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体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被引量:17
1
作者 詹义正 谢葆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散体泥沙堆积的实际物理过程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平衡方程式,获得了水下散体泥沙休止角计算公式,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泥沙 散体泥沙 水下休止角 推移质 岸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石及模型沙水下休止角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红武 汪家寅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0-96,共7页
水下休止角是天然沙石及其模型材料较为重要的组合特性,本文提供了天然沙、卵石、块石及电厂煤灰、煤屑、煤块、塑料沙水下休止角的试验研究成果.该试验是为了进一步定量模拟黄河丁坝坝前冲坑形态及水下根石稳定坡度而进行的.实际上,这... 水下休止角是天然沙石及其模型材料较为重要的组合特性,本文提供了天然沙、卵石、块石及电厂煤灰、煤屑、煤块、塑料沙水下休止角的试验研究成果.该试验是为了进一步定量模拟黄河丁坝坝前冲坑形态及水下根石稳定坡度而进行的.实际上,这些成果对于河流力学等学科的研究以及其它生产课题的解决,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技术的水下泥沙冲淤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志文 陈亮 葛小博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河道冲淤分析是河床演变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河床冲淤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成果的精度。同时由于水下地形不像陆地上的悬崖、陡坎之类的地形,在构建水下DEM时,考虑泥沙水下休止... 河道冲淤分析是河床演变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以DEM(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河床冲淤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成果的精度。同时由于水下地形不像陆地上的悬崖、陡坎之类的地形,在构建水下DEM时,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的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的精度,为河床演变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结合西安市河橡胶坝库区的冲淤情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分析 DEM 泥沙 水下休止角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塑料模型沙运动特性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立模 刘全帅 +1 位作者 韩柯尧 肖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4,共5页
对一种复合塑料模型沙的水下休止角、群体沉速、起动流速等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使模型沙在静水中自然落淤成丘,通过几何关系可得水下休止角;将沙样按粒径分组进行单颗粒沉速试验,统计平均后再按质量加权得到模型沙群体沉速;在玻璃... 对一种复合塑料模型沙的水下休止角、群体沉速、起动流速等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使模型沙在静水中自然落淤成丘,通过几何关系可得水下休止角;将沙样按粒径分组进行单颗粒沉速试验,统计平均后再按质量加权得到模型沙群体沉速;在玻璃水槽中对5种水深下的泥沙起动流速进行了测量及经验公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沙水下休止角为28.4°,较传统塑料沙、水下休止角范围大,具有较好的水下成形特性;对于该模型沙,其单颗粒沉速用W.W.Rubey公式计算精度较高,但群体沉速用中值粒径进行经验计算则精度不够,合理的代表粒径有待进一步研究;起动流速比传统塑料沙大,这与水下休止角试验是相符的,通过调整沙莫夫系数K,沙莫夫公式可较好地表述个别起动和少量起动的情况,大量起动时则不够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型沙 水下休止角 群体沉速 起动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古水电站坝前排沙运行方式与排沙漏斗形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芳芳 吴时强 +1 位作者 高昂 薛万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5,94,共6页
为给实际工程排沙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基于1∶60整体模型,根据淤积泥沙扬动流速相似原理,试验研究大古水电站2条排沙廊道和1个底孔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坝前库区的排沙效果和排沙漏斗形态。结果表明:排沙洞开启顺序对最终排沙效果影... 为给实际工程排沙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基于1∶60整体模型,根据淤积泥沙扬动流速相似原理,试验研究大古水电站2条排沙廊道和1个底孔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坝前库区的排沙效果和排沙漏斗形态。结果表明:排沙洞开启顺序对最终排沙效果影响不大;深水条件下,坝前排沙漏斗形态主要受泥沙特性决定,非黏性沙的排沙漏斗坡度接近于淤积泥沙水下休止角;大古水电站排沙设施的设计方案具备保证电站进水口"门前清"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动流速 排沙廊道 底孔 排沙漏斗 水下休止角 大古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BZY模型沙的研制及其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幸农 唐存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作者在以往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BZY模型沙,并对该种沙的干容重、起动流速、糙率、沉速、水下休止角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ZY模型沙与其它模型沙相比,具有容重可调、粒径范围广、颗粒形态同于天... 本文作者在以往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BZY模型沙,并对该种沙的干容重、起动流速、糙率、沉速、水下休止角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ZY模型沙与其它模型沙相比,具有容重可调、粒径范围广、颗粒形态同于天然沙、物化性质稳定等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其中某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Y模型沙 容重 起动流速 糙率 沉速 水下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动床模型试验中的模型沙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其保 章启兵 张波 《治淮》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动床模型试验中,模型沙的选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根据一些泥沙模型试验经验,总结整理选择模型沙需注意的问题,仅供在动床模型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动床 模型沙 粒径 水下休止角 沉速 起动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模型的泥沙冲刷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庆晴 赵敏 +1 位作者 葛彤 汪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3,共7页
在使用欧拉模型进行泥沙定点冲刷的数值计算时,会产生不合理的床面波动和冲刷坑回填现象。为合理体现泥沙相在静止状态时的固体性质,并且反映水下泥沙堆积的特性,本文通过加载源项引入泥沙起动模型和水下休止角模型,修正了欧拉模型泥沙... 在使用欧拉模型进行泥沙定点冲刷的数值计算时,会产生不合理的床面波动和冲刷坑回填现象。为合理体现泥沙相在静止状态时的固体性质,并且反映水下泥沙堆积的特性,本文通过加载源项引入泥沙起动模型和水下休止角模型,修正了欧拉模型泥沙相的动量方程。数值计算结果分别和轴对称、平面泥沙冲刷实验比较,发现计算模型能较好获得轴对称冲刷的冲刷坑深度和宽度等形态参数;在连续冲刷的平面实验中,计算模型也能反应出泥沙相固态特征,准确捕捉不同时刻的冲刷坑内形态。数值计算得到的冲刷坑周围流体特征反映出水流不再使交界面的泥沙起动,克服了欧拉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冲刷 数值模拟 轴对称冲刷 平面冲刷 欧拉模型 用户自定义函数 起动模型 水下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