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的滑模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小岗 王红都 +1 位作者 黎明 刘鑫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138,共9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的强耦合、强非线性、复杂海洋多源干扰等因素影响,提出了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将复杂系统模型转变为简单的积分串联系统,将内部参数不确定性、测量误差、建模误差和海洋多源干扰等扰动归结为总扰动,并采用线性扩...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的强耦合、强非线性、复杂海洋多源干扰等因素影响,提出了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将复杂系统模型转变为简单的积分串联系统,将内部参数不确定性、测量误差、建模误差和海洋多源干扰等扰动归结为总扰动,并采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并抵消。利用滑模控制器提高系统对参数摄动的不敏感性,增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控制系统的有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滑模自抗扰与传统滑模控制和自抗扰控制相比,能使水下机器人机械臂实现更好的轨迹跟踪,且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 自抗扰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变结构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作业轨迹跟踪控制
2
作者 张扬 夏庆超 +4 位作者 杨灿军 常宗瑜 宋瑞银 吴定泽 张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研究;考虑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作业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机械手拾起和放置物体的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计算力矩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和双环滑模控制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本体和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减小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跟踪误差、降低系统总的能量消耗,并且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重物时对机械手关节的影响要大于对本体位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轨迹跟踪 双环滑模控制 参数变化 拾起与放置 控制精度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巡检机器人机械臂减阻设计
3
作者 包海默 何晋 +2 位作者 李家家 邓煜欣 宋梅萍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为减小水下巡检机器人运行中的阻力,对其机械臂的合理安装范围和方式进行研究。采用SMF三维重建方法和PhotoScan软件对斑马狗头鲀进行特征分析和仿生模拟,重建机器人主体模型;从使用场景角度统计分析机械臂最佳工作空间范围和安装位置;... 为减小水下巡检机器人运行中的阻力,对其机械臂的合理安装范围和方式进行研究。采用SMF三维重建方法和PhotoScan软件对斑马狗头鲀进行特征分析和仿生模拟,重建机器人主体模型;从使用场景角度统计分析机械臂最佳工作空间范围和安装位置;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流体仿真,对比不同角度机械臂的阻力影响。结果表明:第10组的第7点位为机械臂最大工作空间安装位置,机械臂安装角度为150°时,航行阻力最小。机身两侧的机械臂安装在合理位置和角度,能有效拓展设备的作业范围,减小运行阻力,对提升水下巡检机器人的整体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巡检机器人 机械 三维重建 流体仿真 减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械臂双边遥操作力反馈-位置反馈混合控制研究
4
作者 刘妮 张永林 吴梦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38,172,共8页
针对水下遥操作系统中存在机械臂关节摩擦及水下洋流干扰的问题,研究在力反馈与位置反馈混合控制的结构下,优化主从机械臂的双边控制算法。利用具有误差补偿的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对力反馈误差进行调节,实现主端机械臂对从端交互力的跟... 针对水下遥操作系统中存在机械臂关节摩擦及水下洋流干扰的问题,研究在力反馈与位置反馈混合控制的结构下,优化主从机械臂的双边控制算法。利用具有误差补偿的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对力反馈误差进行调节,实现主端机械臂对从端交互力的跟踪;利用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系统对切换增益进行调节,估计外部干扰上界,并设计鲁棒项抑制估计误差,实现从端机械臂对主端位置的跟踪。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优化后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 遥操作 -位置混合控制 灰色预测模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巍 魏延辉 +2 位作者 曾建辉 贾献强 王泽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16-123,共8页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UVMS)是未来海洋开发的重要装备,是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建模方法,总结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规划算法以及水下机器人-机...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UVMS)是未来海洋开发的重要装备,是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建模方法,总结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规划算法以及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最后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建模方法 运动规划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宇 张磊 +3 位作者 邵建根 刘海涛 顾逢平 章悦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8,51,共10页
