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振动台竖向运动下的兴波数值模拟
1
作者 燕翔 李棂繁 +3 位作者 吴晓生 白志刚 臧志鹏 杨涵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2-731,共10页
水下振动台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兴波效应。本文建立并验证具有造波、消波功能并包含水下振动台的数值水槽,基于数值水槽探索水下振动台竖向简谐运动过程中的兴波过程,分析水体速度、动水压强及扰动波各要素的影响,旨在为地震-波流联合试... 水下振动台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兴波效应。本文建立并验证具有造波、消波功能并包含水下振动台的数值水槽,基于数值水槽探索水下振动台竖向简谐运动过程中的兴波过程,分析水体速度、动水压强及扰动波各要素的影响,旨在为地震-波流联合试验及水池扰动波消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振动台中心上方的竖向速度随振动台振幅、台长增大而增大,随振动台周期增大而减小;振动台中心上方的动水压强沿水深呈先减小、再增大的分布规律,其幅值随振动台振幅增大而增大;兴波波高随振动台振幅增大而增大,随水深增大而减小;兴波周期随振动台周期增大而增大;兴波波长随振动台周期、水深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振动 竖向运动 兴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大直径桥墩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磊 吕忠达 +1 位作者 王飞 赵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速下降趋势;桥墩应变、位移峰值和动水压力随水深增大而增大,且桥墩应变增幅呈加速增大趋势,相较无水工况,高水位时墩底应变增幅可达19.1%。深水桥墩应变和动水压力随地震激励幅值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动水压力与桥墩表面加速度成正比,可将动水压力表示成桥墩表面加速度与水体附加质量乘积形式,其中水体附加质量与输入地震波频谱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大直径桥墩 水下振动 墩-水耦合 基频 动力响应 动水压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结构的建模及水下振动和辐射噪声的FEM/BEM计算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张明 汪玉 +1 位作者 华宏星 沈荣瀛 《船舶力学》 EI 2002年第4期89-95,共7页
船舶动力系统的振动通过壳板向水下辐射噪声的预报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船舶的声学设计应建立在全船结构声一体化的前提下 ,本文基于船体与周围声学流体介质的耦合作用 ,建立了带有浮筏结构的动力装置的整个双层壳体船舶的FEM/BEM数... 船舶动力系统的振动通过壳板向水下辐射噪声的预报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船舶的声学设计应建立在全船结构声一体化的前提下 ,本文基于船体与周围声学流体介质的耦合作用 ,建立了带有浮筏结构的动力装置的整个双层壳体船舶的FEM/BEM数学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水下船舶结构的振动和声场耦合的模型 ,首先计算在模拟发动机的激励下船舶壳板的振动 ,并利用边界元软件SYSNOISE ,对轻外壳面上的声强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结构 建模 水下振动 辐射噪声 FEM/BEM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上水体对水下振动台反力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牛志伟 王若灿 郑人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8,21,共5页
水下振动台是振动台型式的一种改进,即在传统振动台系统上增建台上水池系统,反力基础仍是水下振动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水池系统对振动台反力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河海大学水下振动台的反力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动力时... 水下振动台是振动台型式的一种改进,即在传统振动台系统上增建台上水池系统,反力基础仍是水下振动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水池系统对振动台反力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针对河海大学水下振动台的反力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动力时程法,对比分析有水、无水工况各反力基础设计方案下的动力响应,并对反力基础周边隔振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上水体会略微增大反力基础的动力响应;反力基础周围设置隔振带可有效降低反力基础外围地面的加速度响应。研究成果可为水下振动台反力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振动 反力基础 动力响应 有限元模型分析: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压电圆柱壳水下振动的鲁棒时滞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安方 吴江海 张万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8-403,共6页
压电圆柱壳水下振动环境复杂,为了消除测量过程中的高频信号和噪声干扰,在控制器设计之前需要引入高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该滤波器在通带范围内的相频特性会给系统引入输入时滞。本文将输入时滞描述为乘性不确定性模型,设计出鲁棒时滞控制... 压电圆柱壳水下振动环境复杂,为了消除测量过程中的高频信号和噪声干扰,在控制器设计之前需要引入高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该滤波器在通带范围内的相频特性会给系统引入输入时滞。本文将输入时滞描述为乘性不确定性模型,设计出鲁棒时滞控制器,有效抑制压电智能壳体结构的水下振动。频域仿真结果显示,与未控制前相比,传感器测试到的响应降低了20dB。与未考虑时滞影响的鲁棒控制效果对比,鲁棒时滞控制器控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圆柱壳 水下振动 输入时滞 乘性不确定性模型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型潜器的水下振动响应分析(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建刚 邹明松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310,共8页
文章基于三维水弹性方法,分析了一型潜水器水下航行中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求解干模态的广义坐标响应及对应的附连水质量,确定了干模态频率和湿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该文预报的水下响应曲线的峰值频率得到了水声试验测试结果的印证,说明... 文章基于三维水弹性方法,分析了一型潜水器水下航行中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求解干模态的广义坐标响应及对应的附连水质量,确定了干模态频率和湿谐振频率的对应关系。该文预报的水下响应曲线的峰值频率得到了水声试验测试结果的印证,说明了三维水弹性方法在求解水下结构振动响应问题上的有效性。文中最后对潜器尾部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前后速度响应幅值曲线的比对表明,增加尾部纵桁结构的刚度对抑制潜器的尾部振动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弹性方法 潜器结构 水下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振动压实块石抛填层技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建宝 梁爱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214-217,共4页
