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碘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对变异链球菌致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学军 刘瑶 +3 位作者 梁晶 史璐 楚金普 李蓓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含不同浓度碘(I-)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LPO-H2O2-SCN-)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mutans ATCC 25175为实验菌株。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 目的研究含不同浓度碘(I-)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LPO-H2O2-SCN-)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mutans ATCC 25175为实验菌株。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进行生长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菌的黏附抑制率;用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用蒽酮法测定还原糖量,计算GTF活性。结果随着I-浓度的增高,含I-的LPO-H2O2-SCN-抗菌系统对S.mutans致龋力的抑制作用增强。当I-≥100μmol·L-1时,对S.mutans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I-≥1 000μmol·L-1时,对S.mutans的生长抑制显著高于以硫氰酸盐(SCN-)为单底物的实验组(P<0.05);当I-≥100μmol·L-1时,对S.mutans的黏附抑制率达到50%以上,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量明显减少(P<0.05),GTF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增加I-的浓度,可以抵消生理浓度的SCN-的抑制作用,使含I-的LPO-H2O2-SCN-系统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黏附、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和GTF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乳过氧化物酶 碘离子 硫氰酸根离子 葡萄糖基转移酶 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