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水下接触爆炸防爆机理及损伤等级预测
1
作者 汤长兴 曹克磊 +3 位作者 赵瑜 张建伟 黄锦林 吕孟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3,共16页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 为探究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方法建立了“水体-炸药-防护层-钢筋混凝土板”的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SAP10S5、SAP10S10、SAP10S15和SAP10S20)和不同炸药质量影响下被防护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演化过程、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并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板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下,增设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有效降低被防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板的损伤程度,且其对RC板损伤程度的影响随防护层中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其中SAP10S15配比防护层的抗爆防护效果最优;炸药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SAP10S15配比防护层依然能维持较高的耗能占比,有效降低RC板的损伤程度;当炸药量为0.25 kg时,相较于无防护方案,SAP10S15配比防护层加固下RC板的损伤指数衰减最明显,为42.5%,损伤等级由严重破坏降为中度破坏。构建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能够直观评估钢纤维体积分数和炸药量对RC板损伤等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钢纤维增强多孔混凝土板 失效模式 损伤等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系统的混合不确定度量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霄 杨伊伊 +1 位作者 陈江涛 王瑞利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目的]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建模与仿真(M&S)中同时存在品目繁多的认知不确定度和偶然不确定度,在M&S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导致系统响应量(SRQ)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真值间产生较大偏差,影响M&S的性能。而使用非接触水下爆炸... [目的]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建模与仿真(M&S)中同时存在品目繁多的认知不确定度和偶然不确定度,在M&S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导致系统响应量(SRQ)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真值间产生较大偏差,影响M&S的性能。而使用非接触水下爆炸不确定度量化(UQ)方法能提高M&S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方法]首先,针对无物理意义、通过试验直接标定的唯象参数,使用D-S证据理论(DSTE)融合不同学科专家(SME)的建议,得到唯象参数赋值区间和基本信度分配(BBA)函数。鉴于SME的个人工程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采用多证据、多周期性融合方法,提高认知不确定度量化的客观性。其次,使用蒙特卡罗法研究非接触水下爆炸中高维输入偶然不确定度的传播。最后,当偶然不确定度和认知不确定度同时存在时,将唯象参数作为外层,不确定的物理量作为内层,使用双层循环法执行非接触水下爆炸的混合不确定度量化。[结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STE方法缩小了认知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对SME初始意见改动较大,计算所得认知不确定度的BBA更精确、客观性更强。双层循环法可计算得到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SRQ的可信置信区间和BBA,结果与常识吻合。[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舰船防护设计和提高水下兵器爆炸毁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不确定度量化 接触水下爆炸 D-S证据理论 认知不确定度 双层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形梁在水下近距非接触爆炸作用下的整体毁伤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海涛 朱锡 +1 位作者 赵小龙 黄晓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8-161,184,共5页
为了研究舰船在水下近场爆炸作用下的整体毁伤模式,根据相似原则设计了两种箱形梁模型,将TNT炸药置于模型中部正下方爆炸,通过改变爆距和药量来研究试验模型在不同爆炸工况下的整体运动特性,并利用高速摄影仪观察模型的动态响应过程.试... 为了研究舰船在水下近场爆炸作用下的整体毁伤模式,根据相似原则设计了两种箱形梁模型,将TNT炸药置于模型中部正下方爆炸,通过改变爆距和药量来研究试验模型在不同爆炸工况下的整体运动特性,并利用高速摄影仪观察模型的动态响应过程.试验研究发现:在梁模型一阶湿频率与气泡脉动频率相近的条件下,气泡脉动会激起结构明显的整体弯曲运动;当爆距与最大气泡半径之比为1~1.5时,梁结构会发生中垂破坏,形成一个或两个塑性绞;当爆距与最大气泡半径之比为2~4时,梁结构会发生鞭状运动响应;水下爆炸气泡对水面结构的整体毁伤作用大于初始冲击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气泡脉动 高速摄影 毁伤模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爆炸下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水下防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克磊 付乔峰 +2 位作者 张建伟 黄锦林 赵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2-985,共14页
