加了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0.05);添加水分和氮素对短花针茅群落的重要值影响较大,有利于降低群落的生态优势度,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显著增加了自由放牧区群落地上生物量(P<0.05)。氮素和水分有互作效应,各处理对群落特征的影响有赖于时间的积累,对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的自由放牧区产生影响所需时间较禁牧围封区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花针茅 氮素添加 水分添加 荒漠草原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文娇 王慧 +2 位作者 赵建宁 皇甫超河 杨殿林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3,共7页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置对照、1.5g/m2、3.0g/m2、5.0g/m2、10.0g/m2、15.0g/m2、20.0g/m2和30.0g/m2(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添加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群...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置对照、1.5g/m2、3.0g/m2、5.0g/m2、10.0g/m2、15.0g/m2、20.0g/m2和30.0g/m2(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添加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群落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生活型功能群中,氮素和水分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禾草类植物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减少了豆科类植物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在植物生态类型功能群中,氮素和水分的添加显著增加了中旱生植物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减少了旱生植物和旱中生植物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除受水分、养分添加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功能群自身特性、组成以及植物群落功能群间的相互作用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添加 水分添加 贝加尔针茅草原 植物功能群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氮磷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春利 刘永志 +2 位作者 王明玖 单玉梅 哈斯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植物氮(N)、磷(P)含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为判断草地生态系统植被限制性元素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自由放牧区进行了N和水分添加试验,研究在N和水分添加条件下优势植物短花针茅叶的N、P... 植物氮(N)、磷(P)含量特征为研究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为判断草地生态系统植被限制性元素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自由放牧区进行了N和水分添加试验,研究在N和水分添加条件下优势植物短花针茅叶的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通过对N添加、水添加和N水同时添加3个处理的测定表明,短花针茅通过提高叶N含量来增强对贫瘠生境的适应能力。N和水分是影响短花针茅N吸收的限制因子。短花针茅叶N、P含量及N∶P对N添加和水添加的响应在成熟期较枯萎期敏感;N对成熟期叶的N、P含量、N∶P以及枯萎期的N∶P有显著影响,而水分仅对成熟期叶的N、P含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添加 水分添加 短花针茅 氮含量 磷含量 氮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添加量对高水分挤压大豆粕植物蛋白肉品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岳程程 王哲 +5 位作者 佟丽凤 邢维臣 段玉敏 王致力 肖志刚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2-60,共9页
豆粕作为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探究利用大豆粕替代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加工原料的可能性,对生产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及提高大豆粕经济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豆粕为原料,通过测定硬度、弹性、咀嚼度、色泽、持水性... 豆粕作为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探究利用大豆粕替代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加工原料的可能性,对生产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及提高大豆粕经济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豆粕为原料,通过测定硬度、弹性、咀嚼度、色泽、持水性、持油性、化学交联作用力等指标,以及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系统地探究水分添加量(10.5、11、11.5、12、12.5 kg/h)对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的品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过程中水分添加量的增加,植物蛋白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显著(P<0.05)下降,而亮度值、持水性和持油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水分添加量为11.5 kg/h时,植物蛋白肉具有较好的品质特性和外观色泽,内部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纤维细丝,组织蛋白层状结构变得清晰整齐,呈现出精细的定向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与化学交联结果表明水分添加量对植物蛋白肉的结构具有影响显著,并且其结构由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的交互作用共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粕 水分挤压 水分添加 植物蛋白肉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楚岑 谭兴和 +7 位作者 张春燕 王锋 郭红英 李清明 周红丽 刘宗敏 王栏树 严钦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71,共5页
