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对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丹初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筛选全部为CLR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41例)和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41例)。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为100mg阿司匹林+150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3个月,后调整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治疗9个月;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另随访1年记录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所测二磷酸腺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随访显示两组PLADP均较住院时显著降低(P<0.05),且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PLADP明显低于同期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均完成1年随访,无失访者,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与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主、次要不良事件及安全性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不良事件中心源性再入院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R患者给予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治疗3个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并减少其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
2
作者 徐曼曼 徐运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因检测证实,该患者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改服西洛他唑,随访1年余,未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阿司匹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里根据血栓弹力图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实际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程艳 李静 +1 位作者 杨士伟 刘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根据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P... 目的探讨临床根据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PCI)且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responsiveness,CLR)的患者360例,根据患者实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n=240)和替格瑞洛组(n=120)。其中入组患者通过TEG检测氯吡格雷反应性。随访24月,观察两组患者全因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缺血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24个月的临床随访中,两组共有18例患者死亡、115例患者发生了MACCE事件。与替格瑞洛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5.8%比4.6%,P=0.608)无显著差异,而MACCE事件发生率(23.3%比36.3%,P<0.05)明显升高,并且MACCE事件中支架内血栓形成(5.0%比11.7%,P=0.041)及再次血运重建(5.8%比12.9%,P=0.039)的发生率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入院尿酸升高(HR=1.004,95%CI 1.001~1.007,P=0.013)、糖化血红蛋白升高(HR=1.246,95%CI 1.048~1.480,P=0.013)是24个月内发生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调整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替格瑞洛)(HR=0.452,95%CI 0.241~0.849,P=0.014)则能降低24个月内MACCE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在TEG指导下,调整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相似,可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