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海洋水体模型建立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金 姜晓轶 李四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6,共6页
在分析数字海洋水体要素信息表达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水体立方"数据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基于Terra Suite、Ev-Globe等三维地理信息软件,研究了海面模拟、水体要素立体表达和海洋虚拟场景建立,其中通过"像元体"表达三... 在分析数字海洋水体要素信息表达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水体立方"数据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基于Terra Suite、Ev-Globe等三维地理信息软件,研究了海面模拟、水体要素立体表达和海洋虚拟场景建立,其中通过"像元体"表达三维水体要素是本文的重点。该研究对数字海洋原型系统建设有技术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海洋 水体模型 像元体 三维可视化 海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被引量:17
2
作者 冯全雄 王彦春 +3 位作者 李三福 但志伟 张兴岩 方中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14,共7页
在近海油气地震勘探中,压制在海面及海底之间的短周期水层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传统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或SRME压制此类多次波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方法,该方法在τ-... 在近海油气地震勘探中,压制在海面及海底之间的短周期水层多次波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传统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或SRME压制此类多次波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τ-p域水体模型驱动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方法,该方法在τ-p域用已知水层参数(水速和水深)构建初始模型,并利用波场延拓方法来预测水层多次波模型,然后采用自适应相减从原始数据消除多次波。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应用,表明此法能有效压制浅水区水层多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多次波 浅水区 自适应匹配减 水体模型 Τ-P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指数法和形态学的黄河游荡段水体动态监测
3
作者 武雷岗 何荣 王瑞琨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为填补近十年黄河游荡段河道平面变化情况的空白,提出了一种针对黄河的水体提取方法,以实现对黄河游荡段变化情况的监测。首先通过分析黄河干流水体与沿岸非水体地物的波谱特征差异,构建了一种针对黄河干流不同含沙量水体提取的多光谱... 为填补近十年黄河游荡段河道平面变化情况的空白,提出了一种针对黄河的水体提取方法,以实现对黄河游荡段变化情况的监测。首先通过分析黄河干流水体与沿岸非水体地物的波谱特征差异,构建了一种针对黄河干流不同含沙量水体提取的多光谱水体指数(GSWI),利用GSWI和改进的直方图双峰法进行水体粗提取,然后基于形态学进行优化,实现对水体的精确提取,最后基于获取的河道平面参数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含沙量不同的3个实验区均能较好提取出黄河干流水体,Kappa系数分别为94.8、96.5和97.7;游荡段干流河面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枯水期河面整体呈增加态势,增长率为2.4 km^(2)/a;枯水期心滩面积先减小后增加,2019年后剧烈增加,增长率为7.71 km^(2)/a;平均河宽整体呈增加态势,增长率为0.015 k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游荡段 水体指数模型 形态学 直方图双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98特大洪涝卫星遥感监测及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淑娥 王保生 +1 位作者 张建萍 王怀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通过洪涝发生前后卫星遥感资料和有关气象、水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江西省尤其鄱阳湖区1998年6月、7月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特点和危害程度。根据近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实况资料建立了鄱阳湖主体及其附近区域水体淹没模型。
关键词 洪涝 气象卫星 遥感监测 水体淹没模型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淑娥 钟茂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499,共6页
根据丰水季鄱阳湖流域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研究 ,建立鄱阳湖水位变化降水预测模型 ;并利用近 1 0年卫星遥感对鄱阳湖水域面积的监测及相应时相鄱阳湖水位资料的分析 ,研究出丰水季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 ,解决了洪水季 ,云天状况下 ,气... 根据丰水季鄱阳湖流域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研究 ,建立鄱阳湖水位变化降水预测模型 ;并利用近 1 0年卫星遥感对鄱阳湖水域面积的监测及相应时相鄱阳湖水位资料的分析 ,研究出丰水季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 ,解决了洪水季 ,云天状况下 ,气象卫星难以监测下垫面洪涝灾害的难题。通过对鄱阳湖水体淹没模型进行模拟验证 ,结果表明 ,鄱阳湖实施退田还湖以后 ,湖体水面模拟结果与遥感测算值相对误差为 0 .9%~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鄱阳湖 水体淹没模型 水位预测 流域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和模糊集合论的水体营养化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栋 朱元甡 赵克勤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3,41,共6页
尝试在水环境评价领域引入并应用集对分析和模糊集合论,结合水体营养化等水环境评价中模式识别、等级评价问题的实际应用,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拓广,定义了广义联系熵和广义相对隶属度。分别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水体营养化评价一级... 尝试在水环境评价领域引入并应用集对分析和模糊集合论,结合水体营养化等水环境评价中模式识别、等级评价问题的实际应用,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拓广,定义了广义联系熵和广义相对隶属度。分别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水体营养化评价一级模型和基于集对分析-模糊集合论的水体营养化评价二级模型。我国12个有代表性的湖库营养化程度评价的应用实例表明:所建模型的评价结果与调查结果相符,与单一模糊模式识别结果基本相符;二级模型与一级模型和单一模糊模式相比,评价结果相对全面,更符合用水障碍调查结果的实际情况;而且从广义联系熵判断,二级模型的广义联系熵较一级模型和单一模糊模式大一些,即更好地反映了待评价水样与评价标准两个集合的确定不确定关系和联系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简便性。文中所用理论方法和所建模型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广义联系熵 模糊集合论 广义相对隶属度 水体营养化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M图像水体自动提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科 王毅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传统的TM图象水体提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大量的较窄河流被漏提,而这些较窄河流通过目视判读是可以判读出来的。本文在借鉴传统水体提取模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不足做了改进研究,并按照步步简化,层层剔除的思路设计出新的TM图象水... 传统的TM图象水体提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大量的较窄河流被漏提,而这些较窄河流通过目视判读是可以判读出来的。本文在借鉴传统水体提取模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不足做了改进研究,并按照步步简化,层层剔除的思路设计出新的TM图象水体自动提取模型,可成功地把包括较窄河流在内的水体提取出来,提高了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模型 TM图象 波谱亮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具时滞水体富营养化模型的稳定性与Hopf分支分析
