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氰烯·戊唑醇不同用药时间和次数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管控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燕 许莉 +3 位作者 杨爱国 张银贵 董飞 徐剑宏 《农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花初期用药2次3种方式,对各品种小麦赤霉病防效和DON毒素控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错过扬花初期6天后用48%氰烯·戊唑醇补防1次,对各品种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指防效、DON毒素控减效果比扬花初期防治1次分别低15.87%、21.25%、35.48%,比扬花初期用药2次分别低39.79%、44.87%、66.84%。赤霉病最适首次防治时间是扬花初期,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对赤霉病和DON毒素的管控效果较差,坚持扬花初期+6天后两次用药效果最好,在各个品种中该趋势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DON毒素 氰烯·戊唑醇 扬花初期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氰烯·戊唑醇对小麦灌浆后期赤霉病及其毒素水平防控效果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江丰 陆茸茸 +1 位作者 吴承东 朱元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137-138,共2页
为评估小麦灌浆后期化学药剂防控对赤霉病及毒素水平的防控效果,本试验连续两年,在小麦灌浆后期用48%氰烯·戊唑醇SC喷雾以观察其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收获后测定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结果表明,48... 为评估小麦灌浆后期化学药剂防控对赤霉病及毒素水平的防控效果,本试验连续两年,在小麦灌浆后期用48%氰烯·戊唑醇SC喷雾以观察其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效果,收获后测定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在小麦灌浆后期对田间赤霉病发生有一定控制效果,但不显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含量与田间病穗的发病等级有正相关性,48%氰烯·戊唑醇SC在小麦灌浆后期施用对减少染病小麦中DON和ZEN含量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48%氰烯·戊唑醇 灌浆后期 毒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烯·戊唑醇与助剂混用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卢银花 夏红霞 马学林 《湖北植保》 2023年第6期46-48,共3页
本试验采用二代、五代激健分别与480 g/L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常规用量减少50%、60%及70%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示范试验,验证激健减药降残助剂在减少农药用量情况下与农药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80 g/L氰烯·戊唑醇... 本试验采用二代、五代激健分别与480 g/L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常规用量减少50%、60%及70%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示范试验,验证激健减药降残助剂在减少农药用量情况下与农药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80 g/L氰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农药按当地常量减50%~70%+二代或五代激健助剂40 mL/667m^(2),兑水量30 kg/667m^(2),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常规方法喷雾施药,间隔7~10 d施第2次药,均可以达到减施保效的效果;其中480 g/L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减量50%+五代激健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最佳,达89.72%,建议推荐该组合处理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健助剂 氰烯·戊唑醇 小麦赤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中健 张杰峰 +5 位作者 沈田辉 卞康亚 朱展飞 陈华 车晋英 周国妹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为探究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9年4月-5月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进行了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50、60 g对... 为探究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于2019年4月-5月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进行了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0、50、6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保穗效果分别为72.20%、75.70%、81.44%,病指防效分别为67.71%、78.80%、83.80%,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因此,该药剂可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菌酯·戊唑醇 小麦 赤霉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侯世平 孔令鸿 孙俊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112-112,114,共2页
进行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用药量达750 mL/hm^2以上时,第2次药后14 d病叶防效达74%以... 进行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用药量达750 mL/hm^2以上时,第2次药后14 d病叶防效达74%以上、病指防效达87%以上,增产率达11%以上。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用药量为750~900 mL/hm^2,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8 d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48%菌酯·戊唑醇悬浮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灌浆初期不同药剂防治赤霉病试验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褚红燕 汤露萍 李莉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15-117,共3页
为巩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为害,在2017年小麦灌浆初期进行了3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较重的情况下,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0 g/hm^2对小... 为巩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为害,在2017年小麦灌浆初期进行了3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较重的情况下,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最好,药后18 d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和病粒率防效仍可达46.20%、60.58%和69.95%,说明在小麦灌浆初期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灌浆初期 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简报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秀 方利民 +1 位作者 李海东 尤希宇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39-139,150,共2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特进行了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进...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特进行了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48%氰烯·戊唑醇SC 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米尔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8
作者 杨豪 杨凯 朱长风 《农业装备技术》 2019年第5期21-23,共3页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造成小麦产量严重下降,而且籽粒带毒危及人畜健康。随着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日益增强,选用新型药剂是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有效策略之一。试验...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日益严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不仅造成小麦产量严重下降,而且籽粒带毒危及人畜健康。随着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小麦赤霉病菌的抗药性日益增强,选用新型药剂是提高药效、延缓抗药性的有效策略之一。试验结果表明:戊唑·咪鲜胺与氰烯·戊唑醇病指防效没有显著差异,防效均在80%以上,该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防治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戊唑·咪鲜胺 氰烯·戊唑醇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