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垃圾焚烧灰渣熔融处理中PbO-PbCl_2氯氧化物的热力学性质
1
作者 王楠 邹宗树 山口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86-1089,共4页
以城市垃圾焚烧灰渣熔融处理中铅氯氧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温X射线衍射及固相氯氧化物的活度测定结果,对PbO-PbCl2系组成相图、PbO相对化学位及固相中间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等Pb-O-Cl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熔融处理... 以城市垃圾焚烧灰渣熔融处理中铅氯氧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温X射线衍射及固相氯氧化物的活度测定结果,对PbO-PbCl2系组成相图、PbO相对化学位及固相中间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等Pb-O-Cl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熔融处理中铅氯氧化物的生成和沉聚反应的热力学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基于液相安定函数及理想会合熔体模型,讨论了PbO-PbCl2系液相安定性对熔体中形成氯氧化物复杂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存在的中间化合物为PbCl2.PbO,PbCl2.2PbO及PbCl2.4P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化物 中间化合物 标准生成自由能 安定函数 理想会合熔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对一氯二甲酮的催化氯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红霞 吴霞琴 +4 位作者 后雯璟 陆中庆 谢文 王荣 李和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63-1865,共3页
通过将氯过氧化物酶溶液(Chloroperoxidase,CPO)与Nafion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混合后直接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修饰电极.这个固定了氯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pH=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上有一对准可... 通过将氯过氧化物酶溶液(Chloroperoxidase,CPO)与Nafion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混合后直接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修饰电极.这个固定了氯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pH=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上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经过与裸电极和没有固定氯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测得的循环伏安行为对比后确认,碳纳米管对氯过氧化物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反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该修饰电极能催化一氯二甲酮氯化为二氯二甲酮,无需添加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启动剂,紫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每摩尔氯过氧化物酶可催化氯化4.0×105mol的一氯二甲酮,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羧基化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二甲酮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氯过氧化物酶反应活性的定量构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桂宁 陈晓鹏 +2 位作者 陶雪琴 易筱筠 党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7-1000,共4页
氯过氧化物酶(CPO)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过氧化物酶,能催化一系列底物的氧化。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6-31G(d)水平下计算了7种含S=P键的有机磷农药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PO对有机磷农药反应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 氯过氧化物酶(CPO)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过氧化物酶,能催化一系列底物的氧化。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6-31G(d)水平下计算了7种含S=P键的有机磷农药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PO对有机磷农药反应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CPO对有机磷农药的反应活性与所考查的量子化学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对数关系建模得到了相关系数为0.910的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强的预测能力。模型辅助分析表明,农药分子的S=P键中S原子电荷的大小对氧化活性的影响最大,P原子电荷大小的影响次之,分子偶极矩对氧化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农药分子中S原子带负电荷越多,P原子所带正电荷越多,分子极性越小,该农药就越容易被CPO催化氧化。最后运用所得模型预测了2种有机磷农药的CPO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氧化物 反应活性 量子化学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红霞 吴霞琴 +4 位作者 后雯璟 谢文 陆中庆 王荣 李和兴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将氯过氧化物酶固定到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其循环伏安曲线出现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说明碳纳米管能够很好地促进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该过程与溶液pH值有关,可指认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是一电子一质子... 