8
作者 杨纪华 刘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63-66,共4页
通过分析具时滞水体富营养化模型的线性化方程对应的超越特征方程根的分布情况,研究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得到了系统平衡点稳定的充分条件,确定了系统平衡点的线性稳定性区域以及产生Hopf分支的条件。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模型 稳定性 HOPF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交换年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邵军荣 吴时强 +2 位作者 周杰 黄家文 徐成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703,共9页
采用剖开算子法,把水体年龄控制方程分成几个连续的初值问题。在任意三角形网格中,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算子采用各自适合的算法,即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对流分步,采用半隐式有限元法求解扩散分步和传播分步。利用水体交换模型试验结果和水体年... 采用剖开算子法,把水体年龄控制方程分成几个连续的初值问题。在任意三角形网格中,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算子采用各自适合的算法,即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对流分步,采用半隐式有限元法求解扩散分步和传播分步。利用水体交换模型试验结果和水体年龄对称特性解析解对所建立的年龄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水体年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解析解结果吻合,可较好地预测水体交换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体年龄模型 剖开算子法 水体交换 对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模型结合面向对象法的山区水体提取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哲 王凌 +2 位作者 朱西存 冯文斌 张美霞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山区因地势起伏大、水体分布零散导致遥感提取水体信息精度不高。另外,对于高分二号(GF-2)影像,受限于只有4个波段,无法构建已有水体提取精度较高的指数。鉴于此,以泰山为研究区,采用GF-2影像,提出差异水体光谱模型结合面向对象法的水... 山区因地势起伏大、水体分布零散导致遥感提取水体信息精度不高。另外,对于高分二号(GF-2)影像,受限于只有4个波段,无法构建已有水体提取精度较高的指数。鉴于此,以泰山为研究区,采用GF-2影像,提出差异水体光谱模型结合面向对象法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并与阴影水体指数决策树、改进的阴影水体指数决策树以及支持向量机3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山体阴影的影响,较好地保持了水体信息,对细微水体也有良好的提取能力,在实验和验证影像中总体精度分别达到98.02%和97.33%,Kappa值分别达到0.9533和0.9334,均高于其他3种方法。该方法在准确提取水体的同时,有效减少“椒盐现象”的发生,可为类似山区水体提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影像 水体提取 差异水体光谱模型 面向对象法 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六号WFV数据的可可西里湖泊水体识别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仁军 李东颖 刘宝康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87,共8页
探究基于高分六号水体提取模型,能为水体监测提供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支撑。首先,基于卓乃湖的高分六号WFV数据分析水体与其他地物反射率的差异,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水体指数——红边水体指数(read side water index,RSWI);然后,利用混淆矩... 探究基于高分六号水体提取模型,能为水体监测提供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支撑。首先,基于卓乃湖的高分六号WFV数据分析水体与其他地物反射率的差异,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水体指数——红边水体指数(read side water index,RSWI);然后,利用混淆矩阵生成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改进的阴影水体指数和单波段阈值法进行了对比精度检验;最后,选取可可西里地区不同类型面积大于100 km^(2)的6个典型湖泊进行普适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RSWI和近红外波段构成的决策树模型有效消除了湖底沉积物对水体的影响,更完整地提取浅水区水体,总体精度达93.78%,Kappa系数为0.87;另外,RSWI水体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湖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六号 可可西里湖泊 水体识别模型 红边水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体浅水区遥感识别的水体指数NMBWI研究
12
作者 罗鑫 王崇倡 孙尚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48,共7页
针对传统水体指数模型易受水体边界浅水区的水体底质的影响,导致在提取水体时容易产生水体错分和遗漏等问题,该文以汤河水库、桐湖和近海浅水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影像的典型地物光谱信息构建了一种新型多波段水体指数(new multi ba... 针对传统水体指数模型易受水体边界浅水区的水体底质的影响,导致在提取水体时容易产生水体错分和遗漏等问题,该文以汤河水库、桐湖和近海浅水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影像的典型地物光谱信息构建了一种新型多波段水体指数(new multi band water index,NMBWI)。与传统水体指数模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增强型水体指数(enhanced water index,EWI)及修订型归一化水体指数(revi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RNDWI)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MBWI对于水体边界的浅水区水体强化效果更佳,提取的水域范围更为完整,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总体优于传统水体指数模型且NMBWI对不同类型水体边界的浅水区水体提取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波段水体指数 水体提取 水体浅水区 水体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模型分析城市地表组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钱乐祥 崔海山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2期64-68,共5页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方法,用ETM+数据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城市地表组成,采用亮度标准化方法减小亮度变化。通过标准化,使亮度差异在每个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V-I-S-W)组成中减小或者消除,这样使得一个单一的端元能够代表... 