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昌吉州春小麦高水分利用特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1
作者 贾永红 魏海鹏 +1 位作者 曾雪华 邢玉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
为了合理利用春小麦种质资源,给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对80份墨西哥种质资源的高效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3份种质资源具有水分高效利用特性,它们的干旱产量指数、丰水产量指数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都大于1.05,6份属... 为了合理利用春小麦种质资源,给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对80份墨西哥种质资源的高效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3份种质资源具有水分高效利用特性,它们的干旱产量指数、丰水产量指数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都大于1.05,6份属于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种质,它们的干旱产量指数、丰水产量指数和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都小于0.95,其余51份种质资源属于水分利用中等效率的种质,其中具有高水分利用特性的种质可以作为小麦常规抗旱育种的亲本材料,也可以为挖掘相关基因提供基础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台县 春小麦 种质资源 水分利用特性 筛选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调控对小麦开花后水分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郭天财 彭羽 +3 位作者 阎耀礼 李翔 沈东风 王书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全生育期防止天然降雨和人工控制灌水条件下 ,对豫麦 34号和洛阳 8716开花后不同水分处理的水分利用特性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后 7~ 2 7d随灌水次数增多耗水量增大 ,水分利用率下降 ;耗水高峰期发生在开花期至花后 14d ,... 在全生育期防止天然降雨和人工控制灌水条件下 ,对豫麦 34号和洛阳 8716开花后不同水分处理的水分利用特性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后 7~ 2 7d随灌水次数增多耗水量增大 ,水分利用率下降 ;耗水高峰期发生在开花期至花后 14d ,以后逐渐下降 ;花后 6d至成熟期间豫麦34号和洛阳 8716耗水量分别占总耗水量的 33%~ 35 %和 2 7%~ 30 % ;花后 7~ 14d灌水 ,千粒重和产量增加明显。豫麦 34号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生育后期节水灌溉下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要提高洛阳 8716的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冬小麦 水分调控 生育后期 水分利用特性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粤西野生香根草及扁穗牛鞭草对模拟光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保花 王立 +1 位作者 刘金祥 杨允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是广东吴川地区野生香根草群落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为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探讨2种植物的共存及对冷季的适应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仪的人工控制系统,...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Nash)和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是广东吴川地区野生香根草群落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为从生理生态的角度探讨2种植物的共存及对冷季的适应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仪的人工控制系统,于2004年12月下旬,对群落优势种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植物的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在冷季,野生香根草和扁穗牛鞭草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3.37μmol.m-2.s-1和12.7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0μmol.m-2.s-1,均发生光抑制现象,扁穗牛鞭草的光利用能力高于香根草,比香根草耐阴;香根草的气孔调节机制优于扁穗牛鞭草,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分利用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种植物对季节性干旱气候适应对策分别表现为,扁穗牛鞭草以保持较高光合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而香根草则通过调节气孔来限制水分的无效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扁穗牛鞭草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特性 适应对策 冷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