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GPS进行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 被引量:5
1
作者 白征东 沈云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介绍了GPS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 ,探讨了其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关键词 GPS 水下地形测量 实时相位差分 GPS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 深水航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水下地形等深线的提取及其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治昊 赵连军 +2 位作者 杨明 黄丙湖 戴清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共5页
水下地形等深线是水深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反映某一水下区域整体地形情况,传统的水下地形等深线的提取方法都是采用已有的软件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本文基于黄河口水下地形监测点数据,采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和C#语言... 水下地形等深线是水深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反映某一水下区域整体地形情况,传统的水下地形等深线的提取方法都是采用已有的软件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本文基于黄河口水下地形监测点数据,采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和C#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黄河口口门近海区域典型年份水深线的自动提取,在此基础上,对黄河口新口门附近水下地形的冲淤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自1996年改走清8汊河已10余年,黄河口新口门附近的海域由于入海泥沙的沉积扩散,海域地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黄河口新口门水下地形呈椭圆形分布,椭圆长轴不超过15km,短轴不超过10km,说明黄河入海泥沙的沉积分布,除了新口门的大量淤积和老口门的剧烈冲刷外,其余大部分区域的冲淤厚度都在1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下地形 等深线 克里金插值 冲淤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站差分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许捍卫 何江 杨艳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8,83,共4页
介绍星站差分GPS的原理。通过SF-2050G型星站差分GPS在长江王家渡水道的应用测试,分析了星站差分GPS较传统差分GPS的优势:无需建立GPS本地基准站,单机作业便能大范围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定位精度可收敛至5 cm。测试结果证明星站差... 介绍星站差分GPS的原理。通过SF-2050G型星站差分GPS在长江王家渡水道的应用测试,分析了星站差分GPS较传统差分GPS的优势:无需建立GPS本地基准站,单机作业便能大范围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定位精度可收敛至5 cm。测试结果证明星站差分GPS能稳定、高效、高精度地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站差分GPS 广域差分矫正 水下地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水下地形冲刷过程监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东坡 谢锋 +1 位作者 张先起 王鹏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针对水下地形冲刷过程发展的特点,引进医学领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提出了以波长635 nm的红色线状激光为辅助光源、以MATLAB图像识别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水下地形冲刷监测方法.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性测量、实时同步监测等特点.同时基于MATLAB... 针对水下地形冲刷过程发展的特点,引进医学领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提出了以波长635 nm的红色线状激光为辅助光源、以MATLAB图像识别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水下地形冲刷监测方法.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性测量、实时同步监测等特点.同时基于MATLAB的图像识别原理,提出了重现水下地形的数字化方法.通过在河工模型局部冲刷发展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系统十分有效,可以实现水下地形冲刷过程的实时精细监测及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水下地形 冲刷过程 激光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布朗运动在水下地形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稳 周云轩 +2 位作者 李行 黄颖 况润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42-245,共4页
由于水下地形的高程数据获取困难,如何运用少量的数据生成真实感强、精度高的地形模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分形布朗运动(fBm)模型得到水下地形的分形特征参数,结合随机中点位移内插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三维水下地形的模拟。以... 由于水下地形的高程数据获取困难,如何运用少量的数据生成真实感强、精度高的地形模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运用分形布朗运动(fBm)模型得到水下地形的分形特征参数,结合随机中点位移内插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三维水下地形的模拟。以长江口深水航道为例,讨论了其运用fBm的可行性,模拟生成了三维航道地形,并与ArcGIS自带的插值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等深线重构法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基于fBm模型模拟得到的地形具有丰富的地表细节,反映了地形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具有很好的可视化效果,同时能保证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 分形布朗运动 随机中点位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PPK结合测深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闫永辉 徐建新 +1 位作者 吴文强 彭文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130,共3页
