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杆状病毒载体介导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在HepG2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亚兵 戴琳 +2 位作者 冯筱榕 杨洁 周福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48-649,共2页
目的 重组杆状病毒AcMNPV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肝癌细胞株中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获得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及CMV与核因子(NFκB)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并插入AcMNPV中,用同源重组方法获得CAT重组杆状病毒。... 目的 重组杆状病毒AcMNPV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肝癌细胞株中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获得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及CMV与核因子(NFκB)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并插入AcMNPV中,用同源重组方法获得CAT重组杆状病毒。分别感染昆虫细胞Sf5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或HepG2.2.15细胞,测定CAT表达相对活性。结果 由CMV启动子驱动的CAT重组杆状病毒在HepG2或HepG2.2.15细胞均可表达CAT,而NFκB启动子驱动的CAT重组杆状病毒在HepG2细胞中CAT表达低,而在有HBV表达的HepG2.2.15细胞中有较高的CAT表达活性。结论 重组杆状病毒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而且成功构建了HBV感染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杆状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载体 HEPG2细胞系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氯霉素乙转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清解 谢平 +3 位作者 谷亚鹏 黄建军 曾卫民 宋惠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克隆至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载体(pCATreportervector) ,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通过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求出启动子的相对活性 .同时进行凝胶滞留试验与足纹分析以确定DNA与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 ,在 1 45名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2 3名正常对照的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除野生型外 ,共发现 2种多态性 [C( - 1 0 6)T、C( - 1 2 )G].在正常对照与患者中 ,基因型WT WT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有视网膜并发症与无视网膜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WT C( -1 0 6)T的发生率分别为 35 5%和 1 7 9% ( χ2 =4 0 0 ,P <0 0 5) ,WT C( - 1 2 )G的发生率分别为1 5 5%和 3 3% ( χ2 =3 43,P >0 0 5) .在有并发症的患者中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两者的总发生率为 42 3% ,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 ( 2 0 0 % ) ( χ2 =6 2 3,P <0 0 2 5) .野生型 ,C( - 1 2 )G和C( - 1 0 6)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 基因多态性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痢疾菌体内诱导基因表达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兆兴 王恒樑 +5 位作者 冯尔玲 姚潇 廖翔 黄留玉 苏国富 黄翠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2-433,共2页
目的构建筛选痢疾菌福氏2a体内诱导基因的融合基因表达文库。方法以自杀载体pGP704为骨架,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用于筛选体内诱导基因的载体pGP-cat。把痢疾菌福氏2a基因组DNA的随机酶切片段0.6-1kb亚克隆到pGPca... 目的构建筛选痢疾菌福氏2a体内诱导基因的融合基因表达文库。方法以自杀载体pGP704为骨架,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了用于筛选体内诱导基因的载体pGP-cat。把痢疾菌福氏2a基因组DNA的随机酶切片段0.6-1kb亚克隆到pGPcat载体报告基因上游的BglⅡ位点,构建了融合基因文库。结果与痢疾菌福氏2a2457T结合转移后,获得融合基因表达文库。以氯霉素为选择标记,经过体外初步筛选,得到3.2%的具有氯霉素抗性的菌株。结论构建的融合基因表达文库适用于筛选福氏2a痢疾菌的体内诱导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乙转移 体内诱导基因 融合基因表达文库 福氏2a痢疾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4GNT基因5'调控区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牧霞 张瑶 +2 位作者 赵萌 郭晓华 谷玮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55-961,共7页