将氯过氧化物酶固定到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其循环伏安曲线出现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说明碳纳米管能够很好地促进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该过程与溶液pH值有关,可指认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是一电子一质子传递反应.该修饰电极制作简单,性能稳定,且对氧还原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碳纳米管 直接电化学 修饰电极 氧还原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及其在奥酸性蓝45脱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丰琴 王珊 +3 位作者 王云芳 赵丹蕾 崔茹 蒋育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4-910,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和Fe_3O_4为原料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采用吸附法将氯过氧化物酶固定在磁性氧化石墨烯上,考察了固定化体系缓冲溶液p H值、固定化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固定效果的影响.以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奥酸性蓝45染料脱色反应为模型反应,... 以氧化石墨烯和Fe_3O_4为原料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采用吸附法将氯过氧化物酶固定在磁性氧化石墨烯上,考察了固定化体系缓冲溶液p H值、固定化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固定效果的影响.以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奥酸性蓝45染料脱色反应为模型反应,探讨了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的操作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 H=3.5,反应15 min、反应温度15℃为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的最佳催化条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载体,加入的NH_4Fe(SO_4)_2·12H_2O与氧化石墨烯(GO)质量比为10.7∶1时,得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TMGO)的酶固载量大于二者质量比为5.35∶1时得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FMGO),这可能与FMGO氧化石墨烯表面的Fe_3O_4含量不足有关;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表现出更好的酸碱稳定性、H_2O_2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在35~50℃,聚集或堆积的磁性氧化石墨烯(TMGO)片层打开,导致固定化酶活损失率明显小于游离酶.重复使用5次后,TMGO-氯过氧化物酶(CPO)的相对活性仍然保持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氧化石墨烯 氧化物 固定化 奥酸性蓝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吡啶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淑玲 赵增国 张红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对以2-氯吡啶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钨酸和硫酸为催化剂合成2-氯吡啶-N-氧化物的方法进行了反复实验.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浓H2SO4与2-氯吡啶的体积分数为0.2:1.0~0.3:1.0,2-氯吡啶与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8.5:1... 对以2-氯吡啶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钨酸和硫酸为催化剂合成2-氯吡啶-N-氧化物的方法进行了反复实验.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浓H2SO4与2-氯吡啶的体积分数为0.2:1.0~0.3:1.0,2-氯吡啶与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8.5:1—20.8:1,反应中H2O2与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为1.3:1~1.5:1,反应最适温度为70~80℃,满足这些条件的反应产率为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吡啶 硫酸 钨酸 2-吡啶-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催化氧化肉桂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海涛 王珂 +2 位作者 李琳 陆中庆 吴霞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36-1641,共6页
将氯过氧化物酶(Chloroperoxidase,CPO)与双十二烷基溴化铵(DDAB)形成的类生物膜滴涂到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再滴涂壳聚糖制得Chi/CPO-DDAB/Nafion/GC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曲线上可以观察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表明CPO与电极... 将氯过氧化物酶(Chloroperoxidase,CPO)与双十二烷基溴化铵(DDAB)形成的类生物膜滴涂到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再滴涂壳聚糖制得Chi/CPO-DDAB/Nafion/GC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曲线上可以观察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表明CPO与电极之间发生了直接的电子传递。该修饰电极可有效地催化O2还原为H2O2,产生的H2O2作为氧源与电极上的CPO结合进一步催化氧化肉桂醇,产物经气质联用色谱、以及红外光谱测试鉴定为肉桂醛,总的肉桂醛转化量达到80500mol/mol CPO,为高效专一获得末端醛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方法。此外,还讨论了壳聚糖对提高修饰电极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修饰电极 肉桂醇 肉桂醛 生物酶催化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环境激素西维因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丰琴 李雪莲 蒋育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1-705,共5页