为了提高楼梯清洁机器人的实用性,设计了一款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利用机械臂的旋转下楼,采用伸缩杆与张紧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械臂可伸缩功能,提高了对不同高度楼梯的适应性。该楼梯清洁机器人主要由清扫结构、可伸缩式下楼... 为了提高楼梯清洁机器人的实用性,设计了一款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利用机械臂的旋转下楼,采用伸缩杆与张紧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械臂可伸缩功能,提高了对不同高度楼梯的适应性。该楼梯清洁机器人主要由清扫结构、可伸缩式下楼结构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使得机器人能够实现楼梯边缘信号判别、下楼控制、单层楼梯面避障、楼梯末端避障及楼梯踢面高度探测等功能,上述控制策略交替执行,从而实现机器人对整层楼梯面的清扫。机械臂可伸缩实验表明,机械臂能够伸长与缩短至不同长度(24~29 cm)。不同高度楼梯下楼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适应10~20 cm之间不同高度的楼梯,下楼成功率为100%。楼梯踢面高度探测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根据楼梯踢面高度调整合适的机械臂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梯清洁 机器人 可伸缩式机械 下楼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姿态调节系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超 张铭钧 +2 位作者 秦洪德 郭冠群 王玉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7-383,共7页
针对微小型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内部空间狭小、机械手展开作业产生较大姿态倾覆力矩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manipulator system,AUVMS)姿态调节... 针对微小型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内部空间狭小、机械手展开作业产生较大姿态倾覆力矩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manipulator system,AUVMS)姿态调节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机械自锁实现姿态保持以减少能耗,并且可以实现"软件限位"和"硬件限位"两级安全保护。为降低AUVMS姿态偏差和调节时间,提出适应于AUVMS姿态控制的模糊双闭环PID方法,通过模糊逻辑在线调节PID参数,以适应于AUVMS的非线性特性。通过研制的AUVMS原理样机进行水池剪缆作业实验,验证了该AUVMS姿态调节系统及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水下大展机械 姿态调节系统 重心调节 模糊双闭环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尧尧 顾临怡 +1 位作者 陈柏 吴洪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4-942,979,共10页
针对复杂集总干扰下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难题,提出基于时延估计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时延估计为基础架构,利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实现复杂集总干扰下系统高性能的轨迹跟踪控制.受益于时延估计... 针对复杂集总干扰下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难题,提出基于时延估计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时延估计为基础架构,利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实现复杂集总干扰下系统高性能的轨迹跟踪控制.受益于时延估计无需动力学模型的特性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所提算法具有优异的控制性能、良好的鲁棒性和工程易用性.以实验室搭建的一型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为研究对象,展开9自由度数值仿真和7自由度水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未知复杂集总干扰下,利用相同的控制增益,所提控制方法相对传统时延估计控制可以保证更优的综合控制性能,前者系统末端定位精度为0.038 m,而后者仅为0.06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液压机械臂主被动柔顺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志文 郭昌鸿 +3 位作者 贾睿亨 程敏 张军辉 徐兵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4,共10页
水下液压机械臂是用于水下特种作业的重要装备。目前控制液压机械臂进行水下作业时主要基于视觉反馈来确定作业位置,由于摄像头畸变、水流干扰等存在多种作业误差,容易在抓取、定位等作业时产生卡滞、楔紧等问题,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安... 水下液压机械臂是用于水下特种作业的重要装备。目前控制液压机械臂进行水下作业时主要基于视觉反馈来确定作业位置,由于摄像头畸变、水流干扰等存在多种作业误差,容易在抓取、定位等作业时产生卡滞、楔紧等问题,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水下液压机械臂的主被动柔顺控制方法。通过末端夹具设计,补偿定位误差和偏转误差,实现被动柔顺;基于虚拟解耦控制方法建立精确位置控制器,结合接触力观测器和变阻抗控制,实现主动柔顺。实验验证了主被动柔顺控制的有效性,为水下液压机械臂的安全柔顺控制作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 柔顺控制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爆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波 张瑾 李国栋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110-1114,1150,共6页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 针对远程控制排爆机器人机械臂能否精确定位并完成排爆任务的问题,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布式控制理论应用到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中,对机械臂的运动特征与实用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分别进行了具体设计,确定了总体结构与主要部件参数,硬件上采用以LPC2378为核心的主控制器、LPC2368为核心的协处理器架构的控制系统,软件上采用CAN 2.0B总线技术完成主控制器与协处理器间通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仿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排爆机器人机械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视频定位控制、拆除剪断引爆器和搬运爆炸物,具备一定的反恐排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爆机器人 机械 控制系统 模块化设计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协调运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奇峰 张艾群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4,共6页
