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变换的煤矿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云民 李媛 +2 位作者 苏士杰 吴永辉 周新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3-162,共10页
基于2012—2023年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区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各异。第四系含水层水位波动较小,年均降幅约0.26 m;白垩系含水层水位在2015年前稳定,之... 基于2012—2023年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区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各异。第四系含水层水位波动较小,年均降幅约0.26 m;白垩系含水层水位在2015年前稳定,之后缓慢下降,年均降幅6.40 m;侏罗系含水层水位2015年后快速下降,年均降幅21.1 m, 2019年后趋稳。小波分析显示,各含水层水位主要呈现5 a和6~7 a周期变化,降雨和蒸发分别呈现1~2 a、3 a和5 a,以及1~2 a周期变化,矿井涌水量则呈现1~2 a和2~3 a周期变化。小波相干分析表明,第四系和侏罗系含水层地下水位年际变化主要受降雨及蒸发影响。对于多年周期变化,降雨和蒸发对第四系和侏罗系含水层5 a周期变化有影响,6~7 a周期主要受蒸发影响;白垩系含水层5 a和6~7 a周期均主要受蒸发影响。此外,煤矿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动态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侏罗系含水层,由于各含水层之间隔水层厚度稳定性较差,开采活动引起的侏罗系含水层水位下降可能通过垂向补给影响上部含水层水位。各含水层水位与矿井涌水量在2016—2023年间高度相干,地下水动态滞后矿井涌水约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小波变换分析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叶 刘兵 +2 位作者 何新林 张少博 彭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67,共5页
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的主要水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灌区147团1996-2010年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采用水均衡法对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 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的主要水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灌区147团1996-2010年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采用水均衡法对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处于正均衡状态,均衡差为246.322万m3/a,地下水年内、年际变化的趋势都逐渐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占64%,比自然因素对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大,其中灌水量和开采量是影响该地区地下水埋深的主要因子,它们的荷载分别为0.945和0.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水均衡 主成分分析 驱动因素 干旱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模型在预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付强 王立坤 +1 位作者 梁川 姜蕊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1,85,共4页
近年来,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加之人为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紧缺,许多地区出现“吊泵”和“漏斗”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以创业农场作为研究基地,对其地下水位进行长期观测,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描... 近年来,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加之人为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紧缺,许多地区出现“吊泵”和“漏斗”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以创业农场作为研究基地,对其地下水位进行长期观测,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描述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水位变化趋势,为今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地下水 水位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动态变化下水体驳岸渗流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曼颖 杨亮 刘卫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前水体驳岸设计只注重景观性与生态性,缺乏水位动态变化对驳岸渗流场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以澧水河2007—2012年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从驳岸水位动态变化速度、岸坡安全系数两个角度,研究不同水位升降速度的驳岸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 目前水体驳岸设计只注重景观性与生态性,缺乏水位动态变化对驳岸渗流场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以澧水河2007—2012年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从驳岸水位动态变化速度、岸坡安全系数两个角度,研究不同水位升降速度的驳岸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水位动态变化对驳岸渗流场有明显影响,水位变化速度快,驳岸自由水面变化滞后越明显;驳岸水位上升时,其安全系数由大变小再到稳定;随着水位逐渐下降,驳岸安全系数先减小,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此时安全系数最小)时,安全系数逐渐回升。研究结论用以指导水体驳岸设计,对水体驳岸在水位动态变化条件下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动态变化 驳岸 渗流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兴平市地下水动态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白静 刘俊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79,81,共2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兴平市出现了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象,部分区域形成了地下漏斗。以兴平市069号观测井2002—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为原始数据,通过建立GM(1,1)模型,对该地区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量正逐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兴平市出现了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象,部分区域形成了地下漏斗。以兴平市069号观测井2002—2006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资料为原始数据,通过建立GM(1,1)模型,对该地区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量正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地下水埋深 水位动态变化 预测 兴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腾格里湖与湖岸带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6
作者 徐兆祥 方磊 +4 位作者 李英 马波 张勃 王成文 朱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9,共8页
为深入分析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地下水与盆地接触带湖泊的转化关系,以宁夏腾格里湖为例,利用在湖岸带建设的原位监测剖面,分析湖水与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动态、水化学、同位素,确定湖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利用GMS中的moldflow和LAK3模块建立... 为深入分析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地下水与盆地接触带湖泊的转化关系,以宁夏腾格里湖为例,利用在湖岸带建设的原位监测剖面,分析湖水与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动态、水化学、同位素,确定湖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利用GMS中的moldflow和LAK3模块建立湖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模拟湖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量。结果表明:腾格里湖属于典型的地下水穿流型湖泊,上游地下水部分补给湖泊,部分从湖底穿过,同时湖泊也会渗漏补给下游地下水。湖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模拟的水位变化与观测孔的实际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湖水位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纳什指数为0.709,均方根误差0.026 8 m,决定性系数R^(2)=0.799,地下水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纳什指数0.718,均方根误差0.052m,决定性系数R^(2)=0.789,能够较精确模拟湖水位的波动,刻画地下水与湖水的相互作用。模拟得出湖水接受地下水补给量为516.11万m^(3)/a,湖水渗漏到地下水的水量为117.3万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腾格里湖 水位动态变化 水化学 同位素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海岸带地下水环境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波 关琴 +2 位作者 林广奇 张海林 张翼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研究山东省海岸带的地下水环境特征,依据山东省海岸带不同类型地下水监测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从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两个方面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与大气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还受地形地貌、地... 为研究山东省海岸带的地下水环境特征,依据山东省海岸带不同类型地下水监测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从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两个方面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与大气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还受地形地貌、地下水开采强度等因素制约;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由中低山丘陵区向滨海区呈现分带性;近40 a来,阴离子HCO_(3)^(-)含量逐渐降低,Cl-含量逐渐升高,阳离子Ca^(2+)、Mg^(2+)含量逐渐降低,Na^(+)含量逐渐升高;水化学动态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水位动态变化 水化学特征 海岸带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俊锋 王金生 滕彦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本文从地下水与河水的水流形态和水位动态变化 ,分析了二者的补排关系 ;详细介绍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和人为因素等对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述了研究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如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方法、动态资... 本文从地下水与河水的水流形态和水位动态变化 ,分析了二者的补排关系 ;详细介绍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和人为因素等对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影响 ;综述了研究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如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方法、动态资料分析方法、基流切割方法、水化学方法、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等 ;评述了研究河流与含水层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发展状况。最后 ,指出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数学模型中补排量和边界的处理、地下水与河水交错带的研究、河流与含水层相互作用的生态意义、加强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河水 水流形态 水位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芸 张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8,44,共5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昆明盆地 超采区 水资源评价 水位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屯矿井田水文观测网设计与布置
10
作者 管笛 许光泉 +1 位作者 高宇航 李亚昊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193-195,共3页
水文地质观测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山东菏泽的郭屯矿井田为对象,根据水文观测孔设计、施工原则,结合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的分析,拟定了各含水层的观测孔的数量,进行了水文观测网的布置,从而可监测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 水文地质观测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山东菏泽的郭屯矿井田为对象,根据水文观测孔设计、施工原则,结合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的分析,拟定了各含水层的观测孔的数量,进行了水文观测网的布置,从而可监测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研判地下水的来源,为预防井筒变形和地面沉降提供基础数据以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观测 含水层 水位动态变化 矿井防治水 郭屯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