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猛 王世存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3,共4页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 鉴于教材中氯气性质实验存在用料多、耗时长、污染大等不足,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对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改进设计。该一体化实验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连续完成氯气制备及漂白性、酸性、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等性质的验证。减少了试剂用量,防止了环境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并为其他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制备 性质实验 一体化 实验设计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气制备与系列串联反应的微型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屠小燕 周宁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63-64,共2页
介绍了一套由井穴塞和井穴板串联构成的氯气系列反应的微型实验装置
关键词 氯气制备 井穴塞 井穴板 串联闭路反应 微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气制备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的新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阎润鸿 冯高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8-71,共4页
使用单排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组合,设计并自制了中学化学"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在密闭体系中控制反应进行,用作演示实验可使氯气性质的讲解和实验演示依次有序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该一体化实... 使用单排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组合,设计并自制了中学化学"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在密闭体系中控制反应进行,用作演示实验可使氯气性质的讲解和实验演示依次有序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同时,该一体化实验装置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外泄,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用于二氧化硫等其他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制备 一体化实验装置 氯气性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装置的组合化与微型化设计 被引量:20
4
作者 罗兵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2,共3页
通过分析现行一化科版高一化学教材中关于氯气制备及系列性质实验的某些不足,设计出一种快速制备氯气并考查氯气性质系列实验的组合化、微型化装置,解决了教材实验中氯气用量较大、易泄露、操作不简便、实验教学耗时较多的问题,改进... 通过分析现行一化科版高一化学教材中关于氯气制备及系列性质实验的某些不足,设计出一种快速制备氯气并考查氯气性质系列实验的组合化、微型化装置,解决了教材实验中氯气用量较大、易泄露、操作不简便、实验教学耗时较多的问题,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体现出微型、简便、高效、绿色的科学理念,有利于开展学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 实验装置改进 组合化与微型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皮振雷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2,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所用实验装置几乎是全封闭的,可防止氯气逸散到大气中,实验药品用量微型化,反应后的最终剩余物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也可分别回收利用.... 介绍了一种新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所用实验装置几乎是全封闭的,可防止氯气逸散到大气中,实验药品用量微型化,反应后的最终剩余物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也可分别回收利用.此方法经济环保,产气量大,尤其适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氯气制备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H型试管改进中学化学实验两则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茂柯 盛林娟 伍晓春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60,共3页
将H型试管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改进"探究分子运动"、"氯气制备及性质检验"两则实验。改进后的"分子运动实验"不仅节约药品、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同时完成温度对分子运动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反应后处... 将H型试管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改进"探究分子运动"、"氯气制备及性质检验"两则实验。改进后的"分子运动实验"不仅节约药品、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而且同时完成温度对分子运动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反应后处理上也有较好突破;改进后的"氯气制备及性质检验"实验,能连续完成氯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药品使用微量化且现象明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试管 分子运动实验 氯气制备 实验一体化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f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with dehydrated ammonium carnallite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宁波 陈白珍 +1 位作者 何新快 李义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373-378,共6页
Taking the saline lake bischofite and NH4Cl that was removed with the ammonia method and continuously followed by filtration as raw materials with a molar ratio of 1∶1 of MgCl2 to NH4Cl,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synth... Taking the saline lake bischofite and NH4Cl that was removed with the ammonia method and continuously followed by filtration as raw materials with a molar ratio of 1∶1 of MgCl2 to NH4Cl,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synthesized. And then the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dehydrated to some extent at 160℃ for 4 h. Ammonium carnallite reacted with ammonia at 240℃ for 150 min and the ammonation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produced. Finally, the ammonation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calcined at 750℃ into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containing only 0.1%(mass fraction) of MgO. On the other hand, dehydrated ammonium carnallite was mixed with the solid ammonium chloride at mass ratio 1∶4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with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NH3 above 30.5kPa. The dehydrated ammonium carnallite of mixture was dehydrated at 410℃, and then calcined at 700℃ into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with only 0.087%(mass fraction) of MgO.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results prove that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obtained by both methods hasn’t mixed phases, the particle is large and even has good dispers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eparation of metal magnesium in the elect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ydrated ammonium carnallite AMMONIA gas-solid reaction anhydrous magnesium chloride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