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护方法对CF120超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涛 吴鹏 李辉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9-202,共4页
为明确养护方法对超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了CF120混凝土在蒸养、水养和标养等养护条件下的抗压与抗折强度、氯离子迁移系数、微观界面形貌以及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蒸养下CF120混凝土早期强度得到极大提升,养护3天即突... 为明确养护方法对超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了CF120混凝土在蒸养、水养和标养等养护条件下的抗压与抗折强度、氯离子迁移系数、微观界面形貌以及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蒸养下CF120混凝土早期强度得到极大提升,养护3天即突破C120,水养中后期的抗折强度优势更明显。蒸养下CF120混凝土3天氯离子迁移系数为0.097×10^(-12)m^(2)/s,分别是水养和标养的1/47和1/89。SEM、MIP分析表明,蒸养使混凝土基体得到增强和致密化,促进C-S-H凝结物质生成,并显著细化了10~100 nm的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氯离子迁移系数 微观界面形貌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置表面裂缝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士萍 刘加平 缪昌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分别采用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方法(RCM法)以及氯离子稳态迁移方法,研究了表面单个裂缝对混凝土材料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CM法并不适用于评价带裂缝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能,而采用氯离子稳态迁移方法评价带裂缝混凝土的... 分别采用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方法(RCM法)以及氯离子稳态迁移方法,研究了表面单个裂缝对混凝土材料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CM法并不适用于评价带裂缝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性能,而采用氯离子稳态迁移方法评价带裂缝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性能比较合理.根据开裂混凝土试件电场加速氯离子稳态迁移试验结果发现,裂缝的存在加强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并且当裂缝宽度d≥123μm时,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稳态迁移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帅 李秋义 +2 位作者 岳公冰 莫建 王晓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3,共4页
根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简单破碎后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一次颗粒整形后制得准I类再生粗骨料,二次颗粒整形后制得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_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粗骨料品质和... 根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简单破碎后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一次颗粒整形后制得准I类再生粗骨料,二次颗粒整形后制得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_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而增大,其抗氯离子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增大了8.1%~35.1%;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其抗氯离子性能接近,甚至优于普通混凝土;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而减小,其抗氯离子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减小了9.7%~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破碎 颗粒整形 再生骨料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集料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施惠生 张林涛 +2 位作者 吴凯 高云 张德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0-1176,共7页
为探究不同细集料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配制了不同集料体积掺量的天然细集料混凝土、钢渣细集料混凝土和再生细集料混凝土,采用背散射(BSE)图像定量分析、XRD物相分析、氯离子迁移系数测试方法和模拟孔溶液测试方... 为探究不同细集料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配制了不同集料体积掺量的天然细集料混凝土、钢渣细集料混凝土和再生细集料混凝土,采用背散射(BSE)图像定量分析、XRD物相分析、氯离子迁移系数测试方法和模拟孔溶液测试方法,研究钢渣细集料和再生细集料配制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结构特点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钢渣集料具备水化活性,其水化产物连接集料与水泥基体,导致钢渣细集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孔隙率低于天然集料混凝土和再生集料混凝土,因此钢渣细集料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较低.再生细集料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更为疏松多孔,且存在多种界面过渡区,导致再生细集料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远高于其他2种细集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集料 界面过渡区 孔隙结构 氯离子迁移系数 背散射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强化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秋义 韩帅 +2 位作者 莫建 张修勤 孔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459,共6页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质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取代率(取代率:0%、25%、50%、75%、100%)取代天然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为:化学强化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且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三类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均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整形 物理化学强化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损伤后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安明喆 李同乐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7,共3页
