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聚乙烯基苯甲酸树脂的研究(Ⅰ)——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一步法合成
1
作者 何炳林 萧绍博 +1 位作者 陈伟朱 林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5期617-624,共8页
本文用硝酸一步法将大孔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小球(氯球)氧化成聚乙烯基苯甲酸树脂。经红外光谱鉴定,推测了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 乙烯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 苯甲酸 一步法合成 氯球 红外光谱 硝酸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聚乙烯基苯甲酸树脂的研究(Ⅱ)——由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按二步法合成
2
作者 何炳林 萧绍博 +1 位作者 陈伟朱 林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3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用两种二步法将交联度6%的大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制成了聚乙烯基苯甲酸树脂,产品氯含量均为零。
关键词 乙烯 氯含量 二步法 苯甲酸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 交联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 (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氨甲基化改性及席夫碱型螯合树脂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代新 高保娇 +1 位作者 丁浩 房晓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7,共5页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为出发物质,首先在催化剂KI存在下,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进行Delepine反应,制得氨基化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AMCPS;然后再使微球AMCPS与水杨醛(SA)发生Schiff碱反应,制备了Schiff碱型螯合树脂SACPS微球,... 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为出发物质,首先在催化剂KI存在下,与六次甲基四胺(HMTA)进行Delepine反应,制得氨基化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AMCPS;然后再使微球AMCPS与水杨醛(SA)发生Schiff碱反应,制备了Schiff碱型螯合树脂SACPS微球,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其化学结构。重点研究了CMCPS微球氨基化改性Delepine反应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KI对CMCPS微球表面的苄氯基团与HMTA之间的Delepine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使用极性较强的溶剂DMSO及在较高的温度(80℃)下反应,氯甲基转变为氨甲基的效率高;Schiff碱型螯合树脂SACPS对Cu2+离子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 Delepine反应 水杨醛 SCHIFF碱 螯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合成与固载手性金属-Salen配合物及其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浩 高保娇 程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的氯甲基与苯甲醛衍生物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HMBA)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形成改性微球HMBA-CPS;微球HMBA-CPS与环己二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键合Salen配基的微球Salen-CPS;最后,使之与锰盐发生配位螯...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的氯甲基与苯甲醛衍生物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HMBA)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形成改性微球HMBA-CPS;微球HMBA-CPS与环己二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键合Salen配基的微球Salen-CPS;最后,使之与锰盐发生配位螯合反应,制得了固载有手性Mn(Ⅲ)-Salen配合物的固体催化剂Mn(Ⅲ)Salen-CPS,分别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固体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和观察。研究了微球CMCPS与HMBA之间傅克烷基化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以AlCl3为Lewis酸催化剂,使用二氯甲烷与硝基苯混合溶剂,可有效地实施CMCPS与HMBA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得固体催化剂Mn(Ⅲ)Salen-CPS。在V(CH2Cl2)∶V(NB)=10∶1的混合溶剂中,40℃下反应10 h,可制得氯甲基转化率近于51%的改性微球HMBA-CPS。该制备途径具有简便、高效与快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金属-Salen配合物 交联聚苯乙烯 固载 傅克烷基化反应 席夫碱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的Friedel—Crafts交联反应研究
5
作者 王槐三 申屠宝卿 +1 位作者 何炳林 倪其明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9-12,19,共5页
研究了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在 Friedel-Crafts 交联反应中的物理性能变化,以及甲醇和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后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加,孔径减小.大于2.5%的甲醇和水对反应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含氯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秋萍 周培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45,共4页
本文用裂解气相色谱研究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的热裂解行为。实验发现,裂解产物对—甲基苯乙烯的峰高百分数与含氯量呈线性关系,可用以表征该共聚物的含氯量。文章还探讨了该共聚物的裂解机理。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新方法 被引量:44
7