GPS-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实时、快捷、方便和精确的特点,但是如果没有电台或网络信号支持,GPS-RTK技术就无法实施。通过"时间记录"确定测深仪与GPS-PPK两套独立系统测量数据的对应关系,组成"人工GPS-PPK测深系统... GPS-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实时、快捷、方便和精确的特点,但是如果没有电台或网络信号支持,GPS-RTK技术就无法实施。通过"时间记录"确定测深仪与GPS-PPK两套独立系统测量数据的对应关系,组成"人工GPS-PPK测深系统",能够在无电台或网络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精度接近于GPS-RTK技术的测量结果。阐述了人工GPS-PPK测深系统的组成方法及其测量原理,并用实例说明该方法测量水下地形简单可行,精度可靠,效率较高,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GPS—PPK 测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水下地形匹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谌剑 张静远 严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引入了剩余重采样的概念,通过权值分类和剩余权值重采样两个步骤完成粒子的复制,提高了运算速度。使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对深度数据进行插值,构建了湖泊水下数字高程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匹配误差与水下地形的... 引入了剩余重采样的概念,通过权值分类和剩余权值重采样两个步骤完成粒子的复制,提高了运算速度。使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对深度数据进行插值,构建了湖泊水下数字高程模型。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匹配误差与水下地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辅助导航 粒子滤波 剩余重采样 数字高程模型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遥感反演及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谢伟军 张东 +2 位作者 张鹰 余宁 顾云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4-167,共4页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的获取和可视化对于江苏近海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设计以下方案:首先利用可见光水深遥感反演技术,建立削弱悬沙影响的水下地形遥感反演模型,获取沙脊群水域的水下地形;然后以Active X Control...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的获取和可视化对于江苏近海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设计以下方案:首先利用可见光水深遥感反演技术,建立削弱悬沙影响的水下地形遥感反演模型,获取沙脊群水域的水下地形;然后以Active X Control和COM对象组合方式基于OpenGL技术开发三维地形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Visual Terrain Platform,VTP),构建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系统,实现沙脊群水域水下地形的可视化及地形信息管理。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案可为管理、开发和利用近海海洋空间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脊群 水下地形 可见光遥感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粒子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谌剑 熊露 +1 位作者 石静 张静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00-205,共6页
针对水下平坦区域和深度突变情况对粒子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地形适应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地形熵指导后验粒子权值优化重组的改进匹配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粒子滤波匹配误差增大的原因。通过惯导定位误差,用数字地图确定误差椭圆。... 针对水下平坦区域和深度突变情况对粒子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地形适应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地形熵指导后验粒子权值优化重组的改进匹配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粒子滤波匹配误差增大的原因。通过惯导定位误差,用数字地图确定误差椭圆。利用地形熵表征决策区域地形信息量大小,计算优化系数并对后验粒子权值进行优化组合,实现通过地形特征控制粒子重采样力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地形适应性,湖上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实时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水下地形辅助导航 粒子滤波 重采样 样本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下地形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珂 洪峻 +1 位作者 张元 明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0,共6页
自动化检测算法是实现浅海水下地形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浅海水下地形特征变化方向的提取方法,证明了其提取的方向与SAR图像特征基本一致.研究了不变矩区域描述方法,证明了采用不变矩来描述浅海水下地形的区域特征,具有可行性和适... 自动化检测算法是实现浅海水下地形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浅海水下地形特征变化方向的提取方法,证明了其提取的方向与SAR图像特征基本一致.研究了不变矩区域描述方法,证明了采用不变矩来描述浅海水下地形的区域特征,具有可行性和适应性.提出了SAR图像中浅海水下地形的检测算法,其中采用了平均不变矩并重新定义了不变矩的距离.最后实验验证了该检测算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浅海水下地形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现鹏 张立华 +1 位作者 贾帅东 曹鸿博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66-70,共5页
