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船间隙水体运动特性及水体阻尼修正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利琴 孟春蕾 +2 位作者 沈文君 刘依伦 张若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目的]旨在修正势流理论在计算小间隙双浮体系统时由于无黏假设导致的结果失真现象,研究间隙水体的运动响应特性。[方法]建立过驳双船系统CF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间隙水体的响应特点及机理。之后将CFD计算结果与势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目的]旨在修正势流理论在计算小间隙双浮体系统时由于无黏假设导致的结果失真现象,研究间隙水体的运动响应特性。[方法]建立过驳双船系统CF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间隙水体的响应特点及机理。之后将CFD计算结果与势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获得准确的双船间隙水体修正阻尼系数,从而修正势流理论的计算结果。[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波浪通过双船间隙时波面升高变化趋势不同,对于低频波浪,入射波不能穿过双船间隙,间隙的波面升高小于入射波的波幅;对于高频波浪,入射波可以从双船的间隙穿越,间隙内波面升高大于入射波的波幅;在特定波浪频率下,双船间隙存在一个高速区域,对应的双船内侧动水压力降低,产生较大的吸力,可能对过驳作业造成不利影响。[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得到了更为准确的间隙水体修正阻尼系数,为过驳双船系统的高精度、快速水动力及运动性能计算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驳双船系统 间隙水体运动 间隙水体阻尼 水动力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及其对动力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平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1-183,共13页
基于一个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式,定量化研究了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规律,探讨了季风和潮汐等外部动力因子对该海域水体运动的影响,并计算了苏北特定断面上的水体通量、长江淡水通量和苏北河流淡水通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基于一个高分辨率的三维数值模式,定量化研究了夏季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规律,探讨了季风和潮汐等外部动力因子对该海域水体运动的影响,并计算了苏北特定断面上的水体通量、长江淡水通量和苏北河流淡水通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候态条件下,苏北海域水体净输运整体向北,苏北浅滩附近的水体净输运速度为10 cm/s,射阳河口附近水体产生离岸净输运速度,而沿40 m等深线的水体净输运速度为7cm/s左右.苏北近岸水体通量具有大小潮变化,小潮时断面水体通量最小,大潮时水体通量最大.潮汐对于长江口与苏北海域之间的水体运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当没有潮汐作用时,长江口以北海域水体净输运均向北,沿40 m等深线的东南方向水体输运现象消失;季风对于该海域的水体运动没有显著影响,仅仅改变了局部区域的水体输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与苏北海域 水体运动 动力因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微分方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童海滨 陈建生 汪集旸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2-557,共6页
介绍了前人提出并被广泛应用的瑞利分馏模型,指出了其优缺点。针对其不足,在作了一定的假定和简化的前提下,基于瑞利分馏原理和水力学基本定律分别推导了:①静止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揭示了静止水体的同... 介绍了前人提出并被广泛应用的瑞利分馏模型,指出了其优缺点。针对其不足,在作了一定的假定和简化的前提下,基于瑞利分馏原理和水力学基本定律分别推导了:①静止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揭示了静止水体的同位素组成与时间、分馏系数和蒸发率之间的关系;②河道中运动水体的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导出了河道运动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分馏系数、流速、流量、蒸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通过数学推导论述了上述各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述模型的建立为定量计算和精确模拟运动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提供了确定性的数学基础,也为更客观、更充分的解译水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 稳定同位素 微分方程 瑞利分馏原理 运动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奕普 陈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2-523,共12页
简述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海洋水体运动、海洋颗粒物循环与输出、海洋沉积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海洋中同位素的富集、分离与测定 .
