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敏感性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永涛
艾晓辉
杨红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氟甲砜霉素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氟甲砜霉素及其它24种抗菌药物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并测定了7种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氟甲砜霉素对水产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
研究了氟甲砜霉素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氟甲砜霉素及其它24种抗菌药物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并测定了7种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氟甲砜霉素对水产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测试的7种菌中有5种菌对氟甲砜霉素高度敏感,1种菌中度敏感,1种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测试菌对氟甲砜霉素的耐药性获得速率也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甲砜霉素
水产致病菌
敏感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替米考星对水产致病菌体内外抗菌和对异育银鲫毒性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永涛
李乐
+1 位作者
杨红
艾晓辉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4期51-58,共8页
研究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感染异育银鲫的防治效果和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作用。应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质量浓度为0.125、0.25、0.5、1、2、4、8、16、32、64、128 ...
研究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感染异育银鲫的防治效果和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作用。应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质量浓度为0.125、0.25、0.5、1、2、4、8、16、32、64、128 mg/L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ol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腹腔注射0.3 m L浓度为9×10~8CFU/m 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体质量为(217.65±25.26)g的异育银鲫,分别在感染后1、24和48 h以0、50、100、150 mg/kg鱼体重的剂量分别口灌替米考星,计算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应用剂量为0、260、300、340、387、440 mg/kg的替米考星口灌异育银鲫,记录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计算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MIC分别为4.00、0.50和1.00mg/L,MBC分别为64、32和32 mg/L,MBC/MIC比值分别为16、64和32;100和150 mg/kg鱼体重剂量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可达100%;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口灌的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344.0、306.3、298.5和298.5 mg/kg。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效果;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也具有中等毒性。本研究可为替米考星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异育银鲫
水产致病菌
防治效果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肉桂醛制剂对水产动物致病菌抑菌、杀菌效果比较
3
作者
韩鑫怡
王庆奎
+2 位作者
姚雨馨
韩妞妞
刘黎瑶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肉桂醛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但难溶于水、易氧化的特性限制了肉桂醛的应用范围。为提高肉桂醛水溶性并避免被氧化,本研究构建了纳米乳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两种肉桂醛制剂,以链霉素为阳性对照,比较二者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
肉桂醛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但难溶于水、易氧化的特性限制了肉桂醛的应用范围。为提高肉桂醛水溶性并避免被氧化,本研究构建了纳米乳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两种肉桂醛制剂,以链霉素为阳性对照,比较二者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的抑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肉桂醛纳米乳制剂对上述6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93、2.05、1.67、14.88、9.30、1.86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40、6.00、1.86、16.00、10.23、5.00 mg/mL,抑杀效果均大幅度优于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相比,肉桂醛纳米乳制剂有更高的载药量,对致病菌有更强的抑菌、杀菌活力。虽然两种制剂对致病菌的抑菌、杀菌活力远低于链霉素,但是在绿色无抗水产养殖中仍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纳米乳
最小杀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
水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晓丹
曹阳
+3 位作者
张盈娇
夏陈
陈建
宋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了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测定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以保护率为指标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实验中,单过硫酸氢钾粉对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
研究了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测定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以保护率为指标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实验中,单过硫酸氢钾粉对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5种菌的MIC分别为1、0.25、0.125、0.25、0.5μg/ml;MBC与MIC相同。而体内抑菌实验中,随着单过硫酸氢钾粉浓度的增加,由5种致病菌引起鲫鱼的死亡率逐步降低。统计分析发现,使用0.25μg/ml单过硫酸氢钾粉药浴鲫鱼,即可对由5种致病菌引起的鲫鱼病害有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过硫酸氢钾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连素对3种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谢丽玲
赵水灵
+3 位作者
余飞
成凯
朱炎坤
张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文章研究了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了黄连素对病原菌菌体形态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以...
