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SiO_(2)复合沉积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
1
作者 刘烨 赵谦 +5 位作者 俞彦仿 甄银钊 高伯楠 王世荣 李祥高 刘红丽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0-1036,1072,共8页
为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通过化学反应沉积法将Al_(2)O_(3)、SiO_(2)复合沉积在锐钛矿型TiO_(2)粒子表面制备了TiO_(2)@Al2@Si2。以活性聚合物分散剂(Solsperse 17000)为表面活性剂,将TiO_(2)@Al2@Si2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 为提升TiO_(2)在非水介质中的反射率,通过化学反应沉积法将Al_(2)O_(3)、SiO_(2)复合沉积在锐钛矿型TiO_(2)粒子表面制备了TiO_(2)@Al2@Si2。以活性聚合物分散剂(Solsperse 17000)为表面活性剂,将TiO_(2)@Al2@Si2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采用FTIR、XPS、TEM、N2吸/脱附等温线对TiO_(2)@Al2@Si2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分散液的稳定性、透光率和白态反射率。结果表明,Al_(2)O_(3)、SiO_(2)复合壳层沉积在TiO_(2)粒子表面,形成了多孔壳层,提升了TiO_(2)@Al2@Si2的比表面积(44.74 m^(2)/g)、表面羟基含量(1.204×1019个/g)及荷电量(–40.61 mV);TiO_(2)@Al2@Si2表面复合沉积的Al_(2)O_(3)、SiO_(2)提升了粒子的遮盖力,增强了TiO_(2)@Al2@Si2外层表面羟基上的氧原子负电性,使其更易键合Solsperse 17000,从而提升了粒子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性能。TiO_(2)@Al2@Si2在甲苯、十二烷基苯、四氯乙烯、环己烷、Isopar L中(质量浓度150 g/L)的白态反射率分别为49.11%、49.11%、48.18%、53.91%、54.43%,比TiO_(2)粒子分散液有所提升;将TiO_(2)@Al2@Si2与铁锰黑粒子相配,制备了电泳显示器件,得到了白态反射率40.47%、对比度59.51的电泳显示原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表面改性 核壳结构 介质 反射率 电泳显示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电场中水颗粒介电泳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郭星 张宝生 +5 位作者 陈家庆 安申法 栾智勇 董建宇 石熠 高一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针对管式电场破乳设备中常用的环形电极结构,在采用理论分析、微观观测实验验证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开展了非均匀电场中水颗粒介电泳运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电场参数、水颗粒尺寸参数、物性参数等对其运... 针对管式电场破乳设备中常用的环形电极结构,在采用理论分析、微观观测实验验证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开展了非均匀电场中水颗粒介电泳运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电场参数、水颗粒尺寸参数、物性参数等对其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加电压占空比的增大,水颗粒瞬时速度波动幅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占空比为50%时波动幅度最大,总体呈现波动式增大;随着电场频率增加,水颗粒平均速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电场频率为1000 Hz时水颗粒平均速度达到峰值,但总体来看电场频率对水颗粒平均速度的影响不大。水颗粒与环形电极中心距离减小时,水颗粒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增加,造成水颗粒平均速度迅速增大;水颗粒直径为0.3~1.0 mm时,随着水颗粒直径增大,介电泳力与阻力同时增大,但介电泳力作用更强,导致水颗粒平均速度增大。随着油相黏度增大,水颗粒速度快速减小,当油相黏度增大到大于50 mPa·s后趋于平缓。在介电泳力作用下,水颗粒向环形电极中心运动,促进了偶极聚结。该研究结果可为管式电场破乳设备的设计研制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电场 颗粒 电泳 数值模拟 运动规律 静电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妍鹏 李晓东 +3 位作者 莫金垣 谢天尧 李凤屏 李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87,共3页
关键词 电导检测 白藜芦醇 虎杖 分离 介质 毛细管电泳 分析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木生 王小如 +1 位作者 杨芃原 贾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9-313,共5页
评述了与水相体系相比,非水体系电泳分离体系对分析对象的扩展、分离度和分离效率的改善、选择性的提高以及质谱检测联用技术等各方面带来的好处,同时还总结了非水介质各种参数对毛细管壁双层ζ电位、电渗流以及分离效率、分离度的影响。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介质 评述 N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9
5
作者 郑一宁 谢天尧 +1 位作者 莫金垣 韦寿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研究了电极电位、不同浓度的甲酰胺 (FA)、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 mmol/ L Tris-2 ...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日夜百服宁中的有效成分 ,研究了电极电位、不同浓度的甲酰胺 (FA)、电解液浓度和酸度、电泳电压及进样时间对电泳分离的影响 ,得到了较为优化的测定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 2 5 mmol/ L Tris-2 5 mmol/ L H3BO3(表观 p H=8.5 )运行介质中 ,日夜百服宁中的 4种有效成分即扑热息痛 (AP)、盐酸伪麻黄碱 (PH)、氢溴酸右美沙芬 (DM)和扑尔敏 (CM)在 1 2 min内完全分离 .检测电位为 +0 .9V(vs.SCE) .线性范围分别为 AP0 .5~ 2 0 0 mg/ L;PH0 .8~ 3 0 0 mg/ L;DM2 .5~ 3 5 0mg/ L;CM0 .5~ 3 3 0 mg/ L;检测限分别为 AP0 .1 mg/ L;PH0 .5 5 mg/ L;DM1 mg/ L;CM0 .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有效成分 日夜百服宁 扑热息痛 扑尔敏 盐酸伪麻黄碱 氢溴酸右美沙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和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分离吩噻嗪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小宁 王荣英 吴明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6-860,共5页
