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异常检测和AUV辅助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可靠节能路由协议
1
作者 李冲 杜秀娟 +2 位作者 王丽娟 田晓静 王志刚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8,共17页
近年来,自治式潜水器(AUV)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的应用。针对在移动场景下那些邻居节点少或与邻居节点的距离远的异常节点在传输数据时容易失败的问题,在改进局部离群因子(LOF)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异... 近年来,自治式潜水器(AUV)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的应用。针对在移动场景下那些邻居节点少或与邻居节点的距离远的异常节点在传输数据时容易失败的问题,在改进局部离群因子(LOF)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异常检测和AUV辅助的可靠节能路由(RERA)协议。RERA协议提出了适用于UWSN的异常节点筛选机制,筛选出的异常节点只转发时延敏感数据,对于时延不敏感的数据使用AUV辅助传输。此外,优化了遗传算法,设计了高效的AUV路径规划算法。同时,为了避免无序的数据传输导致的冲突,引入一种AUV辅助传输调度规则。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遗传算法的性能和AUV的辅助性能,并与现有的协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ERA协议在AUV覆盖率、AUV航行时间、数据交付率、能耗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自治式潜水器 异常节点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迭代算法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向丹 翟晨凯 +4 位作者 林利彬 何登玉 王惠华 高攀 邱海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锚节点较少、迭代误差大导致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鲸鱼优化-牛顿迭代的水下三维节点定位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Newton Iteration,IWONI)。该算法首先使用牛顿迭代算法对节点距离远近关系建立对应法则,并利用目标位置估计值和修正因子为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提供动态搜索区域;其次,建立以测量误差为权重的适应度函数作为判断基准,采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求解,以获得最优解;最后,利用定位方程得到网络节点位置。为了验证IWONI算法的性能,将IWONI算法与时间差定位算法(TDOA-CHAN、TDOA-Taylor)、测距定位算法(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迭代法)和牛顿迭代算法进行定位误差、收敛性能和定位成功率对比实验,并验证了节点数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IWONI算法的定位误差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2)IWONI算法在测量噪声大时的定位成功率高达92%,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3)在通信半径不变的情况下,选择5~7个传感器节点可以在IWONI算法中实现定位精度与成本开销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三维节点定位 鲸鱼优化 牛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技术综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洪锋 张玉亮 +2 位作者 杨博真 郭瑛 郭忠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0-965,共6页
时间同步是传感器节点协同工作的基础.水下传感器网络由于采用水声通信方式,具有不同于陆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为时间同步算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首先说明同步问题与同步算法的形式化定义,然后讨论水下传感器网络不同于陆地传... 时间同步是传感器节点协同工作的基础.水下传感器网络由于采用水声通信方式,具有不同于陆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为时间同步算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首先说明同步问题与同步算法的形式化定义,然后讨论水下传感器网络不同于陆地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并指出相关特点对于同步问题的影响;接着综述陆地传感器网络同步算法的研究进展,分析相关算法用于水下环境的不足;进而介绍水下传感器网络同步算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仿真实验完成了相关算法的性能对比;最后总结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关键问题,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 高时延网络 水下传感器网络 声学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提取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刚性定位判别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娜 王诗良 +2 位作者 郑榕 杜华争 徐朝农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9-601,共13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可用于海洋资源勘测、污染监测和战术监视等领域,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在水下三维空间中如何对位置未知的节点进行可定位性判别,并实施有效定位,从而为水下监测应用提供位置信息是一个基础的关键问题.该... 水下传感器网络可用于海洋资源勘测、污染监测和战术监视等领域,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在水下三维空间中如何对位置未知的节点进行可定位性判别,并实施有效定位,从而为水下监测应用提供位置信息是一个基础的关键问题.该文引入刚性图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提取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刚性定位判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水下传感器网络构建为无向图,然后通过"伪节点剔除"和"割边剔除"等策略提取具有全局刚性的子图,即网络的骨架,从而完成网络及节点可定位性的判别,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可定位节点进行"定位可信度"综合排序,为定位计算提供指导和依据.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网络规模、节点密度和网络连通性情况下均具有较高的判别成功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可定位性 骨架提取 刚性图理论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妹琴 韩学艳 +2 位作者 张森林 郑荣濠 兰剑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51,共17页