以干豇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研究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整体表现为,pH值呈下降趋势;除12%添加量外,水分越高,总酸含量越高;每组都有亚硝峰产生,水分添加量为16%,20%时,产品亚... 以干豇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研究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整体表现为,pH值呈下降趋势;除12%添加量外,水分越高,总酸含量越高;每组都有亚硝峰产生,水分添加量为16%,20%时,产品亚硝酸盐峰迟于其余3组,并且峰值更低;挥发酯含量先上升随后趋于平缓;水分添加量为14%,16%,18%时,挥发酸含量相对较高;第32天时,16%水分添加量产品的氨基酸含量大于其它组;发酵豇豆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随水分含量的升高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水分含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产品的品质,当水分添加量为14%~16%时得所产品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蔬菜 豇豆 水分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添加量对肉粉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敬欣 常婧瑶 +2 位作者 孔保华 夏秀芳 刘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0,共8页
本文探究了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肉粉肠中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的变化及对其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加,肉粉肠的DSG和乳化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 本文探究了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肉粉肠中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的变化及对其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加,肉粉肠的DSG和乳化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肉粉肠中水分分布也证实了上述结果。与此同时,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加,肉粉肠的弹性、致密性、L*-值显著增加(P<0.05),硬度显著降低(P<0.05),而脆性、咀嚼性和总体可接受性评分则在水分添加量为54%时达到最大(P<0.05)。簇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的结果表明,54%的水分添加量对于肉粉肠的品质特性有上调的影响。因此,54%的水分添加量为肉粉肠加工的最佳水分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粉肠 水分添加 品质特性 糊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9
8
作者 王杰 李刚 +3 位作者 修伟明 赵建宁 王慧 杨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应用Biolog技术研究了连续2年氮素与水分添加处理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添加能够减少氮肥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水分添加与N15水平氮处理的交互作用... 应用Biolog技术研究了连续2年氮素与水分添加处理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添加能够减少氮肥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水分添加与N15水平氮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功能多样性。与对照相比,高氮处理(N100、N150、N200和N300)下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而优势度指数升高。氮素与水分添加处理不仅改变了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也使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模式发生转变。主成分分析表明,低氮肥与高氮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氮肥是主要影响因子。糖类、氨基酸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土壤总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草原 氮素与水分添加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添加对刨花楠幼苗根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汉钊 钟全林 +2 位作者 徐朝斌 陈倩 高方圆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4期1-3,10,共4页
为了解水分添加对常绿阔叶林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采用全株收获法将刨花楠幼苗地下根系取出,分级并测定各级根系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等指标,以研究土壤水分添加对刨花楠细根... 为了解水分添加对常绿阔叶林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采用全株收获法将刨花楠幼苗地下根系取出,分级并测定各级根系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等指标,以研究土壤水分添加对刨花楠细根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添加对一级根的比根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会抑制其根组织密度的生长;不同的水分添加对植物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根组织密度都有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水分添加为80%时,对植物根系各结构特征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添加 刨花楠 幼苗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刨花楠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比叶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兵强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6期7-11,21,共6页
通过不同氮磷添加及控水实验,探讨不同氮磷比及土壤水分添加处理对刨花楠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及比叶重(LMA)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磷比添加处理对刨花楠叶片LRWC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处理时长的变化而变化,但对其叶片LMA则表现为短... 通过不同氮磷添加及控水实验,探讨不同氮磷比及土壤水分添加处理对刨花楠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及比叶重(LMA)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磷比添加处理对刨花楠叶片LRWC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处理时长的变化而变化,但对其叶片LMA则表现为短期(4周)差异不明显,中后期(8~12周)存在明显差异;(2)受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叶片LRWC在初期(4周)与对照叶片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后期(8~12周)则差异不明显;受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叶片LMA小于对照叶片;(3)不同氮磷比及水分复合处理对刨花楠叶片LRWC与LMA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刨花楠优良苗木培育及选择适合的人工造林地环境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比 水分添加 叶片相对含水量 比叶重 刨花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幼苗水分传输效率及安全性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11