针对当前尚无直接利用海图水深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在经典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 针对当前尚无直接利用海图水深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模型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首先,在经典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TIN模型的匹配搜索区的确定方法;然后,给出待匹配航迹点的水深值计算公式;最后,构建目标匹配定位的地形相关组合算子,实现匹配定位。实验结果表明:(1)本文所提算法可以用海图的原始水深直接构TIN模型作为匹配基准图进行匹配定位,且其定位精度可明显高于基于规则格网模型的经典TERCOM算法;(2)新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误匹配的发生;(3)提出的MMD+MSD组合匹配算子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水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定位算法 组合匹配 水下地形 不规则三角网 数字水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地形导航匹配区选取的模糊推理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立辉 乔楠 余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解决水下地形导航数据库中单一地形特征参数描述地形匹配特征不全面的问题,在Fuzzy模糊决策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Vague集模糊推理的地形数据库匹配性的综合评价方法.Vague集用真隶属度函数和假隶属度函数来界定地形导航数据库的地形... 为解决水下地形导航数据库中单一地形特征参数描述地形匹配特征不全面的问题,在Fuzzy模糊决策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基于Vague集模糊推理的地形数据库匹配性的综合评价方法.Vague集用真隶属度函数和假隶属度函数来界定地形导航数据库的地形特征对导航匹配特性的影响,并依照加权记分函数法求得各匹配区的综合评价值.仿真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值越大的地形区域,匹配误差越小,即匹配性能越优.说明Vague集评价法能有效选择最优匹配区,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地形图特征评价不全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辅助导航 地形高度匹配 地形特征量 隶属度函数 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感资料获取库区水下地形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国兴 李士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91-94,共4页
对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接收到的新安江水库七个不同时相的多波段TM数据图像资料进行计算机解译,按不同的库区水位解译出每个时相的水陆界线准确位置及求出水边线所包围的水域面积,然后按序进行图形叠加,经过整饰便可得... 对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接收到的新安江水库七个不同时相的多波段TM数据图像资料进行计算机解译,按不同的库区水位解译出每个时相的水陆界线准确位置及求出水边线所包围的水域面积,然后按序进行图形叠加,经过整饰便可得到一幅库区的水下地形图.根据卫星遥感的成像时间找出水库当时的实际水位,作出水库的水位面积曲线[1].经新安江水库原设计的水位面积曲线与用遥感方法提取的同等水位的面积值分析计算,其平均误差小于011%,这对于复核水库库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水位-面积曲线 水下地形 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水下地形冲刷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东坡 谢锋 +1 位作者 张先起 孙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基于水下地形实时监测技术,对河工模型水下地形冲刷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水下地形冲刷过程中,采用MATLAB为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过滤处理,通过基于原始递归函数理论的曲线(面)拟合法对选取点进行插值得出水下地形冲刷过程随时... 基于水下地形实时监测技术,对河工模型水下地形冲刷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水下地形冲刷过程中,采用MATLAB为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过滤处理,通过基于原始递归函数理论的曲线(面)拟合法对选取点进行插值得出水下地形冲刷过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用插值曲线对水下地形发展过程进行模拟,再与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该模拟方法可行,并对水下地形的冲刷过程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递归函数理论 水下地形 冲刷过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下地形的SAR遥感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开国 傅斌 +1 位作者 黄韦艮 贺明霞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结合连续性方程和布拉格后向散射模型,在准一维简化浅海水下地形情况下,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将浅海水下地形区域的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变化与大尺度背景流场、海面风场和雷达系统参数等联系起来... 结合连续性方程和布拉格后向散射模型,在准一维简化浅海水下地形情况下,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将浅海水下地形区域的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变化与大尺度背景流场、海面风场和雷达系统参数等联系起来。海上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浅海水下地形的SAR成像主要由通过受水下地形影响的海表层流场对海表面风引起的微尺度波的水动力调制而获取浅海水下地形信息,其中潮流与水下地形的相互作用过程改变海表层流场,变化的海表层流与海表面微尺度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海表面波的空间分布,雷达波与海表面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雷达海面后向散射强度。因此SAR图像中浅海水下地形或水深信息量的多少不仅与海表层流场和海面风速有关,而且与雷达工作波段、雷达波束入射角和极化方式也密切相关。认为由水下地形变化引起的缓慢变化的表层流场中海表面定常微尺度波谱能量密度的变化满足波作用量谱平衡方程;而在波数空间中,海表面微尺度波谱的成长过程也可以用波数谱平衡方程描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海表面波高频谱(毛细-重力波)形式的解析表达式。