西维因作为一种广谱型农药因其毒性会产生"三致"效应,以氯过氧化物酶作为催化剂氧化降解环境激素西维因。实验探讨得出氯过氧化物酶对西维因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双氧水浓度0.15 mmol·L^(-1)、酶用量0.008μmol·L^(-1)... 西维因作为一种广谱型农药因其毒性会产生"三致"效应,以氯过氧化物酶作为催化剂氧化降解环境激素西维因。实验探讨得出氯过氧化物酶对西维因的最佳降解条件为:双氧水浓度0.15 mmol·L^(-1)、酶用量0.008μmol·L^(-1)、pH值为2.75、反应时间20 min、氯离子浓度为2.5×10^(-4)mol·L^(-1)。对西维因降解产物进行液质联用分析,证实底物大分子降解后生成小分子。氯过氧化物酶作为催化剂降解西维因是一种较为绿色环保、简单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西维因 降解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对苯酚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
9
作者 夏志华 张书翠 +2 位作者 许超 陈军 张永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26,共5页
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底物广泛的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卤素离子、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等进行过氧化反应。利用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苯酚,考察其对苯酚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500、1 000mg/L苯酚在氯过氧化物酶为10U/mL、pH为6.... 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底物广泛的手性催化剂,可以催化卤素离子、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等进行过氧化反应。利用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苯酚,考察其对苯酚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500、1 000mg/L苯酚在氯过氧化物酶为10U/mL、pH为6.5、H2O2投加量为10mg/L时8h苯酚降解率分别达到86.6%和83.8%,比单纯菌株降解显著提高。说明氯过氧化物酶能快速清除苯酚污染的危害,提高苯酚的生物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生物转化 苯酚残留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
10
作者 卢靖 蒋育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实验研究氯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过程中,不同介质pH值,H_2O_2浓度,反应时间,酶浓度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降解产物的化学组成并推测降解路线.通过降解前后溶液中单细胞绿藻生长情况评价降解产... 本实验研究氯过氧化物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过程中,不同介质pH值,H_2O_2浓度,反应时间,酶浓度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降解产物的化学组成并推测降解路线.通过降解前后溶液中单细胞绿藻生长情况评价降解产物的环境毒性,进一步在模拟工业废水环境中进行催化降解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氯过氧化酶催化对氨基苯磺酸降解的最佳条件为介质pH=4.0,H_2O_2浓度3mmol·L-1,氯过氧化酶用量4μmol·L-1,反应时间10min,此时底物的降解率达到96%.对氨基苯磺酸可通过两种途径分解成小分子产物,被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之后环境毒性很小.应用实验显示,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最佳降解率为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对氨基苯磺酸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对甲苯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穆世磊 田海涛 +2 位作者 陆中庆 后雯璟 吴霞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23,共4页
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能催化多种反应,例如卤化、氧化、环氧化和醇氧化。利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将氯过氧化物酶(CPO)固定到经Nafion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氮气饱和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 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能催化多种反应,例如卤化、氧化、环氧化和醇氧化。利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将氯过氧化物酶(CPO)固定到经Nafion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氮气饱和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上可见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差(ΔEp)约为80mV,氧化还原峰电流之比接近1,表明CPO发生了准可逆的电子传递反应。CPO-DDAB/GC修饰电极对氧还原反应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效应。利用该修饰电极考察了对甲苯氧化的催化,气质联用(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实验条件下,能催化甲苯氧化为苯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修饰电极 电催化 甲苯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聚L-赖氨酸/GC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雯 吴霞琴 +2 位作者 陆中庆 后雯璟 李和兴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上修饰聚L-赖氨酸膜,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做交联剂,固定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呈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聚L-赖氨酸能够很好地促进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 应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上修饰聚L-赖氨酸膜,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做交联剂,固定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呈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聚L-赖氨酸能够很好地促进氯过氧化物酶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传递,这是一个受吸附控制并伴随有质子转移的准可逆电子传递过程.