以水和甲酰胺(FA)为介质,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吩噻嗪类药物,比较了两者的选择性、柱效和分离度.与水相比,FA中选择性不同,有利于分离,被分析的物质均获得了较高的分离度;柱效显著提高,都在1×105以上。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介质 甲酰胺 吩噻嗪 分离 分析 介质 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及其制剂的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谢天尧 +1 位作者 郑妍鹏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2,共3页
研究了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 (NACE -AD)罗红霉素的方法,着重探讨了非水介质、支持电解质、酸碱度和电极电位对分离测定的影响;以铂丝为检测电极 ,电极电位为0.93V ,在以甲酰胺 -甲醇(体积比1∶1)为有机溶剂 ,10mmol/L乙酸铵 -2... 研究了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 -安培检测 (NACE -AD)罗红霉素的方法,着重探讨了非水介质、支持电解质、酸碱度和电极电位对分离测定的影响;以铂丝为检测电极 ,电极电位为0.93V ,在以甲酰胺 -甲醇(体积比1∶1)为有机溶剂 ,10mmol/L乙酸铵 -2mmol/L乙酸为缓冲液的非水体系中 ,并用样条小波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 ,罗红霉素的检出限为0.1mg/L,在5~100mg/L范围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S=80.1+73.1ρ,r=0.9994;用该法检测罗红霉素制剂 ,回收率为94%~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介质 安培检测 罗红霉素 样条小波最小二乘法 抗生素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健君 翟海云 +3 位作者 陈缵光 林伟丰 蔡沛祥 莫金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8-590,共3页
建立了药材姜黄中姜黄素含量的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测定方法。对非水介质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以无水甲醇作为分离介质,NH4OAc-HOAc为电解质,25.0kV为分离电压,可在12... 建立了药材姜黄中姜黄素含量的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测定方法。对非水介质体系和支持电解质的种类,浓度以及操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以无水甲醇作为分离介质,NH4OAc-HOAc为电解质,25.0kV为分离电压,可在12min内实现对姜黄素的分离检测。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3.0-140.0mg·L^-1,检出限为0.5mg·L^-1,回收率为95.3%~1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毛细管电泳 高频电导检测 姜黄素 姜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对9种手性药物的拆分 被引量:26
9
作者 初永宝 蒋文强 +1 位作者 崔凤霞 李关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洛贝林、托吡卡胺、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环扁桃酯、沙丁胺醇、苯海索、芬氟拉明和异丙嗪等9种手性化合物。以甲酰胺为介质、柠檬酸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电解质、在254nm波长下紫外检测。对手性选择...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洛贝林、托吡卡胺、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环扁桃酯、沙丁胺醇、苯海索、芬氟拉明和异丙嗪等9种手性化合物。以甲酰胺为介质、柠檬酸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电解质、在254nm波长下紫外检测。对手性选择剂的类型及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最后确立了9种手性药物的最佳分离条件。实验发现,不同的手性选择剂对手性药物具有不同的分离选择性;每一种选择剂都存在一个相对水相体系较高的最佳浓度值而使分离效果最佳;在非水体系中,最佳pH值要比在水相体系中高;其分离效率也是随着体系中电泳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甲酰胺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肉桂中的肉桂酸和肉桂醛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利军 黄文艺 +3 位作者 冯军 程昊 孔红星 吴健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76,共3页
