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人RPE细胞增生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雅娟 辛华 +1 位作者 张文松 王丹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氨基)苯甲酸(NPPB)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NPPB对ARPE-19细胞增生的影响;利用血清饥饿法对A...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氨基)苯甲酸(NPPB)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NPPB对ARPE-19细胞增生的影响;利用血清饥饿法对ARPE-19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同步化,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加以确定;进行核仁染色,观察NPPB对ARPE-19细胞周期进行中核仁变化的影响。结果NPPB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ARPE-19细胞的增生;核仁染色显示了ARPE-19细胞核仁数量和形态随着细胞周期进行而发生变化,NPPB使ARPE-19细胞核仁萎缩,抑制核仁形成,使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能够抑制静止期的ARPE-19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从而抑制ARPE-19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核仁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元 郑雅娟 +1 位作者 王霁雪 梁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背景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对家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而小梁细胞上也存在C1C型氯离子通道及容积敏感性氯离子通道,但NPPB究竟会对小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尚不... 背景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对家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而小梁细胞上也存在C1C型氯离子通道及容积敏感性氯离子通道,但NPPB究竟会对小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永生株人眼小梁细胞进行培养并以1×10^6个/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将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的NPPB分别加入小梁细胞培养基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小梁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吸光度(A)值表示;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梁细胞的细胞周期。将100mg/L5-氟尿嘧啶(5-Fu)加入培养的细胞中,而另-组培养的细胞中加入100mg/L5-FU+100μmol/LNPPB,用AnnexinV—PI法检测各组小梁细胞的凋亡情况;罗丹明123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dam),分别评估各浓度NPPB对培养的人小梁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NPPB与小梁细胞共同孵育48h后4个组小梁细胞的增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0,P=0.006),50Izmol/L、100Fxmol/LNPPB作用后小梁细胞的A值明显低于10μmol/LNPPB组,50μmol/LNPPB组、100μmol/LNPPB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0,P=0.025;t=12.270,P=0.001)。小梁细胞培养基中加入NPPB48h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各细胞周期小梁细胞的比例与未加NPPB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5-FU作用24h及48h后,100mg/L5-Fu组和100mg/L5-FU+100μmol/LNPPB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其各自空白对照组增加(t24h=2.130,P=0.023;t48h=4.810,P=0.011);100mg/L5-Fu+100μmol/LNPP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100mg/L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h=1.980,P=0.037;t48h=1.290,P=0.028),小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h=1.580,P=0.029;F48h=6.200,P=0.015)。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可抑制小梁细胞增生,抑制小梁细胞通过G1/S期限制点进入s期;NPPB对5-Fu诱导的小梁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 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 小梁细胞 凋亡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在TGF-β1诱导HConF细胞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丽霞 李英俊 +2 位作者 崔仁哲 卢迪 郑雅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418,共8页
目的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人结膜成纤维细胞(HConF)纤维化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TGF-β1最适作用时间和N... 目的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人结膜成纤维细胞(HConF)纤维化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筛选出TGF-β1最适作用时间和NPPB最适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处理组和TGF-β1+NPPB组,CCK-8法检测各组HConF细胞增生值(A),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ConF细胞周期,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onF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TGF-β1可促进细胞增生,并呈时间依赖性;其中TGF-β1作用后48h和72h细胞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选择48h作为TGF-β1作用的最适时间。NPPB抑制HConF细胞增生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50μmol/L和100μmol/LNPPB组细胞增生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0),选择100μmol/L作为NPPB的最适作用浓度。TGF-β1+NPPB组细胞A值、相对迁移面积和迁移细胞数较TGF-β1处理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TGF-β1+NPPB组明显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处理组α-SMA、细胞外基质COL-Ⅰ和FN的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GF-β1+NP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处理组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GF-β1+NP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PPB可能通过抑制PI3K和Akt磷酸化来抑制TGF-β1诱导的HConF增生、迁移、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等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滤过泡瘢痕化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