为探究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FEM⁃SPH)建立水下多介质耦合爆炸模型;设计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防护方案,探究不同复合结构防护层(含3,6,9,12 mm厚波纹钢复合结... 为探究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的水下抗爆防护效果,采用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耦合算法(FEM⁃SPH)建立水下多介质耦合爆炸模型;设计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防护方案,探究不同复合结构防护层(含3,6,9,12 mm厚波纹钢复合结构、含30°,45°,60°,75°波纹钢复合结构和含10,30,50,70 mm波高波纹钢复合结构)的水下削波吸能效果,并提出耗能分担率对复合结构进行防护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板迎爆面与背爆面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水下接触爆炸模拟过程;不同复合结构防护方案下,含12 mm厚波纹钢复合结构、含75°波纹钢复合结构和含70 mm波高波纹钢复合结构防护方案较无防护方案测点峰值压力最大降幅为63.2%,60%和57.9%,最大防护率分别为63.2%,60.0%和57.9%,耗能分担率为69.48%,66.26%和63.51%;最优型式(厚度为12 mm/夹角为75°/波高为70 mm)复合结构的削波吸能效果及防护效果均显著优于单一因素影响下的复合结构。研究成果可为不同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在水下抗爆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波纹钢⁃混凝土板复合结构 削波吸能效果 防护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舱段模型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素秋 樊宝顺 +1 位作者 薛飞 王巍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0-366,共7页
对舱段缩比模型遭受水下爆炸冲击载荷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模型是参照水面舰船的典型舱段而设计的.用于评估普通船用钢材料模型的冲击响应。试验工况为远场非接触爆炸,介绍了药包/模型的几何特性.以及用装在舱室内、甲板处和... 对舱段缩比模型遭受水下爆炸冲击载荷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模型是参照水面舰船的典型舱段而设计的.用于评估普通船用钢材料模型的冲击响应。试验工况为远场非接触爆炸,介绍了药包/模型的几何特性.以及用装在舱室内、甲板处和龙骨上的加速度计来测量舱段模型的冲击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态响应 水下接触爆炸 舱段缩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水下爆炸下舰船冲击环境的不确定度量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梁霄 陈江涛 +1 位作者 王瑞利 胡星志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136,共9页
[目的]为挖掘和量化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建模与模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开展高维随机变量对系统输出结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变量统计特征和工程经验,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物理量的不确定度,使用Beta分布描述唯象参数的不确定度,并使用R... [目的]为挖掘和量化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建模与模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开展高维随机变量对系统输出结果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变量统计特征和工程经验,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物理量的不确定度,使用Beta分布描述唯象参数的不确定度,并使用Rosenblatt变换将不同类型的相关随机变量组转化为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变量组。此外,考虑到模型的复杂性且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使用基于二次自适应基函数的齐次Wiener混沌方法处理不确定度的传播,以提高计算效率。以甲板上弹簧系统试验装置为例,应用所提方法研究试验装置的冲击响应量的期望值、标准差、置信区间和概率密度函数。[结果]结果显示,舰船遭受水下爆炸冲击后,甲板一直处于振荡状,标准差的振荡相比期望值更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非接触水下爆炸冲击影响以及评估舰船抗冲击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基函数 不确定度量化 接触水下爆炸 酉变换 Rosenblatt变换 齐次Wiener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中谱跌效应对设备破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博洋 闫明 +1 位作者 张磊 计晨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5期6-10,共5页
弹性安装的舰载设备在受到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时产生的谱跌效应会显著降低设备的冲击响应。为研究谱跌效应对舰载设备的设计谱及其设计安装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弹簧振子模型的伪速度冲击响应和悬臂梁模型应力冲击响应,同时对... 弹性安装的舰载设备在受到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时产生的谱跌效应会显著降低设备的冲击响应。为研究谱跌效应对舰载设备的设计谱及其设计安装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弹簧振子模型的伪速度冲击响应和悬臂梁模型应力冲击响应,同时对比分析上层振子固有频率相同但质量与刚度不同的双层弹簧振子模型的下层振子伪速度冲击响应。发现:谱跌效应发生时,下层设备的伪速度响应和应力响应均有明显的降低,据此须改进舰载设备的三折线伪速度设计谱;增加上层设备的质量和刚度会显著降低下层设备的伪速度响应,并使谱跌效应的频宽范围增加,利用此特性可降低舰载设备中有着特殊固有频率或固有频率集中的零部件的应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谱跌效应 舰载设备 水下接触爆炸 伪速度 冲击响应谱 设计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的负波对舰船设备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斌 闫明 +1 位作者 刘栋 金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揭示水下非接触爆炸的负波对舰船设备冲击破坏影响,并分析冲击破坏规律,对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及考核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不同固有频率的悬臂梁,分别计算在不同负波脉宽和负波延迟时间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梁固定端应力响应,得到负波脉宽与应... 