作者 黄绍琳 李秧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9-1205,共7页
探讨油松水分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是揭示其适应性的基础。该试验采用新改进的离心机技术,以2年生油松幼苗当年生枝为材料,试验设置对照(CK,不施肥、自然降水)、氮磷养分添加(F,按每年120kg/hm^2纯N和60kg/hm^2纯P水... 探讨油松水分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对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是揭示其适应性的基础。该试验采用新改进的离心机技术,以2年生油松幼苗当年生枝为材料,试验设置对照(CK,不施肥、自然降水)、氮磷养分添加(F,按每年120kg/hm^2纯N和60kg/hm^2纯P水平添加N和P素,自然降水)及养分和水分同时添加(FI,按每年120kg/hm^2纯N和60kg/hm^2纯P水平添加N素和P素,且补水100mm)3个处理,研究了油松幼苗水分传输效率和栓塞脆弱性对氮磷养分和水分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氮磷养分添加(F)增加了油松幼苗地径、冠幅和地上部生物量,但对比导水率(Ks)、比叶导水率(LSC)、Huber值、抵抗栓塞能力(P_(50))及水分传输安全阈值均影响不大。(2)氮磷和水分同时添加处理(FI)的地径、株高、冠幅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和F处理,其K_s、LSC和Huber值与CK及F处理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P_(50)比CK和F处理增加0.2MPa左右,且水分传输安全阈值相对变小。研究表明,养分添加对油松幼苗当年生枝的水分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影响不大,水分添加对水分传输效率亦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水分传输的安全性,原因主要与管胞长度增加及管胞壁抗爆破阻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幼苗 水分养分添加 水分传输效率 栓塞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混合机内的粉料中添加水分对颗粒质量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春雪 陆伟 +1 位作者 何余勇 程宗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4,共4页
选择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4组,研究在调质前的玉米—豆粕型生长肥育猪全价混合粉料中分别添加0%,0.5%,1.5%和2.5%的水分对颗粒质量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两个阶段,前期57d,后期56d,共113d。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4组,研究在调质前的玉米—豆粕型生长肥育猪全价混合粉料中分别添加0%,0.5%,1.5%和2.5%的水分对颗粒质量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两个阶段,前期57d,后期56d,共113d。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机内的粉料中添加适量的水有助于改善颗粒质量,其中淀粉糊化度和颗粒耐久性有较明显的提高。猪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水分提高了猪生产性能。其中,试验前期添加0.5%水分组日增重最快,比对照组提高了9.22%,试验后期1.5%水分组日增重最快,比对照组提高了2.41%;饲料转化率也相应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机 粉料 水分添加 颗粒质量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东部杨柴生态修复区短期水氮添加对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虎 邱开阳 +7 位作者 苏云 刘王锁 何毅 赵香君 李海泉 黄业芸 李亚园 谢应忠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为研究短期水氮添加对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柴生态修复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每个区组设置4个水添加梯度(W0:未添加水分;W1: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3%... 为研究短期水氮添加对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柴生态修复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每个区组设置4个水添加梯度(W0:未添加水分;W1: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3%;W2: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6%;W3: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00%)和4个氮添加梯度(氮添加量分别为N0:未添加氮素;N1:5 g·m^(-2)·a^(-1);N2:10 g·m^(-2)·a^(-1);N3:20 g·m^(-2)·a^(-1))两两随机组合的16个水氮添加处理,共4个区组。结果表明:(1)不同水氮添加使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对照(W0N0)相比,草本层优势种狗尾草的重要值在中氮不施水(W0N2)、低水耦合高氮(W1N3)、中水不施氮(W2N0)、中水耦合中氮(W2N2)几种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峰值为0.46,狗尾草集群分布明显,表明在中度水平的单一水、氮或中度水平的水氮耦合措施下群落聚集效应明显。(2)在不同水氮添加处理下,从不施氮(N0)到高氮水平(N3),草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都在中水耦合低氮(W2N1)处理下有最大值。(3)氮添加对于生态修复区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适量的水和氮添加更有利于生态修复区植被恢复,W2N1处理能够最好地改善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层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沙漠化逆转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添加 添加 杨柴 生态修复区 宁夏 数量特征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定根发育对典型荒漠灌木白刺光合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安宁 罗维成 +2 位作者 郭彬 赵文智 张东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26-7037,共12页