运用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方法,用ETM+数据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城市地表组成,采用亮度标准化方法减小亮度变化。通过标准化,使亮度差异在每个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V-I-S-W)组成中减小或者消除,这样使得一个单一的端元能够代表一种地表组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归一化影像,选择了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和水体4种端元,运用一种约束光谱混合分析(SMA)模型,分解了不同种类的城市地表组成。通过与已有模型计算结果比较,认为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较优,其对研究区非渗透性表面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为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光谱混合分析(NSMA) 植被-非渗透性表面-土壤-水体模型 城市 ET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TM数据的济宁市水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晶 李恩来 +3 位作者 苗慧玲 余洋 王宇鹏 王培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9,186,共6页
文章基于济宁市2009年LANDSAT TM影像,根据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地物在各影像上的灰度差异,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及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法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在此基础上,结... 文章基于济宁市2009年LANDSAT TM影像,根据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和地物在各影像上的灰度差异,分别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谱间关系法、改进的水体指数法(MNDWI)及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法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并对各方法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已有方法对济宁市水体识别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综合法集成了归一化指数法和HIS空间水体模型的优点,很好地弥补了已有方法的不足,对济宁市水体信息进行了较好的提取,尤其是细小水体,同时也很好地消除了建筑物、阴影、水生植被等的影响,提高了济宁市水体信息识别的精度,为更好地定量评价济宁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规律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影像 阈值 水体识别 HIS空间水体提取模型 水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分析——以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和绕阳河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妙芬 宋庆君 +1 位作者 唐军武 王晓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0,共9页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 水体悬浮物对溶解在水中的油及乳化油有吸附作用,这种作用会叠加在颗粒物上,对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产生影响,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水色遥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建立遥感反演石油类污染浓度半分析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2008年5月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双台子河和绕阳河现场测定的水样,对水体组分进行浓度分析,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计及后向散射系数测量仪测定水色三要素的吸收系数和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根据获取的数据,对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1)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2)石油类污染水体和非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建立的后向散射系数光谱模型中,幂函数指数平均值为0.87;(2)从相关系数分析来看,对后向散射系数起主要作用的是无机悬浮物浓度,其次是石油类物质浓度,而有机悬浮物浓度几乎没有影响;(3)对于无石油类污染水体,后向散射系数与无机悬浮物浓度为对数关系模型,而与有石油类污染水体更接近线性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散射特性 水体后向散射模型 悬浮物浓度 石油类污染 后向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泸沽湖水体面积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谯程骏 孙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95-99,共5页
利用1974、1986、1993、2003、2013、2018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以泸沽湖为研究区,对比了目前常见的7种水体指数模型,采用精度最高的经验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ENDWI提取了泸沽湖不同时期的湖泊面积... 利用1974、1986、1993、2003、2013、2018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以泸沽湖为研究区,对比了目前常见的7种水体指数模型,采用精度最高的经验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ENDWI提取了泸沽湖不同时期的湖泊面积,最后结合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泸沽湖湖泊面积与年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基本呈负相关关系,气温升高,水体蒸发加剧,以致在降水量恒定的情况下,湖泊面积随气温上升而减小。泸沽湖湖泊面积变化主要受草海面积变化的影响,近45年来,湖泊面积总体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沽湖 水体指数模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区海底电缆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兴岩 潘冬明 +4 位作者 史文英 但志伟 方中于 李列 袁全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6-824,共9页
水层多次波是海底电缆(OBC)地震数据中发育最多、能量最强的多次波,尤其是在水深小于100m的浅水区,其对数据品质影响很大。提出了一种浅水区OBC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该技术使用水体模型驱动,在τ-p域进行波场延拓,模拟出OBC地震... 水层多次波是海底电缆(OBC)地震数据中发育最多、能量最强的多次波,尤其是在水深小于100m的浅水区,其对数据品质影响很大。提出了一种浅水区OBC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压制技术,该技术使用水体模型驱动,在τ-p域进行波场延拓,模拟出OBC地震数据的水层多次波模型,然后采用多道均衡匹配滤波技术对多次波模型和地震数据进行匹配,最后从地震数据中减掉多次波。分别使用理论模型和实际OBC地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技术能有效压制浅水区OBC地震数据水层多次波,提高OBC地震数据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水层多次波 浅水区 水体模型 Τ-P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梁式矩形渡槽横向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季日臣 夏修身 +1 位作者 陈尧隆 王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8-334,337,共7页