通过对钢纤维体积含量为0、2%的两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分别加载至其峰值荷载的0、60%、70%、80%的压力值来模拟不同程度的损伤,得到了试件在不同加载程度后加载度与基频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然后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测得了不同... 通过对钢纤维体积含量为0、2%的两种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分别加载至其峰值荷载的0、60%、70%、80%的压力值来模拟不同程度的损伤,得到了试件在不同加载程度后加载度与基频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然后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测得了不同加载程度试件在受压损伤后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得到了试件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与加载度的关系曲线,对得到的关系曲线分别进行了方程拟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峰值荷载 损伤 氯离子迁移系数 方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在水泥浆抗氯离子渗透性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志 贾旭秀 王德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7-2653,共7页
为了阐明氯离子和石灰石粉、铝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水泥浆微观结构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表征了水泥浆的物相,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水泥浆的微观形貌,借助压汞法测试了水泥浆的孔结构,通过RCM法表征了... 为了阐明氯离子和石灰石粉、铝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水泥浆微观结构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表征了水泥浆的物相,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水泥浆的微观形貌,借助压汞法测试了水泥浆的孔结构,通过RCM法表征了水泥浆的氯离子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氯盐环境下,不同掺量和比表面积石灰石粉对水泥浆微观形貌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或比表面积的减小,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之增大。当石灰石粉的掺量从0%增大到30%时,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从7.16×10^(−12)m^(2)/s增大到22.17×10^(−12)m^(2)/s。当石灰石粉的比表面积从500 m^(2)/kg增大到800 m^(2)/kg时,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从22.17×10^(−12)m^(2)/s降低到20.57×10^(−12)m^(2)/s。在氯盐环境下,碳铝酸钙的XRD衍射峰随之消失,并形成了Friedel’s盐的衍射峰。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Friedel’s盐含量先增大后降低。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0%时,Friedel’s盐含量最高,增大到了3.70%。当石灰石粉比表面积从500 m^(2)/k增大到800 m^(2)/k,Friedel’s盐含量从3.02%增大到3.63%,水泥浆最可几孔径从38.72 nm降低到36.54 nm,孔隙率从25.63%降低到25.24%,改善了水泥浆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水泥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在氯盐环境下,石灰石粉掺量不宜超过20%,建议石灰石粉的比表面积为800 m2/kg,以提高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石灰石粉 离子 微观结构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铝酸盐对水泥—石灰石粉—矿粉胶凝体系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素蓉 贾旭秀 王德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采用单一质心设计法设计水泥-石灰石粉-矿粉水泥浆体胶凝体系,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压汞分析,研究了碳铝酸盐对水泥浆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Friedel’s盐和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掺石灰石粉相比,单掺25%、50%(质量分... 采用单一质心设计法设计水泥-石灰石粉-矿粉水泥浆体胶凝体系,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压汞分析,研究了碳铝酸盐对水泥浆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Friedel’s盐和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掺石灰石粉相比,单掺25%、50%(质量分数)的石灰石粉水泥浆体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分别增大了193.02%和534.50%;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与25%矿粉水泥浆体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减小了85.98%。碳铝酸盐含量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矿粉增大了碳铝酸盐的生成量。经过RCM试验后,各组样品中均未发现碳铝酸盐的衍射峰。单掺0%、25%、50%石灰石粉水泥浆体的Friedel’s盐生成量分别为2.74%、2.94%、1.09%;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和25%矿粉水泥浆体的Friedel’s盐生成量增加了363.30%;石灰石粉掺量越多,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越大;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和25%矿粉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分别减小了31.23%和57.84%。经过RCM试验后生成的Friedel’s盐改善了水泥浆体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矿粉 氯离子迁移系数 碳铝酸盐 Friedel’s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影响的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蔡栋兴 毕文彦 管学茂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用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了不同粗骨料形状、含量、粒径以及多粒径组合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结合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同体积粗骨料的形状特征参数越小,氯离子扩散受到的阻碍作用越明... 用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随机骨料模型,分析了不同粗骨料形状、含量、粒径以及多粒径组合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并结合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同体积粗骨料的形状特征参数越小,氯离子扩散受到的阻碍作用越明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粗骨料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当粗骨料体积分数确定时,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体积分数下,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多粒径组合粗骨料粒径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扩散 数值模拟 粗骨料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粉对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阎杰 单豆豆 +3 位作者 王啸天 于旭涛 刘兴隆 谢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采用热活化方式制备活化煤矸石粉(CGP),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与煤矸石粗骨料(CGA)复掺形成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利用压汞法、氮吸附法及扫描电镜研究CGP掺量对不同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粗骨料... 