不定根的发育能够提高植物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增强植物对极端生境的适应能力,对荒漠灌木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定根对典型荒漠灌木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典型荒漠灌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 不定根的发育能够提高植物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增强植物对极端生境的适应能力,对荒漠灌木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不定根对典型荒漠灌木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典型荒漠灌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原生根切断前后白刺光合生理特征、叶片养分含量和不定根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原生根切断对白刺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而这种影响受土壤水分调控。原生根切断后,白刺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清晨水势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23.93%、63.01%、63.09%、66.73%;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134.06%。降水量增加两倍后,原生根切断组和未切断组白刺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差异显著减小;而降水量增加四倍后,除净光合作用速率外,其他指标间的差异又增大,这表明原生根切断显著抑制了白刺的光合作用;白刺通过蒸腾速率和水势的降低、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加来缓解原生根切断引起的水分亏缺。原生根切断后,白刺叶片碳和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44.54%和55.14%;当降水量增加两倍和四倍后,这种差异变小。原生根切断使不定根的生物量降低了44.20%;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原生根未切断组不定根生物量显著降低;而原生根切断组不定根生物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90.58%和55.75%;这表明原生根切断后白刺通过不定根的大量发育来保证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而不定根的发育受降水量的调控。结果表明,原生根切断后白刺的水分吸收能力减弱,白刺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的减弱来降低蒸腾作用,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水分散失;另一方面,白刺会发育大量的不定根,以保证水分吸收;而这两方面的影响均受降水的调控。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灌木对极端干旱生境的适应性,为荒漠植被建植及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灌木 不定根 原生根 水分添加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水分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王杰 李刚 +3 位作者 修伟明 宋晓龙 赵建宁 杨殿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7-245,共9页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 g·m-2(N200)和30g·m-2(N300)(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 g·m-2(N200)和30g·m-2(N300)(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 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反,土壤pH值呈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多酚氧化酶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N150、N200和N300)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碳含量,微生物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水分添加能够减缓氮素添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草原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间关系密切,过氧化氢酶与全氮、总有机碳、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呈负相关;微生物量碳与过氧化氢酶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草原 氮素添加 水分添加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兴福 刘禹 +1 位作者 苏德荣 丁成翔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降水增加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根据研究区域近21年植被生长季的年均降水量(W)设置3种增水处理,即增水50%W(+50%W),25%W(+25%)和不增水处理(CK),来研究不同水分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青藏高原降水增加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根据研究区域近21年植被生长季的年均降水量(W)设置3种增水处理,即增水50%W(+50%W),25%W(+25%)和不增水处理(CK),来研究不同水分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加,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SOM)、总氮(TN)、全磷(TP)、速效氮(NH4^(+)、NO3^(-))明显提高;水分添加明显促进β-1、4-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NAG)活性提高,但磷酸酶(aP)活性却随水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添加 土壤酶活性 理化性质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温带草原上土壤病毒和细菌多度对若干环境变化因子的响应
17
作者 张粉果 朱璧如 +1 位作者 张全国 张大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5-601,共7页
依托内蒙古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调查了温带草原土壤病毒和细菌的多度对长期割草、氮磷营养添加、水分增加、增温处理这几个环境变化因子的响应.发现多伦草地土壤的干土样本中病毒和细菌多度分别为2×108和2×107·g-1.... 依托内蒙古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调查了温带草原土壤病毒和细菌的多度对长期割草、氮磷营养添加、水分增加、增温处理这几个环境变化因子的响应.发现多伦草地土壤的干土样本中病毒和细菌多度分别为2×108和2×107·g-1.割草以及氮或磷资源添加对病毒和细菌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当于年均降水量1/3的水分增加导致细菌多度增加近58%,1.6℃左右的增温处理导致细菌多度上升31%;这二者对病毒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湿度和温度在内的环境因子,而非资源水平,更可能是该区域土壤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分增加和升温应该可以通过增加细菌数量而对病毒产生间接的正面作用,但它们很可能同时对病毒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比如更高的死亡率),这些影响相互抵消.这些结果暗示病毒对气候变暖与土壤微生物响应之间的反馈关系可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多度 细菌多度 病毒-细菌多度比 割草 添加 添加 添加水分 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