根据豪斯纳尔(Housner)理论,建立了考虑槽内水体与渡槽槽身流-固耦合的横向地震响应计算模型,分析了槽身断面深宽比变化对渡槽结构抗震的影响,并对某大型渡槽进行了多工况地震时程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波作用下,渡槽槽内大质量水体... 根据豪斯纳尔(Housner)理论,建立了考虑槽内水体与渡槽槽身流-固耦合的横向地震响应计算模型,分析了槽身断面深宽比变化对渡槽结构抗震的影响,并对某大型渡槽进行了多工况地震时程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波作用下,渡槽槽内大质量水体对渡槽的横向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水体的晃荡作用有明显的TLD效应.若将水体视为刚体,质量全部附加到槽体上,将严重地夸大水的地震惯性力作用,且在渡槽槽身断面选择时应考虑深宽比对墩身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减小地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流-固耦合 地震响应 水体模型 TLD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盐湖面积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子瑛 廖中平 +2 位作者 刘宝康 徐正东 刘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48,共5页
青藏高原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由于卓乃湖的溃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盐湖迅速扩张,这不仅对周边草地植被及流经的冻土造成危害,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产生了干扰。本... 青藏高原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由于卓乃湖的溃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盐湖迅速扩张,这不仅对周边草地植被及流经的冻土造成危害,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产生了干扰。本文利用多源遥感监测手段对可可西里盐湖近30年面积进行监测,从时空变化趋势上提取盐湖面积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导致可可西里盐湖面积1990—2020年增大了178.535 km^(2);(2)自2020年可可西里盐湖的引流工程完工,盐湖面积得到有效遏制,并在2021年缩小至191.145 km^(2);(3)盐湖湖岸线自1990—2020年主要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有显著扩张,而最大的变化是盐湖东部由以前伸入湖中央的半岛变为孤岛;(4)面积与降水、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日照时长、冰川融水呈弱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 盐湖 水体模型 湖泊变化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rizontal roof gap of backfill hydraulic support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强 张吉雄 +2 位作者 邰阳 方坤 殷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544-3555,共12页
For the backfill hydraulic support as the key equipment for achieving integration of backfilling and coal mining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its characteristic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backfill body&#... For the backfill hydraulic support as the key equipment for achieving integration of backfilling and coal mining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its characteristic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backfill body's compression ratio. Horizontal roof gap, as a key parameter of backfilling characteristics, may impact the backfilling effect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rol of roof subsidence in advance, support stress, backfilling process and the support design. Firstly, the reason why horizontal roof gap exists was analyzed and its definition, causes and connotation were introduced, then adopting the Pro/E 3D simulation software, three typical 3D entity models of backfill hydraulic supports were built,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horizontal roof gap on backfilling effect, and influence rules of four factors, i.e. support height, suspension height, suspension angle and tamping angle, we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on horizontal roof ga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ur factors a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orizontal roof gap, but show differences in influence trend and degree, showing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positive semi-parabolic correlation and negative semi-parabolic correlation, respectively. Four legs type is the most adaptive to the four factors, while six legs(II) type has the poorest adaptability, and the horizontal roof gap is small under large support height, small suspension height, small suspension angle and large tamping angle situation. By means of optimizing structure components and their positional relation and suspension height of backfill scrape conveyor in the process of support design and through controlling working face deployment, roof subsidence in advance, mining height and backfilling dur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horizontal roof gap is optim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served as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pport design and guidance for backfill support to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backf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roof gap backfill hydraulic support support height suspension height suspension angle tamping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