传统的水下强夯工艺无法实现短时间内无死角地夯实块石抛填层,采用水下振动压实的方法对港珠澳大桥工程中水下块石基床进行压实整平,在国内尚属首例。由于工程实例较少,在现场实施前需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将块石抛填层和振动压实系统的... 传统的水下强夯工艺无法实现短时间内无死角地夯实块石抛填层,采用水下振动压实的方法对港珠澳大桥工程中水下块石基床进行压实整平,在国内尚属首例。由于工程实例较少,在现场实施前需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将块石抛填层和振动压实系统的模型进行简化,并建立振动方程,通过数学推导给出水下振动压实系统对块石抛填层的做功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水对振动压实方法做功的削弱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振动压实 块石抛填层 液压振动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壳水下振动的截断模态规律性研究
8
作者 仝博 李永清 +1 位作者 朱锡 张焱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26,32,共6页
为提高圆柱壳水下振动数值计算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截断模态选取的规律性进行研究。首先以35个不同尺度的圆柱壳为计算样本,以圆柱壳表面均方振速级为收敛目标,基于瑞利-里兹法求解圆柱壳振动方程,计算结果表明:轴向截断模态m值与长径... 为提高圆柱壳水下振动数值计算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对截断模态选取的规律性进行研究。首先以35个不同尺度的圆柱壳为计算样本,以圆柱壳表面均方振速级为收敛目标,基于瑞利-里兹法求解圆柱壳振动方程,计算结果表明:轴向截断模态m值与长径比和环频率均相关。长径比相同,随着环频率的增大,截断模态m逐渐降低,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环频率相同,长径比越大,截断模态m值越高。环向截断模态n仅与环频率相关。随着环频率的增大,n值逐渐减小。环频率以下均方振速级满足高精度计算条件时,截断模态对应的轴向波长与环向波长之比大概满足2倍的关系。固有频率和均方振速解析解与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和截断模态选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水下振动 截断模态 长径比 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及虚幻引擎的水下振动台关键技术交互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兴田 牛志伟 +1 位作者 郑人逢 齐慧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103,共7页
针对模拟地震水下振动台关键技术所涉及的结构构成复杂、隐蔽性强、工作原理抽象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创建了水下振动台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对水下振动台防水、应急排水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研究,制作了易于... 针对模拟地震水下振动台关键技术所涉及的结构构成复杂、隐蔽性强、工作原理抽象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创建了水下振动台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对水下振动台防水、应急排水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研究,制作了易于理解和展示的三维可视化成果。结合虚幻引擎,开发了水下振动台关键技术交互可视化展示系统,实现在PC端和移动端的交互展示与沉浸式漫游。通过研究,建立了多技术、多软件、多专业协同配合的大型仪器设备交互可视化展示技术,能够很好地进行大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的可视化展示与交互体验,促进大型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提供全方面服务,为建立可视化的智慧实验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虚幻引擎 水下振动 关键技术 交互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深水大跨桥梁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云高杰 柳春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66,177,共9页
深水大跨桥梁若发生地震,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桥梁横桥向抗震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对纵桥向抗震研究较少。以某深水大跨桥梁结构为原型,根据弹性相似准则,以规范波、El-Centro波和汶川地震波为输入地震动,进行大比尺全桥结构纵桥向水... 深水大跨桥梁若发生地震,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桥梁横桥向抗震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对纵桥向抗震研究较少。以某深水大跨桥梁结构为原型,根据弹性相似准则,以规范波、El-Centro波和汶川地震波为输入地震动,进行大比尺全桥结构纵桥向水下振动台试验,分析了桥梁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峰值加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动水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桥梁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不同水位、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全桥结构的基频规律与单一桥墩的不同,正常水位和半水水位比无水环境下的一阶频率分别增加0.11%和0.06%,而二阶频率分别减小0.07%和0.03%;地震作用下,水的存在会影响结构的动力响应,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与输入的地震频谱特性和水位高低有关,动水压力在桥梁最低端最大,且动水压力影响桥梁结构的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大跨 整桥结构 水下振动台试验 加速度 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方 张万良 +1 位作者 段勇 熊晨熙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8-496,共9页