众所周知,浅海水下地形信息是由于水下地形影响下SAR海面后向散射强度与背景海面后向散射强度的相对差异而在SAR图像上的呈现,从而在建立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仿真模型的基础上,仿真计算了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相对于海表层流场、海面风场等海况参数和SAR工作波段、SAR波束入射角、极化方式等雷达系统参数的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得到了有关浅海水下地形SAR海面相对后向散射强度的特征和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的最佳海况参数与最佳雷达系统参数,为研究和开展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浅海水下地形 相对后向散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er软件在水下地形三维可视化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6
作者 白世彪 王军见 闾国年 《海洋测绘》 2004年第5期51-53,共3页
介绍了Surfer强大的插值、绘制图件、数据分析和变异函数建模等功能,重点阐述了Surfer在水下地形三维模型的建立、立体显示与渲染、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SURFER 水下地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辨率质点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谌剑 张静远 查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4-699,共6页
针对不同地形对质点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根据地形特征调节质点网格分辨率的改进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水下地形与质点网格分辨率的关系。通过位置估计的方差和数字地图确定误差椭圆,利用地形高程标准差衡量椭... 针对不同地形对质点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根据地形特征调节质点网格分辨率的改进算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水下地形与质点网格分辨率的关系。通过位置估计的方差和数字地图确定误差椭圆,利用地形高程标准差衡量椭圆区域内地形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调节网格分辨率大小,达到抑制匹配误差的目的。仿真及湖试结果表明,变分辨率质点滤波水下地形匹配算法对不同的地形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定位误差均小于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辅助导航 变分辨率质点滤波 网格分辨率 误差椭圆 高程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水下地形成图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鹰 王义刚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3期88-91,共4页
介绍了应用卫星遥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历史水下地形反演 ,也可以小范围地扩大地形出图的最新技术在海岸工程规划、江河航道工程规划、水库库容计算、潮滩演变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水深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下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水下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的优化(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立辉 高贤志 +2 位作者 梁冰冰 余乐 祝雪芬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5-349,共5页
采用规则格网模型构建地形导航数据库时,存在精度较低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优化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基于分割合并法对源数据点按经纬度坐标进行分割,分别求出每个数据块... 采用规则格网模型构建地形导航数据库时,存在精度较低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优化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基于分割合并法对源数据点按经纬度坐标进行分割,分别求出每个数据块数据点的凸壳,然后依据改进的凸壳算法逐点加入非凸壳数据点形成子块三角网,用改进的三角网合并算法对相邻的凸壳子块进行合并,完成子三角网的优化合并形成完整的地形导航数据库。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地形导航数据库构建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分辨率可调整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导航数据库 不规则三角格网 凸壳算法 分割合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湖泊水下地形的热红外遥感反演——以武汉市东湖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惠 周亚东 +2 位作者 何报寅 杨小琴 黄静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72,共8页
针对长江经济带平原湖区的浅水湖泊,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遥感的湖泊水深测量方法.首先根据湖泊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推导出浅水湖泊中表层水温与水深平方的倒数存在近似的正比关系.然后以武汉东湖为例,利用Landsat-8热红外(TIRS)遥感影... 针对长江经济带平原湖区的浅水湖泊,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遥感的湖泊水深测量方法.首先根据湖泊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推导出浅水湖泊中表层水温与水深平方的倒数存在近似的正比关系.然后以武汉东湖为例,利用Landsat-8热红外(TIRS)遥感影像数据反演东湖水表温度.结合实测水深测量样本点对,利用半经验回归方法,确定水深与水温的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由水温反演出整个湖泊的水深,最后再结合影像当日的水位数据得到水下地形.试验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657,在浅水湖泊水深反演中能取得平均相对误差8.93%的相对测深精度.试验表明,利用热红外遥感可为长江经济带平原湖区浅水湖泊的水深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提供一个快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水下地形 热红外遥感 Landsat-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