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流域沙棘植物柔性坝系累积水保效应原型试验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方社
李怀恩
杨联安
毕慈芬
李贵
乔旺林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科所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479067)"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水保效应原型试验与数学模拟"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优选课题(项目编号:944005)"抑制土壤风蚀对防治沙尘暴的作用"的联合资助
-
文摘
在典型砒砂岩地区内蒙古准格尔旗东一支沟小流域开展了沙棘植物柔性坝系累积水保效应原型试验。结果表明:沟道柔性坝系普遍发生了淤积,柔性坝系与下游刚性谷坊配套使用可天然分选沟道泥沙—拦粗淤细,将粗沙过滤在沟道里,细沙淤积在下游刚性谷坊中,拦沙效果非常明显;柔性坝系对沟道土壤水分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可减缓沟道土壤水分蒸发,增大土壤入渗,达到拦沙保水的目的;柔性坝系发达的根系可显著的改善沟道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土功能。本试验研究可为在砒砂岩地区推广沙棘植物柔性坝这一生物工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砒砂岩地区
沙棘柔性坝系
水保效应
原型试验
-
Keywords
soft rock region
seabuckthorn plant flexible dams system
effect of sediment reten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totype experiment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露天排土场的岩土侵蚀特征及水保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吕春娟
白中科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
基金
科技部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典型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复垦技术开发与示范"(200911015)
-
文摘
该文以平朔露天煤矿复垦10 a排土场为试验平台,采用时空互代法,在50年一遇暴雨后对不同复垦阶段排土场的岩土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造地,堆状地面是解决排土场"地表严重压实"和"非均匀沉降"最好方法;复垦初期(1~3 a)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不是很明显,主要是草本植物在发挥作用,各种侵蚀形式还普遍存在,复垦中后期(4~10 a)随着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枯枝落叶层逐渐累积,各种侵蚀都逐渐减弱,局部边坡还会发生浅沟侵蚀;但与复垦初期相比,灌乔的保水保土效果逐渐凸显,甚至乔灌草混交的10#样地不产生径流和土壤侵蚀。人工堆积的排土场,岩土侵蚀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但乔灌草的合理配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水保措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复垦法制的不断完善。
-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暴雨
复垦植被
岩土侵蚀
水保效应
-
Keywords
opencast coal mine
rainstorm
reclaimed vegetation
soil and rock eros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自然封禁林和人工针叶林水保效应的对比
- 3
-
-
作者
罗吉伟
万明长
-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水利局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173,共3页
-
文摘
通过仁怀市砂页岩地区枫香次生林和柳杉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土壤的调查与分析,比较了相似封(造)年限两种林分植被恢复及土壤改良的状况。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在植被盖度,枯落物的吸水速度,持水量和土壤的部分物理性质等方面,均比人工林好。
-
关键词
自然封禁林
人工针叶林
水保效应
-
Keywords
natural closed forest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F3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小流域不同林下植被对降雨产流产沙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扬
-
机构
凌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
文摘
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法探究凌海市吴楚庄园生态防治示范小流域在不同降雨类型下狗尾草草地、松树林、侧柏林植被措施对土壤侵蚀和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揭示典型植被恢复措施对降雨类型的水保效应响应特征。研究表明:①该小流域常见的降雨类型为Ⅲ雨型(中雨强、大雨量、中历时),Ⅱ雨型(中雨强、大雨量、长历时)和Ⅰ雨型(大雨强、小雨量、短历时)降雨的频率较低,但Ⅰ雨型引起的土壤侵蚀最严重,I_(30)和降雨量是关键影响因子。②植被措施的水保效应显著,从低到高的减流减沙效益排序为松树林<侧柏林<狗尾草草地,狗尾草草地相比于裸地的减流、减沙和减侵蚀效益分别为47.77%、49.00%、68.53%,松树林的减流、减沙和减侵蚀效益依次为26.03%、33.90%、47.23%;在Ⅲ雨型下植被措施的水保效应最优,并以狗尾草草地最显著,而Ⅰ雨型下稍差,该条件下的侧柏林水保效应较好。③随降雨量的增大植被措施的减流效益不断减小,随I_(30)的增大其减沙效益逐渐减小,I_(30)<40.10 mm/h时减沙效果较优的是狗尾草草地,40.10 mm/h<I_(30)<69.70 mm/h时减沙效果较好的是侧柏林。
-
关键词
林下植被
产流产沙
水保效应
降雨类型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