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苯胺类化合物毒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文国 王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应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氯苯胺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毒性作用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方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随分子最低空轨道... 应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氯苯胺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毒性作用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方程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随分子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的降低而增大,随分子中氯取代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细菌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量子化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卫华 许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研究氯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发光菌毒性的关系,应用CNDO/2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20 个氯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在5、15、30。时间内的 半抑制... 研究氯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发光菌毒性的关系,应用CNDO/2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20 个氯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在5、15、30。时间内的 半抑制浓度的负对数P(5-EC50)、P(15-EC50)、P(30-EC50)与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的关系.获得 了3个线性回归方程:(1)P(30-EC50)=0.177+5.056SQR;(2)P(15-EC50)=0.25+4.807SQR;(3) P(5- EC50)=0.29+4.383SQR,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9,0. 8836和0.8780.结果表明:SQR值越大, 即化合物苯环上的正电性越强,则氯苯胺类化合物对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毒性就越大,据此 可预测化合物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CNDO/2 氯苯胺类化合物 发光菌 电子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毒性效应 半抑制浓度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