水下目标跟踪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安全的防御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USNs)的目标跟踪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观测时间长和实时融合等优势已经成为一个新... 水下目标跟踪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安全的防御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USNs)的目标跟踪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观测时间长和实时融合等优势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基于USNs的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的基本思想、研究进展、应用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其展开论述:USNs的建设现状、系统组成及其分类、目标跟踪系统模型、单目标跟踪技术、多目标跟踪技术以及能效优化措施.最后,本文不仅指出了基于USNs的目标跟踪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跟踪 水下传感器网络 单目标 多目标 能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魏志强 杨光 丛艳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94-1606,共13页
水下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水下网络系统.文中分析研究了水下传感器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攻击和安全问题,结合水下环境和水下传感器网络特点,分析了严重威胁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攻击.由于水下传感器网络和水声信道的特性,水下传感器网络... 水下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水下网络系统.文中分析研究了水下传感器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攻击和安全问题,结合水下环境和水下传感器网络特点,分析了严重威胁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攻击.由于水下传感器网络和水声信道的特性,水下传感器网络易受各种恶意的攻击,特别是低成本的拒绝服务攻击会严重破坏网络的服务.现有的陆地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策略不能直接移植应用到水下传感器网络,并且这些安全策略都是针对某一协议层,由于分层策略的缺点和限制,分层的安全策略不能有效防护混合攻击和跨层攻击,水下传感器网络应采用跨层安全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安全问题 分层安全 跨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TDMA:水下传感器网络高效TDMA协议 被引量:10
7
作者 洪璐 洪锋 +1 位作者 李正宝 郭忠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提出以发送端为中心以连续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冲突状态模型——局部冲突状态图及其分布式构建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水下传感器网络TDMA协议(CT-TDMA,continuo... 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提出以发送端为中心以连续时间为计量单位的冲突状态模型——局部冲突状态图及其分布式构建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的水下传感器网络TDMA协议(CT-TDMA,continuous time based TDMA)。CT-TDMA利用UWSN中同一接收节点与不同发送节点之间链路时延的差异性,减少在目的端的接收帧之间的空闲时间,从而提高网络流量;基于启发式规则的分配算法,能有效缩短连续时间轴上的时刻分配所花费的时间。模拟实验证明:CT-TDMA与以ST-MAC为代表的按时隙分配的TDMA方案相比,网络流量提高了20%,数据分组的端到端时延降低了18%;与由全局知识所计算出的最优分配策略相比,网络流量达到了80%,端到端时延仅延长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MAC协议 TDMA ST-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舰 洪昌建 +1 位作者 刘唐 张云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layered-DBR,layered-depth based routing)。节点进行一次信息广播后,只允许指定深度范围内的节点进行消息接收,以达到控制网络副本的目的,最终建立与网络冗余相关的网络分层模型。在分层网...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layered-DBR,layered-depth based routing)。节点进行一次信息广播后,只允许指定深度范围内的节点进行消息接收,以达到控制网络副本的目的,最终建立与网络冗余相关的网络分层模型。在分层网络中,节点首先需要计算消息转发前后的相对深度距离与相对剩余能量,进而计算出消息的转发概率。同时,建立一种消息队列管理机制,该队列同时具有消息转发管理和历史记录管理的功能,并给出消息的入列和出列方法。仿真实验表明,layered-DBR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冗余,与DBR和Flooding算法相比,layered-DBR能有效地减少网络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分层模型 转发概率 消息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覆盖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部署策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艳 梁韦华 于海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5-1039,共5页
传感器节点的部署直接关系到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成本和性能。考虑到传感器节点间具有很强的协同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检测融合的部署策略。采用Neyman-Pearson准则融合单元网格内所有传感器节点的检测信息,实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单元... 传感器节点的部署直接关系到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成本和性能。考虑到传感器节点间具有很强的协同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检测融合的部署策略。采用Neyman-Pearson准则融合单元网格内所有传感器节点的检测信息,实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单元网格的高效覆盖,进而分别给出针对两种单元网格的监测区域网格划分方法,从而确定监测区域需要的传感器节点数量以及放置的具体位置。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部署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不采用检测融合时相比,降低了传感器节点冗余度。使用相同数量的传感器节点,新的部署策略能够在保证一定感知质量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检测融合 部署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河流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洋 彭舰 +1 位作者 刘唐 王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3-1187,共5页
为了获取传感器节点的实时位置,在河流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的独特环境中,采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河流水下传感器网络进行建模,模拟真实河流环境下传感器节点的运动规律。为了研究河流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河流环... 为了获取传感器节点的实时位置,在河流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的独特环境中,采用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河流水下传感器网络进行建模,模拟真实河流环境下传感器节点的运动规律。为了研究河流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河流环境下基于分层的路由算法(RALM)。每个节点根据收到Sink广播的速度信息周期性地计算并更新各自的拓扑信息,数据待发送节点优先选择当前剩余能量最多的上一层的邻居节点进行数据转发,若上层无邻居节点,则转发给剩余能量最多的同层邻居节点。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网络的冗余度和丢包率上都要优于基于深度的路由算法(DBR)和基于分层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Layered-DBR),网络生存周期分别提高了71%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流体力学 剩余能量 分层路由算法 生存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移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晓玉 李辉 周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0,共5页