文章围绕智能结构水下振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搭建Abaqus-Matlab联合建模平台,得到水下智能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基于能量传递的优化准则,在频段为0~600 Hz处,对比可选传感器及作动器位置区域的可控、可观度的大小... 文章围绕智能结构水下振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搭建Abaqus-Matlab联合建模平台,得到水下智能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基于能量传递的优化准则,在频段为0~600 Hz处,对比可选传感器及作动器位置区域的可控、可观度的大小,由此获得了传感器/作动器的最佳粘贴位置。最后通过相同激励信号下,不同配置位置的水下压电智能圆柱壳振动能量传递的大小,验证了优选位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壳体结构 水下振动 传感器/作动器 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压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浩峰 靳洋 +2 位作者 林壮 杨丽红 吴林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4-40,70,共8页
复合材料圆柱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耐压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掌握其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声振特性对UUV的声隐身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Flügge圆柱壳理论,采用波传播法,... 复合材料圆柱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的耐压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掌握其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声振特性对UUV的声隐身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Flügge圆柱壳理论,采用波传播法,开展了在水压载荷作用下的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自由振动研究。运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水下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特征频率,并通过与COMSOL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浸没圆柱壳受流固耦合与水压载荷共同作用,特征频率减小,模态振型发生改变。本文还对圆柱壳进行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薄壁圆柱壳的长径比、厚径比以及材料参数对圆柱壳特征频率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为UUV耐压壳水下声振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对UUV声隐身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 水下自由振动 波传播法 流固耦合 无人潜航器(UUV)耐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振动台相互作用竖向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忠献 吴堃 +2 位作者 石运东 郑庆涛 李志永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水下振动台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水与振动台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产生的动水附加质量对振动台台面尺寸、台面形状、作动器能力、振动台控制方法的确定有重要影响。鉴于现有流固耦合作用相关理论不能用于水-振动台相互作用,本文通过... 水下振动台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水与振动台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产生的动水附加质量对振动台台面尺寸、台面形状、作动器能力、振动台控制方法的确定有重要影响。鉴于现有流固耦合作用相关理论不能用于水-振动台相互作用,本文通过试验方法,研究动水附加质量随振动台激励幅值、激励频率、水深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动水附加质量在水深较小时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大而减小,水深较大时随着幅值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动水附加质量随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水深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通过公式拟合,建立水-振动台相互作用产生的动水附加质量的经验公式,为水下振动台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振动 水-振动台相互作用 动水附加质量 激励幅值 激励频率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流体环境下Ⅴ型悬臂梁结构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璐 闫寒 +2 位作者 张文明 彭志科 孟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3-653,共11页
Ⅴ型悬臂梁结构在原子力显微镜、微纳机械传感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结构通常在黏性流体环境下实现精密检测、传感与性能表征,同时也会使得结构的流固耦合振动特性更为复杂,直接影响器件的动态性能.本文针对Ⅴ型结构变截面、变刚度等... Ⅴ型悬臂梁结构在原子力显微镜、微纳机械传感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结构通常在黏性流体环境下实现精密检测、传感与性能表征,同时也会使得结构的流固耦合振动特性更为复杂,直接影响器件的动态性能.本文针对Ⅴ型结构变截面、变刚度等复杂几何特征,建立了黏性流体环境下Ⅴ型悬臂梁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导出了基于截面孔宽比参数的梁结构的修正水动力函数,确定了截面孔宽比和频率参数影响下Ⅴ型悬臂梁结构的水动力函数;理论分析得到了黏性流体中Ⅴ型梁结构的频率响应特性.同时,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尺寸的Ⅴ型梁结构,并在水环境中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所得频率响应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Ⅴ型梁结构水动力函数修正表达式及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此外,基于该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流体黏度、Ⅴ型梁角度及尺寸变化对耦合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悬臂梁 流固耦合 水下振动 水动力函数 频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真空和水中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佳傲 陈美霞 周志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共10页