作者 申艳玲 杨云峰 +1 位作者 高保娇 李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0-583,共4页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 使用Lewis酸催化剂,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在室温下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氯含量接近17%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氯球);通过红外光谱法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氯甲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白球氯甲基化过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影响白球的氯甲基化程度;(2)抑制或促进分子链之间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进一步交联,影响微球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1 4-二氯甲氧基丁烷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氯甲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后交联法制备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云峰 高保娇 +1 位作者 刘启发 胡国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以平均粒径为40μm的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微球为出发物料,采用水解-轻度交联与重度交联两步骤的后交联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前后微球化学结构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交联微球的形貌,... 以平均粒径为40μm的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MPS)微球为出发物料,采用水解-轻度交联与重度交联两步骤的后交联方法,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交联前后微球化学结构的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交联微球的形貌,重点考察了各种交联条件对微球交联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交联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先将非交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部分水解并轻度交联,然后使CMPS微球在良溶剂中溶胀,使用Friedel-Crafts催化剂,再度进行交联反应,可顺利地制得氯甲基化聚苯乙烯(CCMPS)交联微球;控制交联反应的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性质、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等,可获得交联度不同的微球,其球形度依然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交联微球 FRIEDEL-CRAFTS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氯甲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锡如 严强 +2 位作者 黄瑜 刘守领 刘适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4-50,共7页
本文研究高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非氯甲醚氯甲基化反应。用多聚甲醛与HC1或氯甲基丁醚作氯甲基化剂,代替了具有致癌性的氯甲醚试剂。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物料配比等因素与交换容量的关系。对改进低交换溶量阴离子树指的合成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多聚甲醛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交联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过程的结构形态衍变
10
作者 李贺先 王国昌 +2 位作者 王琳 王瑛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64-268,共5页
本文以St/DVB凝胶、St/DVB超高交联凝胶为参比网络结构,用荧光光谱方法跟踪研究了St/DVB交联凝胶氯甲基化反应过程中网络结构形态的衍变.发现随着凝胶中氯百分含量的增加,其苯基激基缔合物320nm荧光谱带趋于消失;在最初反应阶段,苯基多... 本文以St/DVB凝胶、St/DVB超高交联凝胶为参比网络结构,用荧光光谱方法跟踪研究了St/DVB交联凝胶氯甲基化反应过程中网络结构形态的衍变.发现随着凝胶中氯百分含量的增加,其苯基激基缔合物320nm荧光谱带趋于消失;在最初反应阶段,苯基多环聚集体420nm荧光谱带强度迅速上升,而后急剧下降,同时在488nm左右出现一新的荧光谱带,与超高交链凝胶荧光谱带相近似;红外光谱证实了氯甲基化凝胶中亚甲基交联桥的增加.结果表明,伴随氯甲基化反应发生的后交联反应可使交联凝胶疏松网络区结构趋向紧密,使溶剂难以逾渗的微凝胶核松弛解体,从而使St/DVB交联凝胶网络涨落趋向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荧光光谱 超高交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交联微球的氯甲基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菲 李思林 吴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以异戊醇、多聚甲醛及氯化亚砜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氯甲基化试剂氯甲基异戊醚。并采用原位法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进行氯甲基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莫尔滴定法对氯球的氯含量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各物料配比、反应... 以异戊醇、多聚甲醛及氯化亚砜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氯甲基化试剂氯甲基异戊醚。并采用原位法对聚苯乙烯交联微球进行氯甲基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莫尔滴定法对氯球的氯含量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各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对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异戊醇∶多聚甲醛∶氯化亚砜∶聚苯乙烯∶四氯化锡∶二氯甲烷(均为物质的量比)=1∶2.4∶2.4∶7.2∶0.8∶7.2,氯甲基异戊醚合成阶段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7h;氯甲基化合成阶段反应温度为15~20℃,反应时间为12h,总计反应时间为19h。制得的氯球的氯含量可达18%(wt,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反应 甲基异戊醚 氯含量 原位法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交联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的结构控制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博 孙刚伟 +3 位作者 张永正 沈春银 王艳莉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为原料,石蜡为造孔剂,采用悬浮聚合及后续热处理制得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石蜡造孔剂时,所制聚... 