覆盖率是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网络覆盖率,针对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定向移动的虚拟力算法。将虚拟力简化为节点只受邻居节点的斥力作用,定义当2个邻居节点的感知圆球相切时,其位置为相对理想... 覆盖率是衡量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网络覆盖率,针对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定向移动的虚拟力算法。将虚拟力简化为节点只受邻居节点的斥力作用,定义当2个邻居节点的感知圆球相切时,其位置为相对理想位置。节点所受虚拟力大小与节点移动到相对该邻居的理想位置所需移动的距离成正比,而节点移动的距离与节点所受到的虚拟力的合力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布局进行优化,提高网络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传感器网络 覆盖 水下传感器网络 虚拟移动 定向虚拟力算法 感知圆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辅助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晓宁 王卓 +1 位作者 朱晓龙 张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5,共7页
研究了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时间同步算法。针对水下环境中声信号传播时延长、节点移动性等特点给时间同步带来的问题,基于多普勒原理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时间同步算法(NU-Sync),通过计算相对速度解决由节点移动导致传播时延不确定的问题,... 研究了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时间同步算法。针对水下环境中声信号传播时延长、节点移动性等特点给时间同步带来的问题,基于多普勒原理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时间同步算法(NU-Sync),通过计算相对速度解决由节点移动导致传播时延不确定的问题,利用自主式水下潜器作为信标节点,通过不断广播时间信息的方式计算时钟频率偏斜,节省网络的能量消耗。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NU-Sync能够实现较高的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多普勒方法 传播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与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君杰 李延斌 +2 位作者 尹路 马金钢 王洪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A期251-254,共4页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现实需求,构建了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提出了高密度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的全新概念。结合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基于陆上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水下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对该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进行了...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现实需求,构建了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提出了高密度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的全新概念。结合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基于陆上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水下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对该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息与能量均衡的水下路由协议,该协议利用节点的深度信息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有效转发,节点间通信量极少;并设计了协议的算法,提出了空洞处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系统架构 体系结构 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钢 张瑞 刘宴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针对水下传感网中研究较少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基于传统定位中常用的Chan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han算法。该算法通过曲线拟合进行运动轨迹预测,并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修正估计位置,从而提高了水下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水下传感网中研究较少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基于传统定位中常用的Chan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han算法。该算法通过曲线拟合进行运动轨迹预测,并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修正估计位置,从而提高了水下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移动速度、通信半径、锚节点密度情况下,改进算法与传统的Chan算法相比,精度提高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节点定位 CHAN算法 曲线拟合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瑛 张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8-1503,共6页
该文针对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对信标节点覆盖内的节点,设计了基于静态信标节点的时间同步算法;对信标节点覆盖范围外的节点,设计了动态节点辅助的时间同步算法。减少了节点移动对同步精度的影响。同时,根据水下声速变化规律,设计了水... 该文针对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对信标节点覆盖内的节点,设计了基于静态信标节点的时间同步算法;对信标节点覆盖范围外的节点,设计了动态节点辅助的时间同步算法。减少了节点移动对同步精度的影响。同时,根据水下声速变化规律,设计了水下传感器网络分层时间同步机制,有效克服了已有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水下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问题上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同步效果明显好于现有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时间同步 信标节点 动态节点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驱动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力立 黄成 +1 位作者 徐志良 吴晓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0-52,57,共4页