基于1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和Hamilton原理,利用狄拉克函数描述加筋,推导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在真空中的自由振动控制方程;进一步假设浸没于水中的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为薄板,根据流固耦合面上的法向加速度连续条件,对横向自由振动方程进... 基于1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和Hamilton原理,利用狄拉克函数描述加筋,推导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在真空中的自由振动控制方程;进一步假设浸没于水中的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为薄板,根据流固耦合面上的法向加速度连续条件,对横向自由振动方程进行重构,得到整体结构在水中的控制方程。考虑四边简支边界条件,采用双傅里叶级数求解方程,并与文献及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了加筋位置和数量、面板厚度及芯层厚度变化对夹芯复合材料加筋板自由振动的影响,为工程实际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复合材料 加筋板 水下振动 流固耦合 固有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学的水表面微波跨介质探测方法
16
作者 方尔正 李宗儒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8,共7页
水下声信号的传播和探测研究主要集中在散射、反射和传播损失等方面,而对其在水面引起的波动关注较少。本文在理论上推导了在水下平面波入射在水-空气界面激励的水表面微波与声源强度和频率的关系。这种水表面微波的振幅在纳米级别,振... 水下声信号的传播和探测研究主要集中在散射、反射和传播损失等方面,而对其在水面引起的波动关注较少。本文在理论上推导了在水下平面波入射在水-空气界面激励的水表面微波与声源强度和频率的关系。这种水表面微波的振幅在纳米级别,振动频率和水下平面波的频率相同,在水-空气界面的扩散距离则随频率的升高而强烈衰减。基于水表面微波的特性,结合激光探测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套跨介质水下目标检测系统。并为该系统可能受到的低频海浪噪声干扰和反射干扰提供了应对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分辨率高,具有隐蔽性、易于维护性、无接触性等特点,对低频声源的检测效果较好。该方法结合了声波在水中和光波在空气中传播各自的优点,有望成为水下目标检测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源 水下振动 水表面微波 振动探测 水下目标探测 激光探测 电磁波探测 跨介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波浪和海流作用的跨海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柳春光 张士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来大型的跨海桥梁工程结构不断涌现,服役期内跨海大桥可能同时承受风、波浪、海流、海冰、潮汐和地震等其中的几种联合作用,有关此方面的理论、数值和试验研究还比较缺乏.主要对近年来跨海桥梁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来大型的跨海桥梁工程结构不断涌现,服役期内跨海大桥可能同时承受风、波浪、海流、海冰、潮汐和地震等其中的几种联合作用,有关此方面的理论、数值和试验研究还比较缺乏.主要对近年来跨海桥梁结构在承受波浪、海流、地震单独或联合作用下的理论、数值、试验研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桥梁结构考虑波浪、海流作用的水下振动台试验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波流力 动水压力 流固耦合 水下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能量法的隔声瓦减振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德进 缪旭弘 +1 位作者 庞福振 王雪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在水下结构表面敷设隔声去耦材料是应用最广泛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提高舰船隐身性能的方法。基于统计能量法开展了隔声瓦对复杂锥柱结构水下振动的影响研究,讨论了隔声瓦敷设方式对复杂锥柱结构水下振动的影响,分析了阻尼损失系数对隔声... 在水下结构表面敷设隔声去耦材料是应用最广泛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提高舰船隐身性能的方法。基于统计能量法开展了隔声瓦对复杂锥柱结构水下振动的影响研究,讨论了隔声瓦敷设方式对复杂锥柱结构水下振动的影响,分析了阻尼损失系数对隔声瓦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隔声瓦敷设方式、阻尼损失系数对隔声瓦减振效果有较大影响:当隔声瓦敷设在结构振动主导传递途径上时,其对传递途径下游结构的振动抑制效果较为明显,而对于振源及传递途径上游结构振动的影响较小;隔声瓦减振效果随敷设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阻尼损失系数的增大而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法 隔声瓦 水下振动特性 阻尼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健云 李静 +1 位作者 孙胜男 苏志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49-2957,共9页
A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which has never been built,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was studied mainly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further study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the first model exper... A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which has never been built,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was studied mainly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further study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the first model experiment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SFT) under the earthquake was carried out on the unique underwater shaking table in Chi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vertical excitation induces larger response than horizontal and different inclination degrees of the tether also cause different seismic responses. Subsequently, based on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ory,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ose of shaking table test. Numerical model adopted is effective for it is shown that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dynamic response of S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seismic response dynamic response shaking table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