以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为原料,石蜡为造孔剂,采用悬浮聚合及后续热处理制得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石蜡造孔剂时,所制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PCS-30%)的比表面积高达2589 m^(2)/g,其中微孔表面积为2328 m^(2)/g;在Et4NBF4-PC电解液体系下,将该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制备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在0.1 A/g的电流密度条件下,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06.4 F/g,相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22.1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乙烯树脂基碳微球 悬浮聚合 造孔剂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催化作用下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启发 高保娇 +1 位作者 杨云峰 安富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0-385,共6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性能;用胶束催化法实现了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用红外光谱法和佛尔哈德法表征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通过比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结构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效果,探索了胶束催化的作用机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催化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可增溶聚苯乙烯的四氯化碳溶液,随着四氯化碳在胶束中的增溶,聚苯乙烯可转移至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胶束催化是实现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的有效途经,仅用3.35 g/L的十六甲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于65℃,5 h内即可使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中的苯环氯甲基化程度达到37%;聚苯乙烯与甲醛、氯化氢的反应过程由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串联而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催化作用更加有效,说明亲核取代是慢步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越长,对聚苯乙烯的增溶效果越好,催化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胶束催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解质在胶束催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保娇 张昕 刘启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Bu)4NBr,TBAB),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速率明显增大,前者尤为突出;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胶束催化体系中,TBAB的加入几乎对反应速率无促进作用.这种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加入电解质TBAB会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增强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TBAB的丁基与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会使季铵离子(Bu)4N+嵌入SDS的胶束之中,结合到NP-10的胶束表面,使SDS胶束的阴离子头基对亲核取代反应(控制步骤)的禁阻作用得以减缓,使NP-10的胶束表面携带了正电荷,显著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而对于CTAB的胶束,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季铵离子(Bu)4N+不能接近CTAB的胶束,故TBAB的加入对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不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催化 表面活性剂 有机电解质 疏水相互作用 聚苯乙烯 氯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猝发多脉冲加载下交联聚苯乙烯真空沿面闪络特性
15
作者 黄子平 李远 +2 位作者 邓旭 李逢 李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4,共6页
基于高重复频率强流多脉冲加速器的应用需求,针对交联聚苯乙烯(XLPS)材料在猝发多脉冲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放置于平板电极中的XLPS圆台样品,在脉宽120 ns的单个脉冲和间隔500 ns的三脉冲加载下开展了真空沿面闪络... 基于高重复频率强流多脉冲加速器的应用需求,针对交联聚苯乙烯(XLPS)材料在猝发多脉冲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放置于平板电极中的XLPS圆台样品,在脉宽120 ns的单个脉冲和间隔500 ns的三脉冲加载下开展了真空沿面闪络实验,通过对实验平台和实验规范的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实验效率和数据有效性,观测到了样品发生真空沿面闪络前的试样电压顶降现象和前序脉冲闪络对后续脉冲的显著影响,获得了XLPS材料在相应条件下真空沿面闪络的统计数据。在实验基础上,对XLPS材料在高重复频率多脉冲加载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进行了分析,为高重复频率多脉冲加速器的绝缘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复频率多脉冲 交联聚苯乙烯 真空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甲基化交联特性
16
作者 朱传涛 罗云杰 +1 位作者 陈飞 雷引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PSE)嵌段共聚物在氯甲基化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反应。为了表征交联反应的程度,先采用间接氯甲基化方法,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实现了PSE的氯甲基化,然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 线型聚(苯乙烯-乙烯)(PSE)嵌段共聚物在氯甲基化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反应。为了表征交联反应的程度,先采用间接氯甲基化方法,在均相反应体系中实现了PSE的氯甲基化,然后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对氯甲基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氯甲基化产物用溶剂抽提称重与氢核磁谱图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其交联程度;氯甲基化产物在220℃左右发生降解;交联反应会使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但会导致氯甲基基团更容易发生热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乙烯) 氯甲基化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交联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建 刘宗林 +1 位作者 韩念凤 侯志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 以二乙烯苯(DVB)为交联剂,在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下,苯乙烯(St)可在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就地进行自由基聚合,当体系中DVB的量控制在DVB/St≤2.0%(质量)范围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具有流动性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聚苯乙烯(CLPS)共混物。