关键词 海洋 同位素示踪技术 水体运动 颗粒物循环 沉积动力学 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镭同位素的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倩娜 任春燕 +5 位作者 李琦 李敬轩 贾仁明 郑敏芳 邱雨生 陈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7,共11页
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16日),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进行了226Ra和228Ra的分析,结果表明:226Ra和228Ra比活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43Bq/m3和0.17—0.45Bq/m3,平均值分别为2.13Bq/m3和0.29B... 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16日),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海水进行了226Ra和228Ra的分析,结果表明:226Ra和228Ra比活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43Bq/m3和0.17—0.45Bq/m3,平均值分别为2.13Bq/m3和0.29Bq/m3,228Ra/226Ra)A.R.(228Ra与226Ra的活度比)的变化范围为0.08—0.20,平均值为0.14。根据盐度和226Ra的质量平衡方程,计算出研究海域表层水中冰融水、南极夏季表层水和普里兹湾中深层水的份额。研究海域表层水中温度、盐度、226Ra、228Ra、228Ra/226Ra)A.R.和冰融水份额的空间分布显示,在埃默里冰架前沿海域,西侧海域较东侧海域具有低温、高盐、高226Ra、低228Ra、低228Ra/226Ra)A.R.、低冰融水份额的特征,证实埃默里冰架下水体东进西出的运动规律。根据埃默里冰架前沿东、西侧水体228Ra/226Ra)A.R.的差异,估算出埃默里冰架下表层水体东进西出所经历的时间为1.85a。此外,在普里兹湾湾口中部海域(66.5—67.5°S,72°—74°E),观察到次表层水的上升通风作用,该区域较高的228Ra含量和228Ra/226Ra)A.R.证明这些表层水体并非来自湾外绕极深层水的上涌,而可能来自湾内埃默里冰架输出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6RA 228Ra 水团来源 水体运动速率 南极普里兹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增氧机种类与正确选用
6
作者 辛丰 《现代农业装备》 2011年第8期74-75,共2页
鱼池水的深浅不同,养鱼的密度不同,需配备的增氧机也不同。现介绍几种鱼池增氧机供养殖户按实际需要选购。 一、鱼池增氧机种类 1.充气式增氧机 主机是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当空气加压后通过水底安装的沙滤芯或微孔塑料管时,排出微... 鱼池水的深浅不同,养鱼的密度不同,需配备的增氧机也不同。现介绍几种鱼池增氧机供养殖户按实际需要选购。 一、鱼池增氧机种类 1.充气式增氧机 主机是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当空气加压后通过水底安装的沙滤芯或微孔塑料管时,排出微小气泡,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水体运动,一部分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该机适合深水鱼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机 鱼池 正确选用 种类 空气压缩机 微孔塑料管 水体运动 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增氧机种类与正确选用
7
作者 辛丰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20期55-56,共2页
一、鱼池增氧机种类 1.充气式增氧机。主机是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当空气加压后通过水底安装的沙滤芯或微孔塑料管时.排出微小气泡.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水体运动.一部分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该机适合深水鱼池使用。
关键词 增氧机 正确选用 鱼池 种类 空气压缩机 微孔塑料管 水体运动 充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池增氧机的种类与使用
8
作者 辛丰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9期36-36,共1页
一、鱼池增氧机种类1.充气式增氧机。主机是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当空气加压后通过水底安装的沙滤芯或微孔塑料管时,排出微小气泡,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水体运动,一部分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该机适合深水鱼池使用。2.射... 一、鱼池增氧机种类1.充气式增氧机。主机是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当空气加压后通过水底安装的沙滤芯或微孔塑料管时,排出微小气泡,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水体运动,一部分氧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该机适合深水鱼池使用。2.射流式增氧机。由潜水泵和射流管配套组合而成。工作时,水泵里的水从射流管内的喷嘴高速射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增氧机 鱼池 种类 空气压缩机 微孔塑料管 水体运动 配套组合 潜水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innov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富东 韩艳艳 +1 位作者 王海东 徐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347-3357,共11页
As the mission needs of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varied and complex,the AUVs are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sm, multifunction, and clustering technology, which prom... As the mission needs of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varied and complex,the AUVs are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sm, multifunction, and clustering technology, which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technical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systemic analysis and in-depth study for the progress of AUV's key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The multi-functional mission needs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are pointed ou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chnical program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lans. Furthermore, the overall design of a multi-moving state AUV is proposed. Then,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rust vector, propeller design,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navigation control, and ambient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are made, combining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ulti-moving state AUV. The results verify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moving state AUV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sign of new AUV in real complex sea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 key technology overall design complex sea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