揭示水下非接触爆炸的负波对舰船设备冲击破坏影响,并分析冲击破坏规律,对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及考核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不同固有频率的悬臂梁,分别计算在不同负波脉宽和负波延迟时间的冲击载荷作用下梁固定端应力响应,得到负波脉宽与应力、负波延迟时间与应力的关系曲线,同时绘制了相应的冲击响应谱。结果表明:增加负波脉宽可提高冲击载荷对低频设备破坏能力,对中频和高频设备破坏影响不大;负波延迟可加剧低频设备破坏,可降低中频设备破坏,对高频设备破坏无影响;增加负波脉宽和负波延迟时间均可加剧冲击载荷对低频设备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水下接触爆炸 负波 舰船设备 冲击响应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下分层圆孔覆盖层动响应及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锋 谌勇 +2 位作者 朱大巍 孙靖雅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1-118,共8页
在舰船湿表面敷设橡胶材料防护覆盖层是应用广泛且能有效提高水下非接触性爆炸抗冲击性能的方法。以舰艇的水下抗冲击防护为背景,借鉴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对四种分层圆孔蜂窝覆盖层在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作用下的动响应及抗冲击性能做了研... 在舰船湿表面敷设橡胶材料防护覆盖层是应用广泛且能有效提高水下非接触性爆炸抗冲击性能的方法。以舰艇的水下抗冲击防护为背景,借鉴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对四种分层圆孔蜂窝覆盖层在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作用下的动响应及抗冲击性能做了研究。先利用不同的超弹性本构模型对材料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模型,讨论冲击波压力幅值、胞元大小、排布对响应特点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下该覆盖层的抗冲击性能和机理认识有一定指导作用,为新型防护覆盖层的选用和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材料覆盖层 水下接触爆炸 功能梯度材料 超弹性本构模型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下船体爆炸弯矩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广明 陈炜 +1 位作者 吴敌 李正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
[目的]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能引起船体强烈的总纵弯曲运动,威胁船体总纵强度。采用详细的有限元建模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计算虽然可以获得船体爆炸弯矩,进而计算船体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的船体总纵强度,但该方法工作量较大且较为复杂。为... [目的]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能引起船体强烈的总纵弯曲运动,威胁船体总纵强度。采用详细的有限元建模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计算虽然可以获得船体爆炸弯矩,进而计算船体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的船体总纵强度,但该方法工作量较大且较为复杂。为此,[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梁模型的船体水下非接触爆炸弯矩简化计算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船体详细有限元模型和船体梁简化模型,并分别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工况下危险剖面的爆炸弯矩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船体梁简化模型不仅建模简单,而且爆炸弯矩计算精度良好。[结论]所得结果可为水下非接触爆炸下船体爆炸弯矩的快速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梁 水下接触爆炸 总纵强度 爆炸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辉 刘辉 +1 位作者 李其修 吴向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4,共5页
由于水下爆炸和舰船结构动态响应的复杂性,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主要来自于对试验现象或试验数据的分析。传统对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主要考虑水下爆炸冲击波和2次压力波。本文提出了气... 由于水下爆炸和舰船结构动态响应的复杂性,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主要来自于对试验现象或试验数据的分析。传统对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研究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主要考虑水下爆炸冲击波和2次压力波。本文提出了气泡脉动对舰船结构的冲击,明确了气泡脉动对舰船结构损伤的关系;在综合研究水下非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结构损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舰船结构的损伤等级,确定了等级评估标准;举例与模拟试验情况下舰船结构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冲击波 舰船结构 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舰员抗冲击防护地板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欣 王汝夯 +1 位作者 李冰 周健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3,57,共7页