简单描述了自治水下机器人搭载的三功能水下电动机械手的设计,鉴于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冗余、内部可能干涉以及载体圆筒式外形等特点,将惩罚调节因子引入系统运动学伪逆矩阵,保证了关节在允许范围内运动,避免载体大幅度姿... 简单描述了自治水下机器人搭载的三功能水下电动机械手的设计,鉴于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冗余、内部可能干涉以及载体圆筒式外形等特点,将惩罚调节因子引入系统运动学伪逆矩阵,保证了关节在允许范围内运动,避免载体大幅度姿态变化及载体与机械手之间的干涉,同时采用梯度投影法优化海流作用下的系统推力。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解决系统冗余度的同时,有效地协调多任务下的系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协调运动 水下电动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节限位的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江 张竺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对自治水下机器人搭载的四功能水下电动机械手进行了简要描述。考虑到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运动学冗余,将关节限位算法用于系统逆运动学求解,避免载体大幅度姿态变化。利用Matlab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解决系统冗余的同时有效的限制了... 对自治水下机器人搭载的四功能水下电动机械手进行了简要描述。考虑到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运动学冗余,将关节限位算法用于系统逆运动学求解,避免载体大幅度姿态变化。利用Matlab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解决系统冗余的同时有效的限制了关节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电动机械 自治水下机器人 自治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末端精度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峰 杨超 +1 位作者 张铭钧 王连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末端精度测量问题,本文研究2种不同原理的末端精度测量方法。为检测系统末端精度是否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末端精度范围测量方法;针对水下环境中机械手末端精度数值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接触式...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的末端精度测量问题,本文研究2种不同原理的末端精度测量方法。为检测系统末端精度是否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末端精度范围测量方法;针对水下环境中机械手末端精度数值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接触式水下机械手末端精度测量方法。针对末端精度测量方法的原理性误差问题,分析测量方法中误差影响因素,提出基于数值迭代方式的误差分析方法。在水下机器人艇体固定和动力悬停状态下,进行末端精度测量水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实时、有效测量得出机械手末端精度,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系统 AUVMS 精度测量 坐标转换 原理性误差 静态精度 动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结构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在单轴机器人、机械臂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博 方杰 +1 位作者 郁敏杰 翟弘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0,共4页
分析了单轴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及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开放式架构与应用实现方案。
关键词 单轴机器人 机械 开放式结构 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探测系统的多自治水下机器人编队协调控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庞师坤 王健 +1 位作者 易宏 梁晓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9-555,共7页
针对自治水下机器人(AUV)编队协调控制问题,研究了基于传感探测系统的主从式编队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AUV编队之间依靠水声通信而造成的通信延迟和数据丢失的问题,提高编队控制的可靠性以及生存能力.首先根据领航者位置信息和期... 针对自治水下机器人(AUV)编队协调控制问题,研究了基于传感探测系统的主从式编队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AUV编队之间依靠水声通信而造成的通信延迟和数据丢失的问题,提高编队控制的可靠性以及生存能力.首先根据领航者位置信息和期望的编队队形得到跟随者的参考路径,跟随者可以实时测得领航者的距离和航向信息并与参考路径相对比.其次为了使跟随者轨迹在短时间内收敛于参考路径从而得到期望的队形,利用Lyapunov函数设计了反演控制器.最后对设计进行了编队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AUV编队队形保持良好,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水下机器人编队 传感探测系统 领航-跟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抢修机器人用力反馈液压机械臂的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玉良 鲁守银 +2 位作者 吕曦辰 李健 王振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4,共4页
为了适应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要求,研制了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作业环境要求的主从式力反馈液压机械臂系统,包括机械臂本体、力反馈主手、手持终端、主手控制器、液压伺服驱动器和液压供油系统。采用位置、力双向伺服控制方式... 为了适应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要求,研制了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场作业环境要求的主从式力反馈液压机械臂系统,包括机械臂本体、力反馈主手、手持终端、主手控制器、液压伺服驱动器和液压供油系统。采用位置、力双向伺服控制方式,主从手是同型结构,能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避免对机械臂和周围环境的损害。在10 kV配电线路上进行试验,证明了所设计的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抢修机器人 主从式机械 力反馈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绿篱修剪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评估
17