文章研究了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了黄连素对病原菌菌体形态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以此解析黄连素对这3种致病菌的抑制特点和抑菌机制。结果显示,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1 mg.mL-1和0.391 mg.mL-1、0.391 mg.mL-1和0.781 mg.mL-1、0.781 mg.mL-1和1.563 mg.mL-1,说明黄连素对3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同步结果显示,1.00 mg.mL-1黄连素不仅会严重破坏致病菌的菌体形态,而且使致病菌的迟缓期延长2~7 h,这暗示黄连素可能通过影响致病菌的细胞结构和生长繁殖来达到抑菌的效果。由此可见,黄连素在防治水产类细菌性疾病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水产
动物
致病菌
抑菌作用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二)
6
作者
陈昌福
张松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动物疾病防治
水产
动物疾病
方法与技术
药物敏感性试验
水产
动物
致病菌
给药
治疗效果
抗生素
感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曹俊辉
谢丽玲
+1 位作者
杨素霞
胡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82-9983,9989,共3页
[目的]为探索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中草药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用黄芩、杜仲、金银花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试验研究,以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将各组药物提取液分别对嗜水气单孢...
[目的]为探索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中草药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用黄芩、杜仲、金银花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试验研究,以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将各组药物提取液分别对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鳗弧菌等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物的提取液对水产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杜仲提取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黄芩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复方药物的体外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配比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浓度。[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异抗菌作用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敏感性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永涛
艾晓辉
杨红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出处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
水产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湖北示范区)项目,编号2006BKAO2A22
文摘
研究了氟甲砜霉素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氟甲砜霉素及其它24种抗菌药物对7种水产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并测定了7种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氟甲砜霉素对水产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测试的7种菌中有5种菌对氟甲砜霉素高度敏感,1种菌中度敏感,1种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测试菌对氟甲砜霉素的耐药性获得速率也较慢。
关键词
氟甲砜霉素
水产致病菌
敏感性
耐受性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替米考星对水产致病菌体内外抗菌和对异育银鲫毒性作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永涛
李乐
杨红
艾晓辉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4期51-58,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2016JBF0104)
文摘
研究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感染异育银鲫的防治效果和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作用。应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质量浓度为0.125、0.25、0.5、1、2、4、8、16、32、64、128 mg/L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ol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腹腔注射0.3 m L浓度为9×10~8CFU/m L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感染体质量为(217.65±25.26)g的异育银鲫,分别在感染后1、24和48 h以0、50、100、150 mg/kg鱼体重的剂量分别口灌替米考星,计算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应用剂量为0、260、300、340、387、440 mg/kg的替米考星口灌异育银鲫,记录异育银鲫的死亡率,计算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MIC分别为4.00、0.50和1.00mg/L,MBC分别为64、32和32 mg/L,MBC/MIC比值分别为16、64和32;100和150 mg/kg鱼体重剂量的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异育银鲫的保护率可达100%;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口灌的24、48、72和96 h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344.0、306.3、298.5和298.5 mg/kg。替米考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效果;替米考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替米考星对异育银鲫也具有中等毒性。本研究可为替米考星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替米考星
异育银鲫
水产致病菌
防治效果
毒性
Keywords
tilmicosin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aquatic pathogenic bacteria
control effect
toxicity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肉桂醛制剂对水产动物致病菌抑菌、杀菌效果比较
3
作者
韩鑫怡
王庆奎
姚雨馨
韩妞妞
刘黎瑶
机构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
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910061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0900600)
+4 种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7)
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ITTMRS2021000)
天津市绿色生态饲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J202310)
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平台项目(无编号)