建立了用非水相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肉桂酸和肉桂醛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相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在25℃下,以乙腈和碳酸丙烯酯(体积比3∶2)的混合液为缓冲体系的溶剂,缓冲体系中含25 mmol/L十六烷基... 建立了用非水相体系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肉桂酸和肉桂醛的新方法,考察了运行电压、非水相介质和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在25℃下,以乙腈和碳酸丙烯酯(体积比3∶2)的混合液为缓冲体系的溶剂,缓冲体系中含2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75%(ψ)乙酸,以碳酸丙烯酯为样品溶剂,重力进样30 s,运行电压20 kV,毛细管总长45 cm,有效长度30 cm,ψ5 μm,检测波长310 nm.肉桂酸线性范围为4~100 mg/L,r=0.999 4,检出限为0.80 mg/L,RSD为1.07%.肉桂醛的线性范围10~240 mg/L,r=0.999 6,检出限为2.30 mg/L,RSD为2.19%.应用于肉桂中的肉桂醛和肉桂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肉桂酸 肉桂醛 相体系 毛细管电泳 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测定黄连饮片中5种生物碱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俊松 刘训红 +3 位作者 蔡宝昌 张月婵 傅兴圣 尹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建立了一种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测定黄连饮片生品与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木兰碱和黄连碱含量的方法。分别考察了非水溶剂、缓冲液体系及其浓度和pH、运行电压、运行温度和检测波长等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 建立了一种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测定黄连饮片生品与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木兰碱和黄连碱含量的方法。分别考察了非水溶剂、缓冲液体系及其浓度和pH、运行电压、运行温度和检测波长等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选择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40mmol/L乙酸钠-40mmol/L乙酸铵的无水甲醇缓冲溶液(pH5.8)为电泳介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64.5cm×75μm,有效长度56cm)为分离通道,检测波长为254nm,分离电压为25kV,压力进样(5kPa×6s),柱温为20℃。结果显示,5种生物碱在20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加标回收率为98.37%~101.03%。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较好,可用于黄连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小檗碱 巴马汀 药根碱 木兰碱 黄连碱 黄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建辉 张维冰 +1 位作者 许国旺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3,共6页
毛细管电泳通常是在以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中进行的 ,事实上以纯有机溶剂替代水介质同样可以完成特殊样品的电泳分离 ,且存在诸多优点。以所建立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为核心 ,总结了该方法中有机溶剂、电解质的选择原则及溶质 -添加剂相... 毛细管电泳通常是在以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中进行的 ,事实上以纯有机溶剂替代水介质同样可以完成特殊样品的电泳分离 ,且存在诸多优点。以所建立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为核心 ,总结了该方法中有机溶剂、电解质的选择原则及溶质 -添加剂相互作用模式 ,并综述了它在无机离子、中性物质、有机酸等化合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 有机溶剂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区分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志勇 邹洪 +2 位作者 叶能胜 许荣富 谷学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区分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方法。确定了笔迹中碱性染料(结晶紫、甲基紫、碱性品蓝、罗丹明6G、碱性艳蓝B和碱性艳蓝BO)的分离条件:缓冲溶液为1.00mmol/L醋酸-10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水(体积比90:10)体系,分... 建立了一种基于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区分蓝色圆珠笔油墨的方法。确定了笔迹中碱性染料(结晶紫、甲基紫、碱性品蓝、罗丹明6G、碱性艳蓝B和碱性艳蓝BO)的分离条件:缓冲溶液为1.00mmol/L醋酸-10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水(体积比90:10)体系,分离电压和温度分别为25kV和25℃,检测波长为214nm。通过该方法分析了96支蓝色圆珠笔中的油墨,并依据油墨中所含的染料种类对圆珠笔进行分类,同一类笔又通过聚类分析计量学方法再次进行区分。该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为圆珠笔字迹鉴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碱性染料 蓝色圆珠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钴、镍和铜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笔锋 刘良斌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32-1235,共4页
提出柱前衍生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金属离子的方法.应用新合成的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胺基酚作为柱前衍生试剂,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非水溶剂,在6min内实现了钴、镍和铜的分离,灵敏度高,检测限... 提出柱前衍生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金属离子的方法.应用新合成的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胺基酚作为柱前衍生试剂,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非水溶剂,在6min内实现了钴、镍和铜的分离,灵敏度高,检测限分别为9.18×10-8mol/L、2.79×10-7mol/L和4.47×10-7mol/L.考察了柱前衍生条件、非水溶剂配比以及分离参数对分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毛细管电泳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测定葛秦汤制剂中5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存红 陈晓峰 +1 位作者 陈兴国 胡之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0,共2页
