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左胜鹏
王会梅
+1 位作者
李凤民
邹厚远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2-41,共10页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而2种牧草平均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为混播下苜蓿>单播苜蓿>单播沙打旺>混播下沙打旺。牧草返青后,在中密度下显示出较宽的资源共享生态位,而低密度和高密度显示出稍窄的资源共享生态位。3种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其中平均相对竞争力比较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而且随生育期变化苜蓿的相对竞争力持续增强。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与混播处理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有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苜蓿与沙打旺一年生混播试验中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和水分利用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2种牧草混播中苜蓿生产力、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旱生环境中苜蓿与沙打旺的水分利用格局可能由2个物种种间竞争关系所驱动的,水分资源利用状况反应了两者对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应种间竞争的生活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豆科牧草
水分利用格局
生活史对策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里下河淡水湿地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格局
2
作者
左海军
徐庆
+6 位作者
高德强
张蓓蓓
何冬梅
张瑛
任冉冉
许文斌
王磊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3期28-36,共9页
【目的】定量解析不同量级降水条件下江苏里下河地区2种典型淡水湿地人工林优势树种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的水分利用率及利用格局,为长三角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
【目的】定量解析不同量级降水条件下江苏里下河地区2种典型淡水湿地人工林优势树种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的水分利用率及利用格局,为长三角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氢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不同量级降水(9.3、19.5、29.2 mm)后美洲黑杨和池杉植物茎(木质部)水δD随采样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分析其植物水与潜在水源(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浅层地下水等)的δD组成,确定这2个树种水分来源,并运用线性混合模型计算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率。【结果】美洲黑杨和池杉的植物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降水量大小是影响植物水δD值以及植物水分利用率的主要因子。小雨(9.3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2.4%~12.8%)高于池杉(0.5%~8.9%);中雨(19.5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5.0%~19.0%)与池杉(4.6%~22.0%)接近;大雨(29.2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30.3%~59.1%)高于池杉(32.8%~53.1%)。【结论】研究的3个不同量级降雨事件中,里下河地区淡水湿地人工林优势树种美洲黑杨在小雨(5 mm<降水量≤10 mm)和大雨(降水量>25 mm)事件中,对雨水利用率皆高于池杉,而在中雨(10 mm<降水量≤25 mm)事件中,美洲黑杨对雨水利用率与池杉接近。由此可见,美洲黑杨对降水格局变化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建议今后在江苏里下河地区进行淡水湿地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可选择和合理配置具有不同水分利用特性的树种,尤其选择应对极端降水事件能力强的树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长三角地区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水资源优化管理和区域生态平衡维持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稳定同位素
淡水湿地人工林
美洲黑杨
池杉
水分利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左胜鹏
王会梅
李凤民
邹厚远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2-41,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专项基金资助
文摘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物替代试验对沙打旺和苜蓿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人工草地进行了土壤水分利用动态格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下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相似,均呈下降趋势,但随播种密度增大,不同播种方式平均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大,而2种牧草平均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较为混播下苜蓿>单播苜蓿>单播沙打旺>混播下沙打旺。牧草返青后,在中密度下显示出较宽的资源共享生态位,而低密度和高密度显示出稍窄的资源共享生态位。3种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其中平均相对竞争力比较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而且随生育期变化苜蓿的相对竞争力持续增强。苜蓿对沙打旺的相对竞争力与混播处理中苜蓿对沙打旺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比有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苜蓿与沙打旺一年生混播试验中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和水分利用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2种牧草混播中苜蓿生产力、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旱生环境中苜蓿与沙打旺的水分利用格局可能由2个物种种间竞争关系所驱动的,水分资源利用状况反应了两者对干旱胁迫环境下适应种间竞争的生活史对策。
关键词
种间竞争
豆科牧草
水分利用格局
生活史对策
驱动机制
Keywords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leguminous forages
soil water use pattern
resistance and adaptation strategy of life history
driving mechanism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里下河淡水湿地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格局
2
作者
左海军
徐庆
高德强
张蓓蓓
何冬梅
张瑛
任冉冉
许文斌
王磊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3期28-36,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044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716,3167072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0SY025)。
文摘
【目的】定量解析不同量级降水条件下江苏里下河地区2种典型淡水湿地人工林优势树种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的水分利用率及利用格局,为长三角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氢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不同量级降水(9.3、19.5、29.2 mm)后美洲黑杨和池杉植物茎(木质部)水δD随采样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分析其植物水与潜在水源(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浅层地下水等)的δD组成,确定这2个树种水分来源,并运用线性混合模型计算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率。【结果】美洲黑杨和池杉的植物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降水量大小是影响植物水δD值以及植物水分利用率的主要因子。小雨(9.3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2.4%~12.8%)高于池杉(0.5%~8.9%);中雨(19.5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5.0%~19.0%)与池杉(4.6%~22.0%)接近;大雨(29.2 mm)后8天内,美洲黑杨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30.3%~59.1%)高于池杉(32.8%~53.1%)。【结论】研究的3个不同量级降雨事件中,里下河地区淡水湿地人工林优势树种美洲黑杨在小雨(5 mm<降水量≤10 mm)和大雨(降水量>25 mm)事件中,对雨水利用率皆高于池杉,而在中雨(10 mm<降水量≤25 mm)事件中,美洲黑杨对雨水利用率与池杉接近。由此可见,美洲黑杨对降水格局变化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建议今后在江苏里下河地区进行淡水湿地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可选择和合理配置具有不同水分利用特性的树种,尤其选择应对极端降水事件能力强的树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长三角地区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水资源优化管理和区域生态平衡维持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氢稳定同位素
淡水湿地人工林
美洲黑杨
池杉
水分利用格局
Keywords
hydrogen stable isotope
freshwater wetland plantation
Populus deltoides
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water use pattern
分类号
S719 [农业科学—林学]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区苜蓿和沙打旺单混播下土壤水分利用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左胜鹏
王会梅
李凤民
邹厚远
《草业学报》
CSCD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里下河淡水湿地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格局
左海军
徐庆
高德强
张蓓蓓
何冬梅
张瑛
任冉冉
许文斌
王磊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