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平菇基料水分库容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德宾
袁长波
+5 位作者
姚利
杨光
王艳芹
刘文明
潘国群
杨秀娟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70-72,共3页
基料水分,是制约食用菌鲜菇产出量的关键因素;根据"保水剂"的技术原理和在农业种植业上的成功案例,将之用于平菇栽培中,结果出人意料。随着保水剂比例的增加,菌袋的污染率大幅上升,与其产量增加的幅度不成正比。
关键词
基料
水分库容
保水剂
生物学效率
三维精素
百病傻
赛百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渗漏与保持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君
易军
+3 位作者
刘目兴
李胜龙
杨燕
朱钊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以江汉平原连续水耕年限大于100年(老稻田)和由旱耕改为水耕17年(新稻田)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力学参数,揭示了2种稻田土壤水分渗漏和保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新稻田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Ks)...
以江汉平原连续水耕年限大于100年(老稻田)和由旱耕改为水耕17年(新稻田)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力学参数,揭示了2种稻田土壤水分渗漏和保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新稻田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Ks)为32.05cm/d,显著高于老稻田(17.91cm/d)。新、老稻田土壤Ks均表现为耕作层〉底土层〉犁底层,新稻田耕作层Ks分别为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3倍和5.7倍,老稻田耕作层Ks分别是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9倍和4.0倍。(2)老稻田土壤持水能力高于新稻田,同一剖面不同土层持水能力表现为耕犁底层〉底土层〉耕作层。〉0.03mm当量孔径的孔隙比例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新稻田各层土壤比例大于老稻田。(3)新、老稻田最大有效水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老稻田各土层(32.25%-46.59%)均高于新稻田(26.99%-36.74%)。老稻田平均总库容(135.8mm)大于新稻田(124.4mm),新稻田滞洪库容(11.21-38.74mm)大于老稻田(8.1-60.74mm)。旱耕改水耕加重了水资源的消耗,增加了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水耕年限
饱和导水率
持水性
土壤孔隙
水分库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炭基改良剂提升紫色土蓄水保墒能力
被引量:
21
3
作者
柴冠群
赵亚南
+2 位作者
黄兴成
张跃强
石孝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6-302,309,共8页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改良剂(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炭基改良剂I和炭基改良剂Ⅱ)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水分库容、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的关系,以期为紫色土区水土...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改良剂(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炭基改良剂I和炭基改良剂Ⅱ)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水分库容、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的关系,以期为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对照)相比,5种炭基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对降水的截存和保贮能力,显著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水分总库容、有效水库容及重力水库容,降低了土壤凋萎点含水量和无效水库容;不同改良剂提升作用大小为改良剂Ⅱ>改良剂I>生物炭>有机肥>秸秆>对照。施用改良剂I、改良剂Ⅱ、生物炭和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的效果不显著。施用炭基改良剂降低了<0.25mm的微团聚体含量,促进了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14.5%~60.7%;5种炭基改良剂都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炭基改良剂I、炭基改良剂Ⅱ和生物炭的作用效果最大。土壤总库容、重力水库容和有效水库容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以及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小团聚体呈负相关,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与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孔隙度密切相关。因此,施用炭基改良剂通过促进土壤团聚作用,提高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孔隙度,进而增大土壤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库容,是改善紫色土结构和提高紫色土坡耕地保水蓄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改良剂
土壤
水分库容
孔隙度
团聚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菇基料水分库容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德宾
袁长波
姚利
杨光
王艳芹
刘文明
潘国群
杨秀娟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山东省寿光市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
山东省潍坊市益民食用菌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5期70-72,共3页
文摘
基料水分,是制约食用菌鲜菇产出量的关键因素;根据"保水剂"的技术原理和在农业种植业上的成功案例,将之用于平菇栽培中,结果出人意料。随着保水剂比例的增加,菌袋的污染率大幅上升,与其产量增加的幅度不成正比。
关键词
基料
水分库容
保水剂
生物学效率
三维精素
百病傻
赛百09
Keywords
Base material
Water storage capacity
Water - retaining agent
Biological efficiency
Sanweijingsu
Baibingsha
Saibai09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渗漏与保持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君
易军
刘目兴
李胜龙
杨燕
朱钊岑
机构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5,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库区上地土壤大孔隙流的发生机制研究"(2015CFA141)
文摘
以江汉平原连续水耕年限大于100年(老稻田)和由旱耕改为水耕17年(新稻田)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力学参数,揭示了2种稻田土壤水分渗漏和保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新稻田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Ks)为32.05cm/d,显著高于老稻田(17.91cm/d)。新、老稻田土壤Ks均表现为耕作层〉底土层〉犁底层,新稻田耕作层Ks分别为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3倍和5.7倍,老稻田耕作层Ks分别是犁底层和底土层的6.9倍和4.0倍。(2)老稻田土壤持水能力高于新稻田,同一剖面不同土层持水能力表现为耕犁底层〉底土层〉耕作层。〉0.03mm当量孔径的孔隙比例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新稻田各层土壤比例大于老稻田。(3)新、老稻田最大有效水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老稻田各土层(32.25%-46.59%)均高于新稻田(26.99%-36.74%)。老稻田平均总库容(135.8mm)大于新稻田(124.4mm),新稻田滞洪库容(11.21-38.74mm)大于老稻田(8.1-60.74mm)。旱耕改水耕加重了水资源的消耗,增加了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
关键词
稻田
水耕年限
饱和导水率
持水性
土壤孔隙
水分库容
Keywords
paddy field
paddy plantation age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soil porosity
water capacity
分类号
S125.7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炭基改良剂提升紫色土蓄水保墒能力
被引量:
21
3
作者
柴冠群
赵亚南
黄兴成
张跃强
石孝均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6-302,309,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6B04)
文摘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改良剂(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炭基改良剂I和炭基改良剂Ⅱ)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水分库容、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的关系,以期为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对照)相比,5种炭基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对降水的截存和保贮能力,显著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水分总库容、有效水库容及重力水库容,降低了土壤凋萎点含水量和无效水库容;不同改良剂提升作用大小为改良剂Ⅱ>改良剂I>生物炭>有机肥>秸秆>对照。施用改良剂I、改良剂Ⅱ、生物炭和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的效果不显著。施用炭基改良剂降低了<0.25mm的微团聚体含量,促进了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14.5%~60.7%;5种炭基改良剂都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炭基改良剂I、炭基改良剂Ⅱ和生物炭的作用效果最大。土壤总库容、重力水库容和有效水库容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以及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小团聚体呈负相关,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与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孔隙度密切相关。因此,施用炭基改良剂通过促进土壤团聚作用,提高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孔隙度,进而增大土壤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库容,是改善紫色土结构和提高紫色土坡耕地保水蓄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改良剂
土壤
水分库容
孔隙度
团聚体特征
Keywords
purple soil
slope cropland
soil conditioners
soil moisture storage
soil porosity
soil aggregate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平菇基料水分库容研究初报
曹德宾
袁长波
姚利
杨光
王艳芹
刘文明
潘国群
杨秀娟
《中国食用菌》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渗漏与保持特征
张君
易军
刘目兴
李胜龙
杨燕
朱钊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炭基改良剂提升紫色土蓄水保墒能力
柴冠群
赵亚南
黄兴成
张跃强
石孝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