葛根素、大豆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和芦丁是中药复方制剂葛秦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建立简单快速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这几种化合物的方法是必要的.陈刚等[1]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了葛根中的芦丁、葛根素和大豆素;张红医等[2]毛细管区... 葛根素、大豆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和芦丁是中药复方制剂葛秦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建立简单快速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这几种化合物的方法是必要的.陈刚等[1]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测定了葛根中的芦丁、葛根素和大豆素;张红医等[2]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了秦皮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非水毛细管电泳拓展了毛细管电泳应用范围,可以分离水介质下不能分离或难以分离的化学成分[3].至今,既未见非水毛细管电泳体系测定这些成分的文献报道,也未见同时测定这5种成分的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有效成分 毛细管区带电泳 中药复方制剂 文献报道 电化学检测 活性成分 定量分析 应用范围 化学成分 同时测定 葛根素 大豆素 秦皮 化合物 分离 介质 芦丁 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系统毛细管电泳分离麻黄碱类差向异构体 被引量:6
16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吴如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讨论了非水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麻黄碱类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并建立了最优的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 5 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为介质 ,未加入任何其他添加剂 ,利用简单的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5种麻黄碱类化合物。结果 :各麻... 目的 :讨论了非水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麻黄碱类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并建立了最优的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 5 0mmol/L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为介质 ,未加入任何其他添加剂 ,利用简单的非水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5种麻黄碱类化合物。结果 :各麻黄碱类异构体在 8min内均达基线分离。结论 :毛细管电泳 (CE)分离弱酸、碱类药物时 ,采用非水溶液作背景电解质 ,不但可以增强待测物质的酸碱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毛细管电泳 麻黄碱类 差向异构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电渗流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微量赤霉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振朋 王晓瑜 陈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是结构相似的弱酸性二萜类化合物。针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赤霉素速度慢、效率不佳等问题,该文发展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微量活性赤霉素的非水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以聚环氧乙烷动态涂布毛细管,利用正离...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是结构相似的弱酸性二萜类化合物。针对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赤霉素速度慢、效率不佳等问题,该文发展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微量活性赤霉素的非水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以聚环氧乙烷动态涂布毛细管,利用正离子使电渗流反向,将含10 mmol/L醋酸铵的甲醇-水(95∶5,v/v)作为缓冲体系,在0.08%(v/v)醋酸含量下,分离8种内源性赤霉素。结果表明,赤霉素出峰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1%(日内)或≤4.3%(日间),峰面积的RSD≤4.5%(日内)或≤6.9%(日间),检出限(S/N=3)为1.04~2.20 mg/L,相关系数为0.998 2~0.999 3,回收率为87.2%~93.5%。该方法简单、快速、稳定,以含醋酸铵的甲醇水溶液为缓冲体系,预先考虑了质谱测定的需要,可用于实际样品如麦芽中赤霉素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渗流 动态涂层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藤黄中藤黄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婉露 李玉娟 +1 位作者 石冬冬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藤黄酸(gambogicacid,GA)等环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差,可通过非水毛细管电泳(NOR—aqueouscap—illaryelectrophoresis,NACE)分析。