[目的]为有效保护水面舰船舰员免受水下非接触爆炸所引起的冲击损伤,[方法]在分析水面舰船人员冲击环境和安全限值的基础上,提出舰员抗冲击防护地板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具有非线性变刚度力学特性的新型抗冲击弹性地板。在模拟舰船典型中... [目的]为有效保护水面舰船舰员免受水下非接触爆炸所引起的冲击损伤,[方法]在分析水面舰船人员冲击环境和安全限值的基础上,提出舰员抗冲击防护地板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具有非线性变刚度力学特性的新型抗冲击弹性地板。在模拟舰船典型中、重度冲击环境的冲击台试验中,对抗冲击弹性地板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抗冲击弹性地板可以衰减88%以上的冲击载荷,能有效降低对舰员的冲击损伤程度。[结论]所做研究可为舰船冲击环境恶劣的部位提供有效的舰员抗冲击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安全冲击环境 抗冲击 抗冲击弹性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载荷下双层底结构单元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欣 张延昌 王自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3,共5页
舰船结构水下非接触爆炸的动态响应研究是舰船生命力评估的基础。基于普通双底结构,设计了3种新式的X型、Y型双底单元和Ⅰ型双层底结构单元,分析了4种结构在200 kg TNT炸药不同爆距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变形特征,运动响应以及结构的... 舰船结构水下非接触爆炸的动态响应研究是舰船生命力评估的基础。基于普通双底结构,设计了3种新式的X型、Y型双底单元和Ⅰ型双层底结构单元,分析了4种结构在200 kg TNT炸药不同爆距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变形特征,运动响应以及结构的吸能特性。结果表明,X型、Y型单元吸收较少能量,尤其内底板吸收能量少,应变、冲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值也小,内底板更安全。Ⅰ型单元外底板的变形和应变小,其安全半径约为15 m,其余3种单元安全半径都约为20 m。4种结构临界半径都小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水下接触爆炸 双层底结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接触爆炸荷载下某混凝土重力坝损伤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蓬 陈健云 +1 位作者 周晶 徐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116,共9页
水坝是重要的挡水建筑物,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溃坝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基于Euler与Lagrange流固耦合算法,并考虑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的高应变率效应,运用LS-DYNA软件模拟分析了某混凝土重力坝的水下非接触爆炸损伤情... 水坝是重要的挡水建筑物,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溃坝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基于Euler与Lagrange流固耦合算法,并考虑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的高应变率效应,运用LS-DYNA软件模拟分析了某混凝土重力坝的水下非接触爆炸损伤情况。探讨了受起爆深度、起爆距离和坝前水位与炸药当量影响时,水下非接触爆炸荷载与坝体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拟合得到了该坝体的损伤等级预测曲线。通过该研究得到:起爆深度、起爆距离和坝前水位都是坝体抗爆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上游面损伤位置随起爆深度增加而向坝体底部相应移动,起爆深度越大越不易形成贯穿性损伤,近距离起爆对坝体的损伤更为严重,低水位爆炸能够有效减小坝体损伤以提高坝体的抗爆能力。战争发生时可以采取提前放空库水、防止炸弹入水爆炸和防止炸弹接近坝体等方式使坝体的爆炸冲击损伤降到最低。研究成果能够预测坝体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荷载时的损伤程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荷载 混凝土重力坝 损伤预测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破口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刘润泉 白雪飞 朱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1-46,共6页
以 3种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试验为基础 ,对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查找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板架结构加强筋相对刚度概念 ,确定了破口长度的估算系数 ,同时为舰船结构在水下爆... 以 3种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试验为基础 ,对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查找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板架结构加强筋相对刚度概念 ,确定了破口长度的估算系数 ,同时为舰船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破口数值计算提供了试验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单元结构模型 水下接触爆炸 破口 极限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作用下加筋板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馨 王善 +1 位作者 陈振勇 杨世全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0,共4页
主要仿真模拟计算了加筋板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加筋板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板、井字加筋板、十字加筋板三种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分别模拟计算出它们在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 主要仿真模拟计算了加筋板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加筋板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板、井字加筋板、十字加筋板三种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分别模拟计算出它们在水下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各个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了位移、等效应力、压力等变量,得出结论:加筋板具有分散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加筋板抵抗爆炸冲击波冲击的能力更强,结构更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 水下接触爆炸 动态响应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水下接触爆炸的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弩 明付仁 +3 位作者 吴国民 卢骏锋 周心桃 李德聪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7-1265,共9页