为探索人α1,4-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α1,4-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A4GNT)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和引物延伸法确定了A4GNT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列5'缺失荧光... 为探索人α1,4-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α1,4-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A4GNT)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应用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和引物延伸法确定了A4GNT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列5'缺失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和定点突变载体.瞬时转染胃癌细胞MKN45和AGS.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A4GNT基因转录的核心启动子在-141bp~+116bp区域,该区域缺乏典型的TATA盒,但含有CCAAT盒、Sp1和ETS-1等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突变分析显示,-136bp~-131bp的Sp1结合位点及-93bp~-89bp正向CCAAT序列对A4GNT启动子转录激活至关重要.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表明,这两个顺式作用元件能够与转录因子Sp1和NF-Y结合.另外,在-1464bp~-771bp区域可能含有与基因的特异性表达相关的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4-N-乙葡糖胺转移 启动子 荧光素报告基因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原核表达体外转录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华峰 赵文华 +1 位作者 高林 杨仕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5,共5页
构建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辅助质粒和微型复制子(minireplicon)并进行功能学研究。RT-PCR克隆PPRV疫苗株N75/1N、P和L基因,亚克隆至有T7启动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GEM3Z构建完成3个辅助质粒,分别命名为pGEM3Z-N、pGEM3Z-P和pGEM3Z-L,并通... 构建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辅助质粒和微型复制子(minireplicon)并进行功能学研究。RT-PCR克隆PPRV疫苗株N75/1N、P和L基因,亚克隆至有T7启动子的原核表达载体pGEM3Z构建完成3个辅助质粒,分别命名为pGEM3Z-N、pGEM3Z-P和pGEM3Z-L,并通过全基因合成构建含PPRV病毒5′端启动子序列(AGP)、3′端启动子序列(GP)、T7转录终止信号、丁型肝炎病毒核酶序列HamRZ及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获得PPRV微型复制子重组质粒pGEM3Z-CAT。构建完成的微型复制子及辅助质粒在表达T7RNA多聚酶(T7RNP)感染痘病毒VTF7-3后,通过脂质体法优化4种质粒配比,并将其转染至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分析CAT的表达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荧光的表达,并通过免疫印迹分析CAT蛋白的表达,表明构建的PPRV微型复制子具有转录和复制功能,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以PPRV反向遗传操作为基础的免疫学及蛋白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微型复制子 氯霉素乙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转座子插入构建甲型副伤寒杆菌启动子文库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泽仰 洪愉 +8 位作者 冯梦蝶 毛普加 赵继华 杨洪文 宋武战 王纪爱 黄芬 井申荣 曾韦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转座子自杀性质粒,通过接合转座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副甲)启动子文库。方法 PCR扩增CAT的基因亚克隆至pMD-18T载体,鉴定正确后酶切插入转座子自杀性质粒pSC189,获得新的转座子载体pSC-CAT,将携... 目的构建携带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转座子自杀性质粒,通过接合转座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副甲)启动子文库。方法 PCR扩增CAT的基因亚克隆至pMD-18T载体,鉴定正确后酶切插入转座子自杀性质粒pSC189,获得新的转座子载体pSC-CAT,将携带pSC-CAT的供体菌与副甲受体菌进行接合转座,涂布氯霉素平板筛选转座的细菌,以随机筛选出来的细菌基因组为模板,热不对称PCR扩增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筛选获得约1000个突变菌,随机挑取6个菌,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上游分别对应6个可疑启动子区域。结论通过自杀性转座子载体pSC-CAT可高效获得副甲菌启动子文库,为进一步研究副甲菌基因表达与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氯霉素乙转移 pSC189 接合转移转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游动孢子遗传转化新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1-11,共1页
原始真菌芸苔油壶菌是一种专性植物寄生菌,可作为天然病毒载体,将烟草坏死病毒(TNV)和某些其它病毒传递到大多数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根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L.Zhang及其同事用芸苔油壶菌把外源基因传送到了... 原始真菌芸苔油壶菌是一种专性植物寄生菌,可作为天然病毒载体,将烟草坏死病毒(TNV)和某些其它病毒传递到大多数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根里。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L.Zhang及其同事用芸苔油壶菌把外源基因传送到了小麦根里。 他们先将TNV外壳蛋白(病毒粒子)分解,再将其组装到携带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的粒子包装质粒里。将产生的核蛋白复合体(假病毒粒子)加到芸苔油壶菌游动孢子溶液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 游动孢子 油壶菌 氯霉素乙转移 真菌 假病毒粒子 烟草坏死病毒 内布拉斯加州 外壳蛋白 基因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