采用热活化方式制备活化煤矸石粉(CGP),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与煤矸石粗骨料(CGA)复掺形成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利用压汞法、氮吸附法及扫描电镜研究CGP掺量对不同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不同CGP掺量和CGA取代率的影响,当CGP取代率为15%、CGA取代率为100%时,全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升最大;CGP的掺入降低了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试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适配掺量下的CGP可以降低水化体系中碱离子的浓度,促进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进而优化全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活化 抗压强度 氯离子迁移系数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波 周海龙 +3 位作者 梁玉婧 何永 吕志刚 杨福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4-1160,共7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机制砂混凝土 偏高岭土 抗压强度 孔体积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卫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6,共3页
为了解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通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工作性、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收缩率方面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稍低,但通过优化配合比设... 为了解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通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工作性、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收缩率方面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稍低,但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可以达到与普通混凝土相近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抗压强度 氯离子迁移系数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动弹性模量的海工混凝土抗冻损伤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春华 冯晨阳 +1 位作者 平安 杨钰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3-570,共8页
为分析冻融环境下海工混凝土性能的退化规律,对三种配合比的海工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分别超过25次和50次后,海工混凝土的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先后出现... 为分析冻融环境下海工混凝土性能的退化规律,对三种配合比的海工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分别超过25次和50次后,海工混凝土的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先后出现明显的加剧;总掺量不变但矿粉含量较多时,海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较优,且掺入适量纳米SiO_(2)能进一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以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为依据,对冻融循环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及氯离子迁移系数增长率进行分析;并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直接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经历冻融作用的海工混凝土,其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抗压强度损失率、氯离子迁移系数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幂函数能有效地反映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海工混凝土 抗压强度 动弹性模量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褚洪岩 安圆圆 +1 位作者 秦健健 蒋金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22-2732,共11页
轻质高性能混凝土(HPLC)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久性优良的特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改进的Andreasen and Andersen模型设计HPLC初始配合比,探究不同掺量的页岩陶砂(SCS)对HPL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轻质高性能混凝土(HPLC)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久性优良的特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改进的Andreasen and Andersen模型设计HPLC初始配合比,探究不同掺量的页岩陶砂(SCS)对HPL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此外,还探究了SCS对HPLC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SCS替代率为100%时,HPLC的表观密度为1848.3 kg/m^(3),抗压强度达到123.22 MPa;2)掺入SCS可以改善HPLC的力学性能,不同掺量的SCS使HPLC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8.88%~47.92%、22.50%~56.30%和3.49%~14.03%;3)掺入SCS可以改善HPLC的耐久性能,当SCS的替代率为100%时,HPLC的氯离子迁移系数较基准组降低了32.52%;4)由于SCS的掺入,HPLC的微观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使HPLC的孔隙率降低了14.86%~2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性能混凝土 页岩陶砂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干燥收缩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掺高性能矿粉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卓佳 张永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65,共6页
