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复合尼龙6的形效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钱立军 汤朔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7,共4页
具有棒状、近球状和片状三种形态的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分别与尼龙6共混制备成MCA/尼龙6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具有棒状、近球状和片状三种形态的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分别与尼龙6共混制备成MCA/尼龙6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仪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MCA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其中纳米片状粒子(MCA-C)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为明显,当MCA-C的质量分数达到8%时,复合尼龙6的拉伸强度较纯样品提高了8%,拉伸断裂应力提高了29%,冲击强度提升了23%。其中拉伸强度的提高是由于纳米片状MCA粒子与尼龙6形成了更多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而冲击强度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冲击时,材料中的尼龙6发生弹性形变并在与MCA的界面处产生银纹而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提高了冲击强度。此外,由于MCA与基体的氢键作用及其颗粒形状的影响,与纯尼龙6相比,MCA-C/尼龙6复合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也降低了39%,而异相成核作用导致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由169℃升高至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三聚 尼龙6 物理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氰脲酸阻燃尼龙66热降解行为及动力学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典 范敬辉 +1 位作者 黄浩 刘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对三聚氰胺氰脲酸(MCA)阻燃尼龙66(PA66)热降解及热释放行为分析基础上,采用包括Kissinger和Horowitz-Metzger2种数学模型对其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TG)、微型燃烧量热(MCC)揭示MCA与PA66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尽管... 在对三聚氰胺氰脲酸(MCA)阻燃尼龙66(PA66)热降解及热释放行为分析基础上,采用包括Kissinger和Horowitz-Metzger2种数学模型对其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TG)、微型燃烧量热(MCC)揭示MCA与PA66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数学模型获得的热降解活化能数值有较大差异,但MCA阻燃PA66与纯PA66相比均表现出前者活化能明显下降,由于MCA分解的三嗪化合物可与尼龙分子链氢键网络发生作用改变其电子云密度,促进其α和β-断链而形成低聚物及低分子挥发物,因此MCA会导致PA66分解温度前移,使其呈现两阶热分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 阻燃剂 尼龙66 热分解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在PA6中的协效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苗迎彬 李光 +3 位作者 林天峰 彭志汉 金俊弘 江建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N,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酸酯(PTPP),将PTPP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的复合物添加到聚酰胺6(PA6)中,发现复配体系的阻燃性能优于添加单一PTPP或MC的体系。添加8%的PTPP和11%的MC可使PA6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9%...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阻燃剂N,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酸酯(PTPP),将PTPP与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的复合物添加到聚酰胺6(PA6)中,发现复配体系的阻燃性能优于添加单一PTPP或MC的体系。添加8%的PTPP和11%的MC可使PA6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9%,阻燃级别达UL94V-O级。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热降解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高温氧化后的炭层形态及其组成变化。结果表明,PTPP与MC并用可在气相和凝聚相同时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哌嗪四苯氧基氨基磷 阻燃剂 合成 三聚 聚酰 协效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次磷酸锌与MCA协效阻燃PLA的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咪 丁晓庆 +1 位作者 王克智 王新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4,共6页
利用多元素协同阻燃的理念,将自制的苯基次磷酸锌(BPA-Zn)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复配得到BPA-Zn/MCA复合阻燃体系,然后利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阻燃体系与聚乳酸(PLA)基体共混得到PLA/BPA-Zn/MCA复合材料,研究了BPA-Zn/MCA阻燃体系对PLA力... 利用多元素协同阻燃的理念,将自制的苯基次磷酸锌(BPA-Zn)与氰脲酸三聚氰胺(MCA)复配得到BPA-Zn/MCA复合阻燃体系,然后利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阻燃体系与聚乳酸(PLA)基体共混得到PLA/BPA-Zn/MCA复合材料,研究了BPA-Zn/MCA阻燃体系对PLA力学、热稳定和阻燃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PA-Zn可以改善MCA与PLA基体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而MCA起到一定的促进结晶的效果。同时,MCA与BPA-Zn之间均存在良好的协同效果,PLA复合材料阻燃性能优异。当BPA-Zn和MCA总质量分数为30%,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达到28.0%,垂直燃烧阻燃等级达到V-0级,无熔滴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 阻燃 苯基次磷 氰脲酸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次膦酸盐阻燃PA6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鹏 王忠卫 +1 位作者 刘波 宋思思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2,50,共3页
采用新型阻燃剂苯基次膦酸铝和MC复配阻燃体系对玻纤增强PA6进行阻燃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引入阻燃剂对PA6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研究PA6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18%时,玻纤含量为30%... 采用新型阻燃剂苯基次膦酸铝和MC复配阻燃体系对玻纤增强PA6进行阻燃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引入阻燃剂对PA6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研究PA6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量为18%时,玻纤含量为30%的改性PA6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分别达到32%和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苯基次膦 三聚 尼龙6 玻纤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正波 夏利平 +1 位作者 何正宏 黄安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24,36,共6页
以二乙基亚膦酸铝盐(AlPi)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为阻燃剂,添加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中,采用挤出造粒方法制备出高性价比的阻燃TPEE复合材料。首先采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两种阻燃剂的热稳定性,进一步采用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 以二乙基亚膦酸铝盐(AlPi)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为阻燃剂,添加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中,采用挤出造粒方法制备出高性价比的阻燃TPEE复合材料。首先采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两种阻燃剂的热稳定性,进一步采用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阻燃TPEE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阻燃剂用量下,添加AlPi的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力学性能均优于添加MCA的阻燃复合材料,采用AlPi与MCA复配使用制备的阻燃TPEE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力学性能介于二者之间,当TPEE,AlPi和MCA用量分别为83%,10%和5%时,阻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4.19 MPa,断裂伸长率为515%,极限氧指数为30%,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AlPi与MCA复配使用可提升阻燃TPEE材料的成炭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 二乙基亚膦铝盐 三聚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CD-PA6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傅轶凡 滕云 +1 位作者 余国民 尹翠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两步熔融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阳离子可染和阻燃效应的新型尼龙6(PA6)。通过在PA6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具有双羧基官能团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得到阳离子可染PA6(CD-PA6),再加入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作为有机阻燃单体... 采用两步熔融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阳离子可染和阻燃效应的新型尼龙6(PA6)。通过在PA6大分子链段中引入具有双羧基官能团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得到阳离子可染PA6(CD-PA6),再加入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作为有机阻燃单体制得。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证实5-SSIPA和MCA分散在PA6基体中。染色实验证实5-SSIPA的加入使得PA6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高,最高可达96. 79%,且色彩亮丽;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CA的加入使MCA/CD-PA6极限氧指数最高可达27,发烟减小且无黑烟,熔滴现象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间苯二甲-5-磺 阳离子可染尼龙6 三聚 熔融聚合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新亮 王涛 +3 位作者 刘纯林 张浩 刘秀玉 唐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6,共7页
以次磷酸铝(AHP)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FR-TPU),采用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UL 94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FR-TPU复合材料... 以次磷酸铝(AHP)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为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FR-TPU),采用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UL 94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FR-TPU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炭渣形貌。结果表明,AHP与MCA复配可明显提高FR-TPU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成炭率和阻燃性能;TPU/AHP-MCA20的极限氧指数为30.5%,并达到UL 94 V-0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分别下降至436 kW/m^2和55.5 MJ/m^2,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5.45 MPa和588.3%;AHP与MCA复配可明显提高TPU/AHP-MCA20炭渣的致密性,从而有效抑制燃烧区域物质及能量交换,提高复合材料的火灾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磷 三聚 聚氨酯 复合材料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