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重对铁尾矿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丹 吕春娟 +3 位作者 郭星星 王煜 郭岩松 梁建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4,90,共8页
[目的]探究紧实度对铁尾矿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为铁矿区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一维土柱试验和张力计法,分别测定1.50,1.55,1.60,1.65,1.70g/cm^3这5个容重水平下的入渗过程及水分特征曲线。[结果](1)随着容重... [目的]探究紧实度对铁尾矿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为铁矿区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一维土柱试验和张力计法,分别测定1.50,1.55,1.60,1.65,1.70g/cm^3这5个容重水平下的入渗过程及水分特征曲线。[结果](1)随着容重增加,铁尾矿入渗能力降低,容重与稳渗率、湿润峰距离、累积入渗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5);(2)铁尾矿剖面水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1.50~1.60g/cm^3含水量在不同深度上分层明显,1.65和1.70g/cm^3尾矿砂剖面含水量分异性较小;(3)Green-Ampt模型拟合铁尾饱和导水率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886,计算精度较高,Kostiakov模型拟合不同容重铁尾矿入渗过程效果最佳(R^2=0.989);(4)铁尾矿在脱湿过程中,高容重下持水能力明显下降,1.60g/cm^3持水保水性最好,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表明,饱和含水率(θ_s)、残余含水率(θ_r)、进气值(α)、形状系数(n)等参数随容重增大而减小。[结论]高度压实严重抑制铁尾矿水分入渗和持水能力,因此复垦修复中应以疏松尾矿基质改善结构特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容重 水分入渗过程 水分入渗模型 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微润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汤英 杜历 +1 位作者 杨维仁 徐利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33,共5页
以经果林木为对象,引进微润灌溉技术产品,建立试验区。开展桃树微润灌溉条件下,水分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变化特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个微型水库可形成水平60cm纵向80cm的湿润体,2个时水平湿润范围可达120cm;微型圈湿润范围水平40cm纵... 以经果林木为对象,引进微润灌溉技术产品,建立试验区。开展桃树微润灌溉条件下,水分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变化特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个微型水库可形成水平60cm纵向80cm的湿润体,2个时水平湿润范围可达120cm;微型圈湿润范围水平40cm纵向50cm;稳定2m水头时,微型水库湿润体达到水平40cm纵向70cm需要15d左右;微型圈湿润纵向60cm土层需要20d;不同微润灌给水器均能使各土层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率上下,为植物根系提供较好土壤水分环境,并有效减少作物棵间蒸发及无效耗水,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微润灌溉 水分入渗过程 土壤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