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添加20%~60%(v/v)的甲醇或乙腈的运行电解质溶液对藤黄提取液中藤黄... 藤黄酸(gambogicacid,GA)等环氧杂蒽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差,可通过非水毛细管电泳(NOR—aqueouscap—illaryelectrophoresis,NACE)分析。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添加20%~60%(v/v)的甲醇或乙腈的运行电解质溶液对藤黄提取液中藤黄酸分离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运行电解质溶液、运行电解质溶液浓度、pH、添加剂口一环糊精的浓度、分离温度及分离电压的影响,建立了测定藤黄药材中藤黄酸含量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在40%乙腈、10mmol/L β-环糊精、20mmol/L四硼酸钠(pH9.86)为运行电解质溶液、分离电压为10kV、分离温度为30℃、检测波长为280n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黄酸在2~2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S/N=3)为2mg/L。将本方法应用于越南、泰国、缅甸、印度4个产地的藤黄药材中藤黄酸的含量测定,测得含量为1.67—472.40me,/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2.60%),其中越南产藤黄中藤黄酸含量低,其他产地藤黄中藤黄酸的含量高。实际藤黄样品中藤黄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5.2%~105.6%。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藤黄药材中藤黄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藤黄酸 藤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堆集-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甘草次酸和阿魏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利军 吴峰敏 +3 位作者 程昊 喻来波 冯军 吴健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1-614,618,共5页
建立了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分离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阿魏酸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压、非水溶剂、乙酸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样品溶剂等因素对电堆集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分离和富集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乙腈(体... 建立了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分离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阿魏酸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压、非水溶剂、乙酸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样品溶剂等因素对电堆集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分离和富集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乙腈(体积比4:6)为非水介质,30mmol·L^-1乙酸钠-2.5mmol·L^-1氢氧化钠为背景电解质;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54nm。在优化条件下,甘草次酸在0.80~12.80mg·L^-1(r=0.9996),阿魏酸在0.77~45.60mg·L^-1(r=0.9996)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102%,98%~102%;甘草次酸检出限为0.069mg·L^-1,阿魏酸检出限为0.087mg·L^-1,RSD均不大于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堆集 毛细管电泳 甘草次酸 阿魏酸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测定黄柏饮片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训红 宋建平 +3 位作者 李俊松 蔡宝昌 韩乐 傅兴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8-1931,共4页
目的:建立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种属黄柏饮片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及木兰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4.5 cm,有效长度56 cm)为分离通道,电泳介质:40 mmol/L乙酸钠-40mmol/L乙酸铵-无... 目的:建立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种属黄柏饮片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及木兰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64.5 cm,有效长度56 cm)为分离通道,电泳介质:40 mmol/L乙酸钠-40mmol/L乙酸铵-无水甲醇缓冲液(pH5.8),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10 nm,毛细管温度:20℃,压力进样:5 kPa,6 s。结果:4种生物碱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加样回收率为98.22%~100.54%。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黄柏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黄柏 小檗碱 巴马汀 药根碱 木兰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