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蕉门南水道枯季时局部高盐度区形成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永金 龚文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采用ROMS模型研究了珠江口蕉门南水道枯季时的局部高盐度现象。表明这一现象在大潮期发育显著,而小潮期则不明显。从动力机制上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揭示其形成原因为大潮期的平流输运强,涨潮时的潮程远大于凫洲水道的长度,以及大潮期... 采用ROMS模型研究了珠江口蕉门南水道枯季时的局部高盐度现象。表明这一现象在大潮期发育显著,而小潮期则不明显。从动力机制上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揭示其形成原因为大潮期的平流输运强,涨潮时的潮程远大于凫洲水道的长度,以及大潮期径流相对较小,有利于虎门的高盐度水体输运至蕉门水道。此外,大潮期由于洪奇沥与横门来的淡水在涨潮期向北输运而导致蕉门南水道口门处盐度较低。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对蕉门南水道水体分层、河口环流及物质输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逆盐度梯度 河口环流 水体分层与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