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塌陷地河蟹不同模式养殖结果及水体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功太 张金路 +3 位作者 杜兴华 刘飞 张明磊 许国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90-9392,9405,共4页
对传统河蟹池塘主养模式和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及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02 g/只,经济效益为33 7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12,藕-蟹-鱼套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33g/只,经济效益为56 ... 对传统河蟹池塘主养模式和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及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02 g/只,经济效益为33 7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12,藕-蟹-鱼套养模式河蟹平均规格为133g/只,经济效益为56 3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94,藕-蟹-鱼套养模式比河蟹主养模式经济效益增加22 600 元/hm2,经济效益提高66.96%;河蟹主养模式池塘6、7、8月份水体为中度富营养类型,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体6月份为中营养类型,7、8月份为轻度富营养类型,总体而言,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体营养状况均好于传统的河蟹主养池塘2~3个数号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池塘主养模式 藕-蟹-鱼生态养殖模式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养殖结果 水体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卓佳 李奕雯 +2 位作者 曹煜成 文国樑 刘孝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5-2032,共8页
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海水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基地对养殖全程池塘水体进行周期性连续采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水温、盐度和溶解氧波动较大,pH值从8.95~9.37下降至7.21~7.27,透明度从38~78 cm下降至20 cm;COD在养殖前... 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海水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基地对养殖全程池塘水体进行周期性连续采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殖过程水温、盐度和溶解氧波动较大,pH值从8.95~9.37下降至7.21~7.27,透明度从38~78 cm下降至20 cm;COD在养殖前中期即达到较高的水平,在10 mg.L-1左右波动;氨氮和亚硝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养殖后期急剧上升。养殖水体营养状况经历了贫营养-磷限制中度营养-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的变化,活性磷酸盐先于无机氮在养殖中期积累增加,但无机氮在养殖后期积累更加快速。结果表明,水质因子的波动和水体营养的不平衡明显影响对虾的健康生长,养殖过程要加强环境营养调控和微生物调控手段,养殖前期适当提高水体营养水平,养殖中后期强化代谢产物降解转化,减轻富营养化程度,同时要密切监控和及时调控溶解氧、pH值、氨氮和亚硝氮的变化,营造有利于对虾健康生长的良好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水体理化因子 水体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富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民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先下降后趋稳;溶解氧变动范围为7.46~10.43 mg/L,水体溶解氧充足;化学需氧量变动范围为0.57~4.57 mg/L,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含量变动范围为0.03~0.18 mg/L,均处于低值;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动范围为0.009~0.208 mg/L,在养殖后期剧增;氮磷比变动范围为0.68~17.22,呈先升后剧降趋势。养殖水体营养状况从初期的贫营养状态演变为后期的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营养层次养殖 海水池塘 水体理化因子 水体营养状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I的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剑 谭文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7-182,共6页
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洞庭湖入湖断面、湖体断面和出湖口断面的水环境和湖体断面浮游生物的调查数据,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对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湖体TLI... 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洞庭湖入湖断面、湖体断面和出湖口断面的水环境和湖体断面浮游生物的调查数据,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对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湖体TLI值在45.5~49.4之间,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但接近轻度富营养水平,EHI值在41.8~59.8之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为中等。在空间分布上东洞庭湖TLI略高于其它湖区;西洞庭湖区EHI最高,而东洞庭湖区最低。季节性差异上,丰水期(9月)TLI最低而EHI最高,表明洞庭湖丰水期水体营养状况与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均处于最佳水平。洞庭湖EHI、系统能(Ex)和结构系统能(Ex_(st))等生态指标均与TLI没有显著相关性。与1995-1997年相比,Ex、Ex_(st)和浮游动植物比值(ZB/PB)等生态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表明洞庭湖近20年来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明显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水体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