该电极有很好的稳定性,并能显著地电催化氧的电化学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L-赖氨酸 电聚合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活性中心结构域中Mn^(2+)与酶催化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云 蒋育澄 +2 位作者 胡满成 李淑妮 翟全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5-880,共6页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配位竞争反应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检测结果,为氯过氧化物酶(CPO)活性中心血红素丙酸根与金属Mn2+配位结合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基于Mn2+移除前后CPO的紫外特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以及氯... 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配位竞争反应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检测结果,为氯过氧化物酶(CPO)活性中心血红素丙酸根与金属Mn2+配位结合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基于Mn2+移除前后CPO的紫外特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以及氯化活性和过氧化活性的变化,阐明了Mn2+的存在对于保持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域、稳定CPO的优势构象具有一定作用,是酶分子表现活力所必需的结构元素.本研究还发现移除Mn2+前后CPO血红素活性中心微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可逆过程,重新引入Mn2+后活性可恢复,并且以外源性Ag+和Cr3+替代Mn2+后,CPO的氯化活性和过氧化活性分别比天然态的酶有所改善,为通过化学修饰提高CPO的催化活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Mn2+ 酶催化行为 化学修饰 外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用于岩白菜素的电催化氯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珂 吴霞琴 +2 位作者 李琳 田海涛 陆中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39-1742,共4页
将氯过氧化物酶(CPO)与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混合后滴涂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CPO-DDAB/GC修饰电极.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固定在电极表面的CPO可与电极之间发生直接的电子传递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 将氯过氧化物酶(CPO)与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混合后滴涂于玻碳(GC)电极表面,制得CPO-DDAB/GC修饰电极.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固定在电极表面的CPO可与电极之间发生直接的电子传递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以该CPO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氧气饱和的氯化钾-岩白菜素溶液中,利用CPO催化氧还原生成的过氧化氢可进一步驱动CPO对岩白菜素的催化氯化反应.经估算总转化数(TTN)达到13600,即1 mol CPO可催化13600 mol岩白菜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修饰电极 岩白菜素 生物酶催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季铵盐辅助氯过氧化物酶促氧化合成聚酚
15
作者 王圣洁 刘丽霞 +3 位作者 蒋育澄 胡满成 李淑妮 翟全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33-1739,共7页
基于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氧化苯酚衍生物单体,建立了一个聚酚的绿色合成体系.以对苯基苯酚、对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对羟基肉桂酸、对异丙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等6种底物为考察对象,以聚合物的产率、聚合度及热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研究... 基于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氧化苯酚衍生物单体,建立了一个聚酚的绿色合成体系.以对苯基苯酚、对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对羟基肉桂酸、对异丙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等6种底物为考察对象,以聚合物的产率、聚合度及热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体系中引入离子液体(ILs)或季铵盐(QAS)以及底物结构和反应微环境等对聚合反应和聚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少量咪唑类ILs或QAS可有效提高产物收率,其中ILs/QAS的阳离子基团越大和疏水链越短,越有利于酶催化聚合反应的进行;而ILs/QAS添加量的影响则呈现"钟罩"型规律.同时,苯酚对位取代远比邻位取代有利于聚合反应进行;而对位取代基中烷基类给电子基团比芳香基取代更有优势,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和热稳定性相对增大,但随着取代基团的增大,其空间位阻不利于聚合物产率的提高;反应体系的p H应控制在弱酸性至近中性,以避免竞争性的副反应的发生;而氧化剂H_2O_2则需要采用间歇式加入以抑制瞬时过浓导致CPO活性中心卟啉环的氧化损伤.基于CPO的活性中心结构分析了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聚苯酚 离子液体/季铵盐 底物结构 反应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胶束体系中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吲哚的“超活性”研究
16