水产生态与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农学院)(无编号)。
文摘
肉桂醛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效果,但难溶于水、易氧化的特性限制了肉桂醛的应用范围。为提高肉桂醛水溶性并避免被氧化,本研究构建了纳米乳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两种肉桂醛制剂,以链霉素为阳性对照,比较二者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的抑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肉桂醛纳米乳制剂对上述6种水产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93、2.05、1.67、14.88、9.30、1.86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40、6.00、1.86、16.00、10.23、5.00 mg/mL,抑杀效果均大幅度优于肉桂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相比,肉桂醛纳米乳制剂有更高的载药量,对致病菌有更强的抑菌、杀菌活力。虽然两种制剂对致病菌的抑菌、杀菌活力远低于链霉素,但是在绿色无抗水产养殖中仍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肉桂醛
纳米乳
最小杀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
水产致病菌
Keywords
cinnamaldehyde
nano emulsion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aquatic pathogenic bacteria
分类号
S983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S963.7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晓丹
曹阳
张盈娇
夏陈
陈建
宋艳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用兽药临床药效及残留试验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青年基金资助
文摘
研究了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测定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以保护率为指标的体内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实验中,单过硫酸氢钾粉对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5种菌的MIC分别为1、0.25、0.125、0.25、0.5μg/ml;MBC与MIC相同。而体内抑菌实验中,随着单过硫酸氢钾粉浓度的增加,由5种致病菌引起鲫鱼的死亡率逐步降低。统计分析发现,使用0.25μg/ml单过硫酸氢钾粉药浴鲫鱼,即可对由5种致病菌引起的鲫鱼病害有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
单过硫酸氢钾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Keywords
Potassium monopersulfate
Pathogenic bacteria in aquaculture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连素对3种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谢丽玲
赵水灵
余飞
成凯
朱炎坤
张勇
机构
汕头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005D06-2)
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158)
文摘
文章研究了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了黄连素对病原菌菌体形态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以此解析黄连素对这3种致病菌的抑制特点和抑菌机制。结果显示,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1 mg.mL-1和0.391 mg.mL-1、0.391 mg.mL-1和0.781 mg.mL-1、0.781 mg.mL-1和1.563 mg.mL-1,说明黄连素对3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同步结果显示,1.00 mg.mL-1黄连素不仅会严重破坏致病菌的菌体形态,而且使致病菌的迟缓期延长2~7 h,这暗示黄连素可能通过影响致病菌的细胞结构和生长繁殖来达到抑菌的效果。由此可见,黄连素在防治水产类细菌性疾病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黄连素
水产
动物
致病菌
抑菌作用
抑菌机制
Keywords
Berberine
aquatic animal pathogens
antibacterial effect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分类号
S94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二)
6
作者
陈昌福
张松柏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湖南五指峰生化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动物疾病防治
水产
动物疾病
方法与技术
药物敏感性试验
水产
动物
致病菌
给药
治疗效果
抗生素
感受性
分类号
S9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曹俊辉
谢丽玲
杨素霞
胡建国
机构
汕头大学生物系
汕头市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82-9983,9989,共3页
基金
汕头市科技局资助项目(130-152013)
文摘
[目的]为探索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中草药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用黄芩、杜仲、金银花3种常见中草药进行试验研究,以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将各组药物提取液分别对嗜水气单孢菌、温和气单孢菌、鳗弧菌等常见的水产动物致病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各药物的提取液对水产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杜仲提取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鳗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黄芩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复方药物的体外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配比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浓度。[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出具有特异抗菌作用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水产致病菌
抑菌作用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ctive components
Marine lives pathoge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产致病菌对氟甲砜霉素敏感性及耐药性研究
刘永涛
艾晓辉
杨红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替米考星对水产致病菌体内外抗菌和对异育银鲫毒性作用
刘永涛
李乐
杨红
艾晓辉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种肉桂醛制剂对水产动物致病菌抑菌、杀菌效果比较
韩鑫怡
王庆奎
姚雨馨
韩妞妞
刘黎瑶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过硫酸氢钾粉对5种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
曾晓丹
曹阳
张盈娇
夏陈
陈建
宋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连素对3种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谢丽玲
赵水灵
余飞
成凯
朱炎坤
张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给药方法与技术(二)
陈昌福
张松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曹俊辉
谢丽玲
杨素霞
胡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