向共混物中加入过量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可使其在室温下硫化成弹性体材料。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DMS/PS共混物的硫化材料。并且随着MTES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在PDMS/CLPS共混物的TEM研究中发现了特殊的微观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交联聚苯乙烯 共混 微观相分离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氯代酰氯为试剂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玲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采用ω-氯代酰氯试剂氯乙酰氯和氯丁酰氯,在Lewis酸催化剂存在下,于室温下分别与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进行了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了氯代酰基化(chloroacylation,CA)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CACPS),用红外光谱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 采用ω-氯代酰氯试剂氯乙酰氯和氯丁酰氯,在Lewis酸催化剂存在下,于室温下分别与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进行了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了氯代酰基化(chloroacylation,CA)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CACPS),用红外光谱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组成,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过程中,伴随的副反应─微球表面聚苯乙烯大分子之间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附加交联反应,不但降低了在CPS微球表面引入氯代酰基的效率,还使微球变脆。在室温(25℃)下,以CHCl3为溶剂、催化剂SnCl4与白球中聚苯乙烯链节的摩尔比为1.2∶1、采用10mL/g CPS微球的溶剂用量反应5h,可以达到酰基化反应和烷基化交联副反应的最佳平衡点(此时的氯含量最高)。结果还表明,采用氯丁酰氯对CPS微球进行氯代酰基化反应的效果明显好于氯乙酰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微球 氯乙酰氯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附加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19
作者 程海龙 韩康辉 +3 位作者 李奥 陶璐静 易飞扬 孙娇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9,共11页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 如何平衡质子交换膜(PEM)的吸水性与尺寸稳定性及质子传导与甲醇渗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PEM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含有丙烯基的聚芳醚酮砜共聚物(PAEKS),利用自由基接枝反应将磺化聚苯乙烯(SPS)和苯乙烯磺酸钠通过丙烯基引入到PAEKS中,制备了一系列磺化聚苯乙烯/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交联复合膜cr-SPAEKS-x(其中x代表复合膜中磺酸基团的含量),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见,SPS和苯乙烯磺酸钠在交联复合膜中分布非常均匀,没有发生任何分相现象.交联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了膜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同时其独特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和交联网络结构也有效提高了交联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和阻醇性能,80℃时磺酸基团含量最高的cr-SPAEKS-120%膜在高达63.5%的吸水率下溶胀率仅为20.1%,甲醇渗透系数最高为3.47×10^(-7) cm^(2)/s,远低于Nafion117的23.80×10^(-7) cm^(2)/s.独特的链结构形成的亲/疏水相分离结构使得该系列膜具有较好的质子传导性能,cr-SPAEKS-120%膜在20和80℃下的质子传导率分别达到0.043和0.113 S/cm,可见该系列交联复合膜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 侧链交联型磺化聚芳醚酮砜 尺寸稳定性 阻醇性能 交联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植物联合护坡技术对黄土陡坡的控蚀效果
20
作者 姚忠劭 李明俐 +2 位作者 钟玉健 王徐 陈逸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29,共7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黄土高原地区产生了许多高陡边坡,为了给黄土陡坡的修复及土壤侵蚀控制提供参考,基于野外原位小区观测及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分析了新型有机材料交联聚苯乙烯(CLPs)与植物联合护坡技术对黄土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黄土高原地区产生了许多高陡边坡,为了给黄土陡坡的修复及土壤侵蚀控制提供参考,基于野外原位小区观测及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果,分析了新型有机材料交联聚苯乙烯(CLPs)与植物联合护坡技术对黄土陡坡的控蚀效果及机理等,结果表明:1)采用CLPs对黄土坡面进行处理后,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其径流深比裸露坡面的大、产沙量与裸露坡面的相当,即仅采用CLPs对黄土坡面进行处理基本无控蚀作用;2)采用CLPs-植物联合护坡技术的CLPs-草灌坡面与CLPs-草皮坡面,径流深远小于传统草灌坡面和鱼鳞坑植灌木坡面的,土壤侵蚀模数远远小于传统草灌坡面和鱼鳞坑植灌木坡面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仅为传统草灌坡面和鱼鳞坑植灌木坡面的0.9%~3.2%,即CLPs与植物联合对黄土坡面进行防护的控蚀效果显著;3)植被覆盖度为100%的CLPs-草灌联合修复坡面与无植被覆盖的CLPs护坡坡面相比,坡面径流的流速、雷诺数、弗劳德数、剪切力、功率显著减小,坡面阻力系数、糙率系数显著增大,这是CLPs-草灌联合护坡技术控蚀的水动力学机理;4)采用CLPs-植物联合护坡技术,可使黄土陡坡形成有效的土体加固体系、控蚀体系和保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材料 交联聚苯乙烯 植物 护坡 土壤侵蚀 原位观测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黄土陡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