作者 茹雪姣 胡满成 蒋育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氯过氧化物酶(CPO)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CTAB)-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表现出"超活性",其氧化活性可分别提高177%和156%.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水含量对CPO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反相胶束与水相中的CPO与底物H2O2形成的... 氯过氧化物酶(CPO)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CTAB)-异辛烷-水反胶束体系中,表现出"超活性",其氧化活性可分别提高177%和156%.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水含量对CPO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反相胶束与水相中的CPO与底物H2O2形成的化合物Ⅰ的Soret吸收光谱的对比,对其形成的中间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O的氧化活性对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水含量均呈现"钟罩"型依赖规律,反相胶束体系中间体(化合物Ⅰ)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酶(CPO) 氧化活性 反相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过氧化物酶的化学修饰及其在溶液中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17
作者 李超男 蒋育澄 胡满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选用1,2,4-苯三甲酸酐(TM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氯过氧化物酶(CPO)进行化学修饰,与天然酶相比,修饰酶T-CPO和P-CPO的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54%和34%,同时对温度及有机溶剂的抗失活能力都有所提高.酶蛋白分子溶液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UV-... 选用1,2,4-苯三甲酸酐(TMA)、均苯四甲酸酐(PMDA)对氯过氧化物酶(CPO)进行化学修饰,与天然酶相比,修饰酶T-CPO和P-CPO的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54%和34%,同时对温度及有机溶剂的抗失活能力都有所提高.酶蛋白分子溶液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谱(CD)等光谱分析表明,CPO的血红素辅基暴露程度增加,底物容易接近活性中心,同时CPO的α-螺旋结构得以加强,从而有效提升了酶蛋白的抗失活能力.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米氏常数Km的减小以及kcat/Km的增大说明CPO对底物的亲和力及识别的专一性得以改善,这是修饰酶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化学修饰 光谱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活度和pH对二氧化氯制备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裴元生 栾兆坤 陈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7-407,共1页
建立了氯体系电子活度( ρε)和 pH优势区域图( ρε-pH图),从酸化、氧化和还原的角度,探讨了标准状态下 ρε和 pH对二氧化氯制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际生产不可能制备绝对纯净的二氧化氯。对于不同的水体,由于其 p ε和... 建立了氯体系电子活度( ρε)和 pH优势区域图( ρε-pH图),从酸化、氧化和还原的角度,探讨了标准状态下 ρε和 pH对二氧化氯制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际生产不可能制备绝对纯净的二氧化氯。对于不同的水体,由于其 p ε和 pH值不同,因而可能使二氧化氨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特征。如果水溶液中二氧化氯不歧化为氯酸根,二氧化氯相对稳定,并与亚氯酸根、氯分子或氯离子稳定共存。当氯体系实现最终平衡时,二氧化氯仅在强酸介质中优势存在,随着酸度降低,二氧化氯歧化为氯酸根和氯气,水溶性二氧化氯在常规pH条件下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稳定性 电子活度 三元氯氧化物 平衡模式 PH值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凤 李霞 +5 位作者 李海峰 黄黎锋 骆韦 刘刚 黄志坚 谢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B12期223-228,共6页
过氧化物酶是以过氧化氢或烷基过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酶。在温和、可控条件下它可催化手性有机分子生成,再经化学酶法合成广泛的有用化合物。近年在此领域内的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位点专一性突变和定向进化是研究辣根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酶是以过氧化氢或烷基过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酶。在温和、可控条件下它可催化手性有机分子生成,再经化学酶法合成广泛的有用化合物。近年在此领域内的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位点专一性突变和定向进化是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结构与功能的技术,它提供了开发工程酶的机会,这类工程酶可应用于自然产品生产、精细化学合成、医学诊断、和生物治理等。氯过氧化物酶是一种应用最广的过氧化物酶,具有’更高的手性选择性和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 氧化物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氯离子传导的新型二次电池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相玉 沈晓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阳离子传输的电化学体系上,如Li^+、Na^+、Mg^(2+)等电池。氯离子电池是作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阴离子传导的新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为过渡族或部分主族的金属氯化物或金属氯氧化物,负极为碱金属、碱土金... 二次电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阳离子传输的电化学体系上,如Li^+、Na^+、Mg^(2+)等电池。氯离子电池是作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阴离子传导的新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为过渡族或部分主族的金属氯化物或金属氯氧化物,负极为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电解液为可传输氯离子的复合离子液体。其电极体系的理论能量密度高于当前锂离子电池体系,可达2 500 Wh/l;而且该体系可不用Li,以具有丰富储量的元素(如Mg,Ca,稀土等)作为负极材料。大多数过渡族的金属氯化物为路易斯酸,能够不同程度地和含有氯离子的路易斯碱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电解液中的络合离子。抑制金属氯化物的脱溶和开发新型高稳定性电极材料是实现氯离子电池应用的关键点之一。介绍了氯离子电池的概念、基本原理,阐述了金属氯(氧)化物/金属和多电子金属氯氧化物/镁电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离子电池 金属化物 金属氯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