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部分在作战中会受到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攻击,它的防护能力是舰船生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了ALE数值仿真技术,从冲击波传递、结构毁伤和能量吸收三方面对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 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部分在作战中会受到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攻击,它的防护能力是舰船生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了ALE数值仿真技术,从冲击波传递、结构毁伤和能量吸收三方面对舰船舷侧防御纵壁弧形支撑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理展开了研究。对比了传统的隔壁支撑舷侧结构和弧形支撑结构在变形和能量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弧形结构的变形吸能作用使得相邻的第二纵壁变形减少,吸收的能量降低,提高了舷侧结构的防护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大型舰船水下防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弧形结构 ALE方法 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舷侧多层防护隔舱接触爆炸毁伤载荷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鹏宇 侯海量 +1 位作者 吴林杰 朱锡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为探讨水下多层防护隔舱结构设计,以典型三舱式结构为对象,利用Dytran软件分析了水下接触爆炸下舷侧多层防护隔舱中膨胀空舱内的毁伤载荷特性,得到了载荷的简化模型,并拟合出膨胀舱压力载荷脉动平稳阶段准静态气压值的计算公式。结果表... 为探讨水下多层防护隔舱结构设计,以典型三舱式结构为对象,利用Dytran软件分析了水下接触爆炸下舷侧多层防护隔舱中膨胀空舱内的毁伤载荷特性,得到了载荷的简化模型,并拟合出膨胀舱压力载荷脉动平稳阶段准静态气压值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膨胀空舱内的毁伤载荷特性在时间尺度上可分为气团膨胀扩散阶段和脉动平稳两个阶段;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分为正反射区和马赫反射区,正反射区作用载荷由初始瞬态脉冲载荷和后续逐渐衰减的准静态气压载荷叠加而成,马赫反射区作用载荷则以准静态气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爆炸载荷 准静态气压 毁伤载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多舱防护结构载荷特性及动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庭翱 张弩 +2 位作者 侯海量 吴国民 周心桃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探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对大型舰船水下舷侧多舱防护结构毁伤的研究进展,从水下接触爆炸下多舱防护结构载荷特性及结构动响应2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水下接触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载荷、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气泡载荷及高速破片侵彻液舱... 为探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对大型舰船水下舷侧多舱防护结构毁伤的研究进展,从水下接触爆炸下多舱防护结构载荷特性及结构动响应2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水下接触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载荷、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气泡载荷及高速破片侵彻液舱引起的冲击波载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水下接触爆炸下多舱防护结构的舷侧外板结构(背空板)、液舱结构及夹芯结构的响应研究现状分别进行综述。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盲点,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多舱防护结构的研究、设计和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多舱防护结构 载荷特性 结构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液舱前置型防雷舱的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键 侯海量 +3 位作者 陈鹏宇 黄晓明 吴林杰 朱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为探讨防雷舱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同一防雷舱结构的典型模式和液舱前置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典型模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液舱前置对防雷舱结构动响应过程、失效模式及防护效能的影响... 为探讨防雷舱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同一防雷舱结构的典型模式和液舱前置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典型模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液舱前置对防雷舱结构动响应过程、失效模式及防护效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从结构破坏过程、载荷特性、吸能特性三个方面对比了两种模式的差异,探讨了两种模式防雷舱结构的防护机理,为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舱 水下接触爆炸 液舱前置 动响应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