作者 罗海风 张琦 +1 位作者 肖力玮 阚江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共13页
【目的】绿篱修剪现有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开发一种既能高效完成大规模基本形状修剪,又能精细处理复杂形状的机器人系统。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一种新型路侧绿篱修剪机器人,以提高道路两侧绿篱修剪质量并... 【目的】绿篱修剪现有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开发一种既能高效完成大规模基本形状修剪,又能精细处理复杂形状的机器人系统。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通过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一种新型路侧绿篱修剪机器人,以提高道路两侧绿篱修剪质量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方法】构建由6自由度SCARA机械臂、往复式剪切刀具及小型履带底盘组成的机器人系统,并对机械臂构型进行优化。控制系统采用“PC+运动控制卡”,开发基于C#的上位机软件用于机械臂轨迹规划。规划了直线、梯形和圆弧3种修剪路径,并进行修剪试验。设计了路径插值点间距和刀具移动速度的单因素试验,通过分析修剪后绿篱形状的误差来评估修剪精度。引入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函数,分析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修剪效果,将修剪误差与作业时间作为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探索路径规划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试验验证了该机器人在0.6~1.6 m高度、0.5~1.2 m横向范围内的修剪能力。路径插值点间距与刀具移动速度对修剪误差的影响显著。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参数组合对修剪误差与作业时间均有影响。在设定范围内,直线绿篱在插值点间距200 mm、速度50 mm/s,梯形绿篱在间隔110 mm、速度45 mm/s,圆弧绿篱在间隔108 mm、速度45 mm/s时,综合评价函数值最小,修剪精度与作业效率表现最佳。【结论】本研究通过机械臂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优化,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路侧绿篱修剪机器人,实现了高效与精细修剪的目标。研究结果验证了机器人在不同作业范围内的修剪能力,并明确了路径规划参数对修剪性能的影响,为绿篱修剪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研究将进一步优化机器人性能,以适应更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篱修剪 机器人 机械 控制系统 轨迹规划 综合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机械臂的番茄智能采摘机器人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邵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250-253,共4页
为实现温室大棚内番茄的自动采摘工作,通过模拟人工采摘番茄的过程设计了基于五自由度机械臂的番茄智能采摘机器人,主要由定位导航系统、双目视觉系统和五自由度机械臂等组成。首先,通过对五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建模,求解出各关节的角度与... 为实现温室大棚内番茄的自动采摘工作,通过模拟人工采摘番茄的过程设计了基于五自由度机械臂的番茄智能采摘机器人,主要由定位导航系统、双目视觉系统和五自由度机械臂等组成。首先,通过对五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建模,求解出各关节的角度与目标点坐标的关系;然后利用双目视觉系统对植株上番茄的大小和颜色扫描来判断成熟程度,并定位目标中心点的三维坐标,再将其转化到机械臂坐标系下,最终通过控制各关节的舵机将末端执行器送到成熟番茄的位置完成采摘任务。对五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9个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的目标点中最大的距离偏差仅为6.71mm;在实际作业试验中,采摘成功率高达94.82%,而单颗平均采摘耗时仅为9.94s,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能够胜任温室内大规模番茄采摘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自由度 机械建模 番茄智能采摘 智能机器人 导航系统 双目视觉 坐标系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教学实验装置开发
19
作者 杨亮 谢金玲 +1 位作者 沈慧 洪煜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58,63,共6页
为了满足工科专业学生在机器人课程实践中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教学实验装置,由四足机器人、机械臂以及上位机控制子系统、仿真子系统组成。仿真子系统基于Gazebo平台实现,支持相机标定、手眼标定、物体抓取点识别、... 为了满足工科专业学生在机器人课程实践中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视觉反馈的机械臂教学实验装置,由四足机器人、机械臂以及上位机控制子系统、仿真子系统组成。仿真子系统基于Gazebo平台实现,支持相机标定、手眼标定、物体抓取点识别、机械臂抓取等功能,具有部署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上位机控制子系统采用“Qt+MoveIt+ROS”设计架构,能够同时实现仿真及实物验证,利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自带的分布式通信框架可对机械臂、四足机器人进行实时控制,具有跨平台性能好、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该教学实验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二次开发。实践证明,该教学实验装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ROS原理,掌握ROS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机器人操作系统 上位机控制子系统 仿真子系统 教学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水下机器人对接作业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学丰 边信黔 施小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9-11,3,共3页
BSAV -Ⅰ是我们研制的具有 6个自由度运动能力并安装 4只 2自由度机械手的用于实验目的的水下机器人 ,其任务是在水中寻找并抓取圆环 .为了实现自主作业 ,本文根据作业特点提出了将机器人对接作业过程抽象成自动机模型的方法 ,并用离散... BSAV -Ⅰ是我们研制的具有 6个自由度运动能力并安装 4只 2自由度机械手的用于实验目的的水下机器人 ,其任务是在水中寻找并抓取圆环 .为了实现自主作业 ,本文根据作业特点提出了将机器人对接作业过程抽象成自动机模型的方法 ,并用离散事件系统 (DES)监控理论实现了各机械手间的协调动作和体手间的协调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对接作业 离散事件系统 监督控制 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