考虑到水下传感器能力受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不确定事件监测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部署方法。初始部署阶段采用随机深度调节的方法让节点均匀分布,以捕捉到更多的事件。重部署阶段节点则根据探测到的事件信息,基于虚拟力的方法进行移动,... 考虑到水下传感器能力受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不确定事件监测的水下传感器网络部署方法。初始部署阶段采用随机深度调节的方法让节点均匀分布,以捕捉到更多的事件。重部署阶段节点则根据探测到的事件信息,基于虚拟力的方法进行移动,并且通过引入分簇控制的思想,将节点移动范围限制在各个簇内,从而降低了重构的规模,保证了网络的连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满足覆盖性能的同时,有效缩短节点的移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部署 分簇 虚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F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路径优化与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常颖 张杰 +1 位作者 王岩峰 官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1-1264,共4页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性,以基本VBF(Vector-Based Forwarding Protocol)路由协议为基础,提出了1种适用于水下移动传感器节点的路径优化算法。为了验证此路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基本VBF算法和改进的VBF算法进行了3个模拟实...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性,以基本VBF(Vector-Based Forwarding Protocol)路由协议为基础,提出了1种适用于水下移动传感器节点的路径优化算法。为了验证此路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对基本VBF算法和改进的VBF算法进行了3个模拟实验;从数据包接收成功率和网络负载两方面分析比较了实验模拟结果。比较结果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路径优化的VBF路由协议的数据包成功接收率要优于VBF路由协议,降低了网络负载,并且该优化算法实现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网络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VBF(Vector-Based FORWARDING Protocol)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俊杰 孙力娟 +1 位作者 王汝传 黄海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4,共6页
针对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模型,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利用虚拟势场算法CAT(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 for three-dimensional sensor networks)调整水下传感器节点与浮标节点间缆绳的距离,逐渐消除网络中的... 针对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模型,对水下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优化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利用虚拟势场算法CAT(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 for three-dimensional sensor networks)调整水下传感器节点与浮标节点间缆绳的距离,逐渐消除网络中的感知重叠区域和覆盖盲区,进而实现整个水下传感器网络覆盖增强。在仿真实验中,通过CAT算法与ETG算法的比较,验证了CAT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三维覆盖 虚拟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延时信道的水下传感器网络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自鑫 金志刚 +1 位作者 苏毅珊 李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51-1955,共5页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中水声信道衰落特性随时间—空间—频率随机变化的特点,在此提出利用中继协作网络获得分集增益从而提高水下网络通信质量的水下协作网络模型。基于该协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增益和信号延时双指标最佳中继...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UWSN)中水声信道衰落特性随时间—空间—频率随机变化的特点,在此提出利用中继协作网络获得分集增益从而提高水下网络通信质量的水下协作网络模型。基于该协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增益和信号延时双指标最佳中继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该标准的最佳中继选择算法与基于最小误比特率准则的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最佳中继选择算法,传输延时降低约16.7%;相对于等功率分配,该算法在典型场景下使误比特率降低1.8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协作 延时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簇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覆盖保持路由算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蒋鹏 阮斌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67-2073,共7页
在基于分簇架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UWSNs)中,当簇首以单跳或多跳的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Sink节点时,由于簇首转发大量数据而负载过重,会过早耗尽能量而死亡,这将导致提前出现对监测区域的覆盖盲区.以改善覆... 在基于分簇架构的水下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UWSNs)中,当簇首以单跳或多跳的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Sink节点时,由于簇首转发大量数据而负载过重,会过早耗尽能量而死亡,这将导致提前出现对监测区域的覆盖盲区.以改善覆盖效果为目标的LEACH-Coverage-U算法由于选举簇首的分簇方法具有随机性,也无法很好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网络单跳覆盖保持路由算法(Single-hop Coverage-Preserving Routing Algorithm,SCPR),首先定义了覆盖冗余度(Coverage Redundancy,CR),然后根据该度量来选举簇首,最终以单跳方式直接将数据传送至Sink节点.为减少簇首能耗并获得更高的网络覆盖率,本文还提出一种多跳覆盖保持路由算法(Multi-hop Coverage-Preserving Routing Algorithm,MCPR),簇首之间通信时优先考虑父节点中CR较高的簇首作为其下一跳路由,以多跳路由将数据传送至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Coverage-U算法相比,SC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网络 覆盖冗余度 覆盖保持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