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巴松错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周迪 欧美香 +4 位作者 王东旭 王兰 薛曌 德吉 郭小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5-1056,共12页
以西藏湖泊巴松错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纯培养技术,结合16S rDNA基因鉴定技术,研究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从巴松错24份水样中分离的细菌隶属于4门25属70种,可培养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 以西藏湖泊巴松错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纯培养技术,结合16S rDNA基因鉴定技术,研究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从巴松错24份水样中分离的细菌隶属于4门25属70种,可培养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Pseudo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组成,优势属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优势种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阴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umsongensis)、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oae)。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氨氮、温度、总氮是影响细菌多样性指数和总丰度的主要因素;CCA分析发现,氨氮、生化需氧量(BOD)、温度对细菌群落的解释度较高,其中氨氮是巴松错可培养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综上所述,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资源丰富,多样性较高,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氨氮是影响水体细菌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该研究完善了对巴松错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资源的认知,为巴松错细菌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培养细菌 细菌多样性 水体理化参数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峰湖水库回水区二氧化碳分压及扩散通量特征时空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梦 焦树林 +4 位作者 梁虹 曹玉平 赵宗权 张倩 袁热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7-1317,共11页
为了解喀斯特高原水库回水区丰枯水期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规律及二氧化碳扩散通量特征,本文以云贵高原喀斯特水库--万峰湖为例,于2016年9月和2017年2月对该水库回水区水体表层进行走航监测和采样,利用水质参数仪现场测定水体参数,其余... 为了解喀斯特高原水库回水区丰枯水期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规律及二氧化碳扩散通量特征,本文以云贵高原喀斯特水库--万峰湖为例,于2016年9月和2017年2月对该水库回水区水体表层进行走航监测和采样,利用水质参数仪现场测定水体参数,其余水体参数于实验室做进一步测定分析,pCO2通过水化学平衡原理和亨利定律计算得到.结果表明,丰水期回水区表层pCO2变化范围为124.84-374.06 Pa,均值为219.580 Pa;枯水期回水区表层pCO2变化范围为210.19-371.53 Pa,均值为290.607 Pa,丰水期pCO2值小于枯水期.相关性分析得出,枯水期pCO2与T(温度)呈负相关,且pCO2与Cond(电导率)和TDS(总溶解固体物含量)呈正相关.而丰枯水期pH与pCO2都呈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和枯水期pCO2均为过饱和状态,表现为大气CO2的源(大气pCO2值为40.63 Pa).通过计算得出该研究区CO2扩散通量(F)丰枯水期分别为49.27-193.82 mmol·m^-2·d^-1、54.02-102.83 mmol·m^-2·d^-1,平均通量为104.998 mmol·m^-2·d^-1和76.822 mmol·m^-2·d^-1.与世界其他水库相比,库区水体丰枯水期CO2扩散通量低于热带地区,普遍高于亚热带、温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2 CO2扩散通量 水体理化参数 回水区 万峰湖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