机制砂的使用能够有助于缓解河砂资源较为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性能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的典型代表,能够局部代替水泥,因而有助于减少单位质量胶凝材料生产所造成的碳排放量。为探究复掺高性能矿渣粉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 机制砂的使用能够有助于缓解河砂资源较为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性能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的典型代表,能够局部代替水泥,因而有助于减少单位质量胶凝材料生产所造成的碳排放量。为探究复掺高性能矿渣粉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坍落度和扩展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等测试手段分别对不同矿粉质量分数下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机制砂混凝土体系中不含矿粉时,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值均为5组混凝土试样中最小,然而随着矿粉掺量增大,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有所增大。(2)矿粉质量分数增大使得早期和后期抗折强度均有所下降,然而后期抗压强度无显著变化,其中不掺入矿粉和掺20%矿粉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87.4 MPa和87.1 MPa。当矿粉掺量为5%时,弹性模量在5组配合比中最高,为4.13×10^(4)MPa。当矿粉掺量超过10%后,弹性模量则表现出显著下降。矿粉质量为20%时,混凝土弹性模量最低。(3)掺入矿粉的各组机制砂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均较为稳定,且随着矿粉掺量增加有小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粉 机制砂混凝土 坍落度和扩展度 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丁苯胶粉复合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及抗渗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智鑫 梅军鹏 +4 位作者 李海南 董崇 张洁林 周兰兰 牛寅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54-4162,共9页
本文研究了单掺丁苯胶粉(SBR)和复掺SBR/纳米SiO_(2)(NS)对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抗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DSC-TG、FTIR、SEM-EDS、MIP等手段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单掺SBR和复... 本文研究了单掺丁苯胶粉(SBR)和复掺SBR/纳米SiO_(2)(NS)对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抗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DSC-TG、FTIR、SEM-EDS、MIP等手段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单掺SBR和复掺SBR/NS对水泥基材料强度及抗渗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复掺SBR/NS显著改善了由单掺SBR引起的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下降的问题,单掺SBR和复掺SBR/NS均可降低试样的吸水率、吸水速率和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且复掺效果优于单掺。微观测试表明:单掺SBR可降低Ca(OH)_(2)的含量,减少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数量,增加结构整体性;复掺SBR/NS可进一步降低Ca(OH)_(2)的含量,促进水化反应生成更多C-S-H,提高C-S-H的聚合度,降低最可几孔径,减少少害孔、有害孔和多害孔的数量,降低水化产物的钙硅比,从而增强试样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并提高其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粉 纳米SiO_(2) 强度 吸水率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及防腐涂料在浙江某码头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吉鸣 干岳良 +3 位作者 丁朝梅 娄文波 车磊 董建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3-27,共5页
依托舟山嵊泗县李柱山西侧客运码头工程,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部分码头结构,分析码头涂敷防腐涂料隔绝码头受海洋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两项措施对改善码头耐久性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改善混凝土码头耐久性能的建议。研究认为,就原... 依托舟山嵊泗县李柱山西侧客运码头工程,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部分码头结构,分析码头涂敷防腐涂料隔绝码头受海洋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两项措施对改善码头耐久性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改善混凝土码头耐久性能的建议。研究认为,就原材料成本而言,高性能混凝土价格略微低于原普通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仅为约原普通混凝土的一半,防腐涂料的采用将增加码头建设成本。建议防腐涂料仅在结构中重要的部位或容易受腐蚀的部位采用,而不必整个码头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氯离子迁移系数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侵蚀抑制剂对混凝土吸水性能及抗盐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亮 谢德擎 +4 位作者 王学明 袁俊 穆松 魏鹏 朱梦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93-14098,共6页
本工作系统评价了四种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Cementaid-KT、ZBH、P400、SBT-TIA)对混凝土吸水性能与失水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性能最优的抗侵蚀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其对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氯离子快速迁移系数与抗硫酸盐半浸泡性能的... 本工作系统评价了四种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Cementaid-KT、ZBH、P400、SBT-TIA)对混凝土吸水性能与失水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性能最优的抗侵蚀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其对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氯离子快速迁移系数与抗硫酸盐半浸泡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入四种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均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吸水性能与失水性能,其中SBT-TIA的效果最优。掺入SBT-TIA混凝土的抗盐结晶破坏能力显著增强,其28 d盐结晶高度为3.5 cm,远小于基准组的11 cm。这是由于掺入SBT-TIA后,试块的吸水速率、失水速率均变慢,盐水很难快速被传输至高位(在灯芯效应下)、且表面挥发放缓,因此表现为盐结晶高度与析出量增长缓慢。掺入SBT-TIA混凝土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出现小幅度降低,3 d、7 d、28 d的降低幅度分别为7.5%、5.9%、9.5%;氯离子快速迁移系数降低,降幅为13.3%~25.7%。水下区逐层磨粉试验证实,SBT-TIA的掺入可有效抑制水分及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传输:相比于基准试块,掺入SBT-TIA混凝土试块的同深度内硫酸根离子含量明显下降,且硫酸根含量降低幅度随侵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降幅为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 吸水率 失水率 离子快速迁移系数 抗盐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